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職工退休時截止上班哪一天
按你參加工作時填寫的簡歷為准。
如果當時填寫的是3月7日,那麼你的上班時間是到滿60(或55)周歲那年的3月6日為止,申請退休辦理手續後,4月份就領退休金了(3月份仍然是工資)。
B. 勞動法規定企業職工退休起始時間如何認定
C. 退休時應該工作到幾號有沒有規定
具體退休的日期,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退休具體的時間主要是由各用人單位自己來確定的。嚴格的單位要求員工上班到過生日的那一天的前一天,在過生日的當天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寬松的單位則要求員工上班到過生日那個月的前一個月的月底,從過生日那個月的1日開始就可以不上班了,有工作需要移交給繼任者的,可以從容不迫的辦理移交手續。
(3)職工退休工作截止日期擴展閱讀:
2019年1月1日起,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與用人單位繳費脫鉤。退休人員職工醫保政策有這些變化:
1、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基數的調整
從2019年1月起,單位參保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基數,由「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調整為「上年度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也就是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
2、參保人員大額醫保個人繳費標准無變化
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大額醫保繳費標准,仍然是每人每月5元。
3、單位參保的職工大額醫保繳費政策的調整
從2019年1月起,取消用人單位為其退休人員繳納費率為1.5%的大額醫保費,也就是說,用人單位不再為退休人員繳納大額醫保費。
D. 關於退休時間如何確定問題
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後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退出崗位休息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對於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規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規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
對企業工人退休年齡作出具體規定的依據是【《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
【《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第一條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的幹部,其退休年齡為,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論男女幹部)退休年齡為60歲。其他人員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
E. 職工正常退休需幾個工作日可以辦理
職工辦理退休由單位負責辦理,並且會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前就開始辦理,社保一般在七個工作日內審批
F. 退休金每月幾號發放
1、退休金發放時間每月10號。
2、退休人員養老金從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退休的次月起開始領取。
2、企業因各種原因逾期給職工辦理退休,其退休時間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間為准,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按達到法定年齡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執行。
4、因企業原因使退休人員未能按時領取的養老金,由企業負擔 。
5、按照現在的養老金發放標准,一個職工60歲退休,每月從個人賬戶的領取額就是個人賬戶里的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經計算是139個月,71歲的時候可以領完。
6、如果參保人活不到71歲,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足以支付時,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轉由統籌基金列支,以便保證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繼續發放。
7、養老金個人賬戶在設計上考慮到了多樣性,不管退休年齡是不是60歲還是會延遲退休,個人賬戶的計發都不會受到影響。
(6)職工退休工作截止日期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參考資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G. 2019年的養老保險截止日期是多少號
2019年的養老保險截止日期時2020年6月30日,因為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期是從每年的七月一日開始,到次年的六月末結束。2018年度的養老保險,截止於6月末。7月1日以後,才能繳納2019年的養老保險。
個人養老保險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凡年齡在16周歲以上,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勞動的城鄉居民,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
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期限包括保險費繳費期和養老金額領取期。保險費繳費期從被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並交納第一期保險費起,至約定繳費期滿為止;養老金領取從被保險人約定的繳費期滿的次月起,至保險人保險責任終止時止。
一、調整范圍。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三、調整辦法。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
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
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於2019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
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切實採取措施加強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資金安排,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存在違規一次性補繳或提前退休行為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並組織實施。
H. 退休工人工資本簽到截止日期是幾月幾日
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