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開展全民健康體檢簡報
全民健康體檢工程對提高各族居民的健康水平、掌握自身健康程度、普及健康知識知曉率具有重大意義。下面的是我分享的開展全民健康體檢簡報,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句子,歡迎大家分享。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開展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又好又快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促進與助推得榮縣「全民幸福工程」,成都市、得榮縣兩地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援西藏工作新模式,決定實施得榮縣全民健康體檢項目。該項目已於2013年11月19日在甘孜州得榮縣正式啟動。
截至11月30日,共完成健康體檢3640人次,其中第一支隊完成1328人次,第二支隊完成745人次,第三支隊完成876人次,第四支隊完成691人次;檢驗基地完成標本檢測12858個,檢測數據190629個;總檢醫師工作站完成總檢報告1841份。目前,第一醫療支隊繼續在得榮縣人民醫院開展體檢工作,第二、三、四醫療支隊已完成第一個駐點的體檢任務,已轉戰或即將轉戰第二駐點繼續體檢。
凡事開頭難,初到得榮縣,面對與大城市完全不同的陌生環境,各個方面的事情千頭萬緒。在成都市醫院管理局和得榮縣委縣政府以及各派員單位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幫助下,全體醫療隊員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克服了種種艱難與困苦,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展現了成都醫療衛生系統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克服高原反應立即投入工作
剛進入甘孜州得榮縣的時候,醫療隊就有幾名隊員都出現了頭痛、心悸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生活適應關是醫療隊員們遇見的第一個挑戰,由於氣候非常乾燥,幾乎每個醫療隊員早晨都有鼻腔、口角乾裂出血現象,尤其在海拔3700米的貢波鄉,第二支隊的很多隊員還相繼出現發燒、感冒、胃不適、蕁麻疹等一系列症狀。但醫療隊員沒給自己留出「適應」的時間,他們互相鼓勵,噓寒問暖,以頑強的意志,投身到所在的工作崗位中,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傾力為各族同胞服務。
迅速「磨合」出戰鬥力與凝聚力
得榮縣位於甘孜州最南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絕大多數農牧民不通漢語,醫療隊員們只能通過當地安排的藏語翻譯與他們進行溝通。為了便於開展工作,醫療隊員們主動向藏族同胞們學習適用的體檢常用藏語,大大節約了溝通時間。
除了第一支隊駐扎在縣城,其餘各支隊均駐扎在得榮山區。按照安排,各醫療支隊就地進行血液、尿液標本採集、人工編碼、核對、離心、包裝等處理,再統一運送到第一支隊所在的檢驗基地進行檢測。在成都,醫務人員藉助於LIS系統,分揀、處理一二百份標本是件十分輕松的事情,但在條件簡陋的山區,一切都得靠醫療隊員們蹲在地上手工完成。由於路途遙遠、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這些標本常常要顛簸三個小時才能到達檢驗基地,這又對標本包裝、存儲提了很高的要求。為了讓標本得到及時精準的檢測,駐扎山區的醫療隊員常常顧不上午餐,而檢驗基地的檢驗師們又往往來不及吃晚餐。越野車在崎嶇山路上疾馳,小小的標本盒,牽動著所有醫療隊員的心。
為了確保體檢結果精準,檢驗基地與各醫療隊之間經過反復溝通協調,細化統一了標本採集、編碼、包裝等標准。在得榮縣委縣政府的大力幫助下,體檢工作效率明顯提升,標本質量越來越好。從路途最遠的貢波鄉採集的標本,送達檢驗基地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晚上八點過提前到下午五點,醫療隊半順利度過了磨合期,形成了強有力的戰鬥力與凝聚力!
胸懷愛心服務群眾
在徐龍鄉,五官科醫生檢查發現好些老鄉的眼結膜都明顯充血。醫生問他們,你們什麼時候起床過來的,他們笑著說,「我們早上三點就走路,先要翻過兩座大山,然後坐索道過河,再翻雪山,再過了對面的神山就到這里了」。面對餓著肚子從凌晨開始翻山越嶺五個多小時前來體檢的`同胞,醫療隊員們沉默了。除了更好的為他們服務,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在子庚鄉,彩超醫生遇見一名懷孕7個月的孕婦,之前她從未做過產檢,彩超發現胎兒已經沒有心跳,立即聯系醫療隊婦產科醫師詳細詢問病史。為了確保診斷准確,在子庚鄉衛生院院長的幫助下,醫療隊員帶著那名孕婦到了金沙江對面的雲南奔子欄鎮,完善檢查後證實腹中胎兒確已死亡,婦產科醫生為其詳細闡述了引產手術的必要性與注意事項,並協助完成了引產手術。
在得榮縣城,五官科醫生何曦體檢時發現一個小女孩兒外耳道有異物,試著用鑷子取出,但因異物表面光滑未能成功。當時,體檢診室外前來體檢的人們還排著長龍,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何醫生繼續體檢,並叮囑小女孩兒不要離去。體檢一結束,何醫生讓縣醫院幫忙准備了空針、鹽水等,在當地醫生的配合下給小女孩兒成功做了外耳道異物取出術。
在貢波鄉,醫療隊員們常常發現前來體檢的農牧民帶有外傷,多是日常幹活時負的傷,由於沒有及時處理,傷口常伴有感染、化膿。醫療隊員們就在鄉衛生院為他們清創、縫合、包紮,並將正確處理外傷的方法傳授給鄉民們。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世外桃源般的地理環境和堅毅朴實的百姓,但他們也面臨缺醫少葯的現實狀況。醫療隊員面對此情此景,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服務,把溫暖與愛帶進群眾們的心間。
高原的星空格外明亮
得榮全民健康體檢檢驗基地,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組建,承擔了醫療總隊所有檢驗標本的檢測工作。每一個夜晚,我們都可以看見檢驗師們在燈火通明的實驗室忙碌工作的身影,直到深夜。
11月27日下午,得榮縣全縣停水,對水依賴性很強的檢驗基地面臨嚴峻考驗,基地負責人王健坐鎮實驗室,立即啟動實施臨時停水應急預案:一是切斷自來水水源,以防恢復供水後水質不明污染標本;二是立即啟用負二十度低溫冰箱,將分離了血清還未檢測的標本封存,三是積極協調,尋找與儀器相匹配的的水源。當晚七點左右,供水恢復,檢驗師們沒有著急開機,而是緩緩打開自來水龍頭,讓淤污流盡後再打開水機自動注水、連接生化分析儀、啟動儀器,確保無污染。
在總檢醫師工作站里,來自市三醫院的3名總檢醫師同樣在日以繼夜的工作,為了完成每天300-400份總檢報告而廢寢忘食。
高原的星空格外明亮,它們見證了醫療隊員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真情。
「傳、幫、帶」 提高當地醫療水平
面對得榮縣醫療事業發展滯後、醫療資源短缺的現狀,上至成都市醫院管理局,下至每一位醫療隊員,都懷著一顆熱忱的心,想方設法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無論是對當地的醫療衛生工作人員還是患者,醫療隊的隊員們都會竭盡所能給予他們幫助。
第一支隊醫療隊員楊興洲,是來自成都市三醫院的彩超醫生,體檢過程中他展示出來的嫻熟操作手法和精準判斷力讓縣醫院醫生們欽佩不已。為了幫助當地超聲專業醫生快速成長,楊興洲在日常體檢工作中總是邊干邊帶教,每天的體檢任務結束後,「楊老師」又帶著他的學生們一起研究病例。楊興洲說,當地醫生非常想掌握好專業技能,我們就是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將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通過「傳、幫、帶」,讓更多百姓受益。
真情結下深厚民族情誼
體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醫療隊員們離開熟悉溫暖的家來到得榮,帶著一顆真誠的心奮戰在醫院、衛生院、村舍、實驗室……無論是男是女,無論年輕或年長,他們在西部陽光城夜以繼日工作,「五加二、白加黑」,默默地奉獻著青春與智慧,揮灑著汗水和激情,無怨無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成都「門巴」的風采,也走進了各族同胞的心。在不多的空閑時間,當地人帶他們逛果園、轉佛塔、祈福,他們一起對歌、跳舞,完全融為了一個整體,結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誼。
「要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多地為當地群眾做有益的事」,把醫者的大愛和精益的技術盡可能多的留下來,這是全體醫療隊員共同的心聲。
為扎實推進醫療惠民工程,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為新疆籍城鄉居民每人每年享受一次免費體檢政策,進一步提高基層衛生公共服務能力,保障轄區各族群眾身心健康。阜康市疾控中心在推進「全面健康體檢」工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放棄節日休息時間,及時對該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做好體檢前期的摸底登記,各類體檢設備准備工作,於10月13日,疾控中心有計劃的全民健康體檢工程全面啟動,城鄉居民、學生陸續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費體檢項目,每個環節井然有序。目前已開展學生體檢8600多人,農民檢查200人。
中心主任張躍天表示:我們要藉助「全民健康體檢」工程,為群眾送溫暖、暖人心的一件民生工程來抓,推進「兩學一做」工作深入進行,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動上全面落實,在實施健康體檢工作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建立完善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的長效機制,切實把這項醫療惠民工程辦好、辦實,讓轄區各族群眾能夠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
為扎實推進醫療惠民工程,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為新疆籍城鄉居民每人每年享受一次免費體檢政策,我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面部署,成立專門領導機構、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並開展工作。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與關懷。
一、體檢對象基本情況
奇台縣籍城鄉居民,共分五類組織開展體檢工作,全縣摸底總數據為210950人(其中第一類0—6歲(含6周歲)的城鄉兒童共有14257人,第二類7—14歲(含14周歲)在校學生共有16449人,第三類15—64歲(含64周歲)的城鄉居民159961人,第四類65—79歲的`城鄉居民16186人,80歲以上老人有4097人,第五類企業退休職工7242人)。健康體檢費用原則上按照100元/人標准執行,體檢經費由縣財政局負責統籌予以解決。
二、體檢工作安排
第一類為0—6歲(含6周歲)的城鄉兒童,由家長負責到兒童戶口所在地的縣直各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進行健康體檢。
第二類為7—14歲(含14周歲)在校學生,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安排到體檢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
第三類為15—64歲(含64周歲)的城鄉居民,以村(社區)為單位,由村(居)委會統一組織到體檢機構進行體檢。其中:高中階段的普高、職業高中在校學生由教育部門安排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各部門、各單位負責督促本單位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到所屬轄區的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
第四類為65歲(含65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以村(社區)為單位,由村(居)委會統一組織到體檢機構進行體檢。
第五類為企業退休職工,以社區為單位,由社區統一組織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
三、工作進展情況
10月10日在老奇台鎮召開奇台縣全民健康體檢工作啟動會,全面鋪開此項工作。其他鄉鎮也已積極行動,全面跟進。截止10月19日全縣累計完成體檢人數13694人,完成任務數的6.49%。其中0-6歲兒童14257人已體檢1802完成任務的12.64%,7-14歲人群16449人,已體檢 3931人,完成任務的 23.9 %,15-64歲人群159961萬人,已體檢 6814 人,完成任務的4.26 %,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和企業退休職工共計27525人,已體檢1102人,完成任務的4.0%。
四、存在的問題
(一)體檢工作推進不平衡。鄉鎮推進不平衡,部分鄉鎮工作推進緩慢。分類人群體檢推進不平衡,目前15-64歲人群是五類人群中體檢人數最多、佔比最大的人群,截止目前完成體檢人數少,主要原因是人員組織不到位。現在完成還是以日常開展0-6歲兒童、7-14歲中小學生、65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體檢工作為主。
(二)宣傳不到位氛圍不濃。部分鄉鎮及城鎮社區不能及時協調各方力量進行廣泛宣傳,僅靠衛計委力量開展宣傳,群眾對於全民健康體檢處於相對被動狀態,致使工作進度進展緩慢。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統籌推進健康體檢工作。各鄉鎮、社區要按縣政府擬定的完成時間和任務,統籌謀劃、調動各方力量,科學有序組織好健康體檢工作。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鄉鎮黨委、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宣傳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網路媒體、鄉村廣播、集市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知道體檢政策、人人自願參與體檢,真正實現讓健康惠及群眾,讓健康促進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❷ 入幼兒園體檢都有哪些
入園體檢前的准備
1.盡量空腹
孩子體檢當天早上應空腹,不要吃早飯,也最好少喝水或不喝水,更不能喝飲料或牛奶,以確保檢查結果更准確。建議家長帶些食物,孩子完成抽血檢查後可以讓他吃點東西,補充體力。若還需要孩子進行牙齒等檢查,要在這些項目都檢查完之後,再讓孩子吃東西。
2.不要過早排隊
一般孩子體檢的時間不會很長,所以家長不需要過早把孩子帶到醫院排隊。過早排隊可能會造成醫院擁擠,等待時間會加長。
3.提前告知檢查項目
家長可以帶些孩子喜歡的玩具,在孩子不願意配合檢查時哄一哄他。如果孩子第二天要進行抽血項目的檢查,家長可以提前一天告訴孩子,同時通過過家家的方式,模擬抽血情境,委婉的告訴孩子抽血時會有點疼,不要害怕。
4.盡量只有一位家長陪伴
孩子進行檢查時最好只有一位家長在身邊陪伴,這樣可以避免檢查室擁擠。
入園體檢的有哪些項目
1.檢查全身:包含一般情況、神經系統、體表、表淺淋巴結、頭顱、五官、四肢、心肺、胸廓、脊背和腹部等基本項目。
2.檢查生長發育情況,比如身高、體重、胸圍等。
3.檢查其他方面,如視、色、聽、溴覺等。
4.進行化驗檢查,包括抽血檢查肝功能、胸部透視等。
5.查詢病史:家族遺傳病、本身以往生病的記錄和社會歷史(如父母職業情況、居住地水源和衛生情況以及有無流行病等情況)。
不同地區的幼兒園要求孩子體檢的項目可能不同,所以家長要事先了解情況,避免出現檢查項目漏查情況或者出現因證件准備不全不能順利檢查的情況。如果不能順利檢查,通常需要在證件准備完全之後再檢查一次,這對那些抵觸去醫院的孩子來說又要多受一次痛苦了。
❸ 為什麼要定期體檢
人過45歲以後全身各組織器官開始老化,內臟生理功能逐漸減弱,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漸降低,從而容易發生各種疾病。特別是迅段老年常見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腦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及前列腺肥大,糖尿病,胃腸疾病,白內障等。
定期體檢以一年一到兩次為宜,檢查項目除身高、體重、血壓等外,應盡可能地進行各科的全面檢查,尤其不嫌昌沒可忽芹納略對直腸和前列腺的檢查,女性則應該進行婦科檢查。其他x線心電圖及常規化驗,血液生化檢查等也是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