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看懂體檢化驗單數據
尿亞硝酸鹽試驗
NIT
陰性一
陽性、尿路細菌性感染
尿沉渣鏡檢:
紅細胞
RBC
0-3/HPF
增多常見於泌尿系統結石、結核、腫瘤、腎炎及外傷,亦見於鄰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腫瘤、直腸、子宮的腫瘤累及泌尿道時。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感染性心內膜炎。血液病如過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亦可在尿中出現較多的紅細胞。
白細胞
WBC
0-5/HPF
白細胞增多大部分為膿細胞,常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結核、腎腫瘤等。婦女可因白帶混入尿液而致白細胞增多。
上皮細胞
少量出現無臨床意義
管型
出現管型結合臨床
腦脊液常規
CSFRT
無色透明液體不含紅細胞,白細胞數極少,蛋白定性試驗一
葡萄糖定性試驗,五管陽性,PH 7.3-7.6
中性粒細胞增多:各種感染性增多見於多種腦膜炎,非感染性增多見於中樞神經系統出血後,多次腰穿後、腦室造影、白血病波及腫瘤轉移以及腦血管栓塞。
淋巴細胞增多,感染性增多見於多種腦膜為炎。非感染性增多見於葯物性腦病,格林~巴綜合症,急性彌散性腦脊髓炎、腦膜結節病、多神經炎、動脈周圍炎。
精液常規
正常精液為乳白色粘性液體,一次排出量為2.0~4.0ml,30分鍾至於小時自行液化。pH 7.5-8.5,活動率>70%,活力優+良>50%,WBC<5個/HPF,RBC<5個/HPF
精子密度低或無精子,可見於生殖系結核,非特異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並發睾丸炎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睾丸發育不良,隱睾症等。此外大劑量射線、工業污染、多種葯物亦可引起精子密度減低,前列腺炎症、精囊炎可影響精液量及精液凝固,液化性狀。精液中大量白細胞並見紅細胞者多見於生殖系統炎症、結核,大量紅細胞者可見於外傷或腫瘤,如查見癌細胞則為診斷生殖系統癌極有意義。
前列腺液常規
精子計數100-200×109/L,乳白色液體,可見卵鱗脂小體,WBC低於10個/HPF,RBC低於5個HPF,可見精子。老年患者可檢出前列腺顆粒細胞和澱粉樣體。
炎症時可見成堆膿細胞,如白細胞每高位視野多於10~15個即可診斷為前列腺炎。
尿比重
SG
1.003-1.030晨尿大於1.020
24小時尿為1.015-1.025
嬰兒1.002-1.006
尿比重增高大於1.025為濃縮尿,見於急性腎炎,腎病、心功能不全、高熱、脫水、體克及未控制的糖尿病。
比重減低小於1.005為低滲尿,見於尿毒症,原發性或心源性崩症,慢性腎衰、惡性高血壓病。尿液含放射線造影劑時可使比重大於1.050。
酸鹼反應
PH
4.5-8多數PH約6夜間尿較晝間尿為酸
尿液HP值升高見於進食大量植物性食品,尤其柑桔類水果,無缺鉀的代謝性鹼中毒,持續嘔吐,呼吸性鹼中毒、尿路感染,餐後,腎小管酸中毒等。
PH值減低見於飲食大量動物性食品,缺鉀性代謝性鹼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飢餓,嚴重腹瀉。
尿蛋白質定性
Pro
陰性一
如化驗報告出現尿蛋白為+~++++者為蛋白尿。尿蛋白除功能性體位之外,病理性蛋白尿是腎臟疾病的一個早期而易被忽視的指標。
許多葯物可使尿蛋白出現陽性。
尿糖定性
GLU
陰性一
尿糖陽性可分暫時性和病理性,暫時性糖尿見於應激反應一時性腎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分泌過多所致。病理性尿糖見於胰島素分泌量相對絕對不足,繼發性高血糖性糖尿,如胰腺疾病、肝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垂體前葉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和肥胖症、高血壓等疾病。
尿酮體定性
KET
陰性一
增加,糖尿病、酮酸症、丙醇或乙醇中毒、飢餓、禁食、脫水等。
尿潛血試驗
BLO
陰性一
參考尿沉渣紅細胞。
尿膽素
URB
陰性或弱陽性
增加: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在肝炎對尿膽紅素陽性可早於出現黃疸。
尿膽元
URO
UBG
健康人尿膽元含量為(+)或小於1:20或<4.0Ehrlicho/1
增加:血管內溶血性貧血,組織內出血、肝細胞損傷、膽管部分阻塞並伴發膽管感染,缺氧、鉛中毒、惡性貧血。
減少:膽管阻塞,廣泛肝細胞損傷、腎功能不全、酸性尿。
白細胞分類計數
WBC、DC
中性粒細胞
桿狀核1%-5%分
葉核50%-70%
增多: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癤癰、膿腫、肺炎、闌尾炎、丹毒、敗血症、內臟穿孔、猩紅熱等),各種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鉛中毒、汞中毒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麻疹、流感等傳染病、化療、放療。某結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殖異常綜合症)、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細胞
0.5%-5.0%
增多:見於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寄生蟲病、某些血液病、射線照射後,脾切除術後、傳染病恢復期等。
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應用糖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嗜鹼性粒細胞
0%-1%
增多見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鹼粒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術後等。
淋巴細胞
20%-40%
增多見於某些傳染病(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減少見於多傳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
3%-8%
增多見於結核病、傷寒、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單核細胞白血病、黑熱病及傳染病的恢復期等。
紅細胞沉降率
ESR
男性小於15mm/h
女性小於20mm/h
增塊:①生理性、運動、月經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分娩後3W)60歲以上高齡。
②病理性:各種炎症。風濕熱活動期、結核活動期、組織損傷及環死持續2-3W,以肌梗死發病1W左右,惡性腫瘤,其它各種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貧血),高膽固醇血症。
減低:主要見於紅細胞增多症,血紅蛋白病、低纖維蛋白原血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多症,小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惡液質,抗感染治療葯物。
檢驗項目
英文縮寫
正常值范圍
臨床意義
紅細胞計數
RBC
男(4.4-5.7)×1012/L
女(3.8-5.1)×1012/L
新生兒(6-7)×1012/L
兒童(4.0-5.2)×1012/L
RBC↑,見於真性經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燒傷、休克、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一氧化碳中毒、劇烈運動、高血壓、高原居住等。
RBC↓,各種貧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續小出血,重症寄生蟲病,妊娠等。
血紅蛋白
Hb、Hgb
男120-165g/L
女110-150g/L
血紅蛋白增減的臨床意義與紅細胞計數基本相 同
紅細胞壓積
PCV或HCT
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
PCV↑脫水濃縮,大面積燒傷,嚴重嘔吐腹瀉,尿崩症等。
PCV↓各種貧血,水中毒,妊娠。
紅細胞平均體積
MCV
80-100fL
MCV、MCH、MCHC是三項診斷貧血的篩選指標。
平均細胞血紅蛋白
MCH
27-32Pg
平均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MCHC
320-360g/L
網織紅細胞計數
Ret·c
成人0.5%-1.5%
Ret·c↑見於各種增生性貧血。
Ret·c↓腎臟疾病,分內泌疾病,溶血性貧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血小板計數
PLT BPC
(100-300)×109/L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術後(2月內)、急性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腫瘤、大手術後(2W內)等。
血小板計數
PLT BPC
(100-300)×109/L
減少①遺傳性疾病。②獲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各種貧血。
以及脾、腎、肝、心臟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葯物過敏等。
白細胞計數
WBC
成人(4-10)×109/L
兒童(5-12)×109/L
新生兒(15-20)×109/L
增多:若干種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積燒傷、尿毒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蟲病、肺吸蟲病、白血病、類白血病、惡性腫瘤、組織壞死、各種過敏、手術後、尤以脾切除後為甚等。
WBC減少:感冒、麻疹、傷寒、副傷寒、瘧疾、斑疹傷寒、回歸熱、粟粒性結核、嚴重感染、敗血症、惡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症、脾功能亢進、急性粒細胞減少症、腫瘤化療、射線照射、激素治療以及多種葯物如解熱鎮痛葯、抗生素、抗腫瘤葯、抗癲癇病、抗甲狀腺葯、抗瘧葯、抗結核葯、抗糖尿病葯物等。
白細胞計數
生理性增多:新生兒、妊娠期、分娩期、月經期、餐後劇烈運動後,冷水浴後、日光浴、紫外線照射、神經過度緊張、恐懼、惡心、嘔吐。
項目
名 稱
參 考 值
簡 要 意 義
ALT
谷丙轉氨
0~40單位/升
升高見於肝炎、心肌炎及多發性肌炎
TP
總蛋白
60克~80克/升(6克~8克/分升)
降低,見於營養不良,肝功能障礙蛋白質合成減少,蛋白質丟失過多,如腎病綜合征、燒傷等
ALB
白蛋白
35克~55克/升(3.5克~5.5克/分升)
降低,見於營養不良、肝臟合成功能障礙,尿中大量丟失,如腎病綜合征
GLO
球蛋白
20克~29克/升(2克~2.9克/分升)
升高,見於結締組織疾病,肝臟纖維化,骨髓瘤
A/G
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
1.5~2.5:1
降低,見於肝臟纖維化
TBIL
總膽紅素
1.7~17.1微摩爾/升(0.1毫克~1.0毫克/分升)
升高,見於溶血、肝損害及膽道阻塞
DBIL
直接膽紅素
0~3.4微摩爾/升(0~0.2毫克/分升)
升高,見於肝損害及膽道阻塞
項目
名 稱
參 考 值
簡 要 意 義
SG
比重
1.002~1.030
升高見於心衰、高熱、脫水及急性腎炎等。降低見於過量飲水、慢性腎炎及尿崩症等
pH
酸鹼度
4.6~8.0
升高見於鹼中毒等。降低見於酸中毒等
LEU
白細胞
陰性
陽性表示尿路感染
NIT
亞硝酸鹽
陰性
陽性表示尿路感染
PRO
蛋白
陰性
陽性表示腎炎、腎病綜合征及泌尿系感染等
GLU
糖
陰性
陽性表示糖尿病及腎性糖尿
KET
酮體
陰性
陽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種原因造成的嘔吐
UBG
尿膽原
陰性
陽性表示肝臟損害及溶血
BU
尿隱血
陰性
陽性提示血尿、血紅蛋白尿,見於腎炎、腎結核、腎結石、腎腫瘤、尿路損傷及溶血等
ERY
紅細胞
陰性
陽性提示血尿,見於腎炎、腎結核、腎結石、腎腫瘤及尿路損傷等
實驗名稱
標本
正常參考范圍
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血清(漿)
陰性
感染乙肝病毒,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
血清(漿)
陰性
保護性抗體,感染乙肝病毒康復後或注射疫苗後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血清(漿)
陰性
反映HBV的復制和判斷傳染性強弱,急性乙肝HbeAg短暫陽性,持續陽性提示轉為慢性。
乙型肝炎E抗體(HbeAb)
血清(漿)
陰性
出現於急性乙肝後期、慢性HBV感染時。
乙型肝炎核心抗體(HbcAb)
血清(漿)
陰性
出現於急性乙肝急性期,恢復後仍可持續陽性數年或更長時間。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
血清(漿)
陰性
陽性為丙肝病毒(HCV)感染。抗HCV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預示轉為慢性丙肝的可能性較大。
戊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EV)
血清(漿)
陰性
陽性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庚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GV)
血清(漿)
陰性
病人感染庚型肝炎病毒(HG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病人病毒血症可長期持續9年,HGV可通過輸血傳播。
抗雙鏈脫氧核糖核酸抗體(dsDNA)
血清(漿)
陰性
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有較高的特異性,但敏感度稍差,抗dsDNA抗體滴度的升降與SLE疾病的活動程度相關,因此可監測 SLE的病情變化。其他結締組織病患者,dsDNA亦可陽性。
肥達氏反應(Widal`s)
血清(漿)
TYO<1:80
TYH<1:160
PA<1:80
PB<1:80
PC<1:80
1.H及O效價均增高時可診斷為傷寒,O及A、B、C(其中之一項)效價達1:80以上時,可診斷為副傷寒甲或乙或丙,如效價隨 病情逐漸上升,診斷價值更大。
2.傷寒病人發病第一周後才出現肥達氏反應,第一周內陽性率為50%,第四周可達90%。
3.單H凝集價升高而O不高者,可能①曾接受過傷寒菌苗接種②患過傷寒③另外少數傷寒患者因O凝集價被Vi抗原影響不增高,僅H 凝集價高④其他沙門氏菌感染。
4.曾預防接種過傷寒混合疫苗,再感染傷寒時,H 與O 凝集價上升較快,但在疾病恢復時,凝集價並不太高,因為預防接種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再感染時病情緩和。
5.過去曾接種過傷寒菌苗或患過傷寒近期又感染流感、布氏桿菌時,可產生高滴度的H 凝集素及較低的O 凝集素,此系回憶反應。
6.一般應取雙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復期)作對比,如呈四倍以上增長則價值更大,凝集素如明顯上升,是新近感染傷寒的指征。
可提取核抗原(ENA)自身抗體譜帶分析
血清(漿)
抗sm:陰性
抗rRNP:陰性
抗u1RNP:陰性
抗SSA:陰性
抗SSB:陰性
抗Jo-1:陰性
抗Scl-70:陰性
抗D`E:陰性
抗DM-53:陰性
抗RA-54:陰性
1.抗Sm抗體: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血清標記抗體,陽性可達30%左右。
2.抗核糖體抗體(rRNP):是SLE的又一血清標記抗體,陽率10%。
3.抗U1RNP抗體:在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中陽性率高達95%以上。在SLE中,該抗體陽性與雷諾氏現象有關。
4.抗SSA抗體:在乾燥綜合征(SS)中陽性率為60%,也可見於其它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 (35%)、硬皮病、多肌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該抗體陽性也可引起亞急性皮膚狼瘡的皮損,與SLE的廣泛光過敏性皮炎也相 關,IgG類抗SSA抗體通過胎盤可引起新生兒狼瘡綜合征,個別因抗體與心臟的傳導系統相結合,可造成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
5.抗SSB抗體:是乾燥綜合征的血清標記性抗體,陽性率達40%左右。
6.抗Jo-1抗體:是多發性肌炎(PM)和皮膚炎(DM)的血清標記性抗體,在PM中陽性率達25%。該抗體陽性患者常會出現 肌炎、肺部間質性病變及關節炎等症狀,易被臨床誤診為慢性肺部感染或類風濕性關節炎。
7.抗Scl-70抗體:是全身性硬皮病(PSS)的血清標記性抗體,陽性率達43%。
8.抗D`E多肽抗體:僅見於MCTD患者中。
9.抗DM-53抗體:僅見於皮肌炎(DM)患者。
10.抗RA-54抗體:僅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陽性率14%。
免疫球蛋白G(IgG)
血清(漿)
6~16g/L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與年齡有一定關系,兒童偏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含量逐漸升高。
增高:見於IgG型多發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結締組織病、過敏性紫癜、惡性淋巴瘤、牛皮癬、麻風病、瘧疾、腎炎。
減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腎病綜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丟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療。
免疫球蛋白A(IgA)
血清(漿)
0.76~3.9g/L
增高:肝臟疾病、結締組織疾病、IgA型多發性骨髓瘤、肺結核、急性腎炎等。
減低:免疫缺陷病、選擇性IgA缺陷病、後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腎病綜合征、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何傑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血清(漿)
0.4~3.45g/L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傷寒、梅毒、黑熱病、瘧疾、絲蟲病、支 原體肺炎、風疹等。
減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發性骨髓瘤、何傑金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丟失性胃病、網狀內皮細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
補體C3(C3)
血清(漿)
0.5~1.5g/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皮肌炎、結節性動脈周圍炎、急性風濕病、潰瘍性結腸炎、組織損傷期及糖尿病等。
減低:急性和某些慢性腎小球腎炎,各種活動性自身免疫病如慢性肝病、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及鏈球菌感染後腎炎等。
補體C4(C4)
血清(漿)
0.44~0.66g/L
增高:風濕熱急性期、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心梗、Reiter綜合症和各種類型的多關節炎。
減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SLE活動期、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IgA腎病、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早期等。
甲胎蛋白(AFP)
血清(漿)
陰性
原發性肝癌AFP量可高出正常數十倍至數萬倍,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變肝細胞再生,AFP亦可升高。
癌胚抗原(CEA)
血清(漿)
陰性
凡內胚層來源的惡性腫瘤如:結腸、直腸、食道、胃、肝和胰腺等的癌腫患者血清中均的CEA存在,並含量明顯高於非腫瘤患者。但對 消化道腫瘤無早期診斷或鑒別診斷價值,可作為癌腫術後有無復發的監控指標。
EB病毒衣殼抗原抗體(VCA-IgA)
血清(漿)
陰性
感染EB病毒後,患者血清均可出現抗VCA抗體,IgA類抗體對鼻咽癌有較高的特異性,但仍需結合臨床進行判斷。可用於早期篩查 鼻咽癌患者,判斷療效與預後。
冷凝集素測定(CAT)
血清(漿)
陰性
凝集價>1:64具有診斷意義,如在病程中,冷凝集素效價逐漸上升,則對診斷價值更大。支原體肺炎、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 、瘧疾、惡性淋巴瘤等冷凝集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冷凝集素效價升高可在傳染過程中出現,特別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支原體所致 非典型性肺炎;慢性的冷凝集素升高常繼發於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雙份血清效價有四倍增高者亦有診斷意義。
白細胞B27抗原(HLA-B27)
全血(肝素抗凝)
陰性
正常人約有6.7%陽性,強直性脊柱炎(AS)病人陽性率可達93.67%,可作為該病的診斷指標。
結核抗體(TBAB)
血清(漿)
陰性
表示有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梅毒血漿反應素試驗(RPR)
血清(漿)
陰性
1己知病史或有梅毒體症者,若本試驗陽性,即證實是梅毒病人,如初次試驗陰性者,可能反應素抗體尚未升高,可在2~4周後復查。
2病史不詳或無體征者,未治療的早期梅毒(Ⅰ、Ⅱ期),在感染後經數周血清學試驗仍陰性,反應素效價可急驟上升,一般可達1:4 ~1:256,如初次試驗效價在1:4以上,間隔2~4周應復查,如效價上升兩個滴度以上或兩次試驗都是高效價,可作為梅毒病的 證據;潛伏期梅毒除血清學試驗陽性外,可無任何梅毒體征,但隨時間推移,反應素效價可逐漸下降,早期潛伏梅毒素陽性率仍為95% ,晚期為72%,感染後30年未治療的晚期梅毒病人,有50%患者的反應素效價自然下降到陰性;梅毒病人經適當治療後,效價隨即 下降,治療愈早,下降愈快。
3麻風、瘧疾、回歸熱、雅司病可出現假陽性。
梅毒確證試驗(TPPA)
血清(漿)
陰性
特異性強,陽性可診斷為梅毒,檢測抗體滴度可監測梅毒病情進展及觀察療效。
肝吸蟲病抗體
血清(漿)
陰性
與糞便查卵檢出率相關性良好,陽性表示感染華支睾吸蟲。
HCG半定量
尿液
<312U/L
1鑒別正常與異常妊娠:妊娠期間HCG變化呈雙峰曲線,根據正常的HCG濃度變化,若第一次HCG在正常范圍內,79%的人可妊 娠足月,若第一次HCG低於正常,92%妊娠失敗。
2流產的診斷及治療:不完全流產,子宮內尚有胎盤組織殘存,HCG定性為陽性,完全流產或死胎時HCG可陰性,如HCG在250 0U/L以下,並逐漸下降,則有流產或死胎可能;當降到600U/L,則難免流產,如尿中HCG不斷下降,表示保胎無效,反之則 提示保胎成功。產後4天或人工流產術後13天,血清HCG應恢復正常。如不符合這一情況,則應考慮有異常可能。
3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時,尿HCG含量很高,可達10萬到數百萬國際單位。
4其它 妊娠毒血症時HCG變化不一,往往偏高;多胎妊娠時HCG含量增高。
胃幽門螺旋體抗體試驗
(抗HP)
血清(漿)
陰性
與多種胃腸道疾病,包括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活動性慢性胃炎等密切相關,在單一或復合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或非 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中,幽門螺旋體的感染比率可以超大型過90%。病人腸道內幽門螺旋體可誘發一種特異的抗體反應,該抗體可能 有助診斷,以及監測治療過程中疾病的狀態。
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
血清(漿)
<64U/L
>71U/L為陽性,初檢陽性者,應每隔五周復查,連查三次,如濃度逐漸上升者,應考慮患惡性腫瘤的機會很高。TSGF可 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普查篩選,輔助診斷和療效觀察,以及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病情監測。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HIV-Ab)
血清(漿)
陰性
陽性可提示診斷愛滋病(AIDS)。
弓形蟲抗體(TOXAB)
血清(漿)
陰性
1對習慣性流產的病因分析的參考價值,弓形蟲可經胎盤感染胎兒腦及眼為主要受累器官,妊娠期間母親感染可導致流產、早產、死產、 先天畸形、增加母親妊娠並發症,隱性感染的嬰兒也可於成年出現症狀。
2獲得性弓形蟲病由消化道感染,多發生於大齡兒童及成人,以淋巴腺受累最為多見。弓形蟲感染引起的如貓抓病亦可呈陽性。
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
血清(漿)
陰性
有抑制子宮內膜的蛻膜反應,可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非創傷性輔助診斷指標。
抗精子抗體(ASAB)
血清(漿)
陰性
1陽性即血清、精漿或宮頸粘液中存在精子抗體,可導致不育症。
2ASAB可降低精子存活率與活動率,增高精子畸形率延長液化時間,抑制卵細胞透明帶及放射冠的分散,可作用於胚胎,導致胚胎被 吸收或流產。
骨鈣素(osteocalcin)
血清(漿)
3~27ug/L
可以反映成骨細胞的活性或者是骨的形成,是骨形成指標。升高可見於骨形成增加的患者,骨轉換率升高,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甲狀腺機 能亢進、高轉換率的骨質疏鬆、paget`s病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時,血清骨鈣素可迅速下降。骨鈣素水平受年 齡、性別、生理節律等因素影響。兒童期較高,表春生長期可能最高,大大高於成人。
骨鹼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血清(漿)
女:10~22U/L
男:12~33U/L
1反映成骨細胞的活性或骨形成情況,成骨細胞活性和骨形成增加,骨鹼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2升高可見於patet`s病、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骨軟化和腎性營養不良等。
抗鏈球菌溶血素(ASO)
血清
0~200IU/L
增高: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類風濕因子(RF)
Ⅱ 全身體檢可以看出胃病嗎
健康體檢一般可以找出肝腎血液系統的異常,但胃病要做胃鏡才能診斷。
Ⅲ 體檢可不可以查出胃病
體檢項目 一般有肝功,血糖,血脂,腎功,腹部B超,男性B超,女性B超,血尿常規,肝炎篩查,胸透,心電圖,內科,外科,耳鼻喉科檢查,沒有相關的胃部的檢查,所以是查不出胃病的,您要是想確認是不是得了胃病,可以做一個胃鏡檢查。
Ⅳ 體檢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100,幽門螺桿菌100是什麼意思
大多數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如果確實存在症狀,常包括腹部疼痛或灼痛、空腹時腹部疼痛加重、惡心、食慾不振、頻繁打嗝、腹脹、意外的體重減輕、口臭等。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15%~20%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於1%發展為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因。這與它在可持續產生各種毒素及有毒性作用的酶有關。
一定要遵循醫囑服葯,如果以不正確的方式服用抗生素,細菌會產生抵抗力,增加治療難度。如果受葯物副作用影響,請咨詢醫生如何應對或是否需要換葯。當病情進一步加重,胃黏膜損傷更為明顯時,就會出現萎縮性胃炎或胃食道反流的症狀。如反酸、燒心、噯氣,腹部不適的症狀會更加明顯或者頻繁。如果發生了嚴重的消化道潰瘍問題,就出現胃出血、嘔血、大便呈現柏油色的症狀。有些人還會出現貧血、體重下降等問題,這可能是更嚴重胃病的徵兆。
沒有菌的概念,所見所嗅,是濕阻中焦,被感染的口氣是酸臭的,舌苔黃,這個時候輔以黃連清熱燥濕泄火解毒,簡單說來就是天然抗生素抑菌,有一定效果,還需要結合具體體質辨證後改善胃腸道內環境,從而是幽門螺旋桿菌無處可生。
Ⅳ 胃很痛,當天去體檢,結果胃中度淺表性胃炎,ca199指標193.2,其他指標正常,是否得癌症
病情分析:
你好,你說的情況是胃淺表性胃炎的表現,一般情況下癌變的可能性不大,要確診是否有胃癌應該在胃鏡下取胃組織,做病理檢查。
意見建議:
建議您服用胃酸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等葯物治療,也可以服用胃炎寧顆粒,香砂養胃丸進行調理。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食用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不要吸煙,不要飲酒。
Ⅵ 全身體檢能查出胃病嗎
體檢項目
一般有肝功,血糖,血脂,腎功,腹部b超,男性b超,女性b超,血尿常規,肝炎篩查,胸透,心電圖,內科,外科,耳鼻喉科檢查,沒有相關的胃部的檢查,所以是查不出胃病的,您要是想確認是不是得了胃病,可以做一個胃鏡檢查。
Ⅶ 體檢報告單上的哪種病,其實可以不急著治療
很多的人在體檢後拿到體檢表,發現上面診斷出的各種病,就開始非常慌張,急著去醫院復查治療!但是,其實體檢單上面有三種疾病,如果被診斷出來,是不需要去醫院治療的,因為這些疾病並不是什麼非常危險的疾病,不會危害到我們的生命健康!其中第一種不用去看的疾病就是心臟早搏!
最後一種不需要去看的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其實看名字我們就會知道,這種疾病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它帶有慢性、淺表性這樣的字眼,說明它們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只不過是由於人體的消化不良所導致的,只要我們平時注意休息,注意飲食,就能夠避免這種疾病!
Ⅷ 怎樣讓體檢結果顯示有胃病
體檢前嚴禁進食,肝功能不好倒有辦法,你只要不睡覺,查出來肯定會懷疑肝炎的
Ⅸ 體檢可以查出胃病嗎
如果一般的體檢查x光片,有較明顯的潰瘍是可以看出來的。但如果像淺表性胃炎x光就看不到,大多數人都有這個毛病。如有條件推薦胃鏡,金標准。
Ⅹ 常規體檢通過什麼檢查項目才能查出幽門螺旋菌
幽門螺旋菌感染,患胃潰瘍、胃癌的風險較高
不建義隨便買葯吃,治療可選用幾種敏感抗生素。
或者沒什麼胃部不適,就不用治療定期檢查注意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