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普通的體檢是可以檢查出一些的,比如說甲狀腺的癌症,可以通過觸診摸出來甲狀腺的形狀和大小有改變,乳腺癌和宮頸癌也是可以通過普通體檢查出來的,還有肝癌和卵巢癌都是可以通過B超看到的,但是有的也並不能查出癌症來,所以說我們每年體檢的時候,對於一些部位是需要著重去增加一些檢查項目的。其實很多癌症都是可以通過拍片子看出來的,但是有的人對於體檢來說,他想的只是抽個血花驗一下就完事,這樣的話是絕對查不出來,一定要進行拍片子,做B超之類的,如果發現有異常,一定要再對單一的部位,再進行檢查,不要覺得醫生讓你再去檢查,就是騙你錢,醫生也是為了幫你排除隱患,所以說不要隨便上網,一搜覺得沒事就回家了。很多人得癌症,一般查出來的時候都是晚期了,並不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身體不重視,他們每年有的人也在按時體檢,但是就是沒有查出來自己有癌症,所以說常規的檢查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只是適合大多數人罷了,如果說自己身體哪裡有異樣?只是去做了一個普通體檢,沒問題,就覺得沒問題的話,是不對的,要對單一的部位進行檢查。每年的體檢都要有自己的著重檢查項,比如說經常胃疼的話,就需要在我們的體檢項目里多加一份關於胃的檢查,如果經常抽煙的,就一定要去拍一個胸片看看自己的肺部有沒有結節?或者說是小腫瘤,女孩子一定要每年做一個乳腺篩查和宮頸癌篩查,最後再做一個b,超看一下自己的子宮裡面有沒有子宮肌瘤,男孩子呢也一定要去做一個前列腺b超,看一下自己的前列腺有沒有出現問題?
Ⅱ 怎樣做全面的早期癌症篩查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隨著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還陷入談癌色變的困境中,但其實癌症也並非絕症,如果發現得早並得到有效治療,有些癌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由此可見,癌症是與時間的生死搏鬥。現如今,很多人也慢慢重視體檢了,但目前現狀是很多癌症一查出來都是中後期,很多人就心存疑惑:之前明明做過體檢,也沒發現哪裡有異常?到底該怎麼做全面的早期癌症篩查,哪些才是有效的癌症篩查項?
體檢作為早期發現癌症以及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其中諸如各項血液檢驗指標,X 光、B 超、子宮內膜癌篩查、肛診、陰道鏡檢查、LCT、鉬鈀攝片等體檢項目都是非常實用且高效的腫瘤篩查方法。針對不同的癌症,檢查方案有所差異。
乳腺癌通過乳腺B超即可初步判斷,如果初篩發現問題,建議做進一步鉬靶檢查,更准確地判斷乳腺健康。
Ⅲ 常見癌症的體檢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體檢不走彎路
過去,人們只知道吃暖和穿暖,但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 養生 ,壽命也越來越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 癌症的發病率繼續增加 。因此,很多人都會經常體檢,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定期檢查。但是體檢真的有用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談論:某某每年定期檢查,平日定期鍛煉,注意 健康 飲食。為什麼她現在得了癌症。看來定期檢查不是很有用, 但是體檢真的沒用嗎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癌症篩查方法。相信看完之後,你就知道該做什麼了。
21世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 的身體對每個人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 ;再加上剛剛過去的疫情,我們深刻地發現,傳統的 健康 理念是「沒病就是 健康 」,現代人的 健康 理念是整體 健康 , 健康 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然而,雖然大家都知道 健康 的重要性,但似乎大家還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定期體檢的必要性;在體檢方面, 大家還是保持著固有的想法:生病後去醫院治療, 無需定期體檢認為這是浪費錢。很多疾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甚至沒有症狀,所以當出現症狀再去醫院治療時,往往會延誤最佳治療期。
說這么多,並不是為了嚇那些不願意體檢的人,我們經常會在電視的新聞報道中看到年輕人猝死的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他們有時胸痛心慌, 但是這些身體發出的信號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的在意 ,他們又怎麼會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措施呢?
所以,當我們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及時的去醫院做檢查, 而不是說抱有僥幸心理繼續的透支身體 ,所以即使我們平日里工作再忙碌,我們也要定時的去醫院檢查身體。
現在年輕人患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他們平日里經常忙於工作,定期檢查並不在意, 所以當患病的時候並沒有及早的發現疾病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期間 。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即使是億萬富翁,如果身體垮掉,那麼掙再多的錢也是無用途,因此不要把忙當借口就不注重自己的身體 健康 ,這也是為什麼會一直強調全面體檢的重要性。
疾病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只有定期去醫院做全面篩查及早的發現干預,才能將病情打敗,擁有 健康 的身體。 許多人意識不到體檢的重要性 ,下面是總結的幾條關於體檢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銘記於心。
體檢並不是走過場,而且讓我們可以對我們的身體狀況有個清晰的了解, 許多患惡性腫瘤的病人在初期都沒有發現自己的身體有異樣 ,而且去做體檢或者看其他疾病的時候才被診斷出來。
因此, 及早的預防疾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檢查及時發現疾病,才能盡早的消除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從源頭進行控制,才能避免病情惡化的危害。
據2020年全球患癌統計數據分析,全球在2020年新發的癌症病例就有1929萬例,中國佔475萬人,佔全球23.7%, 大部分原因可能與中國的文化,飲食習慣以有關 。
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新發排名前十的病例分別是: 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 。這十種癌症佔新發癌症病例的一大半,不分性別。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男性容易患上前列腺癌,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宮頸癌。
據統計死亡最高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通過數據,清晰的發現不管是常見的新發的癌症還是死亡率高的癌症,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 都包含在內。
就拿甲狀腺癌來講,雖然發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低,一般的甲狀腺癌都是可以醫治的,因此不要感覺患癌就沒有希望可言,有些癌症在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比如白血病發病率非常低,但是一旦患上白血病死亡率就極高,所以不要認為癌症是不可醫治的, 只有定期做全面篩查,發現疾病才能及時的干預治療。
(1) 首先是肺癌 ,肺癌一直位居榜首,所以肺 癌的篩查至關重要 。常規篩查肺癌檢查是胸部X光檢查,胸部X光很便宜,大約100元。
但胸部X光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肺癌,容易錯過誤診。
所以真正肺癌檢查應該做胸部CT ,胸部CT的種類很多,包括目前許多人推薦的低劑量CT,認為輻射越少越安全越好。但其實很多醫院不做低劑量CT,直接做常規的普通CT掃,價格是上百元,400-700元都有,而且各個地方都不一樣。
如果平胸部CT掃描發現問題,可以進行進一步的CT增強掃描。但 對於肺癌的篩查,一次平胸部CT掃描就足夠了 ,幾百元就可以完成。40歲以上的人一年可以做一次,輻射量不大,如果以前沒有發現問題,現在才發現問題,一般是早期,所以治療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結直腸癌是胃腸道的常見腫瘤,在2020年的新病例中排名第二, 發病率在41至65歲的人群中最高。
如果你想及早發現結直腸癌, 只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結腸鏡檢查。 通過觀察糞便中是否有血液,便秘等都是不準確和容易誤診的,一旦有疑問,就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因為有些癌症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不知道沒有結腸鏡檢查是否有問題。
(3)胃癌,胃癌不用說,我們都知道,要胃鏡才能檢查清楚,胃鏡檢查直接從口腔進入,深入胃粘膜,為了看是否有潰瘍是否是癌性的, 普通肝膽胰腺和脾臟超聲是沒有辦法判斷是否有胃癌的 ,不要以為做內臟彩超就可以放鬆,必須進行胃鏡檢查。
談到胃癌,我們一起說說食道癌 。因為食道癌的發現也是通過胃鏡檢查證實的,做胃鏡檢查時,我們能看到食道,胃和十二指腸,胃鏡檢查的價格與結腸鏡檢查沒有太大區別, 最好在40歲以上做一次 。
如果有高危因素(如家裡有胃癌親戚,有胃炎,胃痛等),則更建議做。如果你第一次做,發現它很乾凈,那麼在3-5年內再做第二次,並不需要每年都這樣做。 如果發現問題,請根據醫生的建議復查。
(4)乳腺癌,這基本上是一種只有女性才有的癌症, 男性也會有,但很少見 ,所以沒有人會去檢查男人,基本都是女性,價格也差不多,大概300元左右。
乳腺癌的 高發病率在45-50歲之間 ,但從20歲開始逐漸增加,20歲以下很少見。對於3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沒有高危情況,也可以每2年做一次。
(5)肝癌,肝癌最常見的病因是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 ,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素,患肝癌的可能性比較低,所以肝炎患者一定要好好治療。
肝癌的篩查方法其實比較簡單,做一個腹部超聲就可以了, 直接看肝臟、膽囊、胰腺和脾臟 ,現在超聲波也非常靈敏,只要有肝癌,哪怕是肝癌比較小,彩超也可以發現。
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等患者,每年一次彩超檢查肝臟 ,沒有這些疾病,但最好每年也做一次,畢竟彩超不貴,沒有不適,做起來也沒有害處。彩超一次大約100-200元。
胰腺癌篩查最好做腹部CT ,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CT的價格也是幾百元。每年做一次CT會有所幫助,但胰腺癌進展非常快。
(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腫瘤 ,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中很少見。但是,從篩查的角度來看,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因為每年做一次彩超,可以同時做腹部、尿路和甲狀腺的彩超,可以看到前列腺和膀胱,成本相對便宜。
但彩超發現早期前列腺癌不是很好,最好做CT或MRI,這是比較昂貴的。因為老年男性非常普遍, 中年男性並沒必要必須每年檢查一次 。
(9)宮頸癌,這是婦科腫瘤。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TCT和HPV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變,如果連續幾年正常, 那麼後期篩查時間可以延長到2-3年 ,一次也是幾百元。
別以為只有中年女性才得宮頸癌, 30歲甚至20歲的宮頸癌也都存在 ,因此,每年進行體檢時,應進行婦科檢查,也可以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
現在我們有了HPV疫苗,符合條件的女性盡可能多地接種疫苗。
綜上所述,為了盡快發現盡快治療這些常見的癌症, 如果今年還沒有做過體檢 ,而且今年已經40多歲了,那麼建議你去醫院做這些項目:胸部CT、腹部超聲(或直接腹部CT)、甲狀腺和乳房超聲、胃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婦科檢查(女性)這是一項輔助檢查,費用約為4000-5000。
如果你去年做了胃鏡結腸鏡檢查 ,你今年就不想做,成本幾乎可以減半。要做一個尿常規,可以看看是否有紅細胞,這對尿路出血判斷、結石或腫瘤篩查有幫助。
糞便也可以留看是否有隱血, 這對判斷是否存在結直腸癌具有一定的意義 。整體來看,第一次體檢的費用會更高,到5000元左右。第二次可能3000元就可以做到,便宜很多。
健康 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如果身體都垮掉了,那麼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寸步難行。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注重自己的 健康 ,不要認為平日里身體硬朗就可以不用定期做體檢,這樣你就是在傷害你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我們的身體負責 ,定期檢查身體,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只有身體無病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學會重視自己的身體,有了好的身體比什麼都值得。
Ⅳ 在體檢的時候,防癌篩查到底應該怎麼做
引言: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體檢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進行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還可以去預防發生,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在體檢的時候防癌篩查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幾率的,通常情況下生活方式更加健康,飲食規律生活有作息的人,患癌症的幾率要比那些不注意生活的人要低很多的,也可以及時接種疫苗來預防癌症的發生。
Ⅳ 年年體檢,為何還是查不出「癌症」這5種常見癌症篩查,需了解
癌症對於人們來說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很多人心中最為恐懼的存在。不過很多人為此比較放心,因為他們每年都進行體檢,體檢的結果也很好。但是實際上體檢並不能檢查出所有癌症,很多癌症都沒有辦法通過常規體檢檢查出來。想要針對癌症進行檢查,一定要做有針對性的癌症篩查,尤其是對於一些癌症的高發人群來說,這尤為重要。
我們平日里去醫院做的,或者單位組織的體檢,只是常規體檢,檢查的項目還是有限,通常只檢查一些血常規、肝功能、尿常規等項目。這些檢查項目只能檢查出一些基礎疾病,對於癌症來說是很難探測到的,尤其是癌症早期。想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患上癌症,就應該做防癌體檢,也就是說做防癌篩查,針對特定的部位進行科學、詳細的檢查。具體做什麼樣的檢查是有專門的項目的,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篩查項目,可以詢問一下醫生。
1、肺癌篩查
肺癌是一種發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的癌症種類,肺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的去醫院做肺癌篩查。尤其是一些有吸煙史的人,這是最為典型的肺癌高危人群。肺癌篩查最主要的檢查項目是低劑量螺旋CT,可以發現X線胸片難以發現的微小結節,也能夠更好的表現腫瘤的形態以及位置,是確診肺癌必須要做的一項檢查。
2、胃癌篩查
胃癌是我國的三大癌症之一,不管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比較高。這是一種和飲食關系比較密切的癌症,當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因為在胃癌早期,症狀並不是特別的明顯,很難被人捕捉到,或者即使被捕捉到,也不會往胃癌這一方向考慮,這就足以體現胃癌篩查的重要性。想要檢查是否得了胃癌,可以做消化道造影檢查、腫瘤標記物檢查、大便潛血試驗。
3、肝癌篩查
全球新發肝癌有一半多都在中國,這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癌症,所以肝癌的高危人群,也需要去醫院定期的做肝癌篩查。可以查甲胎蛋白的數值,可以做B超檢查,也可以檢查是否有乙肝病毒。正常情況下彩超是能夠檢查出早期肝癌的,如果在做彩超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可以進一步的做CT。
4、腸癌
隨著年紀的增長,腸癌的發病率會有所增加,所以一些腸癌的高發人群需要定期的去醫院做腸癌篩查。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腸癌的最佳的檢查方法,除此以外還可以做大便潛血實驗。腸癌的高危人群每隔3~5年就應該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如果長期患炎症性腸病,需要每隔一年就做一次腸鏡檢查。
5、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 健康 的第1殺手,了解一下乳腺癌的篩查項目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觀察外觀以外,還應該做乳房的超聲檢查,這樣可以發現一些沒有症狀的早期乳腺癌。
常規體檢是沒有辦法檢查出癌症的,不能覺得常規體檢檢查結果很好,就不會得上癌症。一些癌症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的去醫院做專門的癌症篩查,這樣才能盡早發現自己體內的癌症,才能盡早的開展治療。不要一味的相信常規檢查的檢查結果,要做真正的癌症篩查項目。
#21天圖文打卡挑戰# #家庭醫生超能團#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Ⅵ 平時的身體檢查,怎樣就可以檢查出癌症
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患有癌症的人群越來越多,許多人看似很健康,但是通過各項檢查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患上了中晚期癌症,當患者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不僅會給自己家庭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壓力,還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十分大的打擊,所以在日常檢查身體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身體是否患有癌症,這樣子的話就可以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Ⅶ 做什麼體檢可以檢查出是否得了癌症
二級預防是篩檢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發現淺表和檢查方便部位的腫瘤。檢查方法主要是手模、鏡子照。可以檢查口腔、皮膚、皮下、頸部、乳房、外生殖器、肛門等一切可以摸到的部位。腹部檢查可在清晨起床前自上而下逐一按摸,按摸時,雙腿要屈膝,檢查內容主要是有無腫快,有無與平時不一樣的狀況和感覺,如有異常可到醫院檢查。此外,了解一些常見癌症的早期徵兆,也可幫助你早期發現癌症。
膀胱癌:經常性血尿,但小便不痛,吃葯不見效。
胃癌:長期心口痛、胃口不好、惡心、嘔吐、嘔血、黑便。
鼻咽癌:長期鼻塞、並有耳鳴、頭痛、流鼻血現象,或伴有單側性頜下無痛性腫快。
食道癌:進食有梗塞感,時有嘔吐、進食後胸骨後疼痛但無其他原因可找。
乳腺癌:乳房出現腫快,擠壓乳頭有血水流出,乳房皮膚粗糙象橘子皮。
肝癌:原患有慢性肝炎,右上腹長期刺痛或漲痛,胃口不好。
宮頸癌:月經不正常,白帶增多且有臭味,同房後陰道常有少量流血。絕經者有不規則無痛性出血。
咽喉癌:聲音長期嘶啞,吃葯也不管用。
肺癌:長期吸煙、乾咳、痰中帶血絲,間歇性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熱、惡寒。
腸癌:長期便密、腹瀉、或兩者交替出現,大便帶血、變形,腹部疼痛或摸到腫快,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
癌症的自我檢查:
1、每日:注意大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大便的形狀是否變細,是否呈柏油色或帶血。注意小便時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有無不適感等。女性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是否帶有腥臭味。
2、每月: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有無腫大的淋巴結(小於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於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腫痛,生長的速度。注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痔,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男性注意尿道口處有無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有無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3、每年:由專業醫師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或參加一次癌症普查。
癌症的普查:
腫瘤普查或稱篩檢,其目的是人群中檢出患某病的病人。早期發現腫瘤病例
主要靠篩檢措施。篩檢是指用快速的檢查、實驗或其他方法,將表面健康的人群分為可能患病者(實驗陽性)和可能無病者(實驗陰性者),對未被識別的疾病的發現提出推斷的依據。篩檢實驗不具有診斷意義。篩檢陽性者必須經醫師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腫瘤普查包括:
1、由醫生進行的體格檢查。
2、甲胎蛋白(AFP)用於肝癌普查。
3、B超檢查。用於檢查腹部腫瘤。
4、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此法並已被充分肯定在宮頸癌普查方面的價值。宮頸塗片陽性者宮頸癌的確診率為95.5%,可疑陽性者確診率亦近70%。
5、糞便潛血試驗,有陽性結果者做纖維胃鏡或鋇灌腸檢查。用來檢查消化道腫瘤。
6、線胸片或透視,做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作為肺癌普查的方法。
7、對乳腺癌的普查首先由婦女自行檢查,發現可疑的病人,由醫師進行檢查。可採用熱圖像,乳腺鉬靶X線攝影等檢查。
總之,目前的腫瘤普查方法大多尚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如發現血管上皮重度增生、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結腸息肉,支氣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治療。
Ⅷ 癌症如何檢查出來
問題一: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癌症的早期檢查很火。一個基本的情況是這樣的:癌症的治療,在中晚期階段,除了少數幾種癌症,比如乳腺癌,現在還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所以,一個自然的想法,就是在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但是,癌症檢查,尤其是自體無症狀時的早期檢查,現在仍是很有爭議的領域。主要是因為早期檢查的研究難度大,現有方法的准確度低,對被檢查者的好處有限。據我所知,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幾種情況:1. 感到有症狀,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出來。
2. 因為其它病症去醫院檢查,結果附帶查出來有某種癌症。
3. 常規體檢,查出有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症。
4. 有針對性的癌症檢查,像常規體檢一樣定期檢查,檢出異常。
(補充:第 5 種情況是,你是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遺傳,長期吸煙,肝炎病毒攜帶者等,需要定期監查,這種情況另當別論)對於4,沒有普適的檢查,只有針對具體某種癌症的專門檢查,就像@荊外提到的。最常見的,也是被普遍採納的,有針對乳腺癌的 mammograms,針對宮頸癌的 pap *** ear,針對前列腺癌的 PSA 抗體血檢,針對大腸癌的血檢和腸鏡等。從醫學的角度說,當然是有直接症狀的問題最嚴重;無任何異常被發現有癌症,情況最輕。所以一般對於因為有直接症狀查出的癌症都無大異議,因為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大部分時候是中晚期,都要立即治診。但對於 2-4,就是自身沒有異常感覺的癌症,是爭議最大的,爭議性由 2 到 4 逐步增大。爭議之大,我覺得真得沒法給大家一個推薦,只能科普一下,幫你理解問題的復雜性,知道一些關於癌症的基本知識,讓你自己作決定。現代人談癌色變,最輕也是癌啊。但是,癌症不是一個病,而是很多病。就如@jinxi 所說,同是癌症,機理可以很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個腫瘤都是不一樣的。甲的肺癌和乙的肺癌就可能不一樣,它們只是有一樣或類似的顯型,但致病機理,基因型卻可以不一樣。即然是不一樣,就有可能這些癌症有著不樣的病理,不一樣的惡性程度。就舉前列腺癌為例。現在估計,有六分之一的美國男性會在這一生的某一時刻得上前列腺癌。但是,並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惡性的,大部分的此癌症其實發展得很慢。比如通過對越戰時犧牲的美國士兵做解剖發現,不少士兵在 30 多歲就有了微小的前列腺癌變。考慮到大部分人到老年才得病,有理由相信這些癌變大部分也可能只是緩慢生長,甚至到死也不為人知。事實上,通過解剖,的確有很多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得了這癌症,他們的死也的確與它無關。40-60 歲的男性里有 1/3 有前列腺癌,到 85 歲,3/4 的人有前列腺癌。類似的還有乳腺癌。對 80 歲去逝的女性解剖表明,2/3 的人有乳腺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是死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一樣,大部分人是帶病生活,其實不知道自己有癌症,也並非死於癌症。對於普通人來說,相信大部分人最終關心的其實是自己能活多久,而不是自己有沒有癌症,如果有,癌症能不能被治癒。所以,真正讓心擔心的,是那些惡性的,致死或立刻影響生活質量的腫瘤。可是,眾所周知,越惡性的癌症,發展速度越快,從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癌變到有顯著症狀,可能只有幾個月時間。對這種癌症的最佳治療時間窗口,可能只有幾星期,這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等不及什麼年度體檢的。而體檢能檢查出的,很可能是發展緩慢的癌症。當然,我們可以相信科學,現在能在癌症真正早期的時候就發現它,在它還沒有開始惡化時就防患於未然。不過,以我對這個方向的了解,現在(2011 年)醫學能做的還很少。首先,如上面所說,癌症不是多稀罕的東西,很可能你身體里已經有了,因為很多......>>
問題二:癌症通過哪些手段可以檢測出來? 血液檢查,通過腫瘤標志物來檢測,AFP(甲胎蛋白) 肝細胞癌,CEA (癌胚抗原) 常見的癌症 CA125(癌抗原125) 卵巢癌,CA199(糖基抗原) 胰腺癌、膽管癌、結直腸癌,CA153 乳腺癌 ,CA724 胃癌,NSE 小細胞癌,PSA 前列腺癌,CA242 胰腺癌、胃癌 等。
影像檢查,最常見的是X光照相,它成本低廉然,但提供的信息比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檢查手段,此外還有PET/CT檢查和磁共振成像,對於乳腺檢查,還有專門的鉬靶檢查成像。
內鏡檢查,如檢查腸胃的腸鏡、胃鏡,診斷鼻咽癌的鼻咽鏡等。
病理學檢查,通常是穿刺活檢,或者各種鏡。有時候還要加免疫組化標記。
其他檢查,其他零零散散的檢查方法可以歸入此類,比如宮頸癌的細胞塗片檢查,直腸癌檢查的 *** 指檢,新型的技術還有基因檢測,可以發現特定基因片段的突變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還有一種癌症尿液檢測,通過尿液中的氨基酸來檢測癌細胞的活躍度,目前來說這個新型技術是比較方便、准確、安全的。在家就能檢測,節省醫院排隊時間,費用也比一些常規檢測低很多。
問題三:癌症一般是怎麼查出來的? 你在體檢時可,要求醫生在查血時增加腫瘤指標項目的檢查。如AFP,CEA等很多項目
一般人最常見的抽血檢查通常是查血常規,看是否發炎等,不大會幫助判斷腫瘤。
另外,B超,CT,X光等都能幫助診斷腫瘤。
腫瘤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對於預防癌症,美國國家科學會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議:
1)飲食上少吃油和脂肪、糖和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帶麩的米面(粗糧)。最好能吃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閥臟的負擔。
2)保持樂觀愉快的生活態度。遇事找好處。不抱怨。心情的不愉快,會影響身體的各種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發生糾紛和矛盾時,千萬不要壓抑煩惱,最好和親人談開。中國的俗語是千年智慧的結晶:「花錢消災」、「生死有明,富貴在天」。如果相信因果報應的道理,則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萬事如意,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隨時懺悔以前的錯誤。進一步想想人生如夢,一切的一切都變化無常,何必太鑽牛角尖?昨日的英雄今日又何在?這樣想就會心平氣和。
另外,要積極的去積福,多做利益他人的事,特別是不殺生,並且還要放生,多多益善。放生是救其他動物的性命、給其他動物以平安,獲得的果報是自己的健康和長壽。
問題四: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癌症有很多種,檢查方法也多種多樣。一、舉例:1,顱內腫瘤,可以做頭顱CT2,鼻咽部腫瘤,可以做鼻內鏡檢查、頭顱CT3,甲狀腺腫瘤,可以做甲狀腺B超檢查,或者針吸細胞學檢查4,乳腺腫瘤,可以做鉬靶攝影、針吸細胞學(穿刺)、乳腺導管鏡等,乳腺觸診也比較有用5,肺腫瘤,可以做胸片、胸部CT、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取活檢或肺泡灌洗或刷檢、胸水查癌細胞、肺穿刺取活檢、胸腔鏡下取活檢6,食管、胃、結腸、直腸腫瘤,可以做食管鏡、胃鏡、結腸鏡、直腸鏡直接觀察並取活檢,直腸指診(手指插入 *** 摸一摸)對直腸腫瘤也比較有用7,肝臟、膽囊腫瘤,可以做肝臟B超、腹部CT、肝穿活檢8,胰腺腫瘤,可以做腹部CT9,腎臟腫瘤,可以做腹部CT10,輸尿管、膀胱、尿道腫瘤,可以做膀胱鏡、輸尿管鏡直接觀察並取活檢11,前列腺腫瘤,B超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直腸指診(手指插入 *** 摸一摸)也比較有用12,子宮、宮頸腫瘤,可以做婦科B超、宮腔鏡取活檢、宮頸塗片等13,卵巢腫瘤,可以查婦科B超等抽血查腫瘤標記物,對腫瘤檢查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明明確診了癌症但腫標正常的現象也很多。所以現在一些體檢的團購里,有抽血查腫瘤的項目,只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抽血查的腫標包括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等。二、①這么多的檢查方法,體檢時想一個不拉全查一遍是不可能的,一般初次檢查常選取常見的、創傷小的簡單檢查方法,比如乳腺觸診、直腸指診、甲狀腺B超、腹部B超、婦科B超等,這些檢查方法是初級的、簡單的,屬於篩選性質的。②篩出來懷疑是癌症的再進一步進行高級的(往往是創傷性的)檢查,比如直腸鏡取活檢、宮腔鏡取活檢等,以最終確診。③ 因為高級的、能夠確診的檢查方法往往是有創檢查,做起來比較痛苦,而且價格高,所以不用於大規模篩查。三、不管是抽血還是拍片子,只能傾向於「診斷為癌症」,但都不能100%確診為癌症。想最終100%肯定地確診是癌症,只有靠病理診斷。所謂病理診斷,就是想辦法取得腫瘤組織後做切片觀察,看看是不是癌症。
問題五: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普通體檢能查出癌 普通健康體檢是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可早期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但是,普通健康體檢決不能取代腫瘤體檢。
腫瘤篩查是指在健康狀況下進行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醫學檢查。這些檢查方法有助於發現已存在身體中的早期或在可治癒期的腫瘤。因此,腫瘤篩查與健康檢查的內容是不一樣的。腫瘤篩查一般還會加查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一些常見、高發的癌症項目。
問題六:現在人怎麼了,怎麼一查出來,就是癌症 高危人群,定期專業防癌篩查,國外幾十年前就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