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已退休人員的年均收入怎麼算
=∑(退休工資+打工收入)除以N年
『貳』 退休人員工資收入有一項605收入是什麼意思
這個我們還沒到退休沒有領過退休金,不知道什麼意思,你可以問問相關人員,他們就最清楚不過了。
『叄』 我們公司聘請退休人員,請問退休人員的收入是工資還是勞動報酬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退休人員的收入是勞動報酬,因為用人單位和已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已不再形成勞動關系,而是勞務關系,簽訂勞務合同。個人所得稅應按照稅收法規政策的規定,對退休人員再任職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3)退休人員收入構成擴展閱讀:
退休後被返聘不適用最低工資保護
1、、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返聘,不適用最低工資規定標准,其勞動報酬由雙方協商決定。
從《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的規定看,最低工資標準是不適用於退休返聘人員的。
因為已退休人員在法律上已不再把他們看做是勞動者,現行勞動法律不再把他們納入調整范圍之內,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建立的是勞務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當然,退休返聘人員可以與返聘單位協商,要求獲得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
2、企業內退人員、下崗職工、享受病假工資的人員,因為離崗未上班,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所以不享受最低工資保護。
『肆』 離退休人員取得的各項收入在個人所得稅方面有哪些規定
退休人員取得的各項勞動收入,正常按照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4條之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國稅函[2005]382號文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伍』 退休人員得勞務收入6000.稅費多少
現在起征點是5000,由於退休人員沒有不需要繳納社保,故是6000減去5000,餘1000按3%繳納個人所得稅,稅費是30。
『陸』 國家對現在退休人員工資有什麼規定
退休人員工齡工資最新標准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但是退休之後靠什麼來養老呢?那麼退休工齡工資標準是什麼呢?
工人的收入
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 、特優津貼等構成。
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 人資格定:15年以下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
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 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事工人工作,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3.工作工資: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 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年評年獎金,不終身制。每個工人積極努力工作,年年有 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工作,更要激勵勞動人民。
5、特優津貼: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 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勞動工作中有特殊研究成果,並得到很好的推廣,可根據影響范圍 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是以國家級,省級,地市、縣級,確定不同的標准,使那些有才華的工人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 用。
工人的退休金
按工齡, 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 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
退休金是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是其應得的合法收入,通過對本文的閱讀,對於工人收入就會更加清楚,對於工人的退休金也有更好的理解,對於退休工齡工資標准也會有更深的認識。
『柒』 養老金屬於收入來源的哪一類,家庭收入只有養老金
家庭可支配收入如何計算? 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按申請人家庭人口總收入之和扣除繳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障支出後計算。收入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工薪收入,是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 2.經營凈收入,是指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扣除生產成本和稅金後的凈收入。 3.離退休金收入,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離開生產或者工作崗位,正式辦理了離休、退休手續並享受離退休待遇人員的離退休金。 4.其他經常性收入,是指除以上三項收入外經常性發生的收入,如房屋租金、股息、紅利、低保金等。
『捌』 退休後的收入來源
去當人民調解員,有補償的,去政府問問吧!
『玖』 退休後退休工資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退休後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9)退休人員收入構成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
第二十三條 1998年7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第二十四條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除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過渡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五條 2006年1月1日以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被保險人,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償金,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二十六條 2005年12月31日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照原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並執行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辦法。
第二十七條 被保險人死亡後,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人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隨本市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被保險人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低於最低標準的,按照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發給。
『拾』 退休工資屬於什麼方式取得的收入
衡水市城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
為了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國發[1997]29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在全省建立健全城市(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冀政[1997]94號)文件精神,根據本地實際,特製定我市城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
第一條保障線的確定
最低生活保障陣線的標準是依據城區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費用、物價指數、居民生活水平和財力狀況等因素,每年由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公布。1998年衡水市城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的標准確定為每月120元,凡達不到此標準的按差額領取保障金。
第二條保障范圍和對象
凡在衡水市挑城區居住並具有衡水市非農業戶口的常住居民,月人均收入低於市政府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均屬於保障對象(老人獨立戶口的,計算實際經濟收入時,應包含在本城區居住的子女戶口中)。包括三類人員:(l)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為,無法定贍養或撫養人的居民;(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後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第三條保障對象家庭收入確定范圍
1、家庭成員的各類工資、獎金、津貼、物價補貼及其他收入;
2、家庭成員的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退休金及失業救濟金;
3、無業人員通過勞動獲得的所有收入(年齡18-60歲有勞動能力的無業人員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4、家庭成員在技校、大(中)專院校學習的,其獎學金、生活津貼等收入;
5、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有關條款規定,接受親屬的贍養費、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