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漲!關於201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根據上海北京的信息約在明年初公布,上海還宣布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漲幅15%,從元月1日起調整。按慣例各省市一定會跟進,但不會早於他們先公布方案,至於漲幅各地會不一樣,有多有少,還要根據各省市經濟狀況。
❷ 2012年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政策
2011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
二、調整水平和辦法
(一)普遍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第一部分每人每月按160元增加;第二部分按2011年12月份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的4%計算增加。
(二)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下列人員再給予適當傾斜:
1、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科技人員,正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490元,副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29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參加**工作、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提高200元.
3、201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滿80同歲和年滿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40元、70元和140元。其中,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提高150元、70元和130元。
4、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每人每月再提高50元。
(三)退職人員調整辦法
按退休人員普遍調整的辦法分兩部分增加養老金。第一部分按退休人員標準的80%計算增加;第二部分按與退休人員相同的辦法增加。
(四)建國前老工人調整辦法
紅軍時期參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900元;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800元;解放戰爭時期參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700元。
❸ 2012年企業退休職工是否增加養老金
2012年企業退休職工是增加了養老金。根據物價、貨幣貶值等國家每年都會調高退休金。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國家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❹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是否要繼續上調養老金
您好,截止日前,只有12月25日,財政部部長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12年我國將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但是具體的提高細則,還沒有通知。
根據往年的情況,應該快要出台了,希望您多關注當地人保局的通知、公告。
❺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2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你說的文件,是2012年調整,早在2012年春節期間調整完畢,並且已經兌現了,現在是2013年,是根據人社部發〔2013〕3號文件調整的,而不是你說的人社部發〔2012〕5號文件,關於國家的文件,不具有操作性,因為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只提出相關政策,不做具體的規定,具體的規定,由各個省市自己制定,各個省市是根據國家勞動部門的文件,根據自己省市的具體情況,再細化做出的文件,具有操作性,這樣一來,各個省市,都不是一樣的,各有各的規定,但是總的原則,不會違背國家勞動部門的規定的,
❻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
[導讀]退休雙軌制導致了養老制度中的嚴重不公,。公務員退休後,養老金不應由財政支出,不應讓納稅人來養著退休公務員。基於消除不平等的願望,社會上對取消雙軌制的呼聲甚高,但改革卻一直未有進展。
轉播到騰訊微博
近日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發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指出,一方面是近半數的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另一方面是基金結余收益率大大低於通貨膨脹率,中國養老金制度正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10年若剔除1954億元的財政補貼,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設兵團)共有15個,缺口高達679億元。而據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2000年至2008年全國社保基金總的收益率可能不足2%,低於同期的通脹率。
現時我國養老保險的基金來源主要是保險費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財政補貼,而就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用於養老,但對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投入並不足夠。社會保障在發達國家的財政支出中通常佔去相當高的比例,如在瑞典、丹麥和法國等國家,社會保障均佔到財政支出的42%以上。反觀我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財政支出共8.9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130.62億元,僅佔10.2%,此項已包含就業支出仍不足上述國家社會保障單項支出比例的1/4,可見我國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有多低。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財政收入近年來年年超收,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9.730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8%,是年初預算增長8%的3倍有餘,中央與地方都將超收。老百姓繳納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我國對社會保障投入連年不足而財政收入卻連年超收的情況下,理應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將超收部分大比例劃歸社會保障。
誠然,對養老等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需要增加,但財政投入的增加並不能完全解決養老保險制度的困境。要解決養老金收不抵支、收益率大大低於通脹率的問題,則需擴大養老基金來源與提高養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對此,近日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提出,將分散在各省份的2萬億元養老保險金及3.9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組織起來,設立專門投資機構投資資本市場。
養老金入市炒股的說法雖得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的支持,卻引發了普遍的爭議和擔憂,養老金是絕對輸不起的養命錢,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但股市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沒人能夠保證只賺不賠。在美國的著名養老計劃401K中,的確存在以養老金買股票的情況,但是每個個體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買股票債券,也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專項定存。如果按郭會長所言將養老金整體打包入市,等於個體無權選擇,所有地方養老金「被」炒股,與401K養老計劃的性質顯然不一樣。
如何把養老金做大仍存在爭議,而無可爭議的是,我國養老制度的困境並不僅僅在於把養老金做大,更在於養老制度中的不公平。我國長期存在退休雙軌制,即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與企業人員退休,實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分別按20%和8%的標准繳納,並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單位則由財政統一籌資,統一支付。最大的不同是,兩者標准相差極大,機關單位的養老金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企退人員的人均收入只有1400元,與機關單位退休人員有著3-5倍的懸殊差距。同樣退休在家,何以公務員可由財政統一撥付高額養老金,而企退人員卻只能享受退休前自行繳納的養老保險且標准遠低於公務員
❼ 2012年企業離退休人員還增養老金嗎
我國財政部長已宣布2012年繼續給退休員工增發養老金,這個沒問題。但現在全國只有上海宣布了201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其他地方還沒出台方案呢,從上海方案來看,基本是企業比事業退休的方案先行一步,方案中除普加一塊外,還考慮工齡、年齡的因素,這基本是各地調整方案的一個參考風向標吧,你就靜候好消息吧。
❽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今天晚上的新聞聯播說了,1721元。
「為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2005年至2012年,國家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12年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與2005年調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
❾ 2012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
關於北京市2012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京人社養發〔2012〕40號
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屬各企業主管局、總公司勞動處,各中央在京企業,各計劃單列企業:
為保障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范圍內退休人員(含退職、退養人員,下同)的基本生活,經市政府批准,現對2012年基本養老金調整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2011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2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280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 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510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28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2280元(含)至4000元(含)之間的,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月養老金在4000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510元/月的,補足到2510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510元/月的,補足到2510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510元/月的,補足到2510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6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 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00元。
九、在按照上述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65歲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再按照下列標准增加基本養老金:
年滿65歲至69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年滿70歲至74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110元;年滿75歲至79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130元;年滿80歲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150元。
十、按照本通知第八條、第九條規定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作為享受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每年增發1—3個月生活補助費的基數。其增加部分自本通知執行之月起,一次性全額發給。
十一、按照原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關於中央科研機構和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參加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京勞社養發[2001]74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有正常事業費的中央轉制單位,轉制前已退休(退職)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仍執行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財政部、科技部、建設部《關於轉制科研機構和勘察設計單位轉制前離休人員待遇調整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5號)的規定。
十二、自2012年1月1日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月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調整為1210元;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退職人員,月退職生活費的最低標准調整為1100元;按月領取退養生活補助費的人員及按月領取養老生活補助費的原臨時工養老人員(原簽定短期勞動合同的人員),月退養生活補助費、養老生活補助費的最低標准調整為1000元。
按照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調整後仍不足上述最低標準的,補足到最低標准。
十三、本通知執行中的有關問題,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❿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什麼開始
真的鬧不明白,這個社會到底是哪出了毛病。企業退休的人為什麼比同時期同年限工作回的事業單位退休的人養老金答少一半?記得在60,70年代時同期工作時,教師的工資怎麼也沒有企業里的人工資高,有個工作也不願當教師。這輩子到頭來企業人的退休金還最少。
區政府的清潔工也算工務員,她們的退休金比企業退休人的養老金高。憑什麼,是論的貢獻還是論的就因為是佔了官府衙門的光!
不光是企業事業的,就同是企業的退休的人也不公平。企業退休人每次增養老金還要加上在職時的職稱,按說職稱是在職時的職稱,那時的職稱在崗位工資上是有體現的了,退休時養老金里已包含了職稱的部分,退休了再增加養老金應都一樣了;同樣的都是職稱,高極職稱加,中極的就沒份,中極職稱的人也是專科學校畢業那時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的,在企業也是同樣的技術和管理崗位,做著同類的技術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叫人只能冤妄無處申!不知這個政策是誰定的,這個人為一己之利不顧良心不公。他是給整個社會製造了不公平。
要社會公平,什麼和諧,鬼才信。老百姓沒辦法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