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血壓體檢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醫師指出: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患者,貿然停葯或推遲服葯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所以在體檢抽血前,可以用少量白開水送服葯物,一般不會影響結果判斷。
1、體檢前幾天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甜、太咸、太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葯物,不要飲酒。體檢前一天的晚上8時起開始禁食。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葯品或維生素C及減肥葯物,待停葯3天後再接受體檢。
2、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盡量避免喝濃茶、咖啡等刺激物,不看易引起情緒激動的電視劇、體育比賽,晚十點左右應上床睡覺,避免性生活,以免影響睡眠及心率、血壓,使體檢結果產生偏差。
3、體檢前應對口腔、鼻腔、外耳道進行清潔,最好能洗個澡,換換內衣內褲。不清潔容易使一些疾病漏診。有皮膚病的患者檢查前不宜洗澡、擦葯,以免影響觀察效果。
4、體檢當日早晨應禁食、禁水,但慢性病患者服葯的應區別對待。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患者,貿然停葯或推遲服葯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所以在體檢抽血前,可以用少量白開水送服葯物,一般不會影響結果判斷。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應在采血後及時服葯,不要因體檢而干擾常規治療。
5、女性體檢要避開經期,因為月經期間不方便做常規婦科檢查,小便中也容易混入陰道分泌物,影響小便化驗結果。妊娠女性應避免X光檢查,並預先告知體檢醫生妊娠情況。
6、體檢時,注意精神放鬆,心態平和,切忌緊張,以便能客觀、真實地反映身體健康狀況。
7、針對既往史或手術後的情況,可攜帶相關病歷、檢驗報告單、照片資料、診斷證明書,以便體檢醫生詳細了解身體狀況。
Ⅱ 健康體檢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體檢前應注意事項:飲食。不要吃過多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飲酒。不要吃水果罐頭,不要飲酒及暴飲暴食等,這樣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血脂紊亂的假像。體檢當日早上需空腹,生化檢查中的血脂、肝功等,以及B超對膽囊的檢查,都需要空腹。
2、禁葯。較好頭一天不要吃降血脂的葯、點滴葡萄糖、用磺胺類抗生素等,因為它們能升高血液中尿酸的濃度,常被誤報告為痛風陽性。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葯物。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
3、 如曾經動過手術,要帶相關病歷和有關資料。曾有過面部整形者,應主動向醫生講明,以便判斷有否遺傳疾病等。
4、 體檢前應注意事項:口腔、鼻腔、外耳道進行清潔。不清潔容易使一些疾病漏診,也容易使醫生產生患者對他們不尊重的感覺。
5、注意保持血壓的穩定。以一顆平常心走進體檢站,對血壓、心電圖等項目影響會小一些。一次健檢未發現異常並不代表完全沒有潛在疾病,若出現疾病症狀,應及時就醫。
6、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以免影響體檢結果。較好能洗個澡。
Ⅲ 體檢的血壓注意事項
正常人血壓在一天里,不同情況。不同精神狀況及不同姿勢血壓也不一樣,這些人為的因素影響,不是病態。所以,在測血壓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病人在測血壓前,先平靜坐片刻,使其精神安靜下來。
⒉情緒緊張和激動之後不馬上測血壓。
⒊劇烈運動之後和勞動之後不馬上測血壓。
⒋測量時坐正,把上衣一側袖子脫下,不要捲起緊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臟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鬆。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不能過高或過低。
⒌測血壓時精神不要緊張,不要屏住呼吸,因為屏住呼吸可使血壓升高。
【中年男性體檢時必查項目】
眼睛
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30歲以後,當身體各個器官都開始老化的時候,眼部疾病的發生率會隨之增高。很多眼病在沒有經過專業檢查前都不容易被發現,所以眼睛的健康和定期的檢查更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
可能出現的症狀視力減退,眼睛容易疲勞、疼痛、干澀,看物體模糊,怕光,甚至有頭痛、惡心的症狀同時出現。
檢查內容近視,遠視,弱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老花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如果你平時戴眼鏡或是隱形眼鏡,更需要周期性地檢查視力,以避免眼鏡不適所帶來的頭痛及眼睛疲勞等問題。
何時檢查正常情況下,每兩年需做一次眼部檢查。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家族眼疾史的男性,至少每年需檢查一次眼睛。看醫生前,先摘掉眼鏡,讓眼睛休息10-20分鍾後,再進行全面檢查。
如何檢查檢查時一定要找眼科專家,包括:
眼科醫生,檢查眼睛內部和周圍的整體狀況,確定你是否存在眼疾,到了何種程度,如何治療,是否需要動手術,等等。
驗光師,他不是醫生,所以只能檢查你的視力狀況,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保護視力和眼睛健康。
牙齒
一個人的牙齒最能體現他的健康狀況,同時也可以看出他的衛生習慣。牙齒不僅僅涉及到美觀,同時也會影響發音,咀嚼,以及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況。牙齒不健康可能引發全身感染,心肌炎、高血壓、腎小球、腎炎並發症。每天刷牙和使用牙線不能完全確保我們牙齒健康,我們也需要定期檢查和洗牙。
可能出現的症狀牙痛,牙齒松動,牙齦出血,咀嚼困難,口腔異味。
檢查內容齲齒,牙結石,牙齦炎,牙周炎,牙根。
何時檢查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看牙醫是噩夢般的經歷,但你還是要至少半年做一次檢查。
如何檢查一般檢查牙齒分以下幾個步驟:清潔牙齒,然後檢查是否有牙結石,齲齒以及其他口腔疾病,並作相應的處理。另外,檢查中還要通過拍攝X光來確定牙根的健康狀況。
牙本質過敏症需早治
背
背部不適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流行病,據調查,80%的成年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看上去挺一挺就過去的事情,難受起來卻讓人心亂如麻,坐立不安。甚至到了不能正常行動的地步,嚴重影響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常坐辦公室的人最不能疏忽的就是背部,年齡越大,就要越好地照顧自己的背。
據調查,90%的背痛是因為肌肉或韌帶受傷引起的。即便你一直都沒有遇到過背痛的情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體姿態,也是避免背部問題的關鍵。
可能出現的症狀疼痛,有不適感。
檢查內容背部是否存在骨折,椎骨脫臼,疝氣,肌肉或是韌帶受傷。必要時還需驗血驗尿,檢查背部不適是否與內臟器官的病變有關。
何時檢查背痛往往是一種提示,告訴你身體出了問題,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它,也不要自己判斷背痛的原因。正確的方法是,一有症狀出現,就要及時就醫。
如何檢查引起背痛得原因很多,所以在去醫院檢查的時候,切忌病急亂投醫,或是以止痛為目的,而是要找出背痛真正的根源,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生殖器
睾丸癌是很多男人都希望避而不談的問題,但它也是15歲到34歲男人最常見的一種癌症。睾丸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一旦發生,轉移得也很快,非常危險。但好消息是,如果睾丸癌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治癒率幾乎可達100%,所以對於睾丸的周期性檢查不可輕視。
可能出現的症狀睾丸腫大,內有腫塊,睾丸疼痛。
檢查內容可以通過睾丸檢查,驗血、驗尿等途徑檢測癌症是否存在。
何時檢查自查是檢查睾丸癌的一個主要途徑,最好保證一個月一次。
如何檢查自查的最好時機是在沐浴後,陰囊的皮膚最放鬆。此時檢查比較容易,准確性高。先用手平托睾丸,感覺睾丸的分量和質地;然後用雙手觸診,先查一側,以便對照大小、形狀和質地。發生腫瘤時,睾丸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光滑,但已失去正常彈性,或者睾丸內有數枚增生結節。當初步自行檢查感覺有腫塊、下墜感時,便應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性傳播疾病
中國人性觀念的開放程度,呈加速發展的趨勢。然而年輕人大膽地接受各種各樣的「非婚姻性行為」,卻不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導致性病傳播的速度和范圍也都不斷增加。提倡安全的性行為,算是亡羊補牢。同時也要提醒有性生活的男性注意檢查自己是否有性傳播疾病。
可能出現的症狀不適,尿頻,尿急,尿痛,陰莖分泌異物,有異味等。
檢查內容陰莖檢查,驗血、尿。
何時檢查除了出現症狀及時就醫外,正常男性最好一年做一次檢查;如果你同時擁有幾個性伴侶,或是經常發生一夜情,最好一年多檢查幾次,確保生殖健康;如果最近剛剛換了新女朋友,為了你和愛人的利益,建議你們都去做相關的檢查。
如何檢查可以根據你所了解的性病症狀進行對照,自我檢查。
如果你同時了解性伴侶的生殖健康狀況和病史,將對你的自查更有幫助。在你不能確定的情況下,最好去醫院就診。
糖尿病(血糖水平)
專家提醒上班族年輕人更要注意檢查自己的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免惹病上身。
可能出現的症狀所謂的「三多一少」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口渴、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
檢查內容血糖水平,血壓,家族病史,體重。
何時檢查當你出現了上述典型症狀時,請及時就醫。正常情況下,一年檢查一次。身體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以及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家族糖尿病史的青年人群,建議盡早去醫院檢查血糖水平。
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膽固醇的高低是一個關系生死的問題。美國的研究人員早在三年前就提出,年輕時膽固醇高的人晚年更容易患心臟病。分析的結果顯示,血清膽固醇高過240的人,比低於200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的可能性多3倍多。膽固醇偏高的男性壽命會比正常男性短4-9年。
可能出現的症狀無明顯症狀。
何時檢查建議一年做一次膽固醇檢查。
如何檢查醫生會通過驗血來確定你的膽固醇是否偏高。
常規型體檢套餐項目:
⒈一般檢查
檢查內容:身高、體重、血壓配合現場物理檢查,了解身體的基本情況。
臨床科室
⒉外科常規檢查 檢查內容:皮膚、脊椎、四肢、甲狀腺、乳房、肛門、外生殖器等體檢
⒊內科常規檢查 檢查內容:心、肝、脾、肺、神經系統等檢查
⒋血常規 檢查內容:血液常規18項檢測;對病毒感染、白血病、急性感染、組織壞死、敗血症、紫斑症、營養不良、貧血等疾病的檢查
⒌乙肝兩對半 檢查內容:HbsAg、Antia-HBs、HBeAg、Antia-HBs、HBcAg 乙肝病毒攜帶者或已受感染
⒍肝功能三項 檢查內容:穀草/谷丙轉氨酶,可了解肝功能是否有受損
⒎腎功三項 檢查內容:Crea、BUN、UA,可了解急慢性腎炎、尿毒等疾病
⒏血脂四項 檢查內容:甘油三脂、膽固醇 ,可了解高血脂症、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等
⒐血糖 檢查內容:空腹血(GLU) 了解是否有糖尿病
輔助科室
⒑X光檢查 檢查內容:胸部X光 ,心臟肥大與否、肺臟呼吸道等疾病
⒒心電圖 檢查內容: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查心臟疾病如:心臟肥大、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絞痛。
⒓B超肝膽,脾,胰,雙腎 檢查內容:腹部、肝、膽、脾臟、胰臟等器官病變及腫瘤。脂肪肝、肝硬化、肝膽,腎結石、胰臟炎.頸動脈血流的速度形態.曬查心腦血管疾病等檢查
⒔B超乳腺 檢查內容:尿路結石、膀胱結石、鈣化斑、腎臟囊腫等疾病的檢查
⒕B超子宮附件 檢查內容:卵巢、子宮炎症等病變及乳腺增生及乳腺等疾病
婦科專項
15 婦科常規檢查檢查內容:內陰、陰道、外陰檢查等
⒗白帶常規 檢查內容:白帶常規檢查
⒘宮頸塗片 檢查內容:婦科常規檢查 、宮頸癌篩查等檢查
⒗采血 檢查內容:靜脈采血用於實驗室的各項檢查
不同的人體檢有哪些項目
體檢常規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一般的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的專科檢查;二是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B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三是化驗檢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乙肝五項。此外,還有腫瘤三項(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檢查等。
目前,一般體檢機構提供的都是「套餐式」的服務,其內容往往是根據價格的不同來制定的,價格越高,體檢的項目越多。然而實際上,科學的體檢並不一定要項目多,「大包大攬」不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針對性地選擇體檢項目,才能做好對疾病的預警。
⒈男女有別
男人和女人除了在生殖系統上的顯著差異外,激素和生活方式等差異也會造成男女的諸多不同。女性一般到了30歲,要做第一次乳房檢查;50歲的時候,還要做乳房造影檢查,或者40歲就開始做。而宮頸塗片的檢查,要求在18歲(或者性行為以後)做第一次檢查。以後1~3年檢查一次。在獲得連續三次陰性結果後,檢查間隙可以適當延長。男性40歲開始做第一次前列腺檢查。
⒉不同職業人群的體檢重點
教師由於粉塵對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長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對腰椎、頸椎的影響,應著重胸片、耳鼻喉科、腰(頸)椎正側位片檢查;銷售人員飲食常常不規律、飲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患,可加做胃鏡、幽門螺旋桿菌等檢查;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一族最應注意的是頸椎和腰椎,等等。另外,長時間坐或者立,還應注意代謝異常的情況,應注意頸椎正側位片、腰椎正側位片、血脂和血糖的檢查。
⒊以家族史、個人病史為依據
某些疾病有較為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糖尿病、中風、冠心病、乳腺癌、結腸癌等。如果您有明確的某種疾病的家族史,應增加與之相關的體檢項目。如一個一級和二級親屬都曾患有結腸癌的人,應增加相應的腫瘤標志物監測,以及大便潛血的檢查。對於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年人,則增加冠心病危險因子、血脂全套、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另外,還應根據自己既往的健康情況,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隨訪、復查的項目,比如有慢性乙肝病史者,患肝癌的危險性會顯著上升,應該定期檢查甲胎蛋白。
⒋老年人體檢重點
需要重點關注的必查項目:
⑴心腦血管檢查。這是老年人體檢的重點。包括測血壓、心電圖、腦動脈檢查,以了解血壓、心肌和腦供血情況、心律失常等。
⑵B超及胸部攝片。B超檢查可發現是否有肝、膽、膀胱腫瘤或結石,頸部彩超可了解頸動脈內壁是否有斑塊。由於這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所以老年人可進行多次檢查。胸部攝片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癌。而胸透檢查因輻射量大已經從體檢項目中取消。
⑶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人尤應注意此項。
應該增加的項目:
⑴查眼底。可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可通過查眼底反映出動脈是否硬化。
⑵檢測骨密度。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鬆,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應進行骨密度檢測。
⑶大便潛血試驗。50歲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應將其列入體檢「補充清單」,以了解是否有消化道疾患。
⑷查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應作為老年人必查項目。同時,因近年來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