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真的與工齡有關系嗎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的連續工齡),是計算基本養老金的主要因素之一。專
當前,基本養老金計屬算辦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㈡ 退休金與工齡有什麼關系
工齡越長越好嗎?工齡越長好處越多嗎?工齡與養老繳費年限有什麼關系?希望下面的視頻可以幫你答疑解惑!
㈢ 企業的退休工資和工齡有關系嗎
每位參保的退休人員,都能領取基本養老金,但數額不盡相同。具體來說專,養老金數額出現差異屬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工齡不同。一般來說,工齡越長,累計繳費年限就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②工資不同。工資越高,繳費基數就越高,養老金就越多。
③退休年齡不同。退休年齡越晚,繳納的養老費用越多,養老金就越多。
④各地社會平均工資不同。當地經濟越發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就越高,依次計發的養老金就越多
㈣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與工齡有關系嗎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法定退休年齡依然適用,退休金計算辦法已經被《社會保險法》和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規定廢止。
職工退休條件和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不再按工齡計算,按照繳費年限計算。在當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制度實施之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縣以上集體企業連續工齡,下鄉知青年限、軍齡視同繳費年限。
現行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4)企業退休養老金跟工齡有關系嗎擴展閱讀:
所謂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
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㈤ 退休跟工齡有關系嗎
退休時領取養老金,和工齡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講,養老保險繳費一年就是一年的內工齡。但是國家在1992年之前容並沒有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但是很多人在1992年之前已經有工作,參加工作了很多年。那麼他們1992年之前的年限。被稱之為工齡,養老保險上按著視同繳費年限計算。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沒有交養老保險,但是同等按照繳費年限去計算它。
工齡可分為 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 )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 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㈥ 養老金跟工齡有關系嗎
現在沒有工齡。全部是繳費年限,實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前參加工作的,工作年限可以視同繳費年限,是和養老金有關系的,
㈦ 社保退休工資工齡有關系嗎
如要要確切的說,是沒有。
工齡是參加工作的時間長度。
退休工資有關系的是你工作期間的社保繳納總額和連續繳納的年份。
你工作30年,但社保沒交,不好意思,沒有退休工資。
最低領取退休工資的社保繳費是要求15年。有些人如果到退休了,還沒繳滿15年,在退休的時候,可以自費一次性補繳剩餘的月份,然後領取退休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退休金與工齡的關系是什麼
退休跟工齡有關系。
退休年齡: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8)企業退休養老金跟工齡有關系嗎擴展閱讀:
現在執行的退休養老金兩部分構成,一塊是統一發放標准人人都一樣,另一塊是按你退休前實際工齡計算,比如每人每年3.5元,工齡是40年,即3.5x40(年工齡)=140元。上海今年企業退休養老金實行雙掛鉤,即工齡和上年度養老金掛鉤,這也是為了縮小與事業單位養老金高的差距舉措。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法定退休年齡依然適用,退休金計算辦法已經被《社會保險法》和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規定廢止。
職工退休條件和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不再按工齡計算,按照繳費年限計算。在當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制度實施之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縣以上集體企業連續工齡,下鄉知青年限、軍齡視同繳費年限。
㈨ 退休金多少與工齡有關系嗎
退休跟工齡有關系。
一般來講,養老保險繳費一年就是一年的工齡。
但是國家在1992年之前並沒有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但是很多人在1992年之前已經有工作,參加工作了很多年。那麼他們1992年之前的年限,被稱之為工齡。
養老保險上按著視同繳費年限計算。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沒有交養老保險,但是同等按照繳費年限
去計算它。
退休年齡: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性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不補肯定會影響退休金,退休金會少拿很多。
(9)企業退休養老金跟工齡有關系嗎擴展閱讀:
退休金的弊端
1、由於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
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僱用取代正職員工。
2、有些不良公司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勞動者的工作、減薪或是逼退勞工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
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3、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演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僱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
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退休金
㈩ 退休金多少與工齡關系大嘛
退休金不是幾句話能算清的。
與繳費金額、總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各地(以企業職工為例)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數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6000元、繳費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6000元 = 15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會高,比如2%,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7%左右。
注意2:一般是1992年才開始個人繳費的。1992年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算做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1500=2500元/月。
(3)其他津貼。高工(有些地方已取消此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高齡津貼、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15年10%、2016年6.5%、2017年是5.5%左右。
2018年估計調整3%~5%左右。各地政策有一些差異,2018年各城市的政策要2018年7月左右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