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員工退休工資發放規定
1、企業與財政局安排員工12月簽字確認,退休工資應該從幾月份發放?解答:應當從簽字確認次月領退休工資。
2、退休後的工資和企業就無關了,主要看你們企業給你購買的社保額度。
2. 退休人員的工資是怎麼定的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專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屬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3. 新退休人員工資怎麼算
城鎮職抄工基本養老保險襲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4. 退休工資一般每月多少號發放
這說明給你辦理退休手續的人,他的工作很不到位,一般發卡時,他應該告訴你每月發放養老金的日期,你可以在幾號去取,這是最起碼的工作職責。現在,一是向他發出詢問,二是或者在16日或者在21日去郵政銀行拉卡或查詢,不就知道自己這張卡每月養老金幾號到賬。
5. 社保人員退休後的工資
繳滿15年後,按當時的全社會平均工資測算每月養老金.希望繼續繳納至退休年齡,繳費時版間越長,領取的權養老金越多.社保是國家給予人們最為基本的養老保障,是非常好的福利,社保是國家和個人各出資一部分,讓我們安享晚年最基本的生活.但是,社保只是最基本的保,國家是包不起的.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價指數的上漲,人們紛紛在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讓我們到了晚年時既有社會基礎養老,又有商業補充養老,是我們安享尊貴的晚年生活.如果你是單位在職職工,國家規定繳納五險中(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單位和個人按比例上繳社保部門.掛靠單位者則由個人全部自己繳納.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退休人員平均工資是多少
參保察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顫燃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敗洞搏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7. 退休人員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按國家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不包括於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的。
8. 新勞動法退休人員工資規定
這不是新勞動法的規定,也和新勞動合同法沒有關系,這應該是這家單位自己的規定。如果當時你父親和他們簽訂的合同沒有明確約定一年13薪的話,而只是約定了月薪,那麼,這單位的做法並不違規。
因為法律只是規定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工資按月發放(無論新舊勞動法這方面的規定沒有變化),所以12個月不違法。
退休金計算方法: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
(8)光山退休人員工資擴展閱讀:
退休費成為社會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個重要保障,是推動國家民生發展的重要手段。
根據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金的人員,必須全部符合以下三個條件,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一是在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二是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三是履行繳費義務且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包括特殊工種,政策性提前退休和病退)。
在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按國家規定參加養老保險並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達15年及以上者,在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之後,經辦理退休手續並被批准後,即可按月領取退休費。需要說明的是,繳費15年是最起碼的必備條件,如果繳費不夠15年是不能享受退休費的。
但也不是只繳15年,而是繳費年限越長,到時領取的退休費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費並非交滿15年就可以不交了,繳費滿15年,僅僅是領取基本退休費的一個基本條件,只要職工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仍處於就業、有收入狀態,就要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9. 退休人員工資怎樣計算
當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10. 光山退休職工3月份養老金為什麼減60元
不同地區的待遇都不相同,社保不同城市繳納基數也不同。參考以下內容:
今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2019年繼續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上調5%左右。此次調整是國家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1.18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據人社部介紹,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同時,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
截至目前,31個省份已全部公布2019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主要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
從定額調整來看,同一地區的退休人員統一增加相同額度的養老金,不同省份從每人每月34元至80元不等。其中,西藏加發金額較多,每人每月漲80元。廣東、上海每人每月定額加發60元,北京每人每月定額加發50元。另外,遼寧按照退休(職)人員參加工作的時間將定額調整分為5檔,最高70元,最低25元。
在掛鉤調整方面,主要與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比如:北京明確,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月養老金低於3959元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月養老金在3959元及以上,低於5459元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月養老金在5459元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
此外,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等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各地的調整方案中,幾類退休人員將享受政策傾斜,如高齡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幹部、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工傷退休人員等群體。如山西規定,一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二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天津規定,國家規定范圍的艱苦邊遠地區的調整對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