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退休人員如何移交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 手續有哪些
1、企業將退休人員移交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需要向社保部門提交「申請移交函」,之後到退休人員戶口所在地退管辦辦理移交手續:
(1)移交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匯總表;
(2)退休人員個人情況登記表;
(3)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協議書;
(4)退管活動資金;
(5)移交人員身份證、戶口本(第一頁及本人頁)復印件;
(6)企業與退休人員簽訂的移交協議書;
(7)移交人員檔案;
(8)養老金存摺賬號復印件;
2,單位移交後,退休人員到戶口所在地街道辦理社會化管理手續,需要提交:
(1)退休證;
(2)身份證;
(3)企業退休人員聯系單。
❷ 退休人員歸社區管理,沒有社區的該怎麼辦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2020年底前,要將國企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
現在已是7月初,距離完成轉交的最後時限已不到半年,近期有不少國企退休人員留言詢問中老年樂園編輯,移交社區管理對於退休生活會有何影響?
其實,就各地的情況來看,目前的移交工作已進入到最後階段。不少已移交街道社區管理的國企退休職工應該已能體驗到了一些具體變化。
來看中老年樂園編輯了解、訪問到的一些具體情況吧:
【觀點三:感情不舍但應順應改變】
①國企職工一般對單位有歸屬感,移交社區後,那條聯結的紐帶好像割斷了。
但這就是經濟時代的要求,也是現代企業發展和社會管理的需要,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從大局,適應才是硬道理。
②有國企退休職工提到,既然把企業退休職工納入街道社區管理,不妨來個一視同仁,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也納入街道社區管理。
③也有國企退休人員指出,移交社區後,供暖費、物業費、單位發放的撫恤金、以及其他補貼等權益如何維系?應該釐清責任,確保可持續運作並監管到位,這不是一紙文件就能解決的。
④在國企退休職工中,還有一種擔憂:那就是移交街道社區管理最後會不會導致沒人管,現在的街道社區能承擔起原來企業退管處類似的功能嗎?
凡事欲在立,應使街道社區在人員、組織、經費等方面都有準備,不要落入管而不管,流於形式。
❸ 企業退休人員如何移交社區管理
1.企業整理退休人員檔案,填寫各種基礎性表格,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審核驗收。 版2.街道對企業移交的檔案權、各種表格進行審核驗收,和企業簽訂《社會化管理服務協議書》、《檔案移交清單》。 3.企業應按簽訂的《協議書》,及時將退管經費轉到各街道所在區就業保障服務中心開設的賬戶,由中心開具行政事業性收據憑證。 4.街道接收後將《信息表》、《花名冊》、《協議書》、《移交清單》,送交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心退管服務科留存。《花名冊》還須以電子表格的形式用磁碟報送市社會保險征繳中心機房,電子表格需在「姓名」前增加「個人編碼」一欄,以便將退休人員從原企業戶名下劃轉到街道戶名下進行社會化管理,同時報一份給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備份。 5.街道檔案專管員對所接收的退休人員檔案進行整理清點,按照規定做好檔案管理。街道根據企業退休人員基本情況信息表,建立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信息來源:市勞動局)
❹ 國企退休人員關系轉入社區後,是不是與原單位沒有關系了,補貼福利還有嗎
你在國企退休的出去後關系轉入社區,與原單位還是有聯系的,單位的各項福利待遇不可以繼續享受。
❺ 企業退休職工歸社區釆噯費怎麼辦
企業退休職工歸社區管。採暖費是正常的發放,是和工資一起發放的。採暖費也是正常繳納的。
❻ 企業退休人員轉入社區化管理後原單位還有那些義務
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轉入社區管理後,原單位和退休職工就沒有任何義務了。有義務那是情分,沒有義務那是本份。
❼ 國家把企業退休職工下社區管理
居住地。企業沒有管理的義務,特別是私企
❽ 【答完給5分】企業退休職工現在歸社區管,這是什麼政策
1、任何人與單位解除養老保險關系之後,都是自然人,你有權力要求社區管理,社區有專權力不管屬理你。
社區管不管與你個人其實沒有任何關系的。
2、一回事。
3、新農合是醫療保險中的一種,社會保險中的醫療保險也有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一樣的。
❾ 企業退休員工歸社區管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為什麼不歸社區管呢
企業退休員工規社區管,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就不歸社區管了,我覺得這是不同的系統,都是有歸類的,放在一起管理會比較亂,分開管理會比較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