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已經退休的怎麼辦理異地社保就醫手續
辦理就醫關系轉移後,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重新轉移。但就醫關系在外省市的退休人員,在6個月內如因發生門診大病或發生嚴重疾病住院,必須回本市醫療機構治療的,可憑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門診大病或急診入院的證明,辦理就醫關系轉入手續。
已經退休的辦理異地社保就醫手續的流程:
一、就醫關系從本市轉到外省市
1、就醫關系在本市的城保退休人員,需長期定居外省市,可攜帶本人的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等)、《社保卡》或《醫保卡》,到鄰近的區縣醫保中心申請將就醫關系轉到外省市居住地。
2、辦理手續時,應當正確提供外省市居住地的詳細信息(如省市名、地址、郵編等)
二、就醫關系從外省市轉到本市
1、就醫關系在外地的退休人員需回本地定居,可攜帶本人的有效證件、《社保卡》或《醫保卡》,到鄰近的區縣醫保中心申請辦理就醫關系轉回本市。
2、辦理手續時,參保人應先報銷在外省市發生的醫療費,再申請辦理就醫關系轉移手續。
3、個人帳戶資金以現金形式發放的參保人,其在外省市的醫療費未超出個人帳戶資金標準的,應將個人帳戶資金的余額以現金方式交區縣醫保中心,區縣醫保中心當場將上述資金計入其個人帳戶。
三、其他
1、辦理就醫關系轉移後,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重新轉移。但就醫關系在外省市的退休人員,在6個月內如因發生門診大病或發生嚴重疾病住院,必須回本市醫療機構治療的,可憑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門診大病或急診入院的證明,辦理就醫關系轉入手續。
2、參保人可委託他人代為辦理。被委託人在辦理時另需攜帶本人及參保人的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等)。
⑵ 退休人員可以異地就醫嗎
當然可以的,但目前全國可能在異地就醫上還有點差距或地方要求。
⑶ 企業退休職工異地就醫 怎樣結算
異地醫保報銷需提供的材料:
1.本市醫院出具的轉院證明;
2.拿醫院出具的轉院證專明到本市、區社保處(醫保處)屬異地就醫審批備案;
3.異地定點醫院住院發票原件;
4.機打的費用清單原件;
5.住院病歷有效復印件(醫院蓋章有效)1份;
6.身份證復印件1份。
外地就診報銷程序:
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辦理轉診備案手續;
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
3.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
⑷ 退休職工異地就醫如何申請大病醫保
參保人辦理異地醫保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經認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版醫。退休老人在異權地住院就醫的手續:
1.其個人醫療帳戶金額可憑醫保卡的任一營業網點支取,用於支會門診一般疾病費用及在葯店購葯配葯的費用;
2.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項目治療)可到已認定的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治療;
3.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自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憑以下資料由參保單位向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
異地就醫的證明及材料:
1)醫療保險卡正反面復印件;
2)已確認的《異地醫保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3)出院或診斷證明,屬門診特定項目的醫療費用需附經市醫保中心審批的《門特申請單》復印件(急診留觀除外);
4)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醫療費用的正式發票(背後有報銷人簽名)。
⑸ 退休人員在異地就醫,醫保怎麼報銷,比例是多少
不同地方的醫保的報銷范圍不同,報銷比例也不同。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人士介紹,由於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從而導致了各地醫療消費水平和醫保政策的不同,比如,各地醫葯三大目錄(葯品目錄、診療目錄、醫療服務設施)不一致,醫保賬戶的支付比例及住院報銷比例也不同。這就導致異地醫保報銷審核更為繁瑣。
目前,我國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主要是長期差旅人員和隨子女居住的退休職工。他們在異地就醫時,需在當地醫保指定醫院出具轉診證明,由患者對醫療費用進行墊付,後期憑票據回當地醫保部門進行報銷;如果所在城市設有異地審核代辦機構和人員,則必須在報銷前經過審核人員的初審簽字。
據了解,全國很多地區的醫保機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設有醫保代理機構或人員。這種協辦機制也得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肯定和推廣。
(5)退休職工異地就醫擴展閱讀:
異地就醫的管理措施:
1、同步推進三項改革,規范醫療機構行為。在全國嚴格推行住院實名制,醫院收治病人時嚴格核對個人身份證,減少冒名住院。
2、實行異地就醫醫院等級制度。一般應要求異地就醫醫院等級在二級甲等以上。等級高的醫院規模大,內部運作均按程序化管理,加之實行了計算機系統管理,票據、葯品管理規范,出具的資料真實度高。
而一部分小醫院,由於缺少正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經濟利益等因素考慮過多,醫療行為、費用記錄不規范,醫療票據管理不嚴,確定為異地定點醫院應從嚴控制。
3、加強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出台參保人員違規行為處罰辦法,嚴厲打擊醫保欺詐行為。對異地定點醫院為參保人員冒名頂替、弄虛作假提供便利的,取消其異地定點醫院資格,同時將情況反映給當地醫保經辦機構,並逐步發展到在全國醫保系統內通過內部網路相互通報相關信息,將違規醫院列入黑名單。
可隨形勢的發展將定點醫院、定點葯店、參保人員的醫保行為的誠信狀況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制約醫保欺詐行為。
⑹ 退休人員 異地就醫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在醫療保險關系所在地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時候,在異地就醫費用,按照本地標准就地報銷。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關於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6〕120號
一、目標任務
2016年底,基本實現全國聯網,啟動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結合本地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范圍。
二、基本原則
(一)規范便捷。堅持為參保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結算服務,參保人員只需支付按規定由個人承擔的住院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按協議約定審核後支付。
三、規范異地就醫流程
(五)規范轉出流程。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應到參保地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參保地經辦機構應根據本地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建立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並實現動態管理。參保地經辦機構將異地就醫人員信息上報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部級經辦機構),形成全國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供就醫地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獲取異地就醫參保人員信息。
(六)規范結算流程。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出院結算時,就醫地經辦機構根據全國統一的大類費用清單,將異地就醫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等信息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傳送至參保地經辦機構,參保地經辦機構根據大類費用按照當地規定進行計算,區分參保人員個人與各項醫保基金應支付的金額,並將計算結果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用於定點醫療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
⑺ 退休人員如何異地就醫
如果你當地已開通憑醫保卡異地醫保結算的,就不必再辦其他手續。尚未開通異地結算的,就必須先到你原參保地的社保局辦理「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登記」,填寫好登記表(一式三份)後,到你居住地找一家或兩家有社保定點醫療資格的醫院蓋章簽認(以後有病就到這兩家醫院看病),把蓋章後的表格拿回原參保地社保局辦好審批手續就可以異地看病報銷了。
⑻ 退休人員異地就醫怎麼報銷醫葯費
醫保個人帳戶醫療費可以定期在秭歸醫保局辦理資金劃撥手續,外專省的醫院屬要是當地醫保定點醫院。報銷比例為門檻費以上至3000元報88%,3000-5000元報90%,5000-10000元報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內的報95%,其中乙類葯品按80%,貴重葯品按70%,特殊檢查和特殊治療的按70%報銷。
⑼ 退休了,如何辦理異地醫保
分析如下:
1、已開通憑醫保卡異地醫保結算的,不需要再辦其他手續。
2、尚未開通異地結算的,應先到你原參保地的社保局辦理「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登記」,填寫好登記表(一式三份)後,到你居住地找一家或兩家有社保定點醫療資格的醫院蓋章簽認,把蓋章後的表格拿回原參保地社保局辦好審批手續就可以異地看病報銷了。
3、醫保異地結算: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探索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地就醫、就地結算辦法。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之間的銜接。
(9)退休職工異地就醫擴展閱讀
醫保異地結算的作用
1、長三角地區實行的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的措施,是對醫保改革的一次大膽嘗試,對方便群眾就醫和人口流動非常有利。
2、實現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以解除異地就近就醫無法結算的難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便民之舉。人到老年,有許多人隨兒女離開原居住地,醫保卻無法遷入外地。
3、於是許多地區就用辦相關證明去異地就醫的辦法,報銷一點醫葯費。但報銷時還得回到原所屬地,耗時費力,很不方便。
4、因此,盡快推行醫保異地結算制度,是得民心之舉。只要管理部門想著老百姓,任何有利於群眾的辦法都能夠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