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和企業退休工資差距大嗎
公務員和事業編退休工資與在崗收入幾乎差不多,企業的話就要看情況了,各個企業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2. 養老金一般企業與公務員的養老金區別嗎
1.首先,由於改革不同步,致使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在養老金繳費與待遇計發方面差距過大,而責任劃分不清及政府、企業、個人之間負擔比重失衡,則使制度的可持續性難以得到保障。
2.目前公務員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屬於偏高,這是單一層次制度安排的結果。企業職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樣偏高。但企業職工實行養老保險改革後,當初設計的「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雙層架構並未實現,即企業年金並未普遍建立。
公務員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業職工降低了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又未補上企業年金,兩大群體的待遇差距就持續拉大了。
3.其次,當初設計養老制度之時,養老方面的紅利就有所傾斜,也就是以權力為中心向外的輻射,其距離權力近得到更多的養老待遇;而企業相對離政府權力遠了些,養老待遇自然就差了一些。即便同樣是企業,也可以按央企,集體企業的區別而有著不同的養老待遇。
就公務員養老金,如果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差別也很大。比如,退休金發放標准過度依賴行政級別,輕視供職年限,這對公務員也十分不公平。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賬外」退休金,各種補貼也不一樣。
4.再者,企業連漲九年養老金抵不上機關和事業單位漲一次,原來的差距不但沒縮小,新的差距又在加大。舊的矛盾沒有很好地面對、梳理、調整、化解、解決。新的矛盾還在現行政策中不斷涌現,僅企業在地域、行業、工種、職稱等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還在繼續擴大,全國企退平均工資最高地區和最低地區差距將近一倍,有職稱和沒有職稱的職工退休金相差也高達一倍以上,壟斷行業和普通企業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現有調整政策發展下去,企業內部的退休金又將出現新的多軌制。
主要原因只有一點,就是分配原則的指導思想出了問題,而這種指導思想就是養老金雙軌制的延續與翻版。所有養老金政策都出自於同一種指導思想,同一種政策,同一種模式,這種固有的、陳舊的、一成不變的指導思想不改變,原來的雙軌制不但永遠得不到解決,而且後來的養老金政策還會繼續撲其後塵,產生更為復雜的多軌制。
3. 企業幹部退休養老金與公務員相同嗎
這個不能籠統的這么說。
企業幹部是需要交納養老金的,而公務員以內前的不需要交納養老金的。容
企業幹部只有帶有行政級別的人員才能享受公務員的退休待遇。
企業幹部的養老金跟本人交納養老保險多少來定,說白了就是跟普通勞動者一樣,多交多得,只是企業幹部一般交納的比較多。
公務員的退休金是按照工資代替率來算的,一般我國公務員可以拿到在職工資的90%左右,所以退休後感覺實際工資並未減少,只是少了福利。
4. 國企正式員工和公務員退休後在待遇方面,有什麼區別
國企職工退休,和其他企業退休一樣待遇,都是按照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的,和公務員退休是兩個軌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公務員不繳納養老保險,按照本人工資計算退休費,是嚴重的雙軌制典型範例,國企的處長,一個月三千多算是多了。公務員一般職員都要四千多,很不公平。國家政治整治,估計沒有多久會取消雙軌制,共同走到一個軌道。
5. 現在公務員實行交社保跟企業的人員交社保退休有什麼區別嗎如果交一樣多,是不是退休也一樣的,
區別有兩點:
1、公來務員走的是機關源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走的是企業養老保險。這是兩個不同的機構,分別管理各自的基金
2、公務員在養老保險之外強制繳納職業年金,企業的企業年金則不強制,所以退休後公務員會多領一部分年金待遇.
兩個養老保險從管理,到計算、發放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分開管理而已,所以交一樣多的話,退休領的也應當是差不多的。
6. 公務員和企業職工退休金什麼區別
1.事業單位會否「吃」企業養老金?
國家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所以不涉及事業單位「吃」企業養老金的情況,而是由財政埋單。
2.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有何差別?
企業退休職工領取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除了養老金外,還有一部分職業年金。
3.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能提前提嗎?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4.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咋發?
各級政府將提高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實行社會化發放。各市將加強街道、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加快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為退休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5.延長退休後還需繳費嗎?
改革後經批准適當延長退休年齡的工作人員,繼續參保繳費。其中年滿70歲時仍繼續工作的,個人可以選擇繼續繳費,也可以選擇不再繼續繳費。待正式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計發養老金待遇。
事業單位現行的退休養老制度與公務員大致相當,事業單位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退休時,退休金按本人原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俗稱「打折」,根據現在的政策規定,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退休金按原工資中的職務工資(或崗位工資、等級工資)、津貼兩部分為基數,根據工作年限長短分別按70%90%計算,(各地略有差別)再加上各項生活補貼和職務補貼,一般情況下,退休金大約為本人退休前工資的90%以上,這也是比較典型的「待遇確定型」的退休金計發辦法。
企業單位職工的退休工資由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視作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個人賬戶數額、繳費指數等確定,總而言之,事業和企業相同工作年限、相同工資水平的人,企業人員退休金要低於事業單位。
多說一句,去年國企央企被要求補養老金的一部分缺口
7. 公務員退休和國企職工退休有多大差別
差距太大了,在職的時候就有很大差距,退休差距更大,不信你可以問問在職的公務員。企業職工和公務員沒法比,具體分析如下:
1.養老金繳納基數不同
一般來說,企業未來為減少自己的人力成本,給員工繳納的養老金都是按照最低的基數繳納,也就是按照當地平均水平的60%,而公務員等人則是按照當地平均水平的百分之百繳納,導致兩者在退休之後養老金差異很大的原因也就在此。
基本年薪待遇按團發放,由職業年金基金支付,統籌外項目由原渠道繼續發放,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屬於原有地方性,政府規定的獨生子女,加放5%退休金,省外和知識分子加放10%退休金和附加,補貼,對這部分應納入地方財政保障范圍,以確保退休待遇不降低,社會平穩過渡,二是屬於各地單位自行增加的項目或提高標准,對此國家明確規定仍從原渠道列支。
在國家公職人員與企業員工養老金待遇不同的情況下,公務員、事業編仍然是一個較優的選擇。
8. 公務員退休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金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的啦!大致來說,公務員的平均退休工資水平,是企業職工養老金的兩倍。如果企業退休人員也拿到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水平,那麼社保養老金更加不夠用的。
另外,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算待遇的政策,和公務員退休金待遇政策,都是由誰來制定?想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一切都好理解了。
目前的國力、財力,還不能保證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無憂的退休養老金待遇,包括醫療保險,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