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位正式員工體檢不合格怎麼處理
最重要是的讓人接受,因為很可能是因為他工作導致的職業病,只要不影響他人不怎麼影響工作就好。將心比心!
2. 公司一般入職體檢報告不合格,會怎樣處理
入職體檢不合格首先就是要查明原因,再對症下葯。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或是請求復檢。
入職體檢是專項體檢之一,旨在通過體檢保證入職員工的身體狀況適合從事該專業工作,在集體生活中不會造成傳染病流行,不會因其個人身體原因影響他人。
單位入職體檢注意事項:
飲食原則
1、請於健康體檢的前三天保持正常飲食。
2、體檢前一天應注意休息、勿飲酒及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
3、於體檢前一天晚餐後不再進食,保證空腹10-12小時抽血檢驗。
4. 體檢的當日早晨禁食、水,做完空腹項目(抽血、腹部彩超、人體成分)後進餐。
3. 體檢報告有誤向哪裡投訴呢
法律分析:可以找醫院投訴,找醫院的醫療糾紛辦公室投訴,也可直接投訴到醫院內部的管理部門,醫院誤診還可以向醫療衛生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賠償。
法律依據:《醫療糾紛管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4. 醫院體檢錯誤可以索賠嗎
可以索賠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所以,你們可以要求醫院退第二次檢查的費用,以及所花的車費、誤工費。
5. 醫院體檢錯誤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可以要求醫院退第二次檢查的費用,以及所花的車費、誤工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利保護法》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6. 醫院給老年人體檢發現問題是否有及對通知家屬的義務
醫院沒有這樣的義務。體檢發現問題會寫在體檢報告上,看不懂的可以去問醫生。
7. 在職員工進行體檢,查出有病,應該怎麼辦
體檢後去職業病醫院復診。若是職業病,可要求單位申請工傷認定。而不是急於賠償。
8. 辭職後體檢發現有職業病怎麼處理
可以30日內向所在單位申請鑒定職業病,用人單位不鑒定的1年都可以向當地社會保險部門申請,具體如下: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8)體檢發現問題醫院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工傷的認定范圍: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9. 工廠組織查體但是查出病情應該是通知的單位還是個人
工廠組織查體但是查出病情應該是通知個人,但是如果是特殊職業是要通知單位的。因為是單位組織的體檢,一般會通知給單位,但只會通知給單位領導,不是所有的員工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會通知本人,會讓去復查,或者治療。
一、工廠組織查體但是查出病情應該是通知的單位還是個人
公司體檢有問題醫院一般情況下是通知受檢者本人,因為體檢結果屬於客戶隱私,受到法律保護,應先通知本人,讓其盡快去醫院就診。但如果受檢者所在單位有要求每次體檢結果都需要告知單位,會提前通知職工這項規定,醫院也會在體檢結果出來後通知其單位。
二、 職業病診斷
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一)病人的職業史;(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三)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組織三名以上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集體診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並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監督檢查和督促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
綜上所述,單位組織體檢,就是為了早期發現疾病,早做治療,如果在體檢過程中發現問題,就需要針對問題積極的治療,只要身體健康,才可以正常的工作,現在不必糾結於職務的問題,現在必須到上級醫院進一步的復查,明確診斷以後,積極的治療,如果出現了身體不舒服的症狀,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