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體檢肺癌的操作技術有哪些

體檢肺癌的操作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2 13:00:23

Ⅰ 肺癌早期應做哪些檢查

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環境日益惡化的當今社會,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長。 目前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早期肺癌缺乏特異性的症狀,很難被發現。由於早期肺癌病灶較小,對周圍臟器的侵犯不重,也未發生遠處轉移,因此根治性切除可能性大,預後也較好。臨床就診的肺癌多屬晚期,大多數病例發現時已不能手術。在就診的肺癌病人中,早期肺癌大多數是體檢或無意中發現,其原因就是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因此,早期發現和診斷,是提高肺癌生存率具有關鍵作用。 目前,早期發現肺癌的方法有以下一些方面: 1.胸部X線片:胸部X線片是肺癌篩查的首選方法,對普通人群比較適合。在敏感度更高的影像學技術發展的今天,胸片仍然位於發現肺癌的第一線,費用低、易被病人接受。胸片對肺癌的敏感性為80%左右,特異性為89%~99%。但其常因肋骨、心臟等臟器的遮蔽,難發現隱匿部位的病灶,是其欠缺的方面。 2.痰細胞學檢查:早期支氣管管腔內肺癌,往往在X線胸片尚無可疑病灶時,痰中已能找到癌細胞。這說明痰細胞學檢查要比X線發現得早。痰檢陽性率高低與取痰方法是否正確和次數有關。應讓病人深咳嗽,一般取在早晨醒來後第一口痰為好。一次檢查陰性不能否定肺癌的存在,以送檢4-6次為妥。有報告連續送檢三次,陽性檢出率可達70%~80%。近年來一些新的診斷技術應用於痰細胞學檢查,如檢查基因及某些基因產物表達的異常,可提高痰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由於痰檢部分病人依從性較差,臨床應用較少。 3.胸部CT檢查:能發現X線胸片所不能發現的肺內隱匿部位的病灶,並通過圖像可對病灶進行形態學上的分類和影像定性,還可以判斷有無淋巴結轉移,從而了解肺癌的進展程度。胸部CT具有定位清晰,解析度高,對肺內微小病灶能早期發現,採取積極的診療措施,應在臨床工作中推廣,尤其對於高危人群更為適合。 4.纖維或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一般不用於肺癌早期篩查,但對高危人群,胸部CT陽性病人,或痰細胞學檢查發現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而X線檢查陰性者,應進行支氣管鏡檢查。 5.PET-CT顯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PET)是目前影像學技術中最有前途的顯像技術之一,對肺部單發結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及准確性。

Ⅱ 早期診斷肺癌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是

臨床上,多數肺癌病人發現肺癌的症狀時大都到了中晚期,已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難道肺癌早期的症狀就隱蔽到不漏任何蛛絲馬跡嗎?現在,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早期診斷肺癌的方法。

對於肺門型肺癌,特別是鱗癌,用纖維支氣管鏡可以直接觀察到,大多數都可以進行組織學的診斷。但是,對於以腺癌為主的肺野型肺癌,不可能觀察到的病例較多,可在X線透視下採取組織,或者用刷子將細胞擦下來,進行細胞刷檢。

內窺鏡檢查(纖維支氣管鏡)對於肺癌結合胸部X線、CT等檢查,雖然可以發現很小的腫瘤,但為了確診,還必須取癌細胞和腫瘤組織用顯微鏡來診斷(組織學檢查、細胞學檢查)。這就是內窺鏡檢查。

病人吞下被稱為纖維支氣管鏡的直徑為5毫米左右的細軟管,從管尖端帶有的鏡頭上,可觀察到很深處的支氣管,在直接確認腫瘤存在的同時,可採取腫瘤組織。如不能直接觀察到,可在行X線透視的同時採取腫瘤細胞和組織。在入纖維支氣管鏡時,首先對喉和氣管內進行簡單的局部麻醉(用噴霧器裝的麻醉葯噴霧),這樣病人可比較放鬆地接受檢查。

經皮穿刺細胞檢查對用纖維支氣管鏡不能診斷的肺野型肺癌,可在X線透視和CT下,在看見腫瘤的同時,從身體外側進針穿刺採取腫瘤組織,進行組織和細胞的檢查。有時有引起等合並症的危險。

Ⅲ 想請教怎樣才能在體檢中重點篩查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可以檢查,肺癌腫瘤標志物:
1、癌胚抗原(CEA):70%的肺癌患者可出現CEA升高,不同病理類型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腺癌最高,正常參考值:血清CEA<5ug/L。2、糖鏈抗原50(CA50):肺癌患者CA50異常增高,正常參考值:血清CA50<24U/ml。3、鱗狀細胞癌抗原(SCC):肺鱗癌病人SCC升高,SCC對鱗癌的敏感性低而特異性高,25%~75%的肺鱗癌患者血清SCC升高。正常參考值:血清SCC<5ug/L。4、癌抗原125(CA125)晚期肺癌病人血清CA125也升高,其血清濃度隨肺癌的進展而增高。正常參考值:血清CA125<35U/ml。5、癌抗原15-3(CA15-3)肺癌患者CA15-3升高,正常參考值:血清CA15-3<28U/ml。6、β2微球蛋白(β2M)肺癌患者β2微球蛋白異常增高,正常參考值:血清β2M<24mg/L,尿<160ug/L。7、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小細胞肺癌病人NSE水平高出其他類型肺癌5-10倍,靈敏度達80%,特異性達80%~90%,正常參考值:血清NSE<12.5
U/mL。

Ⅳ 一般做什麼檢查可以查出患了肺癌

這個在{劉也 為堅持到底}中就有詳細的介紹的,方法是有好幾種的,可以先給你介紹幾種
1.痰檢,是一種方便、快捷的非創傷性檢查;
2.低劑量胸部螺旋CT檢查:可以發現常規胸片不能發現的微小病灶;
3.經皮肺穿刺或胸腔鏡檢查:對於胸部CT檢查發現的肺部異常,在懷疑有肺癌可能性時,應進一步做經皮肺穿刺或胸腔鏡檢查;
4.血清癌標記物檢查:一般不用於診斷,常用於疾病的隨訪,對疾病診斷有一定輔助價值;
5.PET—CT檢查:可作為胸部CT的補充;

希望對你是有幫助的 !!!

Ⅳ 肺癌做什麼檢查比較准確

(1)胸部影像學檢查。是發現腫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通過透視或正側位X 線胸片和CT 發現肺部陰影。
①中央型肺癌。向管腔內生長可引起支氣管阻塞徵象。阻塞不完全時呈現段、葉局限性氣腫。完全阻塞時,表現為段、葉不張。
肺不張伴有肺門淋巴結腫大時,下緣可表現為倒S 狀影像,是中央型肺癌,特別是右上葉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徵象。引流支氣管被阻塞後可導致遠端肺組織繼發性感染,發生肺炎或肺膿腫。炎症常呈段、葉分布,近肺門部陰影較濃。抗生素治療後吸收多不完全,易多次復發。若腫瘤向管腔外生長,可產生單側性、不規則的肺門腫塊。
腫塊亦可能由支氣管肺癌與轉移性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融合而成。CT可明顯提高解析度,CT 支氣管三維重建技術還可發現段支氣管以上管腔內的腫瘤或狹窄。
②周圍型肺癌。早期多呈局限性小斑片狀陰影,邊緣不清,密度較淡,易誤診為炎症或結核。隨著腫瘤增大,陰影漸增大,密度增高,呈圓形或類圓形,邊緣常呈分葉狀,伴有臍凹或細毛刺。高分辨CT 可清晰地顯示腫瘤的分葉、邊緣的毛刺、胸膜凹陷征、支氣管充氣征和空泡征,甚至鈣質分布類型。
如腫瘤向肺門淋巴結蔓延,可見其間引流淋巴管增粗形成條索狀陰影伴肺門淋巴結增大。癌組織壞死與支氣管相通後,表現為厚壁、偏心、內緣凹凸不平的癌性空洞。繼發感染時,洞內可出現液平。
腺癌經支氣管播散後,可表現類似支氣管肺炎的斑片狀浸潤陰影。
易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積液。也易侵犯肋骨,引起骨質破壞。
③細支氣管- 肺泡細胞癌。有結節型與彌漫型兩種表現。結節型與周圍型肺癌的圓形病灶的影像學表現不易區別。彌漫型為兩肺大小不等的結節狀播散病灶,邊界清楚,密度較高,隨病情發展逐漸增多,增大,甚至融合成肺炎樣片狀陰影。病灶間常有增深的網狀陰影,有時可見支氣管充氣征。
CT 的優點在於能夠顯示一些普通X 線檢查所不能發現的病變,包括小病灶和位於心臟後、脊柱旁、肺尖、近膈面及肋骨頭部位的病灶。CT 還可顯示早期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CT 更易識別腫瘤有無侵犯鄰近器官。
(2)磁共振顯像(MRI)。與CT 相比,在明確腫瘤與大血管之間的關繫上有優越性,而在發現小病灶(< 5mm)方面則不如CT 敏感。
(3)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PECT)。方法簡便、無創,利用腫瘤細胞攝取放射性核素與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進行腫瘤定位、定性和骨轉移診斷。目前應用的方法為放射性核素腫瘤陽性顯像和放射免疫腫瘤顯像。前者以親腫瘤的標記化合物作為顯像劑,雖性能穩定,但特異性差。後者以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腫瘤抗原或其相關抗原制備的特異抗體為顯像劑進行腫瘤定位診斷,特異性高,但制備過程復雜,影響因素多,穩定性不如前者。
(4)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顯像(PET)。與正常細胞相比,肺癌細胞的代謝及增殖加快,對葡萄糖的攝取增加,注入體內的18-氟-2- 脫氧D- 葡萄糖(FDG)可相應地在腫瘤細胞內大量積聚,其相對攝入量可以反映腫瘤細胞的侵襲性及生長速度,故可用於肺癌及淋巴結轉移的定性診斷,診斷肺癌骨轉移的價值也優於SPECT。
PET 掃描對肺癌的敏感性可達95%,特異性可達90%,對發現轉移病灶也很敏感,但對肺泡細胞癌的敏感性較差,評價時應予考慮。
(5)痰脫落細胞檢查。如果痰標本收集方法得當,3 次以上的系列痰標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診斷率提高到80%,周圍型肺癌的診斷率達50%。其他影響准確性的因素有:痰中混有膿性分泌物可引起惡性細胞液化;細胞病理學家識別惡性細胞的能力。
(6)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對診斷、確定病變范圍、明確手術指征與方式有幫助。纖支鏡可見的支氣管內病變,刷檢的診斷率可達92%,活檢診斷率可達93%。經支氣管鏡肺活檢(TBLB)可提高周圍型肺癌的診斷率。對於直徑大於4cm 的病變,診斷率可達到50% ~ 80%。但對於直徑小於2cm 的病變,診斷率僅20% 左右。纖支鏡檢查時的灌洗物、刷檢物的細胞學檢查也可對診斷提供重要幫助。
纖支鏡檢查的並發症很少,但檢查中可出現喉痙攣、氣胸、低氧血症和出血。有肺動脈高壓、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瀦留和出血體質者,應列為肺活檢的禁忌證。
(7)針吸細胞學檢查。可經皮或經纖支鏡進行針吸細胞學檢查,還可在超聲波、X 線或CT 引導下進行,目前常用的主要為淺表淋巴結和經超聲波引導針吸細胞學檢查。
①淺表淋巴結針吸細胞學檢查。可在局部麻醉甚至不麻醉時對鎖骨上或腋下腫大的淺表淋巴結做針吸細胞學檢查。對於質地較硬、活動度差的淋巴結可得到很高的診斷率。
②經纖支鏡針吸細胞學檢查。對於周圍型病變和氣管、支氣管旁腫大的淋巴結或腫塊,可經纖支鏡針吸細胞學檢查。與TBLB 合用時,可將中央型肺癌的診斷率提高到95%,彌補活檢鉗夾不到黏膜下病變時所造成的漏診。
③經皮針吸細胞學檢查。病變靠近胸壁者可在超聲引導下針吸活檢,病變不緊貼胸壁時,可在透視或CT 引導下穿刺針吸或活檢。
由於針刺吸取的細胞數量有限,可出現假陰性結果。為提高診斷率,可重復檢查。約29% 的病變最初細胞學檢查為陰性,重復檢查幾次後發現惡性細胞。經皮針吸細胞學檢查的常見並發症是氣胸,發生率約25% ~ 30%。
(8)縱隔鏡檢查。縱隔鏡檢查是一種對縱隔轉移淋巴結進行評價和取活檢的創傷性檢查手段。它有利於腫瘤的診斷及TNM 分期。
(9)胸腔鏡檢查。主要用於確定胸腔積液或胸膜腫塊的性質。
(10)其他細胞或病理檢查。如胸腔積液細胞學檢查、胸膜、淋巴結、肝或骨髓活檢。
(11)開胸肺活檢。若經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和針刺活檢等檢查均未能確立細胞學診斷,則考慮開胸肺活檢,但必須根據患者的年齡、肺功能等仔細權衡利弊後決定。
(12)腫瘤標志物檢查。肺癌的標志物很多,其中包括蛋白質、內分泌物質、肽類和各種抗原物質(如癌胚抗原CEA)及可溶性膜抗原(如CA-50、CA-125、CA-199)、某些酶(如神經特異性烯醇酶NSE、CYFRA21-1)等雖然對肺癌的診斷有一定幫助,但缺乏特異性,對某些肺癌的病情監測有一定參考價值。

Ⅵ 像癌症篩查常用哪些手段

常見的癌症篩查方法有:肺癌,每年一次的低劑量CT就可以早期發現;胃癌,每一年或者半年的胃鏡檢查;結腸癌,腸鏡檢查;乳腺癌,定期乳腺B超等,癌症是惡性腫瘤的總,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疾病。癌症復發的原因是癌細胞不斷的擴散。即使手術徹底清除原發灶,但之前已經被血管和淋巴管運輸到全身的癌細胞已經伺機而動了。因此早期發現至關重要。

Ⅶ 肺癌診斷的最准確方法是什麼

肺癌的醫治、完全康復最主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准確診斷,肺癌的種類繁多,其早期症狀不明顯,顯而易見如何精確診斷就成了首要關注的問題。首先,肺癌診斷的最佳時期是早期,但是肺癌患者早期的症狀並不是非常明顯,這就離不開常規的診斷檢查,隨著病程進展,可出現咳嗽、血痰、胸痛、發熱、氣促等症狀。支氣管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患者病變情況,同時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及取支氣管分泌物塗片查癌細胞,另外採取科學的檢查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檢查、低劑量螺旋CT、X線檢查、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等這些都是肺癌早期的檢查方法。肺癌早期的診斷對以後的治療是最重要的。其次,肺癌由於在臨床上表示種類繁多。很容易與其他病症混淆,比如肺結核病,肺結核球易與周圍型肺癌混淆,少數病人肺癌可以與肺結核合並存在由於臨床上無特殊表現,X線徵象又易被忽視,此時就必需進一步作痰細胞學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另外是支氣管肺炎發熱、寒戰等感染症狀比較明顯的肺部炎症,應進一步深入檢查。最後是其他肺部腫瘤,痰細胞學檢查不易找到癌細胞,鑒別診斷主要依靠詳細病史和原發癌腫的症狀和體征。總之對於與肺癌相關的肺部疾病一定要精確診斷。最後,特別是長期吸煙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對肺部做健康體檢,不要等到疾病已到中晚期身體明顯感覺不適才去就醫。科研結果表示肺癌病例按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和病程早晚等不同情況,在臨床上呈現的症狀和x線徵象也多種多樣,極易與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肺癌特別是早期病例的鑒別診斷,對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綜上所述,身體的健康,肺癌的治癒主要依靠是否進行了科學的診斷方法,對於肺癌早期檢查的忽視,以及診斷方法的錯誤選擇都會對肺癌的治癒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為了身心健康,為了及早發現並治癒肺癌,一定要精確診斷。

Ⅷ 目前國際上對肺癌的篩查有哪些技術

1、生化標志和基因技術
通過生化研究和鑒定基因組異常發現早期肺癌的進展非常快,但目前尚無臨床試驗顯示血、痰或呼氣試驗能有效診斷早期肺癌。生化標志可能對如下情況有意義,如危險分層、鑒定哪些患者應進一步檢查、哪些患者需要進一步研究。越來越多人承認,不同的肺腫瘤存在不同的基因組異常,這對靶向和個體化治療有幫助,但尚無證據顯示對早期檢查診斷肺癌有意義。
2、胸部X線檢查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非常強調胸部X線對早期診斷肺癌的作用,因為有幾項研究顯示X線檢查可以發現早期肺癌,並且檢查組患者可以獲得生存獲益。但是前列腺、肺、卵巢和結直腸檢查試驗顯示胸部X線檢查不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隨著CT的進步和廣泛應用,近期的臨床試驗都採用CT作為肺癌檢查工具。但在分析結果前要十分注意檢查試驗中存在的偏倚。

Ⅸ 常見癌症的體檢篩查方法,醫生一次性說清:體檢不走彎路

過去,人們只知道吃暖和穿暖,但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 養生 ,壽命也越來越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 癌症的發病率繼續增加 。因此,很多人都會經常體檢,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定期檢查。但是體檢真的有用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談論:某某每年定期檢查,平日定期鍛煉,注意 健康 飲食。為什麼她現在得了癌症。看來定期檢查不是很有用, 但是體檢真的沒用嗎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癌症篩查方法。相信看完之後,你就知道該做什麼了。

21世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 的身體對每個人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 ;再加上剛剛過去的疫情,我們深刻地發現,傳統的 健康 理念是「沒病就是 健康 」,現代人的 健康 理念是整體 健康 , 健康 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然而,雖然大家都知道 健康 的重要性,但似乎大家還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定期體檢的必要性;在體檢方面, 大家還是保持著固有的想法:生病後去醫院治療, 無需定期體檢認為這是浪費錢。很多疾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甚至沒有症狀,所以當出現症狀再去醫院治療時,往往會延誤最佳治療期。

說這么多,並不是為了嚇那些不願意體檢的人,我們經常會在電視的新聞報道中看到年輕人猝死的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他們有時胸痛心慌, 但是這些身體發出的信號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的在意 ,他們又怎麼會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措施呢?

所以,當我們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及時的去醫院做檢查, 而不是說抱有僥幸心理繼續的透支身體 ,所以即使我們平日里工作再忙碌,我們也要定時的去醫院檢查身體。

現在年輕人患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他們平日里經常忙於工作,定期檢查並不在意, 所以當患病的時候並沒有及早的發現疾病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期間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即使是億萬富翁,如果身體垮掉,那麼掙再多的錢也是無用途,因此不要把忙當借口就不注重自己的身體 健康 ,這也是為什麼會一直強調全面體檢的重要性。

疾病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只有定期去醫院做全面篩查及早的發現干預,才能將病情打敗,擁有 健康 的身體。 許多人意識不到體檢的重要性 ,下面是總結的幾條關於體檢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銘記於心。

體檢並不是走過場,而且讓我們可以對我們的身體狀況有個清晰的了解, 許多患惡性腫瘤的病人在初期都沒有發現自己的身體有異樣 ,而且去做體檢或者看其他疾病的時候才被診斷出來。

因此, 及早的預防疾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檢查及時發現疾病,才能盡早的消除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從源頭進行控制,才能避免病情惡化的危害。

據2020年全球患癌統計數據分析,全球在2020年新發的癌症病例就有1929萬例,中國佔475萬人,佔全球23.7%, 大部分原因可能與中國的文化,飲食習慣以有關

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新發排名前十的病例分別是: 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 。這十種癌症佔新發癌症病例的一大半,不分性別。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男性容易患上前列腺癌,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宮頸癌。

據統計死亡最高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通過數據,清晰的發現不管是常見的新發的癌症還是死亡率高的癌症,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 都包含在內。

就拿甲狀腺癌來講,雖然發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低,一般的甲狀腺癌都是可以醫治的,因此不要感覺患癌就沒有希望可言,有些癌症在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比如白血病發病率非常低,但是一旦患上白血病死亡率就極高,所以不要認為癌症是不可醫治的, 只有定期做全面篩查,發現疾病才能及時的干預治療。

(1) 首先是肺癌 ,肺癌一直位居榜首,所以肺 癌的篩查至關重要 。常規篩查肺癌檢查是胸部X光檢查,胸部X光很便宜,大約100元。

但胸部X光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肺癌,容易錯過誤診。

所以真正肺癌檢查應該做胸部CT ,胸部CT的種類很多,包括目前許多人推薦的低劑量CT,認為輻射越少越安全越好。但其實很多醫院不做低劑量CT,直接做常規的普通CT掃,價格是上百元,400-700元都有,而且各個地方都不一樣。

如果平胸部CT掃描發現問題,可以進行進一步的CT增強掃描。但 對於肺癌的篩查,一次平胸部CT掃描就足夠了 ,幾百元就可以完成。40歲以上的人一年可以做一次,輻射量不大,如果以前沒有發現問題,現在才發現問題,一般是早期,所以治療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結直腸癌是胃腸道的常見腫瘤,在2020年的新病例中排名第二, 發病率在41至65歲的人群中最高。

如果你想及早發現結直腸癌, 只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結腸鏡檢查。 通過觀察糞便中是否有血液,便秘等都是不準確和容易誤診的,一旦有疑問,就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因為有些癌症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不知道沒有結腸鏡檢查是否有問題。

(3)胃癌,胃癌不用說,我們都知道,要胃鏡才能檢查清楚,胃鏡檢查直接從口腔進入,深入胃粘膜,為了看是否有潰瘍是否是癌性的, 普通肝膽胰腺和脾臟超聲是沒有辦法判斷是否有胃癌的 ,不要以為做內臟彩超就可以放鬆,必須進行胃鏡檢查。

談到胃癌,我們一起說說食道癌 。因為食道癌的發現也是通過胃鏡檢查證實的,做胃鏡檢查時,我們能看到食道,胃和十二指腸,胃鏡檢查的價格與結腸鏡檢查沒有太大區別, 最好在40歲以上做一次

如果有高危因素(如家裡有胃癌親戚,有胃炎,胃痛等),則更建議做。如果你第一次做,發現它很乾凈,那麼在3-5年內再做第二次,並不需要每年都這樣做。 如果發現問題,請根據醫生的建議復查。

(4)乳腺癌,這基本上是一種只有女性才有的癌症, 男性也會有,但很少見 ,所以沒有人會去檢查男人,基本都是女性,價格也差不多,大概300元左右。

乳腺癌的 高發病率在45-50歲之間 ,但從20歲開始逐漸增加,20歲以下很少見。對於3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沒有高危情況,也可以每2年做一次。

(5)肝癌,肝癌最常見的病因是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 ,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素,患肝癌的可能性比較低,所以肝炎患者一定要好好治療。

肝癌的篩查方法其實比較簡單,做一個腹部超聲就可以了, 直接看肝臟、膽囊、胰腺和脾臟 ,現在超聲波也非常靈敏,只要有肝癌,哪怕是肝癌比較小,彩超也可以發現。

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等患者,每年一次彩超檢查肝臟 ,沒有這些疾病,但最好每年也做一次,畢竟彩超不貴,沒有不適,做起來也沒有害處。彩超一次大約100-200元。

胰腺癌篩查最好做腹部CT ,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CT的價格也是幾百元。每年做一次CT會有所幫助,但胰腺癌進展非常快。

(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腫瘤 ,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中很少見。但是,從篩查的角度來看,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因為每年做一次彩超,可以同時做腹部、尿路和甲狀腺的彩超,可以看到前列腺和膀胱,成本相對便宜。

但彩超發現早期前列腺癌不是很好,最好做CT或MRI,這是比較昂貴的。因為老年男性非常普遍, 中年男性並沒必要必須每年檢查一次

(9)宮頸癌,這是婦科腫瘤。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TCT和HPV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變,如果連續幾年正常, 那麼後期篩查時間可以延長到2-3年 ,一次也是幾百元。

別以為只有中年女性才得宮頸癌, 30歲甚至20歲的宮頸癌也都存在 ,因此,每年進行體檢時,應進行婦科檢查,也可以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

現在我們有了HPV疫苗,符合條件的女性盡可能多地接種疫苗。

綜上所述,為了盡快發現盡快治療這些常見的癌症, 如果今年還沒有做過體檢 ,而且今年已經40多歲了,那麼建議你去醫院做這些項目:胸部CT、腹部超聲(或直接腹部CT)、甲狀腺和乳房超聲、胃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婦科檢查(女性)這是一項輔助檢查,費用約為4000-5000。

如果你去年做了胃鏡結腸鏡檢查 ,你今年就不想做,成本幾乎可以減半。要做一個尿常規,可以看看是否有紅細胞,這對尿路出血判斷、結石或腫瘤篩查有幫助。

糞便也可以留看是否有隱血, 這對判斷是否存在結直腸癌具有一定的意義 。整體來看,第一次體檢的費用會更高,到5000元左右。第二次可能3000元就可以做到,便宜很多。

健康 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如果身體都垮掉了,那麼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寸步難行。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注重自己的 健康 ,不要認為平日里身體硬朗就可以不用定期做體檢,這樣你就是在傷害你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我們的身體負責 ,定期檢查身體,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只有身體無病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學會重視自己的身體,有了好的身體比什麼都值得。

閱讀全文

與體檢肺癌的操作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順父母的男生好不好 瀏覽:307
宜昌市企業退休人員工資 瀏覽:868
春節送父母什麼實用的禮物好 瀏覽:747
老人家腳懷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瀏覽:272
全身體檢肌肉量多少錢 瀏覽:207
丁卯日柱最孝順 瀏覽:244
成都養老保險斷交 瀏覽:708
養生熬膏的前景如何 瀏覽:91
哪些領導崗位是養老的 瀏覽:29
慰問老人家庭基本情況表格 瀏覽:650
怎麼查詢養老斷繳的具體月份 瀏覽:187
交了25年養老保險退休 瀏覽:632
南方老人家哪個月份去北京 瀏覽:172
老人家上天堂的時候留下眼淚 瀏覽:27
銀杏葉片能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922
體檢的尿檢主要測什麼 瀏覽:759
江津富硒長壽 瀏覽:656
怎麼讓父母早起 瀏覽:565
女孩重陽節出生取名 瀏覽:5
70歲男視力衰退食慾下降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