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癌有哪些信號可以做哪些檢查能起到預防肝癌的作用
當肝癌出現的時候,患者的身體會有一些症狀表現,其中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肝區域的疼痛,要知道肝臟是人體當中最不容清前臘易出現疼痛的,一旦出現疼痛時,就意味著肝臟有了問題是需要及時的進行檢查。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還會有惡心嘔吐,腹脹,還會有腹瀉的問題,是也很容易被判斷為是不是腸道疾病。還有一些患者因為肝臟功能受損就非常容易莫名其妙出現體重下降的問題,最主要是因為腫瘤細胞侵蝕人體當中答滑營養元素所導致的問題。想要做一些檢查,起到預防鈣的作用,平時在生活當中可以做超聲檢查,這也是比較傳統的方式,費用也比較低,同時還可以考慮CT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
最後肝癌是可以預防的,飲食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也要定期做好關於肝臟方面的檢查。
2. 肝癌體檢哪些項目
肝癌檢測有以下幾個項目:
1、腫瘤相關標志物:采血做腫瘤相關標志物檢查,與肝癌明顯相關的腫瘤標志物主要是甲胎蛋白,在肝癌病人中,常常會出現甲胎蛋白明顯增高的情況;
2、肝炎系列:肝癌病人還應該通過采血化驗,檢查肝炎系列,明確是否有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病毒存在。如果病人合並有乙肝或者丙肝時,要積極進行抗病毒的治療。
3、影像學檢查:肝癌病人還應該做相關的影像學檢查,比如B超或超聲造影,CT或者增強CT檢查,以及增強核磁共振檢查等,來明確肝臟病變的血液供應情況和形態、大小、部位等情況。
3. 防癌體檢是什麼該怎麼查怎樣查最好
防癌體檢是採用針對性強的體檢手段定期對高危人群進行的防癌檢查。以早期篩查癌症檢查為目的。防癌體檢是針對常見癌症因素的針對性檢查
最主要是以腫瘤標志物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纖維內鏡檢查篩查為主要檢查手段。血液檢查為最常見的檢查項目,主要目的為篩選出腫瘤標志物。常見的腫瘤標志物為癌胚抗原升高提示有腸癌。甲胎蛋白升高標志肝癌。糖類抗原153升高常見於乳腺癌。糖類抗原153升高常見於胰腺癌。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對於早診斷和早診斷對預防癌症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防癌檢查應該早診斷早治療。最好是以每年為一次大體檢為主。如若有異常情況,應在半年再復查一次。平時應該多注意身體的健康情況。防癌檢查是國家的重點檢查項目,現在癌症的高發危險因素導致現在的癌症疾病非常的多。癌症現在在以前上海是未能戰勝的難題,患有癌症後會加重生活負擔,工作負擔,也會導致經濟收入的減少,對家庭的打擊是非常沉重。預防癌症就要積極的體檢,平時生活規律適當的體育運動鍛煉,早睡早起,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4. 怎麼篩查肝癌
肝癌患者需要做以下檢查: 1、化驗血,包括血常規,看看患者有沒有脾亢引起的全血細胞減少,有沒有貧血;化驗肝功能看他轉氨酶有沒有肝細胞破壞,轉氨酶是否升高,膽紅素是不是高,蛋白是不是低;甲胎蛋白,也就是AFP的檢測是否高,AFP超過四百那高度懷疑灶氏肝癌;還有的病人做CA199的檢查,看他是不是膽管細胞來源的;還要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等。 2、影像隱喊散學檢查,腹部彩超、CT、核磁的檢查。 3、要對患者做全面的體檢,詢問患者的滲世病史,有沒有酗酒等習慣。
5. 查肝癌做什麼檢查項目
問題一:肝癌的檢查項目有哪幾種 以我院的檢查為例,肝癌檢查的項目選擇包含以下幾種:
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測定,肝功能,腎功能,血清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同工酶,血清鐵蛋白(SF),α1抗胰蛋白酶(α1-AT),甲胎蛋白(AFP),腹水塗片、生化檢查。
下面是一些參考標准:
(1)甲胎蛋白檢測對診斷原發性肝癌有較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其陽性率為70%左右。
(2)血清鐵蛋白雖非特異性,但除肝癌、胰腺癌中度升高外,其他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直腸癌均不升高,陽性率為66%.肝癌患者治療有效者血清鐵蛋白下降,而惡化和再發者升高,持續增高則預後不良,故血清鐵蛋白測定可作為療效監測手亂蠢好段之一,特別是對AFP陰性的患者尤有意義。
(3)α1抗胰蛋白酶(α1AT)測定,肝癌的陽性率為65%.
(4)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同功酶測定,肝癌的陽性率為50%.
(5)凝血酶原測定,肝癌的陽性率為72%.
問題二:肝癌要做什麼檢查 1、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嘩鉛攝影(CT)?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 2、超聲顯像B型超生顯像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對早期定位檢查有較大的檔純價值 3、酶學檢查r-谷氨醯轉肽酶及同工酶(GGT-II)在肝癌時柯明顯升高GGT-II陽性率可達90% 4、甲胎蛋白(AFP)的檢測?是肝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特異性較高 5、放射性核素掃描能顯示直徑3-5cm以上的腫瘤 6、其它X線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對肝癌診斷有一定價值
問題三:懷疑肝癌需做什麼檢查確認 你好,如果是懷疑肝癌,應該做甲胎蛋白超聲檢查、增強CT或者核磁等檢查,綜合分析確診石明羽漫漫堅持 如有幫助 望採納
問題四:預防肝癌檢查哪些項目 1、對於有乙肝、丙肝等肝病病史的患者應該定期復查血AFP水平和肝臟B超,對肝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對於肝炎基礎上發展而來肝癌患者,應注重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盡早抗病毒治療能有效控制肝癌的進展。
3、一旦確診肝癌,應根據腫瘤的大小、部位、有無肝內外轉移及患者全身情況選擇合理的肝癌個體化治療方案。目前手術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療的最有效手段。多模式的綜合治療和多學科團隊聯合診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後。
4、肝移植是一種有效根治肝癌的手段,尤其適用於合並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的小肝癌患者,但對於晚期肝癌應嚴格把握其適應證。
5、肝癌手術後定期復查非常重要,應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以及動態檢測AFP變化。
6. 查肝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想確診肝癌可以做哪些檢查那?下面為您系統介紹下:
第一甲胎蛋白檢查
看有沒有腫瘤標記吵塵物,甲胎蛋白對於檢查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們臨床上也發現一部分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病人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病人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第二個就是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也是診斷肝癌的手段,超聲的特點是操作起來比較容易,費用也比較低,對肝臟病變的檢出率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個就是CT
用CT檢查肝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國來說做得比較多。
第四個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快的手段,過去來說核磁共振沒有CT檢查那麼理想,現在隨著核磁共振的技術不斷發展,掃描時間越來越快,解析度也越來越高了,對於肝臟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升缺禪為一個比較准確的判斷,現在核磁共振對於肝癌的檢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五個是血管造影
雖然對肝癌的診斷准確性非常高,但是這種方法屬於有創傷的,首先要在股動脈切一個切口,插一根管子進到股動脈,一直到肝動脈,把腫瘤血管顯現出來。肝動脈造影這個檢查手段不作為首選,因為它是有創性的。現在更多用這個手段作為治療,就我們平時說到的介入治療,通過肝動脈灶來進行,把抗癌葯物通過導管直接打到腫瘤血管裡面,達到治療效果。
第六個,同位素檢查
目前有一個先進的檢查儀器PET—CT,可以對於肝癌的情況做出一個比較真實的診斷。PET—CT對於肝癌本身的敏感性不如前面那幾個敏感,但是對於轉移癌的敏感性是很高的。我們發現有的肝癌病人可能已經有轉移了,有淋巴結轉移了,有其它臟器的轉移,有骨轉移,這個時候PET—CT是很好的檢查手段,可以發現轉移病灶,非常敏感。你在判斷腫瘤有沒有轉移直接影響到你治療方案的選擇,有轉移跟沒有轉移實際扮雹是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
7. 各種防癌體檢都要查些啥
診斷癌症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①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各種常規檢驗及具有一定特異性的化驗。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②體格檢查:由於約有75%的癌症發生在身體容易發現的部位。因此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望診、觸診、叩診、聽診等十分重要,常常能發現相當一部分腫瘤,並能對其性質做出初步的判斷。
③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常規透視、拍片、各種造影、各種體層檢查;ct、ect、核磁共振檢查;b型超聲檢查,核醫學檢查等。
④病理學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
⑤內窺鏡檢查:食管鏡、纖維胃鏡及纖維結腸鏡、支氣管鏡、膀胱鏡等。
⑥放射免疫學檢查:如胎甲蛋白測定、癌胚抗原檢測,eb病毒抗體檢測等。
⑦醫用激光診斷。
另外,開展區域性預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較大價值的早期發現途徑。通過普查,能夠發現早期癌症病人,對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關注癌症早期檢查
隨著科技進步,種種防癌治癌的手段層出不窮,但一些癌症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卻未降反升。這是由於早期防癌意識不強和常規體檢項目上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對於癌症,早期正確診斷是施行合理治療及以後治療成功的關鍵。那麼,對於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檢測?癌症早期檢查包含幾個部分?多長時間做一次健康檢查?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逗明怎麼辦?記者就早期癌前檢查的相關問題采訪了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的黃守清副主任。
認識癌症早期檢查
據黃主任介紹,健康體檢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傳統檢查、腫瘤檢查和重要器官檢查,而癌症早期檢查是腫瘤檢查中最重要的一項。
腫瘤檢查包括影像學和血液標志物檢查,這兩項檢查的對象不同,對於內臟器官,就要藉助影像學檢查,既包指敬括眼觀手摸等簡便易行的方式,也有 x線、 b超、 ct、彩超等影像學手段。另外,血液標志物的檢查也很重要,可以有助於發現肝癌的甲胎蛋白( afp),空腔臟器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乳腺等腫瘤標志物( cea), vca-iga則是 eb病毒,是對胃炎的檢查,還有一些廣譜的腫瘤標記物可作為篩查用。專家指出,確定做防癌體檢的對象,應從年齡上進行考慮。癌症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對某一癌症特別危險的特定人群。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每天吸煙 20支吸了 20年的男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家族中母系親屬中已有乳腺癌病人的女性;肝癌的高危人群,是遷延不愈而且表面抗原陽性的肝炎病人。大量的統計數字已表明,大部分癌症的高發年齡是在 40歲以後,因此, 40歲以後的人,就要加倍小心自己的身體了,也應把自己列入「高危人群」。
對於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過自查和進行特定的防癌體檢來檢測。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應多做幾次體檢,早發現早治療。人一步入 40歲,一年內至少要做一次專業性的防癌體檢,還有化驗、病理學、窺鏡等常規措施及血液標志物檢查。目前技術水準不斷提高,通過種種手段,危害人類的常見腫瘤基本都可及早被檢查出來。而屬於「高危人群」中的市民更要適當地增加檢查次數。
癌症早檢刻不容緩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死於癌症的患者約 200萬,已佔我國各種疾病死因的第二位。黃主任說,大眾對癌症防治參與熱情不高及癌症防治知識的匱乏等是重要原因。市民要麼害怕、要麼沒錢、要麼有錢也沒時間做定期健康體檢,其實查與不查,病症都是客觀存在的,心存僥幸或是麻痹大意都可能讓自己後悔莫及。
在采訪過程中,黃主任與記者提起一件事:前些日子位律協一位同志前來體檢,體檢結果是早期膀胱癌,這種病癌常規的檢查是很難查出的,因及時發現,現在治療得相當好,如果再延一年可能癌細胞就會擴散到了其它部位。
對此,專家鄭重提醒大山逗告家:有的患者諱疾忌醫,在很早的時候身體就有徵兆,可是有的因為自身經濟的原因,有的是害怕檢查結果出來自己難以承受,就聽之任之了,最後等病痛到了無法忍受的時候才來就醫時已經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期。癌症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癌症病人有 90%是可以治癒的,治療費用也會大大降低。只要我們重視癌症的早期症狀和體征,及時進行檢查,或定期進行普查,大部分癌症可以做到早期發現。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是單位出錢的集體體檢,還是自費的個人體檢,都出現了迅猛增長的勢頭。我國長年累月形成的體檢,其側重點在於心血管疾病、肝炎和糖尿病等方面,與癌症檢查關系不大。所以,醫院建議,個別患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主動增加防癌的檢測項目。
8. 篩查肝癌的各項檢查項目有哪些
對於我們人體患有肝癌,希望做到早預防,早發現,並且可以找一些治療。那麼判斷肝癌需要依據患者的症狀以及他的病史體征,還有一些化驗的影像來檢測判斷的。
在檢測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中,可以檢查一種超聲波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就是為了診斷肝癌,肝癌的首選輔助的檢查方法,它的操作方法是非常簡單的,並且。可以直接看到我們的肝臟部位。查出來也是比較准確的,費用是比較低的方便,並且沒有任何的創傷。可以用於肝癌的普查和治療後的隨訪。
病理檢查的話就是確診肝癌的金標准。對於以上檢查都不能夠確診的病人來說,可以再做超聲或者是CT的引導之下進行穿刺的活檢。過去由於我們技術的。技術有限,穿刺也是有著一定的風險的,但是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超聲或者是CT的精確的引導之下,可以將。一針命中腫瘤,避免反復穿刺之後帶來的損害,並且目前穿刺的真是特別細的,因穿刺活檢帶來的損傷也是非常小的,可以說穿刺活檢是非常安全的,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痛苦。
並且平時一定要定期的去做體檢,保證人體的身體健康。
9. 在體檢的時候,防癌篩查到底應該怎麼做
引言: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體檢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進行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還可以去預防發生,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在體檢的時候防癌篩查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幾率的,通常情況下生活方式更加健康,飲食規律生活有作息的人,患癌症的幾率要比那些不注意生活的人要低很多的,也可以及時接種疫苗來預防癌症的發生。
10. 檢查肝癌需要查哪些項目呢
?肝癌,對於大家來說都不是陌生的疾病了,多多少少都有聽說過,其危險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解。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檢查肝癌呢,?下面,我們就請周亞男專家來給我們做解答吧。 肝癌的診斷項目——首先,是詢問病史,特別是有無肝炎背景。 肝癌的診斷項目——其次是查體,但對於很多病人尤其是早期病人是查不出來的,晚期肝癌可捫及腹部包塊。 肝癌的診斷項目——另外,化驗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標、AFP、 CEA、CA199。尤其是AFP的值,在肝癌病人中75%為陽性25%為隱性,一旦升高,特別是升的很高的時候,支持此診斷是沒有疑問的。假如病人肝內長了一個腫塊, AFP為陰性並不能排除肝癌。CEA是消化道特別是大腸癌的腫瘤指標,為什麼要在這里提呢?因為消化道腫瘤特別容易發生肝轉移,如果我們在肝臟找到腫瘤可以順藤摸瓜去找到它的原發灶。CA199是膽道系統的腫瘤指標,部分肝癌中的膽管細胞癌也會升高的,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要查。 還有,是影像學檢查,即彩色B超、CT、MRI。有些病人說,醫生你給我作最好的檢查,就做MRI,是不是MRI比CT一定好呢?那不一定。有些病人CT反映很靈敏的,如果CT檢查出來了,就不用檢查MRI了。有些病人在CT上如解析度不是太高反映不是太清楚,我們可以作個MRI確診一下。所以在門診體檢時一般是CT加一個彩超或者是MRI加一個彩超。當在肝內看到一個腫塊要作增強CT、或增強MRI,在鑒別良、惡性肝癌方面以及鑒別原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起到重要作用,因為原發性肝癌增強效果明顯而繼發性肝癌增強效果不明顯。在診斷肝癌時為什麼用"彩色B超"而不用"黑白B超"呢?因為彩色B超可以看到腫塊內的血流情況,黑白B超是看不到的,而血流是鑒別良惡性腫瘤的重要依據。有血流呢還要用彩色的多普勒來測測這個血流是動脈性的還是靜脈性的頻譜,如果是個動脈性頻譜,那麼我們還要測血流阻力指數,如果超過0.7,那麼這就是診斷肝癌的重要依據。 如果以上幾種檢查方法還不能確診的,尤其AFP升的很高的病人需要作肝佔位穿刺活檢,也就是病理檢查,可以對腫瘤細胞作一個定性,因為化療葯物對不同的腫瘤細胞類型有不同的反應。 如果還不能確診有些病人需要作肝動脈造影,它是介入治療的第一個步驟。首先從股動脈進入一個導管直到肝動脈,然後打造影劑,可以發現CT、磁共振等發現不了的肝癌患者(常見於肝癌的萌芽狀態,用現在的儀器還檢查不出來的)。臨床上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我們沒有發現腫塊,但AFP很高,並且有肝炎背景,對於這些病人我們給予介入治療後,AFP有時會降到正常,反過來證明腫瘤屬於萌芽狀態。 檢查疾病是為了更好的治療肝癌,那麼,治療肝癌有什麼好方法呢?周亞男專家為大家介紹了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療法。 "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療法"該療法攻克傳統手術、放化療、治療缺點,做到更精、更准,更徹底。療法通過體外培養患者自身的抗癌細胞,然後回輸到患者體內,達到科學抗癌的目的。它藉助生物制劑的作用,培養並輸入人體內,利用人體內最高效的特異性免疫細胞DC、CIK、T、NK細胞共同作用,調動患者機體的防禦機制,以調節患者機體的生物學反應,殺滅癌細胞,激活免疫細胞,能夠殺滅體內殘存的微小癌症細胞,實現從根源治療腫瘤為目的。 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療法這種「獨特的治療模式」,針對患者體內缺少什麼細胞,培養什麼細胞,所以該療法更具針對性。該療法在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同時,又不會傷害人體自身的正常細胞,使病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是人性化治療的充分體現。並因其全身性、徹底性、安全性,無副作用等特點,被譽為是21世紀有望治癒腫瘤、最有發展前途的癌症治療技術,目前衛生部已經將這種療法列入第三類醫療技術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