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樓什麼時候主體驗收檢測
我理解您問的是什麼時候做結構檢測。肯定是在主體結構驗收前,在主體結構驗陵拍收時需要提供相沖派關的散汪賀檢測報告,一般必須包括混凝土強度回彈、鋼筋保護層厚度
❷ 樁基完整性檢測什麼時候做
成樁後進行樁基完整性檢測的時間須根據樁的類型、土的類別、檢測方法、設計要求及現行規范伍慎寬有明確的規定。
一、《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明確:
1 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單樁水平靜載試驗
C.0.5.3 試樁的成樁工藝和質量控制標准應與工程樁一致。為縮短試樁養護時間,混凝土強度等級可適當提高,或摻入早強劑。
C.0.6 從成樁到開始試驗的間歇時間:在樁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對於砂類土,不應少於10d;對於粉土和粘性土,不應少於15d;對於淤泥或淤泥質土,不應少於25d。
2 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
D.0.4 從成樁到開始試驗的間歇時間:在確定樁身強度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對於砂類土、不應少於10d;對於粉土和粘性土,不應少於15d,對於淤泥或淤泥質土,不應少於25d。
二、《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14
2.1.2 樁身完整性 ------- 反映樁身截面尺寸相對變化、樁身材料密實性和連續性的綜合定性指標。
3.2.5 基樁檢測開始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採用低應變或聲波透射法檢測時,受檢樁混凝土強度不應低於設計強度的70%,且不應低於15MPa;
2 當採用鑽芯法檢測時,受檢驗的混凝土齡期應達到28d,或受檢樁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要求;
3 承載力檢驗前的休止時間不應小於下表規定的時間。
(2)基礎結構實體檢測什麼時候進行擴展閱讀:
工程樁,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終在建、構築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樁。工程樁是用在工程實體上的樁,要承受一定的荷載的,試樁是做檢測設計用的,如果是比較大的工程,要單獨做試樁,如果不太重要的工程,在實體上做也可以。
工程樁根據土體提供的側摩阻力與端阻力的相對比例,可分為摩擦樁、端承樁和端承摩擦樁及摩擦端承樁四類。樁按孝桐樁直徑的大小可分為大直徑樁、中等直徑樁、小直徑樁三類。樁按樁身材料可分為混凝土樁、木樁、鋼樁和組合樁等。根據成樁方法不同分為:擠土樁(如打入式預制樁)、部分擠土樁(如預鑽孔打入式預制樁)和非擠土樁(如鑽孔灌澆樁)等三種。樁按施工方法可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兩大類。
❸ 什麼情況下進行結構實體檢測
一個項送檢不合格的情況下進行結構實體檢測,結構實體檢驗的內容: 1、涉及結構安全的重要部位(柱、梁、牆)的砼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 2、 工程合同 約定的檢驗項目。 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 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五條 從事建設工程活動,必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先勘察、後設計、再施工的原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超越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或者擅自簡化基本建設程序。 第四十三條規定,國家實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❹ 鋼筋混凝土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應該什麼時候做
鋼筋混凝正旅物土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應該什鎮嘩么時候做?
答:鋼筋混凝土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應該在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時。結構實體檢驗應在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見證下,由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組舉液織實施。承擔結構實體檢驗的試驗室應具有相應的資質。
❺ 基礎驗收一般在什麼時候進行 什麼時候基礎驗收
1、基礎鄭做驗收一般來說在進行主體施工之前,就要驗收完畢,基礎工程要達標,才能夠開展主體施工,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可能等到主體結構都快完成了,基礎還沒有辦理驗收的手續,或者同步進行的這種情況都會存在。沖宴
2、但是按照嚴格的標准基礎,做完之後,就需要提交所有的資料,等到資料齊全,檢測報告都可以驗收了,才能夠開展。參與的單位由甲方,還有監理單位,包括勘察、設計單位,有的時候還需要通過質監站,需要由各個部門積極配合,才能夠喊判衡完成基礎結構的驗收,接下來才能夠進行主體結構的施工。
❻ 鋼筋混凝土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應該什麼時候做
鋼筋混凝土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間是在主體結構完工後裝飾裝修前,也就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封頂,磚砌體砌築完成且還未進行抹灰工程,這是對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
檢驗要求如下:
(1)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
2)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佔比例均不宜小於50%。
(2)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於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
(3)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採用非破損方法並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採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的規定。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於1mm。
(4)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
(5)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於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3)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本節(4)條規定允許偏差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