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體檢結果確診是什麼意思

體檢結果確診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5-29 12:26:51

① 怎樣看懂體檢報告謝謝

不少企事業單位開始張羅著集中為員工體檢,不少員工也是積極參加了

可是在體檢報告單拿到手之後卻犯了難,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以看懂的數據,簡直有如「霧里看花」。針對市民重視體檢結果卻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記者最近采訪了蘇北醫院和東方醫院體檢中心的知名專家,為市民進行具體解讀。見習記者 羌伊然

八成市民看不懂體檢報告

「總蛋白、球蛋白是什麼意思,上升的箭頭是不是說我蛋白質成分超高啊?」「皮膚癢怎麼會是糖尿病啊?」「心電圖結論說我伴發房性早搏,是不是我心臟跳動規律不正常啊?」記者昨天在蘇北醫院體檢中心采訪時發現,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

從商的陳先生便是咨詢的患者之一,他在最近的體檢中查出自己的葡萄糖為8.38mmol/L,正常指標為3.89-6.11mmol/L,他的甘油三脂結果為2.01,超出正常指標0.31mmol/L,兩項都是超高,體檢表的小結中只是簡單地指出血糖偏高。陳先生很迷惘,不知道自己這個血糖偏高是怎麼個高法,是否嚴重,算不算糖尿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在今後的生活中應當注意什麼?

面對陳先生的這一大串疑問,蘇北醫院體檢中心專家黃顯表示,陳先生患的是早期糖代謝功能紊亂,情況不是太嚴重,今後要戒煙、酒;要控制飲食,多吃魚類,吃飯前先喝點不含澱粉的湯,每天60克高嘌零食品即可;每天最多食用6克鹽;生活要有規律,適當地進行一些運動。

在聽完黃顯專家的解讀後,陳先生心裡的那塊「石頭」算是落了地。類似於陳先生這樣的市民有很多,記者隨機在蘇北、東方醫院調查時發現,有八成市民對體檢報告是「一竅不通」,有一成市民表示大概能看懂部分內容,另有一成從事與醫學相關工作的市民表示差不多能看懂。

個別指標不合格不代表一定有病

采訪中,專家黃顯告訴記者,很多人在看到體檢報告上的數據超出或低於正常值的范圍時,就以為自己生病了。其實,體檢報告上的某些指標雖然超過了正常值,但還應綜合抽血結果、B超、心電圖等多項檢測及本人病史,才能有最終結論,不能光靠一個指標來確定。

華先生體檢報告甲胎蛋白AFP結果為8.32,參考范圍則為<8.0,針對該結果,黃顯表示,甲胎蛋白AFP是體檢中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如果明顯增高則極可能是肝癌,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而妊娠婦女AFP增高,則是生理現象。

黃顯拿出另一份體檢報告,指著其中的乙肝表面抗體、抗原等內容告訴記者,體檢「陰性」不代表你就一定健康,同樣「陽性」也不等於有病,一旦出現異常也不必太恐慌,一般「小三陽」則表明體檢者比較健康。

此外,該體檢報告顯示: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為0.45(參考值為0.5-0.7),球蛋白為33.3(參考值為20-33),肝囊腫為18*16mm。對此,黃顯分析,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了一些,說明抵抗力較差,要加強鍛煉;球蛋白偏高,那麼今後要少吃垃圾食品,三餐飲食要有規律;肝囊腫情況不算嚴重,但以後要進行2個月的定期檢查,此外,酒要少喝。

此外,東方醫院張醫師也表示,健康體檢是面對一個大多數人群的初篩,是存在誤差性的。有些指標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標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動態水平上,體檢測到的只是它在那一個瞬間的數值,因此僅僅根據體檢結果是不能直接下結論的,需要重復檢測,或輔助於其他指標、其他檢測,共同診斷。

專家:要重視體檢結果

黃顯告訴記者,導致體檢者體檢指標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盡相同,醫生無法根據一次的體檢結果,就確定體檢者是疾病患者。一般來說,醫院會建議體檢中指標異常人員進行復查,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做出詳細的分析,並制訂治療方案。那麼,體檢報告中沒有出現異常狀況,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專家提醒,實際上,即便結果在正常范圍內,也不能完全排除身體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對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服葯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過一段時間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於『臨界值』的項目,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運動調整仍無法緩解,應立即就醫。」黃顯對記者表示了他的看法。

此外,作為一份體檢報告,不能將體檢報告看作最終的結論。黃顯表示,通常給體檢者帶來提示性、參考性的建議,有利於避免或盡早發現病情。而且,每年體檢報告單最好都作為私人健康檔案的一部分進行存檔歸類,這樣可以提前預知未來5-10年內患某種慢性病的幾率。

■個案解讀

■白細胞偏高

近日,有市民咨詢,前段時間做了血常規檢查,結果白細胞11.1,比正常范圍高一點,尿常規檢查也是白細胞偏多,不知問題是否嚴重?

蘇北醫院黃顯專家表示,白細胞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被稱作「免疫」細胞,能夠抵抗病原入侵,在疾病免疫上起著重要作用。如果白細胞偏高,說明免疫細胞正在發生作用,以抵抗細菌干擾。換句話說,白細胞高是細菌感染的表現,這也是使用抗菌素治療的指標。

黃顯專家進一步解釋,正常情況下,白細胞除了在血液里,還存在於淋巴系統、脾以及身體的其他組織中,但尿液里是不該有白細胞的。如果尿里查出了白細胞,可能是泌尿系統有炎症,會有尿頻、尿急等症狀,可使用喹諾酮類的抗菌素葯物。此外,從中醫角度講,泌尿感染乃下焦濕熱,可以用一些清濕熱的中成葯。

■谷丙轉氨酶升高

一份體檢報告顯示,谷丙轉氨酶高達80,是正常最高值的兩倍,該患者懷疑自己患了肝炎,此外他原來就有中度脂肪肝,不知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

對此,黃顯專家進行了答疑,谷丙轉氨酶是衡量肝臟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升高了,說明肝功可能受到了影響。 在常見的因素里,各類肝炎都可以引起谷丙轉氨酶的升高,這是由於肝臟受到破壞而造成的。但是,如果它仍在正常值兩倍以下的范圍內,除了肝炎,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比如脂肪肝、喝酒、情緒波動、勞累,以及食用某些食物、葯物等。

黃顯表示,事實上,脂肪肝及早治療,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就此任之發展,輕度可能發展成中度、重度,甚至會導致肝硬化。建議除了使用降脂肪肝、降血脂的葯物,還要戒煙酒,飲食清淡,少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

■血紅蛋白小於110克/升

市民費女士表示,她曾做過剖宮產,當時失血較多,以後出現貧血,血紅蛋白從最低的60多升到107,但還是頭暈、沒勁、腿發軟,血壓、血糖都有點偏低,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專家黃顯表示,正常情況下,抽血檢查時血紅蛋白應該在110~160克/升,費女士的指數為107,顯然是貧血。女性貧血和很多原因有關,如營養不足、經期失血過多等。因此,對付貧血,除了補充鐵制劑,還要飲食均衡,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此外,有的人營養足夠、經期出血也不多,但還是貧血。黃專家表示,這就要看是不是消化吸收的問題,不少女性屬脾胃虛寒,吃的東西不少,但吸收差,建議在用補血葯前,先要健脾開胃。

■乙肝表面抗體呈陽性

近來,有市民表示,做了乙肝五項檢查,結果第2、4、5三項都是陽性,醫生說現在是恢復期,該市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是否會進行傳染?

專家表示,乙肝五項檢查的第2項是乙肝表面抗體,如果它呈陽性,就說明該體檢者已經產生了抗體。但是,如果第4、5項也呈陽性,這說明該體檢者曾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感染過乙肝病毒,但由於自身免疫力強,自身產生了抗體,現正在恢復中。

類似這樣的情況,專家表示,不僅不需要任何治療,也不必擔心傳染他人。但是,乙肝抗體並不是終身享有,即便是自身產生的抗體比注射疫苗產生的抗體相對穩固一些,但也不能保一輩子,每年定期檢查乙肝五項必不可少。一旦乙肝表面抗體轉陰,仍要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

體檢結果拿到手後,市民金先生發現他的血常規檢查中,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但只超出正常值一點,不知道是否有問題?

專家表示,淋巴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當絕對值高時,人體免疫力就會低下,這個時期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大多提示是病毒感染,如感冒、扁桃體炎等,可以使用雙黃連、清熱解毒、病毒唑等抗病毒的葯物;如果查出淋巴細胞百分比只是高一點,自己又沒有任何症狀,就不用管它,因為自身的免疫力也可能將病毒消滅。但是,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嚴重超出正常值,要警惕淋巴細胞白血病,它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廣泛的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主要是不成熟淋巴細胞浸潤其他組織器官,導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現為正常造血細胞顯著減少。確診一般需要做骨髓穿刺等相關檢查。

■乙肝「大三陽」

有市民反映,在體檢中乙肝五項,結果第1、3、5都是陽性,但是查肝功,則轉氨酶正常,不知道是否算是「大三陽」,今後能消除嗎?

專家表示,這的確是大三陽,說明該市民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目前的傳染性比較強,要切斷血液、母嬰、性交等傳播途徑,尤其建議家人接種乙肝疫苗。

該專家還表示,如果轉氨酶在正常范圍內,說明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沒發展成肝炎。現在,抗病毒葯物需要在轉氨酶水平高的情況下進行治療,如果肝功正常,先暫時觀察,否則治療效果不好。一般而言,病毒高、轉氨酶高(轉氨酶大於80而且NDA水平大於10的5次方),才進行抗病毒治療。

此外,轉氨酶像人體其他生理指標一樣,總是處於動態的過程,如果檢測時正好處於谷值(即較低的數值),就掩蓋了真實水平。因此,轉氨酶不能一查了之,要定期檢測。必要時可做個肝臟穿刺,進一步確診肝臟組織是否正常,以決定是否開始抗病毒治療。

② 住院確診病例什麼意思

是指租棗病毒學檢查為陽性,同時有發熱、咳嗽或好皮乾咳、咽痛等症狀,以及血液或CT影像學檢查結果異常友型差的情況。確診病例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種類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人群,會視情況應用葯物治療。

③ 檢查Hiv結果出現待確診是什麼意思

初篩實驗室做出陽性殲盯反應的結果稱為待確診。將標本送到有資質的疾控中心做復汪改伏檢和確證實驗。結果有可能是陽性,也有可能是陰性或是不確定。一般來說,血站送的樣陽性率很低,醫院送的樣比較高。還困攜是得向你初篩的單位要結果,等等吧。

④ 健康檢測觀察是什麼意思

健康體檢是用醫學手段和方法進行身體檢查,這里包括臨床各科室的基本檢查,包括超聲、心電、放射等醫療設備檢查,還包括圍繞人體的血液、尿便的化驗檢查。健康體檢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一般醫學家認為健康體檢是指在身體尚未出現明顯疾病時,對身體進行的全面檢查。方便了解身體情況,篩查身體疾病。即應用體檢手段對健康人群的體格檢查,就是「健康體檢」,或稱之為「預防保健性體檢」。

健康體檢用於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根據檢查結果,明確有無異常體征,進一步分析這些異常體征的性質。有些異常體征本身就是生理性變異,可以定期復查,有些異常體征可能是疾病危險因素,需要通過健康促進手段去干預和糾正;而有些體征則就是疾病的診斷依據,需要進一步檢查和確診。

體格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醫療的第一步,是針對症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由於以往都是有病才去找大夫,一般把以疾病診治為目的的體檢,稱之為「醫療性體檢」。在辦理入職、入學、入伍、駕照、出國、結婚、保險等手續時的體檢,是以某項特定工作或行為的體檢,稱之為「社會性體檢」。而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的體檢,屬於健康體檢。

⑤ 體檢結果是什麼意思

轉氨酶偏高不能說明是得了乙肝,但乙肝可以使轉氨酶增高,看是否有乙肝要查乙肝血清標志物,俗稱「兩對半」。

轉氨酶是反映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在體檢時常常要做這項檢查。有些人認為轉氨酶高了,就是得了肝炎,其實並非都是如此。
轉氨酶反映肝臟健康狀況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當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造成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轉氨酶升高。

通常,體檢中主要檢查的轉氨酶是丙氨酸轉氨酶(ALT)。1%的肝臟細胞損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濃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較敏感地監測到肝臟是否受到損害。

轉氨酶水平在0—40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圍,醫生會建議再查一次,排除由於實驗室設備故障和操作錯誤等因素造成誤差的可能。如果轉氨酶水平還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確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還需要做其他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征等全面分析。

即使確認是病毒性肝炎,也不能簡單地以ALT升高的程度來判斷病情,因為對於重型肝炎,可能由於存活的肝細胞比較少,釋放到血液中的轉氨酶很少,ALT反而隨病情的惡化而降低。

轉氨酶高不都是肝炎

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臟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主要還有以下情況:

首先,人體內許多組織都含有轉氨酶,比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都可能使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

其次,如果有膽結石等膽道梗阻性疾病,可能因為淤膽而使血中轉氨酶水平升高。

此外,對於一些看起來沒什麼大病的人來說,還有可能因為長期酗酒導致酒精肝,或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脂肪肝,造成轉氨酶高。

勞累也可能讓轉氨酶升高

對於健康人來說,轉氨酶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升高或降低,並不意味著肝臟出了問題,因為轉氨酶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內的不同時間檢查,轉氨酶水平都有可能產生波動。

另外,健康人的轉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暫時超出正常范圍。劇烈運動、過於勞累或者近期吃過油膩食物,都可能使轉氨酶暫時偏高。如果在檢查轉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沒睡好覺,或是體檢前早餐時吃了油炸的東西,檢查結果可能就會超出正常范圍。一個人剛剛在操場上跑了幾圈,就立刻檢查他的轉氨酶水平,結果也可能會高出正常范圍。

如果是由於這些情況導致轉氨酶升高,只要好好休息,過一段時間後再做檢查,就會發現轉氨酶水平恢復正常了。

還有一種會造成轉氨酶升高的情況是生病時吃了會損傷肝臟的葯物,比如紅黴素、四環素、安眠葯、解熱鎮痛葯、避孕葯,還有半夏、檳榔、青黛等中葯。在停用這些葯物後,轉氨酶水平會很快恢復正常。

總之,如果發現自己轉氨酶高了,不要過於緊張,不要擔心自己患了嚴重的肝臟疾病,但是也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好好休息,及時接受正規復查和治療。

⑥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什麼意思

新冠肺炎一般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初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意思是確診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岩鍵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部炎症,通常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之後可能不會立刻發病,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為3-7天,通常最快1天發病。臨床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症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後或者就粗團巧診進行病原學檢測、血清學檢查等檢查,得到初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檢查結果,一般意思是確診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建議患者積極就診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⑦ 體檢報告

從網上看到的 你看看有沒有幫助 僅供參考~~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有或無時,即為定性檢驗的結果,一般用「(+)」表示陽性;用「(-)」表示陰性;用 "(±)」表示"弱陽性";用"(-)"表示"陰性"。

體檢報告中+和-兩個符號的意思

「陽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檢查結果異常」。例如:尿常規化驗時,尿蛋白「陽性」或「(+)」,則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見於腎臟疾病/心力衰竭/發熱性疾病和泌尿系統感染等,即檢驗結果異常,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體(縮寫為HbsAb或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可中和乙肝病毒,抵禦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對半」檢驗結果為表面抗體「陽性"或「(+)」,則說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隱性感染史,目前處於恢復期;還可能是接種過乙肝疫苗的結果。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產生抗體,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見,這個目的「陽性」是好的。

體檢報告中其他符號的意思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多少時,即為定量檢驗的結果,則用「具體數值」的形式報告,並附有結果的正常參考值范圍,但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所使用的正常參考值可能略有差異。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數值高於正常」;以「LOW、L」等表示「數值低於正常」。

一般情況下,超出正常參考值范圍都可能屬於異常,如血常規里的白細胞(WBC)計數為定量檢驗結果,正常成人參考值范圍為(4~10)×10⒐/L。白細胞增多常見於嚴重創傷、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減少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損傷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對於異常的檢驗結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驗報告單上還會用特殊的字體或符號(如「*」或「!」)給予著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面對一份厚厚的體檢報告,其中的數據、圖表、專業名詞、英文縮寫常常讓人一頭霧水。那麼對體檢報告中的陽性、異常結果我們怎樣來正確理解?我們就此咨詢了解放軍二五四醫院體檢中心主任付志剛,請他幫我們一起解讀體檢報告的秘密。

正確認識體檢的兩個要素

一次陽性別害怕

專家觀點:一些體檢者看到體檢報告有陽性結果就擔心不已,精神過度焦慮是沒有必要的。健康體檢是面對大多數人群的初篩,有些指標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標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動態水平上,體檢測到的是它在那一個瞬間的數值,因此僅僅根據體檢結果是不能夠直接下結論的,需要重復檢測,或輔助於其他指標、其他檢測,共同診斷。

以高血壓為例,人的血壓是波動的,體檢時的血壓即使高,也不能確定為高血壓病,需要重復檢查幾次;同樣,一次空腹血糖超過7mmol/L,也不能診斷為糖尿病,而需要復查及進一步做餐後兩小時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才能確診。

沒有異常不等於沒問題

有一些體檢者看到自己的各項指標都沒有超出正常范圍,就以為萬事大吉。

專家觀點: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雖然沒有達到致病程度,但也為健康敲起了警鍾,比如空腹血糖6.1~7mmol/L的人。對於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葯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過一段時間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於臨界值的項目,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運動調整仍無法緩解,應去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特別提醒一個注意:連續保存體檢資料

縱向比較有利於疾病的早期發現。如某位病人在一家醫院做體檢,發現肝上有個小結節,醫生說可能是鈣化灶,不用管它。這個病人第二年體檢時把去年的結果帶給醫生看,進行對比,體檢中心的醫生說,這個結節明顯變大了,很可能是新生物,建議她進一步檢查。最終確定,果真是個癌變組織。

本版撰文 新報記者 邱華艷

體檢報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醫生主觀診斷的部分,包括內外科、耳鼻喉眼的檢查,比如聽診、耳鏡、視力檢測等,這個部分多數醫生會直接告訴你結果。

再一個部分是醫技科室藉助設備完成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如心電圖、血壓等,影像學檢查,如B超、胸片或胸透等,CT、核磁等在一般常規的體檢中很少應用。這個部分的報告結果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有陽性結果,檢驗醫生會提供一些建議性文字,給出進一步處理的意見。

最復雜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實驗室診斷,也就是化驗室出的報告的這個部分。

體檢報告最常見的異常情況

●心電圖

T波異常:這是心電圖中最常見的異常情況,提示心肌缺血,可能與冠心病、高血鉀、高血壓或檢查前過度疲勞有關,有參考價值,不做診斷依據。

建議:去心血管專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心臟病變。

●腹部B超

脂肪肝

建議:輕度脂肪肝通過低脂飲食、適度運動和限制飲酒會減輕,中度及以上需要治療,同時定期做B超追蹤觀察。

腎囊腫:2/3以上見於60歲以上老人。

建議:小的、無症狀的腎囊腫一般不需要處理,多發或有並發症的腎囊腫需要到泌尿外科或內科進一步治療。

膽囊息肉

建議:到普外或肝膽外科咨詢診治。

●婦科B超

子宮肌瘤

建議:肌瘤小且無症狀可以不處理,隨訪觀察,定期復查。如有症狀,或肌瘤大於兩個月孕者,可手術治療。

卵巢囊腫

建議:良性佔多數,與月經周期有關。視病情手術切除。

實驗室檢查

血糖(Glu):檢測糖尿病的依據。可有生理性增高,如餐後1~2小時、情緒緊張等;也可見生理性減低,如飢餓、運動、應用過量胰島素等。

建議:一般體檢多為空腹血糖,為增加准確性應同時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

尿素氮(BUN):檢測腎功能的主要指標。生理性增高見於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年齡偏大、腫瘤等,病理性增高可見於腎臟疾病、幽門梗阻、長期腹瀉、劇烈嘔吐、尿路結石、前列腺腫大、腫瘤等。

建議:偶爾一次尿素氮輕度升高,不一定有臨床意義,可以復查。如果連續多次升高則應引起重視,建議到腎內科進一步詳查。

尿酸(UA、URIC):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輕度尿酸增多因高蛋白飲食所致,不需要治療;明顯增高則可導致痛風、痛風性腎病等。

建議:偶爾一次尿酸增高,不一定具有臨床意義,最好復查,持續增高則應結合臨床進行處理。

總膽固醇(Tc、CHOL):持續性總膽固醇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甘油三酯(TG):生理性增高常見於高脂飲食、肥胖等,病理性增高見於高脂蛋白血症、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脂類危險因素。

建議:血脂影響因素很多,偶爾一次檢查發現總膽固醇輕度增高不一定有臨床意義,如連續多次升高,應引起重視,建議結合其他脂類指標及臨床進行綜合評估,同時減少脂肪攝入。

高密度脂蛋白(HDLC):好膽固醇,它的降低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但增高未必被證明對冠心病有額外保護作用。

建議:建議結合其他脂類測定及臨床進行綜合評估。

甲胎蛋白(AFP):肝癌普查及診斷的主要指標。

建議:體檢中如果發現甲胎蛋白輕度升高,建議復查,如果連續多次持續升高,應引起高度重視,並結合其他檢查指標及臨床進行綜合判斷。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腫瘤標志物,有長期吸煙史及良性消化道疾病時也會升高。

建議:偶爾一次檢查輕度升高,不一定是惡性腫瘤,可以復查。如果連續多次升高,應引起重視。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陽性大家通常稱為「大三陽」,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常同時伴有乙肝病毒DNA陽性,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演變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HBsAg、HBeAb、HBcAb呈陽性稱為「小三陽」,為乙肝病毒攜帶,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急性或慢性感染後期,傳染性比「大三陽」小。「大三陽」、「小三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體內乙肝病毒的數量和活躍程度,說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攜帶乙肝病毒;

HBeAb、HBcAb呈陽性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HBsAb、HBeAb、HBcAb呈陽性為乙肝病毒感染後恢復期;

僅HBsAb呈陽性為注射乙肝疫苗後或過去感染乙肝後已恢復,已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體檢結果確診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安市養老金多少 瀏覽:637
揚州煙台湛江惠州哪個養老更好 瀏覽:926
厚道孝順 瀏覽:299
父母名字的房改房如何轉給子女 瀏覽:219
中國現存最長壽 瀏覽:853
空乘有退休金嗎 瀏覽:739
中山社區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310
事業單位買養老保險 瀏覽:800
ve能長壽 瀏覽:234
深圳行政拘留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474
大慶哪家養老院最好 瀏覽:84
南陽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 瀏覽:650
上海松江大眾養老院 瀏覽:304
旅行社要老年人的體檢項目 瀏覽:972
陝西養老保險怎麼驗證個人信息 瀏覽:192
麗園路43弄老人住哪裡好 瀏覽:300
徐州社保不夠退休 瀏覽:910
南江民政局2016年養老院招標 瀏覽:161
安徽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115
敬老院短語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