退休金需要根據個人社保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等條件才能算出來。你可以登錄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注冊後裡面有模擬計算退休金的,可以查一下。
㈡ 企業退休養老金和工齡有很大關系嗎
企業退休養老金和工齡是有很大關系的,工齡越長退休金就會隨之增加。
㈢ 企業退休職工能領多少退休金
養老金多少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幾百到幾千都可能,全國平均是三千多元。
可以參考以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演算法。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2021年上調4.5%.
㈣ 企業職工年齡已達到退休年齡,但是繳納的養老保險年限不足15年怎麼辦
企業的許多員工,雖然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累計養老保險繳費期限不到15年,無法退休。 如果您遇到這種情況,請不要擔心。 首先,要分析導致支付期限少於15年的原因; 然後,可以開出正確的葯物。 以下是結合該問題進行的具體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寫在最後:
許多人認為社保繳款毫無意義,只是浪費錢。 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繳納社保是個人晚年退休生活的一種保障。 您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還可以享受終身醫療保險待遇。 哪怕是每月1500元的養老金,也是固定收入,聊勝於無。
㈤ 企業職工退休後有多少養老金
如何計算基復本養老金制?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視同繳費賬戶總額÷計發月數+100元
過渡性養老金包括兩部分,其中100元是人人都享有的;其餘部分只有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參保人,退休時才發給。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㈥ 在私人企業工作多少年退休後也有退休金
無論私企還是國企、外企,退休年齡的規定都一樣:男性60周歲、女性工人50周歲,管理技術崗位的55周歲。
在同一個城市,養老金計發辦法都一樣,沒有區別。
已經60歲以上的,不能參加社保;女性工人50周歲以上的,也不能參加社保。
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制度之前的連續工齡,經過社保部門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建立養老保險個人制度之後,交一個月的社保算一個月的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全部繳費年限。
社保法規定,全部繳費年限累計至少滿15年,到齡才能退休。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不符合退休條件的,單位可以不再錄用該員工。
在上海,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在職職工繳費不滿15年,單位繼續錄用該人的,繳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如果單位不再錄用該人,只能自己繼續繳費,這時就跟單位無關。
㈦ 為什麼企業退休員工工齡是按十年一檔計算
工齡是按10年一個檔次計算的。首先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我們的退休職工並不是按所謂的十年一個檔次計算的,10年相當於什麼概念,相當於是120個月。我們養老金的累計繳費年限是精確到按月來計算的。也就是說自己沒哪怕是多交費一個月的,基本養老保險都可以有效的增長,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
我國建立退休制度是在1957年,《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明確國有和公私合營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工人職員,到達規定年齡以後,可以領取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個人賬戶資金總額來除以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對於這些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來說,他們的退休機制跟機關事業單位基本上是一樣的,退休工資的多少主要跟大家的工齡有關系,大家在退休的時候,最終退休工資是按照在職工資一定的比例發放的。
企業退休人員沒有所謂幾年一個檔次,有檔次養老金是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每年上漲養老金調整方案,掛鉤調整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多,掛鉤調整的也越多。與我們剛剛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無關。
㈧ 退休的工齡年限真的會影響工資嗎
確實有一些人還停留在大鍋飯時代,認為退休後就應該領取相同的養老金,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即使是大鍋飯時代,我們的退休費待遇也是跟本人工資水平和工齡掛鉤的。
比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老辦法,工齡10~20年的,基本退休費發放基本工資的70%;工齡20年到30年的,基本退休費發放基本工資的80%;30~35年是85%;35年以上是90%。
可是隨著我們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勞動力流動的不斷市場化,大家的工資待遇差距越來越大。如果不形成差異化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勢必將大大影響參保人員的積極性。
按照2019年山東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案,除了定額調整、按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傾斜調整方案之外,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是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
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滿一年增加1.5元;16~25年部分增加兩元;26~35年部分增加2.5元;36~45年部分增加三元;46年及以上部分增加3.5元。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如果說我們的繳費年限是15年零一個月,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時候就按16年計算。也就是說前15年每年增加1.5元,而最後的一個月被認定為一年會額外增加兩元,這可是非常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