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企職工退休後:企業可以繼續發福利嗎
國企職工退休後,是否繼續發福利,是企業的自主行為,只要不違法,法律並不禁止。
⑵ 離退休人員福利費能否稅前列支
根據《財政部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9]242號)規定,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作為職工的延期福利,財務處理時可以作為職工福利費列支。支出時應該有費用真實發生的憑據或收款人簽收證明,發票抬頭為單位還是職工個人不影響該費用的列支。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規定,沒有將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明確為福利費,在國家稅務總局沒有新的文件對此明確之前,按照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前仍不能將此類費用作為與企業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企業所得稅前不得扣除。因此,該單位為退休職工發放的節日慰問金和補助費在財務處理時可以計入職工福利費列支,但不能在稅前扣除。
⑶ 企業退休職工還可享受那些企業福利
企業退休職工退休後,企業己把關系轉入社區居委會,原則上不再發給福利了,但有的企業效益好,領導又關心退休職工,企業工會能組織退休人員進行活動,並能發一點小福利,一般企業是做不到的。
⑷ 國企職工發放福利,退休人員是否也應該有
依國家勞動合同法之規定,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自動終止。即退休人員不再是企業職工。
所以,企業發放福利是否給退休人員,企業自主決定,給或者不給均不違法。
⑸ 國家規定退休職工和在職職工逢年過節福利待遇一樣,破產企業退休職工沒有逢年
國家沒有任何文件規定退休職工逢年過節福利和在職的一樣,現在國家已經開始改革要把退休人員回歸社會,和企業完全脫離,所以以後的福利會更少。
⑹ 退休人員享受哪些福利
第一項優待,退休後,退休人員可以領取取暖補貼
注意對於冬季取暖的部分地區全民的企業、國家企事業單位及機關工作人員退休後按規定都可以享受冬季取暖補貼。但是對於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的職工退休後,是否能領取暖補貼還取決於退休單位福利待遇。也就是說對於民企或者私企來說冬季取暖補貼是一種福利待遇,並不是法律層面強制規定,所以就會存在部分退休人員可以享受冬季取暖補貼的優待,而有的退休人員卻領不到冬季取暖補貼這筆錢。
除此之外,到年底了,為了體現黨對退休人員的關心,部分地區還有過節費。根據一位杭州市退休人員表示,退休後每年都能收到過節費大概是2800元,比如說春節過節費是1200元,在每年的端午和中秋各800元,可以說退休人員太幸福了,除了領養老金,還可以享受這項優待。
第二項優待,退休人員除了領養老金,還可以領補充養老金
注意,這里所說的補充養老金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雖然企業年金覆蓋面只有2400多萬人,但是退休後依然可以領取企業年金。不過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說,職業年金基本上實現全覆蓋,受益人已經超過4000萬人。簡單點說職業年金相當於第二個個人賬戶,在職時候職工和單位交職業年金全部劃入個人職業年金賬戶,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所以說職業年金可以提高退休人員生活保障。
第三項優待,退休後不用交醫療保險費,享受按月返錢的優待
醫療保險不白交,退休後醫療保險交滿國家規定的年限就可以享受多種優待。比如說上海市和廣州市規定,醫療保險交滿15年,企業職工退休後,醫保卡按月返錢。像北京市,青島市退休後女性醫療保險交滿20年,男性醫療保險交滿25年,就可以享受醫保卡按月返錢還不用交醫療保險費,所以除了領取養老金,退休人員一定要注意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如果符合條件,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優待。
第四項優待,退休人員養老金還會繼續增長
退休人員太幸福了,國家已經連續15年增長退休人員養老金。近段時間物價水平也有所提高,根據相關人員表示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還會繼續增長,所以退休人員要保重身體健康,享受更多優待。
⑺ 退休慰問金能否計入職工福利費求答案
》(財企[2009]242號)規定,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作為職工的延期福利,財務處理時可以作為職工福利費列支。支出時應該有費用真實發生的憑據或收款人簽收證明,發票抬頭為單位還是職工個人不影響該費用的列支。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09]3號)規定,沒有將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明確為福利費,在國家稅務總局沒有新的文件對此明確之前,按照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前仍不能將此類費用作為與企業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企業所得稅前不得扣除。因此,該單位為退休職工發放的節日慰問金和補助費在財務處理時可以計入職工福利費列支,但不能在稅前扣除。
⑻ 企業退休了除養老金外,還有別的補貼和福利嗎
養老金是很多退休老年人生活的主要保障,養老金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有朋友就問,企業退休了除養老金外,還有別的補貼和福利嗎?其實是有的。不過,不同種類補貼和福利的領取對象不同,而且不同地區的政策也可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來看下,企業退休了除養老金外,還有哪些補貼和福利,哪些人可領取?
五、養老補助
以山東為例,根據《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相關規定,獨生子女父母為企業職工的,退休時由所在單位按照設區的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助。
特別說明:不同地區的政策可能不一樣,所以具體能拿到哪些補貼和福利,請以當地政策為准。
⑼ 國有企業職工退休後應享受企業哪些福利待遇
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時是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國企職工退休後的工資相對要高些。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⑽ 辦理企業退休或社會退休,享受的國家福利待遇有啥不同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內會保險費」容,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性規定。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主要險種,按照法律規定,有用人單位的,一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由單位與職工按照法律規定的標准分別繳納,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職工本人工資低於所在省或者直轄市、自治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60%或高於300%的,按所在省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和300%為基數繳納,當前繳費比例為單位20%,個人8%,其中個人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所在省或者直轄市、自治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不低於60%和不高於300%的標准自行確定繳費工資,按20%的比例繳納,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影響勞動者退休待遇的是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無論是個人辦理,還是單位辦理退休,在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相同情形下,養老保險待遇沒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