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滿月寶寶可以做哪些體檢

滿月寶寶可以做哪些體檢

發布時間:2023-01-04 13:08:21

Ⅰ 寶寶滿月後做檢查,需要檢查哪些方面呢

寶寶滿月後做檢查,需要檢查哪些方面呢?

寶寶滿月以後除了媽媽要檢查,寶寶也要進行檢查,寶寶的健康檢查,是對新生寶寶既有狀態的監測,更是能夠對寶寶今後的健康養育,起到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c

除外有沒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觀察四肢活動發育的情況。另外還可以詢問寶寶的睡眠情況,是否在正常范圍內,以及寶寶的吃奶情況等。

Ⅱ 寶寶滿月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寶寶滿月體檢項目為:寶寶的體重、身高、頭圍等,還會查看寶寶的肢體是否一樣長,肌張力是否正常。細節的檢查就是聽力、視力、心臟、脈搏等等。

比如檢查寶寶的眼睛是否會跟隨物體移動,用擊掌的方法來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通過聽心跳和脈搏,檢查寶寶的心臟是否正常。醫生還會摸一摸寶寶的囟門,看看是否再繼續慢慢閉合。

如果是男寶寶的話,醫生還會檢查寶寶的睾丸發育,用手摸一摸睾丸是否在正常的位置,排查疝氣的可能。看似這些檢查很繁瑣,其實在醫生熟練的動作下就會變得很簡單,很快的時間就能檢查完畢。

(2)滿月寶寶可以做哪些體檢擴展閱讀:

寶寶滿月體檢介紹如下:

喂養指導及養育咨詢。包括喂養技巧、常見喂養問題的處理如溢乳、厭奶、母乳不足、過度哭鬧、便秘或腹瀉、合理的營養素添加、睡眠指導、疾病預防指導。可能情況的診療。如黃疸、過敏、濕疹、鵝口瘡、斜頸和臍疝等,指導家長如何處理。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輔助檢查,如果發現寶寶髖關節活動受限或具有髖關節先天性發育問題,則需要進行超聲篩查。體檢發現可疑心臟雜音需要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等。

Ⅲ 新生兒滿月體檢有哪些

寶寶滿月了,很多媽媽都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健康狀態,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寶寶做一個滿月的體檢。那麼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就給各位媽媽分享下我的經驗。 方法/步驟 測身高及體重:這是了解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頭部:觀察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囟門的緊張度、有無血腫。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好,耳廓直挺。 頸部: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胸部: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呼吸動作是否協調,頻率應在30~45次/分,有無呼吸困難。用聽診器聽肺部的呼吸音。 腹部:先看有無胃蠕動波和腸型,然後用手輕輕撫摸,感覺是否腹脹及有無包塊。臍部有無臍膨出,殘端有無紅腫及滲液。 臀部: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生殖器及肛門:注意有無畸形,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以了解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Ⅳ 新生兒常規體檢有哪些

新生兒常規體檢有哪些

新生兒常規體檢有哪些,小寶寶的出生給一個家庭帶來很多歡樂,照顧新生兒,對於新上任的爸爸媽媽來說,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那麼新生兒常規的體檢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了解下,這樣更方便更好的照顧好新生兒寶寶。

新生兒常規體檢有哪些1

新生兒3次常規體檢

1、2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的個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28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測量身高及體重: 這是了解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頭部: 觀察新生兒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囟門的緊張度、有無血腫。

眼睛: 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

耳廓: 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良好,耳廓直挺。

頸部: 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3、42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體重: 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體重最好是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時候進行,並盡量給寶寶脫去外衣褲、鞋帽等。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身高: 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 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寶的頭圍大小也像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范圍,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的寶寶肯定大腦發達,比別的寶寶聰明。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寶寶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而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需要進行正規的身體體檢,看看寶寶這段時期的生長發育情況,基本了解了新生兒3次常規體檢,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寶寶體檢需要注意什麼?

體檢的'前一天晚上,最好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干凈的衣服。體檢時最好穿寬松舒適的衣服,便於穿脫。在寶寶體檢後,要把自己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及時向醫生說明,有關寶寶的生長發育、智力行為、睡眠和飲食等方面的問題均可向醫生詢問,同時要認真記錄下醫生的指示,以免忘記。將寶寶的體檢手冊、醫生的指導意見冊、寶寶的疫苗手冊裝入一個固定的檔案袋內,體檢時隨身攜帶,方便醫生參考寶寶之前的體檢情況。

新生兒常規體檢有哪些2

第一次體檢:出生後立即

內容: 第一次定期檢查嬰兒體驗,衡量寶寶的頭圓周,高度,重量,檢查嬰兒皮膚的顏色,檢查嬰兒的心臟有噪音,正常呼吸,是否肌肉張力和肌肉張力是否有肌肉張力符合標准。每個新生嬰兒都經歷了這些檢查。

第二次體檢:出生前一周內基礎檢查

內容: 醫生拿起嬰兒的腳和血液來測試,確認嬰兒的甲狀腺和循環系統正在正常工作。醫生還提醒母乳喂養母親飲食的預防措施,告訴你新生嬰兒的一些預防措施,特別是如何預防嬰兒的疾病和嬰兒的猝死。這些檢查通常在嬰兒出生後做了四到六天,嬰兒體驗了生活中的第一個血液收集,雖然它傷害,但有必要,它不會對未來產生影響。媽媽和爸爸可以得到緩解。此外,母親的飲食建議我的母親必須仔細聆聽,不要照顧你的孩子,忽略自己。讓寶寶獲得高品質的食物來增長更健康。

第三學期體檢:醫生的家訪檢查

內容: 兩次,第一次:嬰兒回家,醫生去你家,幫助寶寶測量身體,重量,頭圍,檢查寶寶的黃疸,臍帶休息,活動二次肢體等:當寶寶滿月時,它主要是為了嬰兒傾聽寶寶。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內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所以這張檢查很重要。家庭訪問對母親和寶寶非常重要。我只是做了母親。當我照顧我的寶寶時,我當然有很多問題。我想隨時寫下它們。當我等到醫生的家訪時,我會再問一次。

第四次體檢:體檢第一步四至六周

此檢查的重點是: 檢查嬰兒肌肉發育,肢體開發和智力發展。通過寶寶的頭檢查寶寶的肌肉發達。判斷嬰兒的肢體是否正常。通過智力篩查,如讓嬰兒追逐一個紅球,判斷寶寶的智力發展。此外,一些基本考試,測量高度,重量,檢查生長是否正常,心跳和其他器官符合標准。這項體檢可以說是寶寶體檢計劃中的第一步。媽媽和爸爸最好為寶寶選擇一個固定的醫院。在未來,醫生可以對嬰兒的發展普遍了解。對於大多數新手母親,我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健康?當然,您可以從相應的體檢中學習,所以我希望寶藏媽媽不能忽視這些檢查。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體檢只是一個簡單的緊張,權衡重量,那麼你認為太簡單了。以上是一種4路檢查,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做。這些情況很重要。只有你這樣做,你才會更負責你的孩子健康。

Ⅳ 滿月寶寶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寶寶做身體檢查應查身長、體重、前囟門閉合情況、是否有貧血、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情況等。還要通過聽診確定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等異常情況。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建議定期做好嬰幼兒體檢。注意保暖

Ⅵ 爸爸媽媽需要知道,新生寶寶都需要做哪些身體檢

爸爸媽媽需要知道,新生寶寶都需要做哪些身體檢查
一、 阿氏評分(新生兒評分):是嬰兒出生後立即檢查他身體狀況的標准評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後,根據皮膚顏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張力及運動、反射五項體征進行評分。正常新生兒評分應達到10分,評分7分以下的新生兒考慮患有輕度窒息,評分在4分以下可能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兒的評分多在7- 10分之間。
具體評分標准:
1、皮膚顏色。全身皮膚紅潤為2分;手腳末稍呈青紫色,軀干紅為1分;全身呈青紫色為0分。
2、心率。心跳有力,每分鍾超過100次為2分;心跳微弱小於100次/分鍾為1分;聽不到心音為0分。
3、刺激後反應。哭、反應靈敏為2分:痛苦表情為1分;刺激無反應為0分。
4、肌肉張力及運動。如果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打2分:如果只有手腳略微彎曲、肌張力低下打1分;如果嬰兒松軟為0分。
5、呼吸。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2分;呼吸微弱、不規則、哭聲低為1分;沒有呼吸為0分。
二、新生兒滿月(28天)體檢:
1、測身高及體重:這是了解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至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2、頭部:觀察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有無血腫。
3、頸部::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4、胸部: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呼吸動作是否協調,頻率應在每分鍾30-45次,有無呼吸困難。用聽診器聽肺部的呼吸音。
5、腹部:先看有無胃蠕動波和腸型,然後用手輕輕撫摸,感覺是否腹脹及有無包塊。臍部有無臍膨出,殘端有無紅腫及滲液。
6、臀部: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7、眼睛及耳廓: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 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好,耳廓直挺。
8、生殖器及肛門:注意有無畸形,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9、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雙大腿能否攤平,以了解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三、新生兒42天體檢:主要是身長、體重、胸圍、頭圍的測量,嬰兒智能發育的評價5項,通過檢查可以讓媽媽了解寶寶的成長發育速度,是否健康等。(不僅是新生兒在42天後需要檢查,產婦也需要做全身的檢查哦!)
四、新生兒出生進食48小時後的檢查: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個小時後,由腳掌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是否有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等疾病。

Ⅶ 新生兒體檢項目及體檢時間

寶寶滿月後要帶他去醫院做健康檢查了,這次體檢是對寶寶生長發育開始進行檢測,下面是的新生兒體檢項目及體檢時間資料,歡迎閱讀。

新生兒體檢項目

1.血液檢查

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個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體重

體重是判定寶寶的體格發育和營養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在給寶寶測量體重之前是排去大便,在寶寶空腹的情況下進行。並且盡量出去寶寶衣物及尿片的重量。

3.身高

身高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4.頭圍

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寶的頭圍大小也像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范圍,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的寶寶肯定大腦發達,比別的寶寶聰明。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寶寶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而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

5.胸圍

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寶寶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煉及營養有關。所以,新媽媽要經常給寶寶做被動操,鍛煉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擴胸運動可以促進寶寶胸肌發達,帶動胸廓和肺的發育。

6.評價發育智能

了解寶寶的智能發育是否在正常水平。醫生會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能發育情況,如果有疑問,會通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能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能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7.肌肉骨骼系統

肢體應該對稱且能自主活動。新生兒仰卧,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股部能完全外展到檢查桌平面。外展受限,且當股骨頭滑入髖臼時可摸及"彈響聲",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主要體征。

女嬰和臀位產嬰兒特別容易發生髓關節脫位。若髖關節活動受限,應作超聲檢查並請矯形外科專家會診。極輕微的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可用兩塊或三塊尿布兜起來,這種方法很適用。比較嚴重的病例,可以由矯形外科醫生在超聲觀察檢查下應用外展夾板治療。若不能馬上請矯形專家治療,可每天24小時應用三塊尿布兜起,一直到能使用夾板時為止。

假如用任意形狀的尿布,第一塊尿布應緊貼皮膚包緊,另兩塊作為外層,一起形成較大的體積。如果有畸形足或任何其他明顯的需矯形的畸形存在,應立即開始治療。

8.心肺系統

正常情況下,呼吸為腹式呼吸,呼吸頻率40~50次/分,呼吸音粗但整個胸部的聽診音相同。用聽診器可聽到心音,胸骨下端最清楚。心率100~150次/分(平均120次),可有明顯的竇性心律不齊。常可聽到心臟雜音,但其中大約只有10%與先天性心臟病有關。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疾病的新生兒,例如大動脈閉鎖,右或左心室發育不全,可表現出蒼白或心力衰竭。

新生兒體檢時間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42天里有3次體檢,第一次是在剛出生的時候進行,第二次是在出生後的第28天,第三次是在第42天進行。這是寶寶出生後最重要的三次檢查。如果新生兒在回家後出現意外反應,一個進行額外的針對性體檢。

第一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剛出生,寶寶1個月。

【溫馨提示】:這是寶寶出生後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後立刻進行。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可及早進行治療。

檢查項目

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查看寶寶皮膚顏色是否紅潤,以防出現嚴重疾病。全身皮膚紅潤為正常。

心率:心臟在一定時間內跳動的次數,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心臟跳動快慢。心跳有力,每分鍾超過100次為健康。

刺激後反應:檢查寶寶是否有正常的生理反射。哭、反應靈敏為正常。

肌張力: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

呼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是常用的測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正常。

重點項目解讀

肌張力:肌張力是在靜息狀態下的緊張度,表現為肌肉組織微小而持續的'不隨意收縮。臨床上以被動活動肢體或按壓肌肉所感到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腦癱中無論是那種類型的腦癱,幾乎導致這些症狀出現的原因都離不開肌張力,肌張力的異常是導致各型腦癱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出生後28天,寶寶1個月。

【溫馨提示】:滿月體檢尤為重要,這個時候還要為寶寶辦理計劃免疫卡,以確保能夠及時給寶寶注射疫苗。

檢查項目

測身高及體重:體重反映寶寶近期營養狀況、評價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身高:反映寶寶長期營養狀況和骨骼發育最合適的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cm,體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頭部:反映寶寶的腦和顱骨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評價寶寶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眼部:評價寶寶胸廓和肺的發育狀況,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耳部:觀察寶寶耳部有無出現炎症。

胸部: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

呼吸頻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是常用的測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新生兒呼吸頻率可達每分鍾44次。

臀部: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生殖器及肛門:觀察有無畸形,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四肢: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

重點項目解讀

呼吸頻率:呼吸是人體內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需過程,人體通過呼吸而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三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出生後42天,寶寶2個月。

【溫馨提示】:42天體檢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他出院回家後第一次到醫院體檢,也是對他進行生長發育監測的開始。

檢查項目

測身高及體重:體重反映寶寶近期營養狀況、評價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身高:反映寶寶長期營養狀況和骨骼發育最合適的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cm,體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頭圍:反映寶寶的腦和顱骨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評價寶寶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胸圍: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

評價發育智能:以拉坐和豎抱等方式來測試寶寶豎頭的情況,給予玩具來測評寶寶手部抓握的情況,用移動的圖卡或玩具測試寶寶追視的情況,用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的情況,並詢問家長寶寶語言發育的情況。

重點項目解讀

評價發育智能:一般醫生會以拉坐和豎抱等方式來測試寶寶豎頭的情況,給予玩具來測評寶寶手部抓握的情況,用移動的圖卡或玩具測試寶寶追視的情況,用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的情況,並詢問家長寶寶語言發育的情況。如果有疑問,會通過神經-行為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能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新生兒的母親賦予家庭里的新生命。新生命有新的活力,寶寶在剛出生時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給寶寶進行健康健康的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新媽媽們一定不能忘記寶寶出生後最重要的三次檢查。

新生兒進行體檢的原因

1、 確定好體檢醫院

一般寶寶第一次體檢是在生產醫院或者是所在地區的婦幼保健中心,以後的每次體檢去所在的社區醫院就行了。所以媽媽在出院時要向醫生咨詢好42天後體檢的具體地方,以免日後手忙腳亂。

2、電話預約

在給寶寶辦理體檢事宜前,應先查詢所確定體檢醫院具體的上班時間。因為有的保健中心並不是每天都上班的,可以打電話詢問一下,他們一般在什麼時間段給寶寶進行體檢,然後按照他們說的時間前往,同時也要盡量避免高峰時段去醫院。其實第一次體檢也並不一定要在寶寶42天時,有時特殊情況可以推遲幾天。

3、帶齊證件

第一次帶寶寶體檢時,需要帶的證件有:戶口簿、寶寶的出生證明、爸媽的身份證、寶寶的病歷本等。有的地方還需要帶疫苗接種記錄等。媽媽最好隨時記錄下寶寶平時在家的詳細健康狀況,寶寶年齡越小記錄就應越詳細。比如寶寶的胃口情況、大便情況、有無腹瀉等等,方便醫生詢問時回答。

4、寶寶有好情緒

寶寶的情緒也會有不太好的時候。媽媽不要選擇寶寶煩躁或飢餓的時候去醫院,避免寶寶因為煩躁而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一般早上比較涼快,寶寶精神好些,可以選擇這個時段。

另外,醫生會向寶寶媽媽詢問一些有關寶寶的基本情況,媽媽只需客觀回答即可。比如,媽媽懷孕期間的健康狀況、分娩情況、寶寶出生後的一般健康狀況、寶寶的喂養情況(母乳喂養還是配方奶喂養)等。

Ⅷ 月孩子體檢有哪些項目

嬰幼兒體檢十分重要,可以從體檢中得知寶寶是否健康成長,也可以讓自己對寶寶的身體狀況更加了解。從新生兒到3歲,寶寶總共經歷10次體檢。每次體檢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個成長的里程碑,爸媽一定要重視哦!
第一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剛出生,寶寶1個月。
【體檢項目】: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心率、刺激後反應、肌張力、呼吸。
【溫馨提示】:這是寶寶出生後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後立刻進行。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可及早進行治療。
【檢查項目】:

重點項目解讀:
牙齒檢查:醫生會查看寶寶出牙狀況,了解寶寶是否患有齲齒,並指導家長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更多嬰幼兒體檢項目及時間表>>

該給嬰幼兒喝什麼樣的水?嬰幼兒絕對不能做的六件事

嬰幼兒體檢注意事項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體檢重點不同,寶寶時期的體檢主要是生長發育上的,2、3歲的孩子最主要檢查營養方面是否均衡,以免影響生長發育,如果是否貧血,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還要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檢查,包括現在社會常見的孤獨症、選擇性緘默症、攻擊行為等。
轉載:來自知識網路

Ⅸ 滿月的寶寶體檢都做什麼項目

一般檢查項目 一般檢查指的是觀察寶寶從頭到腳的外觀是否有異常,檢測寶寶的體溫、脈搏、心跳是否正常,並且了解寶寶的活動力或當下的精神狀況是否良好。此外,爸爸媽媽還要了解寶寶平日的食慾與大小便等等狀況是否正常。 體溫與脈搏 檢查寶寶的體溫與脈搏是否正常,通常是與身體檢查與打預防針一起進行的,如寶寶發高燒(38℃以上)時是不能打預防針的。 臉部 通過外觀的觀察,了解寶寶的五官是否對稱,某個部位是否有歪斜的狀況。 囟門 觸摸寶寶的前囟門處,了解是否有鼓起的現象(如果鼓起,代表腦壓增加),或是有凹陷的現象(如有,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脫水)。另外,寶寶的囟門通常會在1歲~1歲半之間合起來,若是過早或過晚密合,都有可能影響寶寶腦部的發育。 眼睛 用光筆照射寶寶的眼睛,觀察瞳孔的大小以及對光的反應,以及是否有斜視的問題。 嘴巴 先檢查寶寶嘴巴的外觀,看外觀是否正常;然後讓寶寶張開嘴,檢查口腔黏膜上是否有小白點等情形(有小白點,說明寶寶有奶垢或鵝口瘡)。 耳朵 檢查寶寶耳朵的大小是否適當,有無耳道或是長異物。同時還要檢查寶寶的聽力,在寶寶的耳朵旁邊發出聲音或是叫他,看看他對聲音的反應是否靈敏。 頸部 檢查寶寶是否有斜頸現象,或頸部兩側是否有先天性腫塊。 皮膚 按壓寶寶的額頭,了解寶寶是否有黃疸,並檢查其他部位的皮膚狀況,如是否有胎記、斑點,或是有皮膚過敏問題。 心臟(心雜音) 檢查寶寶的心臟是否有雜音,有些寶寶會有暫時性的心雜音,之後慢慢會消失。若沒有消失,就需要視情形做心臟超聲波檢查,了解寶寶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腹部 1摸摸寶寶的肚子,檢查肝脾是否有腫大或是硬塊。 2檢查寶寶的腸胃蠕動狀況是否正常。 3輕敲寶寶的肚子,了解是否有脹氣問題。 改善脹氣的方法 1改善餵食的方法,通常喂牛奶的寶寶脹氣問題較嚴重,餵奶前要檢查奶嘴中是否有過多空氣。 2無論是喂母乳還是喂配方奶,在寶寶喝完奶後務必要幫他拍背排氣。 3在餵食1個小時以後,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摩寶寶肚臍的周圍,或是用毛巾給寶寶熱敷肚子。 4在寶寶肚子周圍塗上薄荷油,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寶寶排氣。 外生殖器 1按壓寶寶的腹股溝管,看是否鼓起或很大,過大有可能是疝氣所致(腸胃跑到腹股溝管處)。 2檢查寶寶外生殖器的外觀、大小與位置是否正常,陰囊水腫或是隱睾是最常見的問題;另外則要看男生的包皮是否過緊,以及是否有尿道等等。 3檢查寶寶的睾丸是否有隱睾或是疝氣。 四肢 檢查寶寶的四肢外觀是否正常,是否有長短腳,手指、腳趾是否有畸形。 髖關節 1將寶寶的下肢彎曲成90°,並往下壓,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性髖關節異常或是脫臼。 2輕輕轉動寶寶的關節,注意其是否會發出聲音,若發出聲音則代表有異常。

閱讀全文

與滿月寶寶可以做哪些體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慈善老年公寓 瀏覽:979
重陽節名俗活動 瀏覽:952
父母離婚了如何補辦出生證 瀏覽:271
退休工資比在職高 瀏覽:36
想找50歲左右的熟女 瀏覽:850
香港九月九日重陽節放幾天假 瀏覽:416
父親60歲想買房 瀏覽:954
現在的長壽花軟軟的怎麼辦 瀏覽:999
2017兩會退休年齡提案 瀏覽:200
減肥養生還有什麼是熱詞 瀏覽:652
東莞60歲以後每月領多少錢 瀏覽:953
內地演員80歲以上姓馬 瀏覽:592
父親不工作也沒退休金 瀏覽:504
三周歲90cm 瀏覽:680
因不養父母被起訴怎麼辦 瀏覽:741
孝順初中報名 瀏覽:168
上海退休工資舉例 瀏覽:400
上海職工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163
老年人撿東西吃怎麼回事 瀏覽:943
福清馬山養老院電話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