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血糖體檢檢查哪些內容

血糖體檢檢查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12-15 09:46:08

① 血糖檢測有哪些項目

1: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C肽釋放試驗:此項檢查是糖尿病體檢中最重要的一項。
2:糖化血紅蛋白:無論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紅蛋白主要作為對過去2-3月內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種監測手段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達標的金標准,正常值為4.0-6.5%。
3:空腹血糖檢查:空腹血糖檢查是糖尿病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可以在醫院進行抽血通過生化分析儀來檢測靜脈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監測儀的試紙檢測指血血糖,這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葡萄糖氧化酶法反應來獲得結果,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4:餐後2小時血糖檢查: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也是診斷和監測糖尿病的另一種重要方法。臨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後2小時血糖明顯增高,也可診斷為糖尿病。常規體檢單純檢測空腹血糖幾乎要漏診50%的糖尿病患者。
5:尿糖檢查:直到自我血糖監測出現之前,尿糖的檢查一直是每日評估糖尿病控制情況的主要方法。

② 高血糖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准。有明顯「三多一少」症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尿糖
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准。
3.尿酮體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
4.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
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常或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見血脂異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時尤為明顯。表現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標
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是1型糖尿病體液免疫異常的三項重要指標,其中以GAD抗體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對1型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有預測1型糖尿病的意義。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聯方法
可靈敏地檢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輕度升高。

③ 糖尿病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1.血糖:反映瞬間血糖值,是很理想的監測手段。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空腹血糖高,意味著基礎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的能力強。餐後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島素的儲備能力差,或存在胰島素抵抗。
2.尿常規:幫助了解有否尿路感染,有否糖尿病酮症。尿常規檢查對於女性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因為一部分女性患者可出現無症狀的尿路感染。愛康國賓專家建議,尿蛋白及尿常規檢查有問題,應進一步檢查血肌酐和尿素氮以及腎臟B超。若血肌酐和尿素氮明顯升高,說明腎臟排除血液中的廢物或有毒物質的能力下降了。
3.體重: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特點是肥胖,了解自己的體重,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飲食和運動的治療方案。
4.血壓:高血壓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高血壓可促進和加重糖尿病並發症,如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等。
5.血脂:臨床證實,糖尿病患者中較常出現合並血脂異常。合並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並高低密度蛋白,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更高,且加重胰島素抵抗,因此,糾正血脂紊亂是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環節。
6.尿白蛋白: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說明腎臟已經受損。對於腎臟受損的糖尿病患者,加強血糖、血壓的控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7.心電圖:臨床發現常見患者有心血管並發症卻無症狀,繼而定期檢查心電圖就顯得尤為重要。愛康國賓專家建議,以往有過心肌梗死,最近頻發心前區不適、悶脹疼痛,以及發現自己心律不齊、有時會停跳者,都需隨時檢查心電圖,有的患者甚至需要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加做心臟彩超。

④ 糖尿病檢查,應該做哪些檢查

尿常規檢查內容一般包括尿的顏色(COL)、透明度(CLA)、葡萄糖(GLU)、膽紅素(BIL)、酸鹼度(pH)、酮體(KET)、尿蛋白(PRO)等十幾項內容。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沒有泌尿系感染等情況。

注意事項:一般控制理想的狀態下半年查一次,檢查前一天晚上10點以後不要進食,檢查當天空腹;女性留取尿標本時應避開經期;最好留取中段尿。需要重點注意的指標是:葡萄糖>10mmol或酮體出現「+」要及時處理,必要時就醫。

糖化血紅蛋白是確定血糖控制水平是否符合標準的金標准。血液中葡萄糖的測量是對糖尿病三項測試的測量,即尿蛋白測試、手動檢眼鏡測試和視網膜測試。

⑤ 糖尿病人體檢要做些什麼

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是監控血糖,其他就是檢測一些並發症。
1、血糖分空腹血糖、隨機血糖、糖耐量測試等檢查,反映了即時的血糖控制水平。
2、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是隨機抽血檢查的,可以反映近2個月內血糖控制的水平。
3、眼底檢查,眼底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視網膜病變,以及時干預。
4、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腎功能損害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並發症,重要性不言而喻。
5、血壓及心臟功能檢查,這個主要是針對已經出現腎功能損害的患者來說的,因為腎臟出問題可以導致腎性高血壓。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檢查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監控病情的發展,為葯物的使用提供依據,增加葯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低血糖等)。如果檢查發現並發症就可及時治療。
血壓、脈搏、體重及腰臀圍情況,應至少每周測定一次。
血糖及尿常規,尿常規中尤其應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體的情況,應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
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每二至三個月檢查一次。
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
眼部情況(應包括眼底檢查),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
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情況,每半年檢查一次。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等等,另外健悅坊第三生活空間的醫生會讓得糖尿病比較長時間的會員去做個胰島素釋放試驗、和C肽功能檢查。
胰島素釋放試驗 C肽釋放試驗 糖化血紅蛋白蛋白 肝腎功能 胰島素抗體檢測 尿微量白蛋白 血脂
糖尿病並發症的篩查
血糖:反應瞬間血糖值,是理想的檢測手段。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空腹血糖較高表明基礎胰島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的能力強;餐後血糖較高,提示自身胰島素的儲備能力較差或存在胰島素抵抗。
尿常規:幫助了解有否尿路感染,有否糖尿病酮症。尿常規檢查對於女性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因為女性患者可出現無症狀性尿路感染。尿蛋白及尿常規檢查有問題應進一步檢查血肌酐、尿素氮和腎臟B超。
體重: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特點是肥胖,了解自己的體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飲食及運動方案。
血壓:高血壓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高血壓可促進和加重糖尿病並發症,如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等。
血脂:臨床證實,糖尿病患者中較常出現合並血脂異常。合並高膽固醇血症、高甘

⑥ 糖尿病的檢查項目有什麼

懷疑是否有糖尿病,應該做哪些檢查,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這里簡單加以介紹。
1.與診斷有關的檢查(1)血糖。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這是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2)尿糖。其可為糖尿病提供診斷線索,但不能根據尿糖陽性或陰性診斷或排除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當患者空腹或餐後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還達不到糖尿病診斷標准時,就需要進一步做OGTT,來最終確定有無糖尿病。
(4)胰島功能測定。其包括胰島素釋放試驗(IRT)和C-肽釋放試驗(CPRT),該試驗通過測定空腹及餐後各個時點胰島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有助於明確糖尿病的分類。
(5)自身抗體檢查。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Ⅰ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抗體往往呈陽性,Ⅱ型則陰性。
(6)胸部X線拍片檢查。其可明確是否合並肺結核或肺部感染。
(7)骨密度檢查。其可了解有無骨質疏鬆。
一般說來,血糖(包括空腹與餐後)應每周檢查1次;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檢查1次;眼底每半年至1年檢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檢查1次。
2.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檢查無論是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了解一段時期內血糖控制的真實水平,需要檢查以下幾項。
(1)糖化血紅蛋白(GHb)。其可以反映近2~3個月內總的血糖水平,正常值為4%~6%。
(2)糖化血清蛋白(GSP)。其可以反映近2~3周內總的血糖水平,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
3.與並發症有關的檢查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來自於由它引起的各種並發症,為了全面了解病情,除了血糖以外,患者還須檢查下列指標。
(1)血壓、血脂、血流變、血酮體、肝腎功能、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檢查了解是否合並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病、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等等。
(2)眼科檢查。了解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
(3)神經科檢查。用10克單尼龍絲進行觸覺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
(4)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5)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檢查。了解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

⑦ 血糖檢查一般都檢查幾項

血糖檢查的項目主要有5種:
1、進行葡萄糖檢測。
2、進行胰島素檢查,因為血糖整體的代謝由胰島素控制。
3、進行C肽檢查,若C肽增高,通常認為患者的血糖調控能力受損。
4、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患者三個月的血糖情況。
5、進行糖耐量檢查。

⑧ 血糖檢查項目

1、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C肽釋放試驗:

此項檢查是糖尿病體檢中最重要的一項。糖耐量試驗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的診斷試驗,是測定靜脈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負荷後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 mmol/L,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試驗同時,可以采血測定胰島素、C肽,了解胰腺B細胞在葡萄糖負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協助判斷胰腺B細胞的儲備功能,尤其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有指導意義。

2、糖化血紅蛋白:

無論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紅蛋白主要作為對過去2-3月內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種監測手段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達標的金標准,正常值為4.0-6.5%。

3、空腹血糖檢查:

空腹血糖檢查是糖尿病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可以在醫院進行抽血通過生化分析儀來檢測靜脈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監測儀的試紙檢測指血血糖,這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葡萄糖氧化酶法反應來獲得結果,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4、餐後2小時血糖檢查:

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也是診斷和監測糖尿病的另一種重要方法。臨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後2小時血糖明顯增高,也可診斷為糖尿病。常規體檢單純檢測空腹血糖幾乎要漏診50%的糖尿病患者。

5、尿糖檢查:

直到自我血糖監測出現之前,尿糖的檢查一直是每日評估糖尿病控制情況的主要方法。

⑨ 糖尿病人體檢查什麼這13個檢查項目必不可少,別漏了!

隨著現代人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人們對於身體檢查這件事也越來越重視,以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及時發現潛在的病情。而作為糖尿病人,體檢是更加不能錯過的,因為糖尿病的並發症很多,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出現。

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做哪些檢查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4項檢查,了解糖尿病控制情況

1、血糖

血糖的高低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直接說明了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成果。如果血糖一直居高不降,就說明也許是治療手段或者吃的葯物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改正治療方法。

靜脈血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較血糖儀監測更為准確,體檢時糖尿病病友不妨測一下,做到心裡有數。

2、血脂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檢查自己的血脂來預防糖尿病的並發症,糖尿病合並高血脂。血脂主要檢查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如果出了血脂比較高的情況,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將血脂降下來,以預防高血壓合並高脂症。

3、血壓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合並高血壓,糖尿病合並高血壓使心血管病、腦卒中、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病情發展的風險明顯增加,需要引起關注。糖友也可以配備一台經過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在家中進行自我監測。

4、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抽血前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評價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標准。一般來說,糖化血紅蛋白≤7%為達標。

建議剛接受治療者每3個月監測一次,達到治療目標者可每6個月監測一次。

9項篩查,了解有無並發症

1、肝臟檢查

肝臟是胰島素發揮作用的靶器官,也是大部分葯物代謝的場所,肝功異常會使胰島素或葯物控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肝臟功能是指導醫生選擇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2、腎臟檢查

高糖狀態,易損傷腎小球毛細血管,腎臟B超、尿常規和尿微量白蛋白可幫助排查是否患有早期糖尿病腎病,多數葯物從腎臟代謝排出,腎功能也是指導用葯的指標之一。

3、眼部檢查

眼部檢查也是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一個檢查項目,因為糖尿病眼病也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一種,會使患者的視力受到影響。通過定期的眼部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是否出現了糖尿病眼病,以便及時得到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多發生在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分為六期、兩大期。1期:微血管瘤、小出血點;2期:出現硬性滲出;3期:出現棉絮狀軟性滲出;4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積血;5期:纖維血管增殖、玻璃體機化;6期: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失明。前三期為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後三期為增殖期視網膜病變。不同分期應不同的治療方法,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盡早篩查是否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避免更嚴重的病情發生。

4、神經病變檢查

包括踝反射、針刺痛覺、震動覺、壓力覺等,如果兩項異常即可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必要時藉助神經電生理檢查,以確診是否存在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神經病變關鍵在於早發現,如果已經發生,治療難度非常大,且預後差。

5、下肢血管超聲檢查

下肢血管病變的主要症狀為間歇性跛行,可利用踝肱指數、下肢血管超聲來確定是否有下肢血管病變。

6、骨密度檢查

高糖狀態時,會使大量鈣質從尿液中流失,骨折風險增加。骨密度越低,骨折風險越高。

7、足部檢查

觀察腳的皮膚顏色、足背動脈血管搏動情況、是否有足部畸形,盡早干預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8、尿常規檢查

糖尿病人在體檢時之所以要測尿常規,主要是為了預防糖尿病的並發症,糖尿病腎病。因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以通過血常規的結果判斷有無。尿常規有很多種測量內容,包括尿液細胞檢測、尿蛋白、尿血糖等。因為糖尿病腎病的並發症非常嚴重,因此要需要實時的監測,尿常規最好是一個月就要做一次檢查。

9、心電圖檢查

糖尿病人發生心肌梗死(特別是無痛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的概率較高,心電圖檢查能及時發現患者是否有存在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的情況。

總之,糖尿病患者有很多比較危險的並發症,因此需要定期的做全身檢查。由於體檢項目比較多,可能需要在多個科室就診,但不要怕麻煩,只有這些事情做好了,健康才會有保障。

閱讀全文

與血糖體檢檢查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秋走訪敬老院 瀏覽:393
老年活動中心不讓用 瀏覽:457
新鄉養老金今年什麼時候到位 瀏覽:573
長壽花長溺寵怎麼辦 瀏覽:999
一句有關孝敬的名言 瀏覽:400
長壽花幾月入室 瀏覽:461
跟老年人的話題 瀏覽:305
私企退休金能拿多少 瀏覽:963
重陽節出生的小孩起名 瀏覽:264
宜賓市2016年養老保險交費標准 瀏覽:88
特崗體檢貧血怎麼辦 瀏覽:15
老年人適合吃的肉菜有哪些 瀏覽:192
許昌老年公寓收費標准 瀏覽:61
中老年人秋裝連裙 瀏覽:1
甘肅省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規定 瀏覽:27
退休工資明細表怎麼查 瀏覽:90
50老年人要吃什麼補品比較好 瀏覽:125
常規入學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503
80歲老人做血管造影 瀏覽:528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的故事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