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務員體檢 腎炎的界定
腎小球腎炎,簡稱腎炎,它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和多種發病機理引起的,病理類型各異,臨床表現又常有重疊的一組疾病。患者的腎小球形態和(或)功能發生損傷,具備以下特點:
腎小球對蛋白及細胞通透性改變;
腎臟對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及血壓調節能力障礙;
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害。
臨床表現分為腎臟損傷本身的症狀和腎臟功能受損引起的各系統症狀,包括尿色異常、尿中成份異常、尿量異常、水腫、高血壓和乏力等;繼發性腎炎還可以看到原發病及其他器官受損的表現,如皮疹、關節痛等。
早期症狀
由於腎炎類型不同,及不同患者個體差異,患者早期可無症狀,也可表現出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典型症狀。
典型症狀
血尿
可用肉眼看到紅色尿液,多為一過性;也可為化驗檢查發現尿中出現紅細胞。血尿來源為腎小球源性血尿。
蛋白尿
患者可在體檢時被檢測出蛋白尿。尿蛋白量多的時候,尿中常出現大量持久的細小泡沫。根據尿蛋白量分為腎病水平的蛋白尿(≥3.5g/d,也稱大量蛋白尿)和非腎病水平的蛋白尿。
水腫
由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和腎小管的重吸收障礙引起,血容量通常增加,水腫多從眼瞼、顏面部開始,最後導致眼瞼、下肢,甚至全身的水腫。
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的患者90%會出現高血壓,主要由於鈉水瀦留、腎素分泌增多導致,持續存在的高血壓會加速腎功能惡化。
伴隨症狀
部分患者可有發熱、乏力、全身酸疼、體重下降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