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服務員健康證體檢哪些項目
服務員健康證體檢項目:
1、是否有腸道傳染性疾病,比如霍亂、傷寒、副傷寒;
2、有無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影響工作;
3、有沒有肺結核;
4、有沒有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通常的檢查項目包括內科、外科,內科要詢問家族遺傳病史,聽診心肺,觸診肝、膽、脾。
根據規定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化妝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等專業生產,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幼托機構保育這五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十五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② 公共場所健康證檢查什麼
體檢分類及檢查項目如下圖:
一、行業(工種):餐飲業(含集體食堂)、食品加工業、副食店、商場、酒吧、水廠(含二次供水)、葯廠、葯店、幼兒園、化妝品生產等從業人員。
檢查項目:一般體檢、腸道致病菌、肝功能(谷丙轉氨酶)、HBsAg、HBeAg、胸透。
二、行業(工種):卡拉OK接待員、技師(桑拿、足浴、按摩)等。
檢查項目:一般體檢、腸道致病菌、肝功能(谷丙轉氨酶)、HBsAg、HBeAg、胸透、梅毒血清試驗(定性)、HIV檢測。
三、行業(工種):工廠員工、企事業單位文員、 公司、物業管理人員等。
檢查項目:一般體檢、視力、辯色力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谷丙轉氨酶)、HBsAg、HBeAg、胸透。
四、行業(工種):職業性健康檢查(工廠、放射人員職業性體檢)。
檢查項目:按接觸有害因素情況定檢查項目。
根據《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化妝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等專業生產,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幼托機構保育這五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
健康檢查主要涉及的疾病為:痢疾、傷寒、活動期肺結核、皮膚病(傳染性)和其他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果查出患有這些疾病,則不得從事理發美容、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公共浴室等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需治癒後方可工作。
我國於2009年6月1日正式實施新的《食品安全法》,7月20日又出台《實施條例》 ,允許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行業。所以說,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也是可以合法辦理健康證的。
健康證檢查項目:常規內外科體格檢查;肝功能一項(ALT);大便培養(痢疾、傷寒桿菌),胸部透視。
(2)公共服務體檢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從事食品、環境、勞動、放射、學校、葯品生產經營的工作搭伍旦人員都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查體,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工作,就業、外出務工人員應當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健康檔案,在校學生也應定期進行查體建立標准健康檔案。
一、從事食品、環境、勞動、放射、學校、葯品生產經知擾營的工作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二、辦理健康證明,必須本人到市疾控中心進行相關項目檢查,檢查合格後橘余,方可辦理健康證明。
三、未進行健康體檢或健康檢查不合格者均不予辦理健康證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健康證
③ 公共場所健康證體檢項目有哪些
公共場所健康證體檢項目項目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皮膚病;
2、內外科常規、X光胸透、糞手陵便細菌學培養(某些地區無此項)等。
健康證辦理程序如下:
1、體檢地點: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未經批准擅自開展此虧悔項工作的,其出具的體檢單衛生監督機構不予受理簽發健康證;
2、對象:
(1)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接觸直接人口食品或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2)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人員、生活飲用水的供、管水人員、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人員;旅店、咖啡館、酒吧、畢空戚茶座、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年體檢一次。其他場所的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兩年體檢一次。
【法律依據】:
《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第十條
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制定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計劃。
第十一條
受檢單位應按規定向衛生監督機構提交受檢人員名單;並由受檢單位負責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第十二條
承擔健康檢查的單位根據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受檢人員名單,按規定的應檢項目安排健康檢查。具體健康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進行。
④ 全民免費體檢檢查什麼
法律分析:一、血常規:檢查血糖、血脂、紅細胞和白細胞等
二、尿常規,可及時發現腎臟病、糖尿病,對於高血壓、冠心病人,查小便可了解有無腎細動脈硬化,以及老年婦女的慢性腎盂腎炎。
三、大便常規:包括隱血試驗,可早期發現胃癌、結腸癌及消化道疾病。
四、測血壓。高血壓是冠心病發病因素之一,血壓經常處於高峰,還會發生腦血管意外。
五、心電圖:可發現冠心病心肌缺血改變、心律失常等。
六、查肝功能:及時發現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及早進行積極治療。
七、胸部X光透視: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癌,尤其是常年嗜煙者更應該定期做胸透檢查。
八、腹部B超檢查:肝、膽、胰腺B超及胸透。肝、膽B超可對肝、膽的形態進行檢查,提前發現是否出現肝、膽腫瘤,或膽囊結石。由於這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所以老年人可進行多次檢查。胸透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癌,常年嗜煙的老年人更應該定期做胸透檢查,對無症狀的早期肺部腫瘤,這是最佳初篩手段。
法律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出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免費體檢人群:65周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肺結核患者(0-6歲兒童結合預防接種時間來院體檢)、(孕產婦、孕13周內來院建卡)。
免費體檢項目:體格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身高、體重、腰圍並開展皮膚、淺表淋巴結、肺部、心臟、腹部、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輔助檢查(腹部B超、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心電圖)。
⑤ 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14項任務分別是: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法律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一、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
二、服務內容
(一)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及其疾病用葯情況、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的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類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轉診、會診記錄等。
(二)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1.轄區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接受服務時,由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
3.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地區應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上述方式為個人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發放國家統一標準的醫療保健卡。
4.將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填寫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農村地區可以家庭為單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數據存放在電子健康檔案數據中心。
(三)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
1.已建檔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或醫療保健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2.入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並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機構應同時更新電子健康檔案。
3.對於需要轉診、會診的服務對象,由接診醫生填瞎手寫轉診、會診記錄。
4.所有的服務記高陪錄由責任醫務人員或檔案管理磨念嫌人員統一匯總、及時歸檔。
⑥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12項服務
包括11項內容具體如下: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塌配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團消指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橋咐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
⑦ 公務員體檢都有什麼項目
公務員體檢普通崗位體檢包含對心臟、血液、血壓、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肝臟、腎臟、腸胃、視力等二十一項標准。公務員體檢的項目會根據你所報考的崗位職能有所不同,比如報考公安類職位的較普通文職崗位肯定會多一些檢查項目,標准也會更高一些。
體檢不合格的將會失去錄用資格,然後從同一職位面試合格的人員中按照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依次遞補,所以對待體檢一定要慎重。
(7)公共服務體檢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公務員體檢注意事項:
1、檢查前三日開始,飲食宜清淡,勿吃菠菜、豬血、鴨血等食物(以免引起大便隱血假陽性)。
2、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以免影響體檢結果。
3、前一日晚最好禁食牛奶、豆製品、飲料、糖類等食品。勿飲酒,防止影響檢查結果。
4、檢查當天要穿輕便服裝,不要化妝,不要穿連衣裙、連褲襪,不要穿有金屬扣子的內衣褲、不要戴貴重飾品和隱形眼鏡。
5、體檢當日禁食早餐,在抽血、b超檢查後方可進餐。
6、心電圖和測量血壓時應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穩定。
⑧ 全民免費體檢有哪些項目
法律分析:一般包括:1、身高、體重、血壓、脈搏以及心理量表。2、內、外科醫生、五官科醫生常規查體。3、婦科醫生常規查體。4、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腎功能、乙肝表面抗原。5、心電圖、X線胸片、B超(肝、膽、脾、胰、腎)。
法律依據:《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 第三十四條 本規定所稱健康體檢不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入學、入伍、結婚登記等國家規定的專項體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供的健康體檢和使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開展的健康體檢以及專項疾病的篩查和普查等。
⑨ 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規范,對慢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體檢內容必須包括哪些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十三項內容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一、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
二、服務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健康教育
一、服務對象
轄區內居民。
二、服務內容
1.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
2.對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6歲兒童家長、農民工等人群進行健康教育。
3.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控煙、限酒、控制葯物依賴、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
4.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
5.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計劃生育、學校衛生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
6.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⑩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四項都包括哪些具體一些更好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四項包括:
1、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則銷謹;
2、健康教育;
3、預防接種;
4、0~6歲兒童健康管理;
5、孕產婦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9、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0、傳染病及斗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
11、中醫葯健康管理;
12、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10)公共服務體檢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考慮政府財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確定對國家基本公共孫基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償標准。
在此基礎上,國家找出對居民健康影響大、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實施健康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種因素,選擇和確定優先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資源應用於與居民健康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上,使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