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孩子做全身體檢檢項目有哪些
小孩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頭圍、視力、聽力、牙齒、心肺功能、脊柱、四肢、心理、血常規、尿常規等,具體的檢查項目可以根據需求而定,您可以帶孩子到當地三甲醫院體檢中心或者兒科進行具體咨詢。
㈡ 兒童體檢有什麼
兒童也是需要體檢的,本身兒童的身體情況就比成年人要虛弱,因此兒童體檢的項目跟成年人的也不太一樣,可能相對來說會比成年人多一些,畢竟兒童跟成年人比相對更加容易患病,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兒童體檢有什麼的吧。
兒童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不止大人要體檢,兒童也需要體檢的,那麼兒童體檢都有哪些項目呢?
兒童體檢項目主要包括有血常規以及尿常規的檢查、心肺功能的檢查、微量元素的檢測、腎功能以及肝功能的檢查、生殖器官的檢查等。家長平時需要監督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具體來說寶寶體檢一般都是在婦幼保健機構進行,一般醫生都會給寶寶查身長或者身高、體重、囟門的大小、頭圍的大小,這些項目是普通的常規體檢項目,一般都是參考正常這個年齡的寶寶的標准值進行判斷的,其次就是心肺的聽診,腹部,四肢及身上是否有皮疹等的檢查,當然針對小寶寶的大運動發育,精細運動發育,語言發育,智力發育,神經發育的檢查也已經成為現在寶寶體檢的必查項目除此之外,醫生會給寶寶抽血化驗過敏原、微量元素、血常規、肝炎抗體等常規體檢項目。
兒童體檢需要空腹嗎
兒童體檢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項的,需要重視,其中兒童體檢需要空腹嗎?
兒童體檢是否需要空腹要看體檢的項目,孩子上學之前體檢,大多數檢查的是血、尿常規和肝功能。肝功能檢查是需要空腹的,可以晚上10:00以後不給孩子進食,早上空腹去醫院抽血檢查,抽血檢查之前兩天,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小食品和膨化食品。
兒童如果為日常定期例行體檢一般不需要空腹,因為普通體檢主要指測量身高、體重、頭圍、胸圍、心肺腹、眼睛、口腔等五官保健,以及營養、智力測試等。如果孩子為入托兒所等特殊體檢時,需要進行肝功能檢測,此類情況需要空腹,空腹指在體檢的前一天夜間十點以後不可以進食任何東西包括喝水,所以家長在體檢前要明確自己體檢所檢查的項目,再決定是否需要空腹。
兒童體檢需要帶什麼證件
兒童體檢不是直接帶兒童去就可以的,那麼兒童體檢需要帶什麼證件呢?
兒童體檢時,需要帶戶籍證明,嬰兒出生證明,父母的身份證,嬰兒的病歷等文件,有的醫院還需要帶疫苗接種記錄。檢查前一晚,給寶寶洗個熱水澡,換上干凈衣服,讓寶寶早睡早起。體格檢查要穿寬松舒適的衣服,在體檢期間可向醫生詢問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和智力行為等。
一般學校的體檢主要是空腹檢查血常規,肝膽彩超,肝腎功能,胸部x線。檢查的前一個星期不要吃太多油炸的食物,避免熬夜,可以多吃蘋果,青菜,西紅柿,葡萄,獼猴桃等食物,避免經常熬夜,禁止喝酒,不要讓家裡的人吸煙,多休息,多穿寬松的衣服,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受涼。
兒童體檢不得做微量元素檢查
兒童體檢比較全面,項目比較多,其中兒童體檢不得做微量元素檢查嗎?
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監督執法工作,不得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通知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診療規范、臨床診療指南、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和行業標准等要求,嚴格規范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工作,非診斷治療需要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不得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
而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的監督執法工作,對違反上述規定開展檢測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我國早在2013年就印發了《關於規范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明確指出「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但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兒童微量元素檢測不規范的情況仍然存在。
㈢ 寶寶滿月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寶寶滿月體檢項目為:寶寶的體重、身高、頭圍等,還會查看寶寶的肢體是否一樣長,肌張力是否正常。細節的檢查就是聽力、視力、心臟、脈搏等等。
比如檢查寶寶的眼睛是否會跟隨物體移動,用擊掌的方法來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通過聽心跳和脈搏,檢查寶寶的心臟是否正常。醫生還會摸一摸寶寶的囟門,看看是否再繼續慢慢閉合。
如果是男寶寶的話,醫生還會檢查寶寶的睾丸發育,用手摸一摸睾丸是否在正常的位置,排查疝氣的可能。看似這些檢查很繁瑣,其實在醫生熟練的動作下就會變得很簡單,很快的時間就能檢查完畢。
(3)寶寶體檢一般做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寶寶滿月體檢介紹如下:
喂養指導及養育咨詢。包括喂養技巧、常見喂養問題的處理如溢乳、厭奶、母乳不足、過度哭鬧、便秘或腹瀉、合理的營養素添加、睡眠指導、疾病預防指導。可能情況的診療。如黃疸、過敏、濕疹、鵝口瘡、斜頸和臍疝等,指導家長如何處理。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輔助檢查,如果發現寶寶髖關節活動受限或具有髖關節先天性發育問題,則需要進行超聲篩查。體檢發現可疑心臟雜音需要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等。
㈣ 寶寶體檢都應該檢查什麼項目
每個兒童的健康牽掛著父母的心。如果兒童開展定期的體檢,那樣可以掌握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的狀況。兒童的體檢項目與成人的體檢項目或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兒童的體檢項目主要傾向於評估兒童發育的情況。
檢驗方面,血常規是主要檢查血液中的血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的數量變化和分布情況,有助於掌握是否有感染、有血液性的疾病、貧血等等。肝腎功能的檢查,也是作為一項基本的指標,入園的小朋友涉及到乙肝5項的檢查,在其中一項微量元素,如今也成為一項檢驗指標。除此以外,還要依據發覺的問題,開展更進一步的專項檢查,例如內分泌檢查、過敏原檢查、骨齡測量等等。
㈤ 嬰兒體檢項目有哪些
嬰幼兒的基本健康檢查包括:體重、身高和頭圍的測量。及時接種疫苗。皮膚檢測。心肺檢查。耳鼻喉檢查。腹部檢查。檢測運動機能、語言發展和智力發展。
㈥ 新生兒體檢項目主要有哪些
新生兒體檢項目主要有哪些
新生兒體檢項目主要有哪些,我們知道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是需要體檢各種項目的。而新生兒體驗能更好了解到嬰兒的健康狀態,但許多人不了解新生兒體檢項目主要有哪些!
出生後最初的一個月,新生寶寶們並不輕松,除了快樂成長,還需要接受各種身體檢查。
阿氏評分
阿氏評分,是檢查寶寶身體狀況的標准評估方法,也是寶寶出生後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後立刻進行。
檢測時間: 出生後1分鍾、5分鍾和10分鍾分別評估。
1、皮膚顏色。
全身皮膚紅潤為2分;手腳末稍呈青紫色,軀干紅為1分;全身呈青紫色為0分。
2、心率。
心跳有力,每分鍾超過100次為2分;心跳微弱小於100次/分鍾為1分;聽不到心音為0分。
3、刺激後反應。
哭、反應靈敏為2分:痛苦表情為1分;刺激無反應為0分。
4、肌張力。
如果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打2分:如果只有手腳略微彎曲、肌張力低下打1分;如果嬰兒松軟打0分。
5、呼吸。
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2分;呼吸微弱、不規則、哭聲低為1分;沒有呼吸為0分。
Tip:阿氏評分僅為醫護人員提供醫學參考。通常來說,阿氏評分在8—10分為好;評分在7分及以下的新生兒為輕度窒息,輕度窒息的新生兒一般經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措施後會很快好轉:評分很低在3分及以下為重度窒息。
新生兒出生進食48小時後的檢查
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個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新生兒28天檢查
測身高及體重: 這是了解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頭部: 觀察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囟門的緊張度、有無血腫。
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好,耳廓直挺。
頸部: 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胸部: 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呼吸動作是否協調,頻率應在30~45次/分,有無呼吸困難。用聽診器聽肺部的呼吸音。
腹部: 先看有無胃蠕動波和腸型,然後用手輕輕撫摸,感覺是否腹脹及有無包塊。臍部有無臍膨出,殘端有無紅腫及滲液。
臀部: 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生殖器及肛門: 注意有無畸形,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四肢: 有無多指或並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以了解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第1次體檢
出生後第42天
檢查項目有:
視力: 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肢體: 其小胳膊、小腿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
生殖器: 男嬰的睾丸應降入陰囊。
第2次體檢
(寶寶4個月時)
動作發育: 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俯卧時,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胛成90度。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視力: 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聽力: 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口腔: 此時孩子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 4個月的孩子從母體帶來的微量元素鐵已經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鐵的攝入,就容易出現貧血,要給孩子多吃蛋黃、豬肝湯、肝泥等含鐵豐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鐵劑葯物。
第3次體檢
(寶寶6個月時)
動作發育: 會翻身,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視力: 身體能隨頭和眼轉動,對鮮艷的目標和玩具,可注視約半分鍾。
聽力: 注意並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能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牙齒: 6個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長了2顆牙,有些還沒長牙,要多給孩子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如麵包干、餅乾等練練咀嚼,磨磨牙床,促進牙齒生長。
由於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有些孩子會出現咬奶頭現象。
血液: 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補充不及時,就易發生貧血。須分析貧血的原因,是飲食原因還是疾病造成的。盡早糾正貧血。
在家時,注意觀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膚粘膜是否蒼白,如是,應考慮到貧血,並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骼: 6個月以後的孩子,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缺鈣會形成夜間睡眠不穩,多汗,枕禿。
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方顱,肋骨外翻,應讓孩子每天都有戶外活動的時間,同時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第4次體檢
(寶寶9個月時)
動作發育: 能夠坐得很穩,能由卧位坐起而後再躺下,能夠靈活地前後爬,扶著欄桿能站立。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視力: 能注視畫面上單一的線條。視力約0.1。
牙齒: 小兒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月齡減去4——6。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骨骼: 每天讓孩子外出堅持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同時還應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㈦ 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
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
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幼兒園入園上學時間是9月份,但在入園之前都要到當地醫院做個體檢,提交體檢合格報告才能正式入園。那麼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
1、檢查全身:包含一般情況、神經系統、體表、表淺淋巴結、頭顱、五官、四肢、心肺、胸廓、脊背和腹部等基本項目。
2、檢查生長發育情況,比如身高、體重、胸圍等。
3、檢查其他方面,如視、色、聽、溴覺等。
4、進行化驗檢查,包括抽血檢查肝功能、胸部透視等。
5、查詢病史:家族遺傳病、本身以往生病的記錄和社會歷史(如父母職業情況、居住地水源和衛生情況以及有無流行病等情況)。
不同地區的幼兒園要求孩子體檢的項目可能不同,所以家長要事先了解情況,避免出現檢查項目漏查情況或者出現因證件准備不全不能順利檢查的情況。
如果不能順利檢查,通常需要在證件准備完全之後再檢查一次,這對那些抵觸去醫院的孩子來說又要多受一次痛苦了。
入園體檢的有效期
兒童的入園體檢有效期一般是一個月。入園之後,一般都會建立健康檔案,如果想讓孩子換另一所幼兒園就讀,那麼可以憑借「0至六歲兒童保健手冊」(有效期3個月)或者原幼兒園機構所開據的「兒童轉園健康證明」轉其他幼兒園。如果孩子離開幼兒園三個月以上,之後再進入幼兒園,則需重新按規定進行入園體檢。
孩子入園體檢的有哪些常見項目
孩子入園體檢注意事項
(1)入園體檢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強調一定的時限,不能提前,以免離入園時間過長,影響體檢的有效性。一般在寶寶入園前的1個月之內進行。
(2)寶寶入園的體檢有專門的指,定體檢機抅,要根據入園錄取通知書上註明的指定醫院或兒保所,在有效時間內去體檢,並建立寶寶的健康檔案。
(3)帶寶寶體檢需要攜帯戶口簿以及預防接種證。
(4)關於抽血要不要空腹,各醫院的要求各不相同,家長們最好事先調查清楚。如果是空腹采血,體檢化驗一般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9: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雖仍為空腹)。所以受檢者應該盡早采血,不要輕易誤時。
(5)轉氨酶水平在0—40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圍,醫生會建議再查一次,排除由於實驗室設備故障和操作錯誤等因素造成誤差的可能。如果轉氨酶水平還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確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還需要做其他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征等全面分析。
(6)要保證寶寶在體檢前休息足夠,不能勞累,否則轉氨酶也可能偏高;
(7)還有一種會造成轉氨酶升高的情況是生病時吃了會損傷肝臟的葯物,比如紅黴素、四環素、安眠葯、解熱鎮痛葯,還有半夏、檳榔、青黛等中葯。在停用這些葯物後,轉氨酶水平會很快恢復正常。
㈧ 兒童體檢有哪些項目
記得我們小時候有一首歌叫《娃哈哈》,聽起來非常歡快悅耳,歌裡面將每一個孩子都比作祖國的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長。如今幾乎每家每戶都只有一個孩子,看得那是比花還精貴,養在溫棚里還怕突然摔跤生病的。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孩子身體健康、思想健康就夠了,而做健康體檢就是管理孩子健康的一種好方法。 家長要重視兒童體檢。 身高、體重、心率、嗅覺檢測、聽力檢測、智力檢測,這是最基本的判斷是否健康的標准;血常規能檢查出是否貧血;微量元素檢測後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微量元素補充,千萬不要輕信電視廣告盲目給孩子進補;腹部B超可以檢查出孩子內臟是否有隱藏疾病,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點擊免費咨詢,與在線專家交流 責任編輯:MSL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㈨ 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
體檢可以幫助排查疾病,因此學校一般會組織一年體檢一次,兒童的不同年齡階段,體檢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出生後就至少需要進行一次新生兒體檢,後面還要再進行其他體檢,那麼我們來具體說下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吧。
11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
11歲兒童還沒有發育完全,可以體檢確定健康,那麼11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呢?
十一歲的兒童一般常規檢查的項目包括:檢查兒童的身高、體重、血壓、關節的活動度、心音、心率、視力、智力測試、肝膽觸診等一般檢查,化驗室檢查包括骨密度(看骨骼發育)、血常規(檢查有無貧血及感染)、肝功能、乙肝五項(有無肝炎)、微量元素(有無缺乏鈣鋅等)、甲狀腺功能、尿常規、大便常規、生長激素測定(排除性早熟)等一系列檢查。
其中對於肥胖兒體重控制應從早期開始。現在家長都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是孩子怎樣才算超重,如何把孩子體重降下來,還是需要醫生來指導的。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孩子減肥與成人減肥不太一樣,不過,小胖墩兒還是越小進行干預越好,因為肥胖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的。
12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
12歲兒童雖然還小,但也是可以定期體檢的,那麼12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呢?
12歲兒童體檢項目主要包括一般檢查、血常規、膽紅素結合、肝功能檢測、內科、外科、眼科檢查、口腔檢查、血常規等。通過血液分析可以發現有沒有貧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等血液方面的疾病;膽紅素結合可以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有沒有異常;眼科可以檢查孩子的視力,有沒有屈光不正、色盲等;口腔科可以檢查有沒有齲齒和牙科疾病。
對於兒童體檢,首先要注意避免疾病的狀態。例如兒童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消化道感染,是不適合兒童體檢的。等到孩子疾病痊癒之後,再到醫院進行體檢。而對於小嬰兒,盡量選擇在孩子兩頓奶之間清醒、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因為這個時候候孩子的配合度比較高,便於醫生發現一些問題。
0-3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
0-3歲兒童是需要體檢的,這也是為了保證兒童健康,通常0-3歲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呢?
兒童0-3歲體檢項目一般都包括身高,體重,骨齡,抽血查生長激素,血常規,牙齒發育,視力發育等。在三歲也就到了幼兒階段,因此也需要做一個全面的體格檢查,有利於寶寶正常的入幼兒園的體檢項目也是比較好的,同時如果是存有營養不良的情況,也可以及時的給予糾正。
其中在寶寶42天的時候,主要為寶寶做聽力篩查。存在聽力問題的寶寶,出生後三個月內是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這次檢查很重要。注意42天的基礎檢查很重要。剛剛做了媽媽,照顧寶寶時肯定有很多疑問,最好隨時把它們記下來,等到醫院的時候再一一詢問清楚。
學齡前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
學齡前兒童在上學前可以去體檢,一般學齡前兒童體檢項目有哪些呢?
學齡前的兒童進行的體檢項目,通常主要是進行身高體重的測量,同時也需要進行視力方面的檢測,以及進行肝功能和乙肝五項等方面的檢查。同時也需要進行肺部的聽診和心臟的聽診檢查,以及進行心電圖和胸片等方面的檢查,看是否有異常的情況。如果孩子出現有體重偏輕營養不良等情況,也需要進行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化驗檢查。
學齡前兒童是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從世界范圍看,各國對兒童入學年齡的規定各有不同,一般為6歲或5歲,因此,學齡前兒童的年齡界限也不盡相同。中國兒童的入學年齡規定為6歲,所以,3~6歲前的兒童即為學齡前兒童。一定時期內,學齡前兒童的統計信息,是國家發展幼託事業和安排保健機構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