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歲半小孩子體檢白細胞偏高
寶寶生病才會白細胞高的,觀察寶寶看哪有不舒服
Ⅱ 醫生在徵兵體檢單上畫圈是什麼意思
就是他們的記錄方法呀,正常或者不正常的都會記錄在上面。
Ⅲ 孩子3歲前,需要做哪些體檢
引言:如果孩子已經三歲了,父母可以適當帶孩子去做體檢。
Ⅳ 孩子多長時間需要體檢一次體檢時要注意哪些細節
每每看到患病的假如是小孩,就更讓人痛心。病痛的忽然來臨,對小孩和這個家庭全是沉重打擊……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位父母們心裡的重中之重,可是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按時帶娃開展常規體檢有助於立即了解孩子身體狀況和發育標准,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哦!那樣,關於孩子的常規體檢,父母們都清楚多少啊?今日,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兒童體檢專業知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許多「隱型」的健康指數,如思維生長發育度與健康狀況等,這種指標值沒法由人眼觀查獲得,只能依靠常規體檢來檢測。因而,為了保證孩子健康發展,專家認為,小孩需要在1個半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大時開展常規體檢,滿周歲以後,小孩的常規體檢工作頻率則可降到半年一次。3歲之後,提議小孩每一年做一次兒童體檢。
2.蛀齒
據調查,在我國幼兒齲齒率大達75%,而喝夜奶、喜歡吃甜食等種種的生活習慣是幼兒齲齒產生的重要原因。平常生活中就要多注意小孩的清潔衛生,培養遲早都需要刷牙漱口的習慣。
3.嚴重貧血
如今小孩的嚴重貧血發病率愈來愈高,在其中鄉村很多孩子得了嚴重貧血是由於缺乏營養,大城市的小孩則因為挑食偏食或者營養補充不平衡所導致的。
Ⅳ 寶寶體檢項目指標全解讀,媽媽們先收藏!
寶寶體檢是媽媽們最關心的事情。不少家長對體檢陷入一個慣性思維:不就是測測身高、量量體重嗎?
其中 不僅包括身高和體重 ,還包括對於 寶寶日常飲食起居情況的詢問、生長評估、身體檢查、發育評價 (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交)等。
從這個層面講,寶寶體檢,除了 評估其健康狀況 ,更重要的在於能夠 及時發現寶寶是否存在發育遲緩 。
而且,體檢還是一個及時發現家長養育誤區的好時機,能夠幫助家長在寶寶的養育過程中少走些彎路。
那麼,寶寶到底應該多長時間體檢一次?體檢重點需要關注什麼?在體檢前,家長應該做好哪些准備?寶寶體檢測了很多項目,到底有沒有用?
今天小歌就來為各位寶爸寶媽帶來則激一份嬰幼兒體檢指南,幫大家解析兒童體檢常見問題。
出生後一個月, 就是俗稱的 "滿月", 這是寶寶通常意義上的 「第一次體檢」。
體檢項目 :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囟門大小,臍帶是否脫落,有無滲血滲液。
聽力檢查
完善聽力篩查。聽到聲音後,有眼神和頸部的轉動。
視力檢查
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方向運動。
肢體檢查
此時,寶寶的小胳膊、小腿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
分髖試驗,臀紋、臍部的檢查
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先天性脫位、先天性臍疝等現象。
生殖器檢查
男嬰的睾丸應降入陰囊。
聽診心肺檢查
注意寶寶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
► 前1~4月齡寶寶
這個時間段的寶寶,體檢的重點在於: 醫生會重點評估有無頭型異常、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問題。
檢查寶寶的肌張力,及對視、聽刺激的反應; 是否可能存在的發育異常情況; 給予家長喂養方面的指導等。
體檢項目包括: 體重、身高、測量頭圍以及囟門(帶斗此時寶寶後囟門已經閉合)、聽診心臟、測量胸圍,觀察豎頭情況、翻身情況,驗血等。
口腔發育
4個月的寶寶,經常會把口水流出嘴外,還會有牙齒萌出。
聽力檢查
注意觀察,家長說話時,寶寶是否會把頭轉向這邊。
視力檢查
手拿小物品「蠢盯磨引誘」寶寶,觀察寶寶的眼睛是否隨之轉動。
肢體發育
①豎頭情況,讓寶寶俯卧,看看寶寶的頭是否可以抬起並靈活轉動,堅持大於10秒鍾;②翻身情況,俯卧位後是否可以自行翻轉身體呈仰卧位。
► 6個月齡寶寶
6個月的寶寶去做體檢,最重要的是檢查骨骼發育情況以及微量元素情況。
寶寶此時如果缺乏鈣等營養元素,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家長應注意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否則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常規檢查項目: 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囟門,寶寶獨坐情況,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注意出牙數量,評價智能發育,驗血,骨骼檢查,重點注意寶寶是否缺鐵。
牙齒生長
寶寶可能已經開始長乳牙了,這時候會分泌更多的口水,家長要注意口腔清潔,同時適當給寶寶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
聽力檢查
會尋找新的聲音來源,並且總是看向發出聲音的位置。
視力檢查
容易被顏色鮮艷的目標和玩具吸引,並可以注視約30秒。
運動發育
①這時的寶寶已經會翻身了,並會坐立,不過坐不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②寶寶開始有意識的主動去抓他喜歡的玩具,抓握時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動張開小手來抓住物體。
家長應注意,讓寶寶抓握的物體要從大到小,由近到遠,讓寶寶練習從滿手到拇、食指抓取。
骨骼檢查
6個月以後,寶寶對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同時需繼續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缺鈣會造成夜間睡眠不穩,多汗,枕禿。
血液檢查
寶寶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補充不及時,就易發生貧血。
► 6~9月齡的寶寶
這一階段的體檢重點在於:寶寶的口腔健康檢查以及眼科視力篩查; 進行發育篩查; 進行寶寶營養方面的評估等。
常規檢查項目: 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囟門、獨坐情況、爬行情況、發音情況,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注意出牙數量,評價智能發育、骨骼檢查。
口腔檢查
寶寶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為月齡減去4~6。此時要注意開始保護牙齒。
視力檢查
對於單個的線條,寶寶能夠盯著看了,此時視力約0.1。
動作發育
寶寶能夠坐得很穩,能由卧位坐起而後再躺下,能夠靈活地前後爬,扶著欄桿能站立。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
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並且雙手之間會傳遞東西了。
骨骼情況
每天讓寶寶外出堅持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促進皮膚製造維生素D,同時還應繼續補充維生素D或者服用維生素AD滴丸。
發音檢查
寶寶可以發出咿呀的聲音了,可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 12個月齡的寶寶
在寶寶1歲~1歲半的時候,囟門就會閉合了。
這時候,醫生會注意檢查囟門的閉合情況,囟門數值異常或閉合時間過晚,都要進一步檢查。
常規檢查項目:
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囟門,發音情況,是否會叫爸爸媽媽,走路情況,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注意出牙數量,評價智能發育、骨骼檢查。
口腔檢查
此時應該有6~8顆牙齒了,遲遲不出牙的寶寶可能缺鈣,或是輔食添加出了問題
聽力檢查
在1米或1米以外的地方喊寶寶的小名或發出聲音,寶寶會馬上有反應並轉身回頭。
視力檢查
可以注視近距離的物品。可拿著父母的手指,指鼻、頭發或眼睛。大多會撫弄玩具。
運動發育
這時候的寶寶能自己站起來,並且能扶著東西行走,還能手足並用爬台階。手指也變得靈活,能用畫筆在紙上戳戳畫畫。
► 18 個月齡的寶寶
除檢查身高、體重外,還要檢查寶寶的頭部、脖子、耳朵、眼睛、牙齒、生殖器、腹胸部等部位。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1歲半的寶寶容易發生貧血和感染蛔蟲,體檢時要檢查血紅蛋白和大便。
常規檢查項目:
體重、身高、頭圍、囟門,發音情況,走路情況、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注意出牙數量,評價智能發育、骨骼檢查。
聽力檢查
寶寶基本可以聽懂爸爸媽媽的簡單話語了,並能按要求做。
視力檢查
這時候寶寶的視力已經在正常范圍之內了,幾乎和成人一樣。所以家長要開始注意別讓寶寶看太多手機、電視、電腦屏幕。
運動發育
寶寶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不過有時仍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下台階時,寶寶會往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
蛔蟲症
1歲半的寶寶,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檢查大便,可以看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
1歲半的寶寶活潑好動,但此時寶寶的肘關節囊以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
血液檢查
寶寶應檢查血紅蛋白,此時的寶寶如果出現特殊的問題,表現在血常規化驗單上,那麼醫生可能會在這次體檢時提醒你。
大小便
寶寶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甚至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 2周歲的寶寶
寶寶2周歲時,身體各方面機能均相對穩定。常規檢查身高、體重、頭圍,另外需要測查寶寶的心肺功能和微量元素。
口腔檢查
2周歲時,寶寶的20顆乳牙即將長齊,應注意保護牙齒。
聽力和語言檢查
此時的寶寶,大約掌握200個左右的詞彙,會說簡單的句子。
如果寶寶到2歲仍不能流利的說話,建議咨詢醫生,看是否要進一步做聽力檢查以及語言評估。
運動發育
寶寶能夠走得很穩妥,並且還能跑步,能自己單獨上下樓梯。能把珠子串起來,會用畫筆在紙上畫圓圈和直線。
► 3周歲的寶寶
2~3歲,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這一階段的體檢重點在於: 評估寶寶運動、語言、社交能力的發展; 進行視力等檢查。
寶寶3周歲時,正常情況下的平均體重為13.85千克,身長為94.3厘米,頭圍為48.9厘米,胸圍為50.5厘米,這些都是體檢需要測量的。
另外,還需檢查牙齒生長和視力情況。
口腔檢查
醫生會檢查寶寶是否有齲齒,牙齦是否有炎症等。
視力檢查
寶寶到3周歲時,視力達到0.5。這時寶寶應該進行一次視力檢查。
我國有大約3%的兒童會發生弱視,在3周歲前如能及時發現,4周歲前治療效果最好,5~6歲仍能治療,12歲以上就沒辦法治療了。
動作發育
這時的寶寶,能隨意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單腿立、上下樓梯、越障礙、走S線等動作。
能使用剪刀、筷子、勺子,會折紙、捏彩泥,開始發展精細動作。
注意事項
寶寶體檢除了常規檢查,吃、睡、排便等日常狀況,也是輔助醫生更詳細地給出個體化養育的關鍵參考。(點擊此處——我邀請您和我一起回顧凱歌健康微講座「母乳喂養指導,輕松讓寶寶吃飽喝足」)
► 首先,是寶寶的進食情況
關於寶寶進食,醫生需要了解的是:
奶。寶寶每天吃幾次奶,每次吃多長時間,兩頓奶之間的間隔是多久,是否存在「夜奶」等。
輔食。寶寶每天的輔食添加得如何,包括攝入量、稠稀的程度等。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拍照,直接給醫生看。另外,寶寶吃輔食後是否有什麼異常反應(比如嘔吐、腹瀉、起疹子等),最好也能告知醫生。
補劑。除了補充了什麼,每天補多少等,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能明確告訴醫生給寶寶吃的是什麼牌子的補劑。如果是海淘的補劑,記不住名字的話,最好能夠拍照給醫生看。
► 其次,是寶寶的睡眠狀況
改善睡眠質量,對寶寶的生長也更有好處。
因此,家長能夠讓醫生了解寶寶的睡眠狀況,對醫生來說,也能更好地給出符合寶寶實際需求的建議。
比如寶寶是否能夠睡整覺;寶寶的夜醒次數;晚上醒來後,寶寶是什麼樣的狀態(哭鬧抑或「哼唧」一下就睡著了);晚上是否還需要夜奶,夜奶次數等。[點擊此處——凱歌專業的母乳顧問為您答疑解惑]
►最後,寶寶的排便情況
這一項包括寶寶每天的排便次數、性狀、顏色等。
大多數寶寶穿著紙尿褲,可能無法分清排便次數等,但家長可以觀察尿色黃不黃等。
Ⅵ 兒童體檢都查什麼項目
兒童保健、兒童體檢主要服務對象是0-18歲孩子,分別針對嬰幼兒期(0-3歲)、學齡前與學齡兒童(3-12歲)、青少年(12-18歲)開展。在此列出以下項目有助於各位父母育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常規體檢時間分別是:
1.一歲以內——1個月、3或4個月、6個月、8或9個月、12個月;
2.一歲到三歲——每半年一次,即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
3.三歲以後——每年一次。
以上體檢時間是針對兒童常規體檢時間劃分的,對於異常兒童應該增加體檢次數。
主要的體檢項目包括:
1.生長發育測量和評價——評估兒童的生長情況如身高、體重,這是兒童營養狀況評價的重要指標,也是篩查內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
2.一般問診——全面了解兒童在生長、發育、疾病等方面的既往情況;
3.體格檢查——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初步了解兒童健康狀況和發育情況;
4.視力測驗——篩查兒童的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等問題,呵護兒童眼健康;
5.聽力測驗——利用耳聲發射原理篩查外耳道至耳蝸聽力通道的聽力問題;
6.骨密度檢查——判斷骨骼的營養狀況。為兒童佝僂病及其他骨骼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並能協助營養的指導;
7.ASQ年齡階段問卷——篩查兒童在語言、大運動、精細運動、解決問題能力、個性-社交5個方面的情況,全面了解兒童的神經心理發育情況,為進一步評估提供依據;
8.M-CHAT-R兒童孤獨症篩查量表——篩查兒童有無自閉症風險,有助於自閉症的早期發現、為早期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9.CBCL兒童行為量表——發現兒童可能存在不良行為,為早期行為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10.血常規——為營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11.兒童膳食結構及行為分析——發現兒童在膳食行為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指導兒童日常膳食結構和行為。
希望這些檢查項目能夠給各位父母提供幫助!
Ⅶ 兒童體檢時間表
爸爸媽媽按時帶寶寶體檢,不僅可以監測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還能夠及早發現問題,為寶寶的健康做好預防,受益一生。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請您准時帶孩子體檢,兒童體檢時間表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兒童體檢時間表的資料,僅供參考。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兒童免費健康體檢時間表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兒童免費健康體檢時間表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兒童免費健康體檢時間表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兒童免費健康體檢時間表
產後七天基礎體檢滿月基礎體檢三個月基礎體檢
半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八個月基礎體檢+血常規一歲基礎體檢
一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兩歲基礎體檢
兩歲半基礎體檢+血常規三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四歲基礎體檢+血常規五歲基礎體檢+血常規六歲
基礎體檢+血常規
體檢時帶此本 以陽歷為准
重要的八次體檢
第1次體檢(出生後第42天)
肢體:其小胳膊、小腿總是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
視力: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生殖器:男嬰的睾丸此時應降入陰囊。
微量元素:寶寶在6個月以內,每日需要鈣600mg,而他從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攝取到300mg左右的鈣。寶寶從出生後第15天就可以開始服用魚肝油和鈣片,易溶於水的鈣劑吸收效果較好,要注意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寶寶滿月後可以抱出去曬太陽,讓皮膚內的維生素D源轉變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第2次體檢(寶寶4個月時)第3次體檢(寶寶6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俯卧時,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膀成90度。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視力: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聽力: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口腔:此時孩子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微量元素:這時的孩子要繼續補鈣和維生素D,而且要添加新鮮菜汁、果泥等補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C,他們的食物要盡量少加鹽,以免增加孩子肝、腎的負擔。
血液:4個月的孩子從母體帶來的鐵已經消耗完,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鐵的攝入,就容易出現貧血,要給孩子多吃蛋黃、豬肝湯、肝泥等含鐵豐富的食品。
寶寶體檢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時我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疏忽了,其實體檢不一定要去醫院,在家也可以做的。簡單的檢查不僅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也可以及時發現異常,一旦有問題馬上就能跟醫生描述狀態。
動作發育:會翻身,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視力:身體能隨頭和眼轉動,對鮮艷的目標和玩具,可注視約半分鍾。
聽力:注意並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能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牙齒:6個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長了2顆牙,有些還沒長牙,要多給孩子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如麵包干、饅頭乾等練練咀嚼,磨磨牙床,促進牙齒生長。由於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有些孩子會出現咬奶頭現象。
血液: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補充不及時,就易發生貧血。需分析貧血的原因是飲食原因還是疾病造成的。在家時,注意觀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膚粘膜是否蒼白,如有以上症狀或體征,應考慮是否貧血,並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骼:6個月以後的孩子,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缺鈣會形成夜間睡眠不穩,多汗,枕禿。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方顱,肋骨外翻,應讓孩子每天都有戶外活動的時間,同時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第4次體檢(寶寶9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夠坐得很穩,能由卧位坐起而後再躺下,能夠靈活地前後爬,扶著欄桿能站立。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視力:能注視畫面上單一的線條,視力約0.1。
牙齒:小兒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月齡減去4~6。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骨骼:每天讓孩子外出堅持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同時還應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微量元素:最好檢查一下體內的微量元素,此時孩子易缺鈣、缺鋅。缺鋅的孩子一般食慾不好,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寶寶體檢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時我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疏忽了,其實體檢不一定要去醫院,在家也可以做的。簡單的檢查不僅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也可以及時發現異常,一旦有問題馬上就能跟醫生描
第5次體檢(寶寶1周歲時)
動作發育:這時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來,能扶著東西行走,能手足並用爬台階,能用蠟筆在紙上戳出點或道道。
視力:可拿著父母的手指指鼻、頭發或眼睛,大多會撫弄玩具或注視近物。
聽力:喊他時能轉身或抬頭。
牙齒:按照公式計算,應出6~8顆牙齒。乳牙萌出時間最晚不應超過一周歲。如果孩子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就要尋找原因,它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
述狀態。
1~2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體檢的時候,孩子已經18個月了。
大小便: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下台階時,會往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會聽懂簡單的話,並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
蛔蟲症: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1歲半的孩子活潑而好動,但其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父母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教訓孩子時,應避免過猛的牽拉動作。
寶寶體檢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時我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疏忽了,其實體檢不一定要去醫院,在家也可以做的。簡單的檢查不僅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也可以及時發現異常,一旦有問題馬上就能跟醫生描述狀態。
第6次體檢(寶寶18個月時)
1~2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體檢的時候,孩子已經18個月了。
大小便: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下台階時,他就往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會聽懂簡單的話,並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
這時候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引起醫生的關注,醫生可能就會在這次體檢的時候提醒你。蛔蟲症: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1歲半的孩子活潑而好動,但其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教訓孩子時,應避免過猛的牽拉動作。
第7次體檢(寶寶2周歲時)
動作發育:能走得很穩,還能跑,能夠自己單獨上下樓梯。能把珠子串起來,會用蠟筆在紙上畫圓圈和直線。
大小便:完全能夠控制。
牙齒:乳牙20顆已出齊。
聽力:大約掌握了300個左右的詞彙,會說簡單的句子。如果孩子到2歲仍不能流利的說話,要到醫院去做聽力篩查。
第8次體檢(寶寶3周歲時)
動作發育:能隨意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礙、走S線等動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會折紙、捏彩泥。
視力:孩子到3歲時,視力達到0.5,已達到類似成人的精確程度。此時寶寶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3%的兒童發生弱視。孩子自己和父母一般難以發現。在3歲時如能發現,4歲以前治療效果最好,5~6歲仍能治療,12歲以上就不可能治療。
Ⅷ 周歲小孩4周歲在幼兒園體檢心肺聽診醫生寫的結果是Q是什麼意思
病情分析: 你是沒有看清楚應該是心肺聽診陰性(是一個圓圈中間一橫)表示陰性,也就是正常的意思。 指導意見: 你的孩子體檢心扉聽診陰性說明沒有發現明顯的陽性體征,屬於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Ⅸ 兒童精細運動發育中會畫圓圈的年齡是
兒童精細運動發育中會畫圓圈的年齡是3歲。
隨著嬰幼兒在各年齡段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同,精細動作的發育也存在著發展的年齡特點:
1-2個月:雙手握拳狀態伍賣,隨著刺激的增加握得更緊。
3-4個月:雙手可主動松開,抓握東西。
5個月:能伸手抓到近距離的物體,但缺乏准確性。
6-8個月:開始運用拇指抓取物體,雙手間可交換。
9-10個月:拇指與食指抓取物體,可主動鬆手丟棄物體。
12個月:能翻書,握筆亂畫。
2歲:有規律地翻書,畫直線,疊少量積木,一般是在6-8塊左右。
3歲:可做穿珠子、系紐扣、向簡橘叢杯中倒水等的動作,畫圓圈。
4-6歲:寫簡單的字,畫簡單圖畫。
精細運動包括:
手部與手指間的肌肉能力,在使用鉛筆或是樂高時,這些扣扣子或是打開飯盒的動作,雖然動作簡單,但它同樣需要肌肉運動協調,動作越是復雜,那麼互補的方式就越需要更高的協同工作。對於一個1個月的小寶寶,最主要的精細運動攔櫻是握拳,可以讓手自由的去玩手。
2個月的寶寶則可以利用精細運動有意識地抓玩具,有促進小朋友抓握反射動作;對於3個月的寶寶精細運動是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動作,可激起寶寶抓握動作的興趣。這都有利於精細動作越來越好的發展。
Ⅹ 三歲寶寶智力檢測不會畫圈怎麼回事
7道3歲寶寶兒檢智力測試題 寶寶滿三周歲時的例行兒保檢查,要做一次智力測試哦。 三周歲的寶寶,兒保醫生會對他們出些什麼題呢?快來看一看吧。 語言和邏輯思維 自報名字和住址 醫生首先會問寶寶的名字和住址,要求陪同的家長只能重復寶寶的話卻不能給任何提示。名字比較簡單,大名、小名寶寶都能說出來。家裡的住址就難度比較高了,如果家裡沒有跟寶寶說過,很難答得上。如果寶寶不能回答,媽媽可以說一遍,看寶寶馬上復述是否會出錯。 重復醫生的話 醫生說一句話,讓寶寶跟著講,比如「我是一個小朋友」等。寶寶可能不理解,使勁琢磨醫生為什麼要說這樣奇怪的話?媽媽可以適當提示寶寶,其實只要重復醫生說的話就可以了。有的寶寶就是不肯合作,醫生就會進入下一環節。 數數 醫生會拿出三塊小積木問寶寶:「說說有幾塊呢?」媽媽常常會對寶寶說「數數吧」,馬上被醫生制止:「下次不可以。」這也算提醒,看來媽媽最好少說話。能不能數正確並不是太重要的,媽媽不要太在乎結果。 拼圖 醫生拿出兩個半圓,先示範一下拼成一個圓,然後打散讓寶寶重拼,這項比較簡單。然後醫生又拿出軟紙做的兩個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換位後再拼成長方形。這項就比較復雜了,寶寶不一定明白兩次拼有什麼不同。 接詞 如醫生說:「爸爸是男的,媽媽是……」寶寶答「媽媽是女的」就正確。其他還是:你是女孩還是男孩;球是用來干什麼的;帽子是用來……;白天是亮的,晚上是…… 精細動作和大動作 畫畫 精細動作是用畫畫來測試的。醫生先畫個圓圈,讓寶寶畫一個一模一樣的。接下來醫生又畫了一個只有眉毛和一條腿的小人,讓寶寶補充。 並腳跳 大動作方面是並腳跳,要求跳一定距離。通常膽大的寶寶往往能超常發揮,而膽小的寶寶則可能發揮失常哦。 最終,醫生會依據寶寶的表現打分,並建議爸媽今後的教養重點,比如數學、猜謎語等。 3歲兒童智商測試題 寶寶會跳了嗎? 心智發育特點: 3歲的寶寶能雙腳向前連續跳3-4米遠,原地雙腳跳10-20次,能從20厘米高處跳下。 居家測試要點:36個月的寶寶能雙腳交替跳起,高度在5厘米以上即為通過。 寶寶能自己畫圓圈兒嗎? 心智發育特點: 3歲的寶寶塗鴉的能力快速發展,握筆姿勢正確,懂得用左手扶紙,會模仿畫「氣球」、「下雨」、「欄桿」等。 居家測試要點: 3歲的寶寶能畫一個不太規則的圓圈,並且能模仿畫出太陽、氣球等圓形物體為通過。 寶寶能准確辨認出兩種顏色嗎? 心智發育特點: 2歲以後,寶寶能夠區分紅色,但不見得能准確地說出顏色的名稱;30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紅、綠兩種顏色;隨後,寶寶對顏色的認知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