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腫瘤標志物升高代表什麼意思
田耕醫生腫瘤科普系列之二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當機體發生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志物就可能會相應的升高。 腫瘤標志物現在已經成為常規的體檢項目,但作為一個腫瘤專業的醫生,在這里我想和大家談談「腫瘤患者如何使用和分析腫瘤標志物檢查」。希望腫瘤患者在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檢查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確診為惡性腫瘤後、治療前最好進行一次全面的腫瘤標志物檢查。因為:第一、現今所知的腫瘤標志物都不是百分百的與某一特定的腫瘤相關,如:癌胚抗原(CEA)在下列腫瘤都可能升高:肺癌、結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第二、一種腫瘤可能有多種腫瘤標志物都升高。如:肺癌可能有下列標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等。治療前進行一次全面腫瘤標志物檢查的目的是找到升高的標志物、篩查出與所患腫瘤相關的腫瘤標志物,作為以後療效檢測和復發監測的指標。如果在治療後再檢查,因腫瘤已被切除或處於抑制狀態,腫瘤標志物都是正常的,無法找到升高的標志物,不能反映與所患腫瘤相關的腫瘤標志物的真實情況。 二、治療前檢查結果作為基線。通過前述治療前全面的檢查,可以知道該患者那一種(哪幾種)標志物升高、那一種(哪幾種)標志物正常。以此結果作為基線,作為以後療效檢測和復發監測的對照標准,如經過治療後原來升高的標志物下降了,說明治療是有效的,反之,如標志物不降、甚至升高,說明治療無效。還可以根據下降的程度判斷療效。 三、不必每次都查全套。通過治療前全面的檢查找到與所患腫瘤相關的標志物,以後重點監測這些升高的標志物即可,不必每次都查全套,不但花費大,而且還要多抽一些血。除非懷疑有新發腫瘤時再根據情況加查其他標志物。 四、連續、動態觀察腫瘤標志物的變化。現今所知的腫瘤標志物絕大多數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因此,某些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比較差,也就是假陽性和假陰性率比較高。腫瘤病情的變化不能單獨依靠一次檢查的結果,只有連續、動態觀察腫瘤標志物的變化才能作為判斷依據。如果發現標志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檢查。 下面分析以下臨床常見的幾種腫瘤標志物變化情況及其含義: 圖一:治療後降至正常並維持正常(圖中藍色線表示標志物正常水平,紅色曲線表示標志物變化曲線) 這種情況通常表示經過治療後腫瘤被基本根除並且殘存腫瘤長時間處於抑制狀態,說明療效好。 圖二:治療後降至正常後再次升高 這種情況通常表示治療時腫瘤被大部分殺滅或明顯抑制,治療過後殘存腫瘤或被抑制的腫瘤再次生長。 圖三:治療後未降至正常又再次升高 這種情況通常表示經過治療後腫瘤被部分殺滅或部分抑制,治療過後腫瘤再次生長。 圖四:標志物始終圍繞上限波動 這種情況較少見,一種情況是該患者同時患有產生標志物的慢性疾病,如: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長期圍繞上限波動,應考慮AFP與乙肝相關,而不是肝癌,因為肝炎、肝硬化也會引起AFP升高,並且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樣高。而肝癌患者的AFP通常會隨著腫瘤生長而迅速升到很高。 圖五:其它標志物異常升高 如出現其它該標志物進行性異常升高,應進行相關檢查,應相到新發另一種腫瘤的可能,因為腫瘤患者經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後免疫力低下,並且放療及部分化療葯物本身就有可能誘發腫瘤。 最後一個問題:復查腫瘤標記物正常就能完全排除復發轉移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腫瘤會發生變異或新發不產生標志物的腫瘤。我在臨床上曾治療過AFP顯著升高的肝癌患者,治療效果很好,AFP降至正常,治療結束後AFP仍穩定在正常范圍超過兩年。後復查時患者肝內出現新的佔位,但AFP不升高,並且該佔位進行性增大。最後診斷為原發性肝細胞肝癌。
B. 腫瘤指標偏高什麼意思
很多 腫瘤 病人或者疑診腫瘤的病人到醫院檢查的時候,都會聽到一項檢查叫腫瘤標志物檢測,有的患者甚至要復查多次,不明就裡的患者會認為檢查結果呈陽性或所測數值偏高就是確診腫瘤,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腫瘤指標偏高什麼意思。
一、腫瘤指標偏高什麼意思
部分腫瘤指標偏高不能代表就是 癌症 ,除了惡性腫瘤,引起腫瘤標記物升高的其他因素包括以下原因:
1、良性 疾病 ,如炎症性疾病;
2、肝臟良性疾病時,AFP、CA19-9、CEA會升高;
3、 腎功能 衰竭時β2-微球蛋白及CA15-3、CA19-9、CEA和PSA會升高;
4、 風濕 病時CA19-9濃度可增高;
5、生理變化:妊娠時AFP、CA125、HCG會升高;
6、不良習慣:吸煙、酗酒;
7、檢查引起:直腸指檢後,PSA值可升高;
8、服用某些葯物;
9、 飼養 寵物等。
二、常見的腫瘤指標:
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診斷原發性 肝癌 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於大規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正常參考值:0~15 ng/ml
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 血液 中CEA很難測出。CEA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抗原,70-90%的結腸腺癌患者CEA高度陽性,在其它惡性腫瘤中的陽性率順序為 胃癌 (60-90%)、胰腺癌(70-80%)、小腸腺癌(60-83%)、 肺癌 (56-80%)、肝癌(62-75%)、 乳腺癌 (40-68%)、 泌尿 系癌腫(31-46%)。
癌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標志物,如果以65U/ml為陽性界限,Ⅲ-Ⅳ期癌變准確率可達100%。
癌抗原15-3(CA15-3)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顯升高,其含量的變化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是乳腺癌患者診斷和監測術後復發、觀察療效的最佳指標。
癌抗原19-9(CA19-9)
CA19-9是胰腺癌,胃癌,結、 直腸癌 、膽囊癌的相關標志物,大量研究證明CA19-9濃度與這些腫瘤大小有關,是至今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
C. 腫瘤標志物高出幾十倍意味著什麼
腫瘤指標高出幾十倍不一定是癌症,腫瘤是標志物的檢查主要是來了解惡性腫瘤的患者能夠進行分析惡性的程度以及擴散的表現,還有患者的生存期限,腫瘤標志物的檢查,是判斷身體是否出現有殘留以及復發的可能性,主要是一種輔助的診斷和腫瘤分類的情況,但是一旦升高的話,也需要進行綜合的判斷也應該引起重視,平時一定要遠離那些誘發癌症的因素,通過檢查之後調整好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D. 腫瘤標志物的升高,是腫瘤復發或治療無效嗎
不是,腫瘤物標志升高,並不能代表腫瘤復發或者治療無效,腫瘤復發需要和其他因素綜合起來判斷。
三、腫瘤標志物下降,如果沒有降到正常范圍的話,這種情況可能就是還在康復期,標志物逐漸下降是治療正在起作用,但如果沒有降到正常值說明腫瘤沒有完全被控制,有可能會復發和轉移。腫瘤標志物很重要,它對我們了解腫瘤的治療、復發提供了信息,但是腫瘤標志物也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確,只有觀察它的變化才能完全了解病情,如果復診時發現腫瘤標志物身高要及時找專業的醫生幫助,盡早確診病情及時治療。
E. 體檢時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意味著得癌症了
體檢時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並不是意味著得癌症了。
腫瘤標志物只有成倍到升高才有臨床意義,而且腫瘤標志物還會受一些生理因素的影響,單純的腫瘤標志物是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的,這只是腫瘤篩查,具體判斷是否患上癌症還需要做其他的檢查。腫瘤標志物值的升高除了與腫瘤有密切關系以外,正常人也可能出現升高的現象。
F. 體檢發現腫瘤標志物高,一定是癌症嗎
你好,這個是不一定的。腫瘤標志物只是一種參考,並不能和癌症劃等號。
腫瘤標志物就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於正常成人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高表達(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里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腫瘤標志物包括蛋白質、激素、酶、胺類物質以及其他癌基因表達產物等類型,其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通過生物化學或免疫組化的方法檢測。
腫瘤標志物大部分為非特異性的,並非與腫瘤一一對應,許多腫瘤患者指標並未出現異常,而許多指標出現異常卻並未患腫瘤,因此,對於指標正常的人不應忽視疾病的症狀及時就診,對於指標不正常的人也不要過於擔心。目前,多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惡性腫瘤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敏感度,增加腫瘤檢出的線索,為臨床進一步明確診斷提供參考方向, 為腫瘤治療提供有效手段。
G. 腫瘤標志物比正常人十幾倍說明什麼
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超出正常值十幾倍的情況,屬於明顯增高的情況,這種情況要警惕體內腫瘤的可能性,應該積極就醫進一步全面體檢為妥,排除體內腫瘤的可能性,對症早期腫瘤的發現意義較大。
H. 血液檢查腫瘤指標高出常人10倍意味著什麼
要看具體哪個指標。
一般而言,比正常上限高10倍以上,意味著罹患腫瘤可能性9層以上。
部分指標高的幅度大還會代表腫瘤情況嚴重。
I. 腫瘤標記物超標一定是癌症嗎
不一定。
腫瘤標記物是指基於腫瘤細胞的生物化學性質及其代謝異常,使得腫瘤病人的體液、排泄物及組織中某些物質產生了質或量的改變。
具體到CA19-9,是膽囊癌、胰腺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如果該指標輕度升高,患者不必過於擔心,因為腫瘤標記物CA19-9升高和患癌不能畫等號。在臨床上,能引起該指標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肝炎、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都可能導致CA19-9不同程度的升高。
因此,建議患者先到相關科室完善檢查,排除上述疾病後再觀察腫瘤標記物的變化情況。
(9)體檢腫瘤標記高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最全的腫瘤標志物解讀
1、甲胎蛋白(AFP)
主要目標:肝癌
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續4周,或200mg~400μg/L持續8周者,結合影像檢查,可作出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想診斷肝癌,有兩個檢測指標,一個是B超,第二個就是AFP指標,AFP突然升高,就提示出現肝癌的可能。
2、胃癌相關抗原(CA72-4)
主要目標:胃癌
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其敏感性可達28%~80%,若與CA19-9及CEA聯合檢測可以監測70%以上的胃癌。
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主要目標:小細胞肺癌
NSE為烯醇化酶的一種同工酶。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91%。
NSE有助於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鑒別診斷。同時對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和復發監測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這兩種類型的肺癌在治療方案等方面完全不一樣,小細胞肺癌相當於一個內科病,主要的治療還是以放化療為主,而且化療效果很好,所以這個指標對於肺癌的治療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4、癌抗原125(CA125)
主要目標:卵巢癌
CA125存在於上皮卵巢癌組織和病人血清中,在卵巢癌的早期篩查、診斷、治療及預後的應用研究均有重要意義。也可以和其他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CA125對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達約70%。
5、癌抗原15-3(CA15-3)
主要目標:乳腺癌
CA15-3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術後隨訪和轉移復發的指標。對於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較低(60%),晚期的敏感性比較高,約為80%,轉移性乳腺癌的陽性率較高(80%)。
6、糖類抗原19-9(CA19-9)
CA19-9是一種與胃腸道癌相關的糖類抗原,其中發現最多的是胰腺癌,通常分布於正常胎兒胰腺、膽囊、肝、腸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膽管上皮等處。
檢測患者血清CA19-9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對監測病情變化和復發有很大意義。
7、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從胎兒及結腸癌組織中發現的一種糖蛋白胚胎抗原,屬於廣譜性腫瘤標志物。CEA在惡性腫瘤中的陽性率依次為結腸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宮癌(30%)。
8、癌抗原50(CA50)
CA50是胰腺和結、直腸癌的標志物,是最常用的糖類抗原腫瘤標志物,它又是一種普遍的腫瘤標志相關抗原,而不是特指某個器官的腫瘤標志物。
9、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並分泌至精漿中的一種糖蛋白,PSA主要存在於前列腺組織中,女性體內不存在,正常男性血清中PSA的含量很低,血清參考值<4μg/L;PSA具有器官特異性,但不具有腫瘤特異性。診斷前列腺癌的陽性率為80%。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可見血清PSA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10、β2微球蛋白(β2-MG)
臨床上多用於診斷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其水平與腫瘤細胞數量、生長速率、預後及疾病活動性有關。
J. 腫瘤標志物高說明什麼問題
病情分析: 腫瘤標志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於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於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里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藉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但是腫瘤標志物高並不代表就一定有腫瘤,腫瘤的診斷要多方面的檢查綜合分析的。CA724是檢測胃癌和各種消化道癌症的化驗標志,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 U/mL,異常升高在各種消化道腫瘤。你的這種增高並不是很高,建議綜合其他檢查結果。 意見建議:建議完善其他檢查,例如胃腸鏡,並結合自己的症狀,綜合分析。並不是很高,建議復查,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