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體檢項目營養發育狀況是什麼

體檢項目營養發育狀況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0 18:29:27

⑴ 高考體檢項目發育狀況包括什麼

首先不是一絲不掛,這點你先放心。

高考體檢項目主要包括:眼科、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科等。其中,眼科包括視力、色覺檢查;內科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腹部臟器等檢查;外科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檢查;耳鼻喉科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檢查;口腔科包括唇齶、口吃、牙齒等檢查;放射科主要做胸部透視;此外,還有肝功能檢查。

⑵ 福建高考體檢單上有個發育狀況是什麼_檢查什麼

這是例行體檢的一個指標,沒有多麼重要。是指你的體重水平,分為營養不良,正常(中等),肥胖幾個等級,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只要沒有什麼傳染等疾病,都沒有事!好好復習吧!祝你好運!

⑶ 幼兒園體檢都檢查什麼

你好,樓主:
體檢地點:當地保健站(幼兒園會告知體檢地點)
體檢項目:主要包括營養狀況、血色素、聽力篩查、預防接種、以往病史、是否是過敏體質等。此外,醫生還會看看孩子的扁桃體、淋巴結有沒有腫大、發炎等現象;心肝脾肺以及骨骼、皮膚和外生殖器等發育情況,還包括孩子的眼睛有無斜視等。個別幼兒園還會讓孩子進行智商測試。一般來說,智商在85分以上就屬於正常了。
網友分享寶寶入園體檢經驗:
周一到周五早上8點帶寶寶去就行了,有體檢卡的帶體檢卡,其他什麼都不用帶。
要抽血的,但可以吃早飯。其他就是很常規的,量量身高,稱稱體重,看看眼睛啥的,很快就能體檢好。
入園體檢只要57元吧,記憶可能有點偏差。不過可能醫生要建議你做微量元素,也是50多元,感覺這個不是必須的,但我還是做了。體檢報告當天下午3點半以後就可以拿,微量元素報告要一周。

⑷ 高考體檢裡面的「發育情況」指的是檢測什麼

高考體檢檢查的所謂的發育情況就是檢查身高、體重、體型等方面。

高考體檢是指凡參加高考的考生必須參加的體檢。通過體檢,一方面,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另一方面,體檢結果將作為考生檔案的一部分,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體檢主要檢查七個方面項目,它們是:眼科,包括視力、色覺、眼病;內科,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腹部臟器等;

外科,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耳鼻喉科,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口腔科,包括唇齶、口吃等;胸部透視;肝功能檢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4)體檢項目營養發育狀況是什麼擴展閱讀: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體檢表上專業受限問題 。

注意事項:

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校可以不予錄取

1、嚴重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癒,或房室間隔缺損分流量少,動脈導管未閉返流血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專科檢查確定無需手術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壓病。

2、重症支氣管擴張、哮喘,惡性腫瘤、慢性腎炎、尿毒症。

3、嚴重的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

4、重症或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精神病未治癒、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

5、慢性肝炎病人並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結核病除下列情況外可以不予錄取。

(1) 原發型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已硬結穩定;結核型胸膜炎已治癒或治癒後遺有胸膜肥厚者;

(2) 一切肺外結核(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結核治癒後一年以上未復發,經二級以上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專科檢查無變化者;

(3) 淋巴腺結核已臨床治癒無症狀者。

⑸ 高考體檢發育營養標准

高考體檢不會涉及到這方面,只要身高體重正常無慢性疾病就以。
高考體檢項目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項目,分別是眼科、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部透視;肝功能檢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1、眼科主要包括視力、色覺、眼病等項目。
2、內科主要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腹部臟器等項目。
3、耳鼻喉科主要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項目
4、外科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項目。
5、口腔科主要包括包括唇齶、口吃等項目,所以高考體檢並沒有營養發育的要求及標准。

⑹ 高考體檢項目發育狀況包括什麼

呵呵,不是。發育情況是醫生根據身高、體重等客觀指標分析後對身體狀況的總體評估,一般用詞就是發育良好、正常、較差等。就目前的營養條件,相信你們都是發育良好啦。不用過分擔心的,一般沒問題的,只是走個過場。
高考體檢項目主要包括:眼科、內科、外科、耳鼻紶互官就擢腳規協海茅喉科、口腔科、放射科等。其中,眼科包括視力、色覺檢查;內科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腹部臟器等檢查;外科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檢查;耳鼻喉科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檢查;口腔科包括唇齶、口吃、牙齒等檢查;放射科主要做胸部透視;此外,還有肝功能檢查。

⑺ 幼兒園體檢都檢查什麼

你好,樓主:
體檢地點:當地保健站(幼兒園會告知體檢地點)
體檢項目:主要包括營養狀況、血色素、聽力篩查、預防接種、以往病史、是否是過敏體質等。此外,醫生還會看看孩子的扁桃體、淋巴結有沒有腫大、發炎等現象;心肝脾肺以及骨骼、皮膚和外生殖器等發育情況,還包括孩子的眼睛有無斜視等。個別幼兒園還會讓孩子進行智商測試。一般來說,智商在85分以上就屬於正常了。
網友分享寶寶入園體檢經驗:
周一到周五早上8點帶寶寶去就行了,有體檢卡的帶體檢卡,其他什麼都不用帶。
要抽血的,但可以吃早飯。其他就是很常規的,量量身高,稱稱體重,看看眼睛啥的,很快就能體檢好。
入園體檢只要57元吧,記憶可能有點偏差。不過可能醫生要建議你做微量元素,也是50多元,感覺這個不是必須的,但我還是做了。體檢報告當天下午3點半以後就可以拿,微量元素報告要一周。

⑻ 反映營養和健康狀況的常用人體測量指標有哪些其判定標準是什麼

生長發育的形態指標是指身體及其各部分在形態上可測出的各種量度(如長、寬、圍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態指標是體重和身高。此外,代表長度的還有坐高、手長、足長、上肢長、下肢長;代表寬度的有肩寬、骨盆寬、胸廓橫徑和前後徑;代表圍度的有頭圍、胸圍、上臂圍、大腿圍、小腿圍;代表營養狀況的有皮褶厚度。 1.體重體重是指人體的總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兒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內臟重量及其增長的綜合情況,也作為計算葯量的重要依據。與身高相結合可用以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和體型特點。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為3千克左右,出生後3—4個月體重達6千克左右,1歲時達9千克。1歲內嬰兒的體重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1—6個月 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7 kg 7—12個月 體重(千克)≈6 kg+月齡×0.25 kg 2歲時,兒童體重平均為12千克左右,此後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故2—10歲兒童的體重可按下式估算:體重(千克)≈年齡×2+8 定期測量體重可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和營養狀況,並作為指導兒童喂養及早期發現疾病的依據。測量前應排完大小便、赤腳、只穿背心短褲。測量須使用專門的人體測量杠桿秤,站或蹲在秤台中央。1月以內的嬰兒用特製的嬰兒磅秤,讓兒童卧於秤盤中進行測量。使用前先校正零點,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1千克。用體重評價兒童的營養狀況時一般用兩種方法:①按年齡的體重。按兒童年齡分組,用體重的均值作為標准,以均值±10 %作為正常范圍,大於l0%為超重,大於20%以上為肥胖;相反,小於10%為輕度營養不良,小於20%一40%為中度營養不良,小於40%以上為重度營養不良。②按身長(身高)的體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用不同數值的身長(身高)所應有的體重為基準,不分年齡和性別,用百分位數法列表,使用時按照兒童的身長(身高)值查出標准體重,如果所測兒童的體重位於第20百分位數到第80百分位數之間,說明該兒童的體重屬正常范圍。 2.身是(身高) 身長是指人體站立時顱頂到腳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態指標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長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現的個體差異,比體重所表現的更大。身高方面的異常,大多由於先天性的骨骼發育異常與內分泌疾病所致。與出生時的身長相比,1周歲時的身長約為1.5倍,4歲時為2倍。2歲以後,兒童的平均身高可按下面公式估算:身高≈(年齡×5)+75厘米 3歲以下的兒童可用量床測身長(卧位時顱頂點到腳跟的垂直長度);3歲以上的兒童可用身高計測身高(站立時,顱頂點到腳跟的垂直高度)。在使用身高計測量兒童身高時,受測兒童脫去鞋帽,取立正姿勢鶼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並攏,足尖分開。足跟、骶骨部和肩胛間三點靠在身高尺上,軀干自然地挺直,兩眼平視前方,頭部保持正直。測量者將滑測板輕壓受測者頭頂,測量者的眼睛與滑測板呈水平位。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3.坐高(頂臀長) 坐高是坐位時從顱頂點至臀部接觸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軀乾的生長情況,與身高比較時可說明下肢與軀乾的比例關系。 3歲以下兒童應卧位測量頂臀長。嬰幼兒平卧於量板上,使之身體伸直、兩腿並攏,用兩手將兒童頭貼緊固定於正中位置。測量者左手將兒童兩腳提起,使小腿與大腿成直角,右手將活動板貼住臀部,測得值即為頂臀長。 3歲以上兒童坐位測量,稱坐高。受測兒童坐於高度相宜的矮凳上,先令其身軀前傾,骶部緊貼至尺或牆壁,然後坐直,對頭、肩的位置與測身高時相同,兩大腿伸面與身軀成直角而與地面平行,且兩腿靠攏,兩足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測量者以手移動滑測板輕壓顱頂點後進行讀數。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4.頭圍頭圍能反映顱和腦的大小以及發育情況,是判斷大腦發育障礙,如腦積水、頭小畸形等的主要診斷依據。兒童出生時,頭圍已達到成人頭圍的65%左右,10歲時則達到成人頭圍的95%以上。新生兒頭圍平均值為34 cm,1周歲時為45 cm,2周歲時為47 cm,3~4歲共增長1.5 cm,以後增長得更少。所以對頭圍的監測在出生後頭2年尤為重要。測量頭圍時,測量者面對兒童,將布捲尺的始端固定於眉間最突出點,然後環繞頭圍,經過枕骨粗隆,再向眉間圍攏,捲尺在頭兩側的水平要一致。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5.胸圍胸圍表示胸廓的容積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層的發育情況,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體形態及呼吸器官的發育狀況,以及體育運動的效果。出生時,胸圍為32 cm左右,兒童的平均胸圍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增加12 cm,速度最快;第二年增加3 cml以後每年約增加1 cm。測量胸圍時,3歲以下的兒童取卧位,3歲以上取立位,均不取坐位。要讓兒童的呼吸處於平靜狀態下再測量胸圍。在取立位測量時,受測者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肩放鬆,兩上肢自然下垂。測量者面對受測者,將帶尺上緣經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緣至胸前,帶尺下緣經過乳頭上緣。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一位。

閱讀全文

與體檢項目營養發育狀況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詩歌小報簡單 瀏覽:82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是怎樣的 瀏覽:630
養老金146000元42年工齡能開多少 瀏覽:298
預發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瀏覽:439
為老年人義診活動信息 瀏覽:266
長壽竹配什麼植物做盆景 瀏覽:573
孝順父母難 瀏覽:181
春節到敬老院 瀏覽:289
福年長壽毛筆字隸書怎麼寫 瀏覽:28
長壽北到都江堰坐火車怎麼走 瀏覽:217
50歲月經過多吃什麼葯 瀏覽:903
3歲兒童呼吸頻率70 瀏覽:650
計生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532
國外溫泉養老基地哪個地方好 瀏覽:806
淮北地區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952
父母體檢應該做哪些 瀏覽:207
河北健康養老怎麼樣 瀏覽:17
黑龍江省2020年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94
餘杭鎮敬老院電話 瀏覽:228
為什麼老人家也有脾氣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