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破產單位已退休職工醫保如何解決
根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相關通知精神,失業人員從辦理領版取失業保險權金手續之月起(失業待遇領取標准、期限根據個人工作年限計發),按規定參加其失業前失業保險參保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大病醫療保險,應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失業人員個人不繳費。
失業人員身份單獨識別,不設等待期,暫不補繳以往欠費。自繳納職工醫保費,生育保險費的當月起,失業人員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生育保險待遇。
(1)解體企業退休職工大病醫保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凡參加社會保險的國家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和縣屬集體所有制企業單位離休、退休,退職職工均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退休職工的家屬醫療費用未納入統籌不予報銷)。
門診醫療費包干到人,隨工資發放,自行調節控制使用,其標準是離休幹部及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工人每人每月10元,退休,退職職工每人每月7元。
『貳』 企業改制中已經退休員工醫療保險問題
直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走法律程序
1、目前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分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互助、公務員補助等幾個小險種;大多數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互助是捆綁繳費,捆綁享受待遇的;而國務院的規定只是退休後基本醫療保險不需要再按月繳費,大病互助並沒這樣規定,在我們這邊是大病互助不論在職、退休每人都要按年繳費的。2、對於各地對於破產改制企業進行破產改制的規定不盡相同,但大多是在改制中提留部分費用用於繳納企業的欠繳的各項社保費用,所有的社保待遇基本都要提留資金到帳後才能享受。3、在實際操作中,各地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大多是沒有財政兜底的,企業沒有繳費不給享受醫療待遇,封鎖在職人員是沒錯的;退休人員又是疾病、重病多發人群,對基金支付的壓力比較大,估計是當地的醫保機構基金結余不多,如果不封鎖退休人員的醫療待遇可能醫保基金難以承受而制定了地方政策
『叄』 集體企業職工要交多少年醫保,退休才能享受終生醫保
分析如下:
醫療保險需要交男25年,女20年。
基本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男滿25年,女滿20年的,每月繳納3元大額醫療互助資金,可以享受與城鎮用人單位退休人員相同的醫療保險待遇,建立個人賬戶。
退休時累計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不足年限的,按退休時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以現金形式一次性補足不足年限。自補足的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待遇。
拓展閱讀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范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
『肆』 自己個人交養老保險一年要交多少錢包括醫療保險
1、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標准: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個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本人繳納。
(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全部職工繳費工資總和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
(二)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本人上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8%。職工本人工資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的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確定。
職工本人上月工資超過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職工本人上月工資低於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基數。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採取自主選擇繳費、政府補貼、個人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標准便民查詢應包含繳費檔次、各檔次政府或集體補貼、參保年齡等要素,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在個人繳費方面,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1200元12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根據國家標准填寫,詳細內容按照各縣市區規定而定在集體補助方面,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2、社保辦理有兩種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比如A地社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二)或者以單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購買社保。 另外,如果說辦理社保,最好通過單位交納方式比較好一點,因為單位會為我們承擔很大一部分費用,進而減輕自己的交費壓力。
(4)解體企業退休職工大病醫保擴展閱讀;
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合同對被保險人承擔下列保險責任:被保險人在養老金領取期內,可獲10年固定年金,如果被保險人在固定年金期間身故,其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可由其法定繼承人)可繼續領取至10年,保險責任方告終止;
如果被保險人領滿10年固定年金後仍健在,則可繼續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費繳費期內身故,可按規定領取死亡退保金,保險責任終止。
個人養老保險費繳付方式可按月、季、年交付,亦可在投保時一次性繳清,每個被保險人月交保險費不得低於20元,年交保險費不得低於200元。
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分別為50、55、60、65等四檔,投保人可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檔次。被保險人交付保險費滿2年,如有急需,可憑單證向保險公司申請借款。
借款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70%,借款期限不得超過7個月。借款本息在借款到期時一並歸還,逾期不還,借款本息達到退保金額時,保險效力終止。
個人養老保險為我國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受理范圍
社保局: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企業(含已破產、解體、關閉企業)的失業職工;具有本市戶口(含農村戶口)的個體工商戶及僱工;具有本市戶口(含農村戶口)和《運營證》的個體運輸業主及其僱工;
與機關事業單位解除勞動(聘用)關系的職工;非全日制工作人員;具有本市城鎮戶口的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已破產、解體、關閉的參保單位的漏投保人員;復員退伍未安置的軍人。
繳納
⑴企業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標准:
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按企業繳納 20%,個人繳納8%繳納。
繳費基數:(實際上年月平均工資)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上一年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高於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也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被保險人無法確定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新招人員、失業後再就業人員以本人到企業工作第一月的工資作為當年繳費工資基數並按規定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第二年繳費工資基數按本人上一年實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確定)
個人賬戶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職工本人按繳費基數的8%繳納養老保險費,企業按其繳納基數3%劃入個人賬戶,共11%計入個人賬戶。但從2006年一月起,國家規定企業不再將3%劃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完全是個人繳費部分。
參加養老保險的員工,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員工個人養老,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得提前支取.個人賬戶余額個人繳費部分及其利息可以繼承。其餘並入養老保險金;
條件
(1)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的退休人員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它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經市、區、縣勞動鑒定委員長會確認為完全喪失
勞動能力的。
(4)在《規定》實施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0年以上;
在《規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
地方政策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規定,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個人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佔地農轉工人員除外),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同時給予一次性養老補償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賬戶儲存額的1/120)組成。
促進經濟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繳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
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意義
保證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社會安全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