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領取如下: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版工資×a+本人指數化權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B. 東莞市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作年度調整。市屬單位離退休人員基礎養老金隨本市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鎮區單位的按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下同)增長作同步調整,本市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負增長時不作調整。
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隨本市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鎮區單位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增長率1:0.6的幅度進行調整,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負增長時不作調整。2001、2002、2003、2004年社會保險年度退休人員過渡性養老金調整比例分別為4%、7% 、10%和7%。
以市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為例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20%(離休幹部、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工人25%)
(2)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前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前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調整幅度]
(3)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上年度個人帳戶養老金+上年度個人帳戶養老金×[(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前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前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調整幅度]
(4)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例:周某,男,2003年度領取基本養老金為1044.80元/月,其中基礎養老金為296.8元/月,過渡性養老金為682元/月,個人帳戶養老金為66元/月。
周某2004年7月的基本養老金應作如下調整:
(1)基礎養老金
2003年度本市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880元。
基礎養老金= 1880×20%=376.00元/月
(2)過渡性養老金
本市2002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為1412.02元,2003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為1570.60元。
過渡性養老金= 682+682×[(1570.60-1412.02)÷1412.02×0.6]=682+682×7%=729.74元/月。
(3)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66+66×[(1570.60-1412.04)÷1412.04×0.6]=66+66×7%=70.62元/月。
(4)基本養老金= 376.00+729.74+70.62=1176.36元/月
經調整,周某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每月應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1176.36元。
增加差額=1176.36-1044.80=131.56元/月
C. 在東莞退休後回老家養老金按哪裡標准領怎麼領
退休金是按東莞的標准發。目前養老金發放到社保卡中,異地可以提取到微信,支付寶或者手機銀行轉帳都沒有手續費。
D. 東莞現在養老保險退休金每月是多少
這個沒法估算,即使是同一地區,因為個體間情況的差異其養老金也有很大區別回的
養老金金答額高低涉及到參保人參保時長、退休時間、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一系列因素,你只是提供了繳費時長、所在地區,沒有提供歷年繳費基數、具體退休時間等信息,養老金計算是一個系統、精細的過程,不能有一點偏差,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E. 在東莞買滿十五年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現在都轉為社會養老保險了,以後叫領養老金,不叫領退休工資。個人退休時所領到的工專資由兩部分組成:屬
一、個人賬戶部分養老金=個人賬戶金額/計發月數。
1、個人賬戶部分金額:自己交的話,40%進入這個賬記,60%進入統籌賬戶。這個數據在檔案中每年都有記錄。
2、計發月數:指按人口平均壽命算得的可能應該發養老金的月數,一般男性都是60歲退休,除以139,一般女性都是55歲退休的,除以170。這其中有個表專門定好了的,如50歲退休除以195,65歲退休除以101。
二、統籌部分部分給的養老金,也叫月基礎養老金=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數)%即個人退休後所得工資=(一)+(二)如一個人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上有60000元,領養老金當年當地社平工資為1000元即=60000/139+1000=431.65+1000元=1431.65元因為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是不一樣的,一般都是不斷上漲的,所以個人的養老金會隨之上漲。
F. 廣東東莞市退休工資養老金調整如何計算,東莞市退休
廣東東莞市退休人員2018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一、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50元。
二、掛鉤調版整:1. 按退休人員本權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增加1元;在此基礎上,對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再增加1元。2. 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2.2%加發。
三、適當傾斜:2018年6月30日前年齡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50元;75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加發100元;在此基礎上,對8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再加發50元。
G. 東莞社保有養老金嗎
您好!養老金金額是要進過測算才能夠知道的。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
(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
(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各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社保以目前東莞的標准繳納15年,到退休之後每個月能領取多少養老保險金呢
按照現在的平均工資來算的話就是600-700。
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8)東莞退休人員養老金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金是指職工因在一個企業工作到一定年限,不願繼續任職或因年老體衰、工殘事故導致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企業為保證其老有所養而付給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來源是由職工所在企業以及職工在職時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納的,並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與專門機構管理。
養老保險金出現缺口的原因如下:
第一個現實原因就是,老齡化加劇。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老齡化的逼近,讓養老保險支出日益增加。
第二就是參保繳費標准難以提高,而退休人士的養老金標准也難以降低。
第三個原因就是養老金本身的增值問題。目前我們的市場在法制和法規方面有不是十分健全所以風險的防範成為最大的難題。
雖然養老金出現缺口,但是各方專家已經在積極想辦法應對,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完善養老制度體系,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I. 外地人在東莞社保買滿十五年退休和本地人領退休金的標准一樣嗎
一樣的。
確定養老金領取地的基本條件是要看你在東莞(各個參保地)的繳費年限,然後按照「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後計算」的原則來確定領取地。就是如果你的東莞(參保地)和原居住地(戶籍地)是一致的,那你肯定是在戶籍地,也就是參保地領取養老金了。
如果不一致的話,那就按照你繳費滿十年的地方來確定你的領取地。如果你有多個繳費滿十年的地方,就按你最後一個滿十年的地方來確定你的領取的地方。如果你在所有地方繳費都不到十年,那就把你的養老保險關系和相關資金轉回到你的戶籍地,由你的戶籍地來給你支付養老金。
(9)東莞退休人員養老金嗎擴展閱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
第六條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1、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3、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4、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