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月經期在體檢報告上是看哪個指標

月經期在體檢報告上是看哪個指標

發布時間:2022-09-13 01:29:06

⑴ 經期體檢的驗血、驗尿報告幾項不在正常范圍,是怎麼回事呢

月經期體內內分泌水平有一定變化,可能會引起血常規一些小的變化。必要時在月經期後再復查。

⑵ 體檢報告解讀是什麼意思

體檢報告解讀指的是幫你解讀你的體檢報告,分析體檢指標是否存在異常,會給出體檢建議。如果你需要體檢報告查詢解讀的話可以使用一些體檢報告解讀軟體,例如康康在線這款APP,一鍵上傳就自動幫你解讀,異常指標清清楚楚顯示,給出改善方案,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

⑶ 怎樣看懂體檢報告謝謝

不少企事業單位開始張羅著集中為員工體檢,不少員工也是積極參加了

可是在體檢報告單拿到手之後卻犯了難,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以看懂的數據,簡直有如「霧里看花」。針對市民重視體檢結果卻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記者最近采訪了蘇北醫院和東方醫院體檢中心的知名專家,為市民進行具體解讀。見習記者 羌伊然

八成市民看不懂體檢報告

「總蛋白、球蛋白是什麼意思,上升的箭頭是不是說我蛋白質成分超高啊?」「皮膚癢怎麼會是糖尿病啊?」「心電圖結論說我伴發房性早搏,是不是我心臟跳動規律不正常啊?」記者昨天在蘇北醫院體檢中心采訪時發現,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

從商的陳先生便是咨詢的患者之一,他在最近的體檢中查出自己的葡萄糖為8.38mmol/L,正常指標為3.89-6.11mmol/L,他的甘油三脂結果為2.01,超出正常指標0.31mmol/L,兩項都是超高,體檢表的小結中只是簡單地指出血糖偏高。陳先生很迷惘,不知道自己這個血糖偏高是怎麼個高法,是否嚴重,算不算糖尿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在今後的生活中應當注意什麼?

面對陳先生的這一大串疑問,蘇北醫院體檢中心專家黃顯表示,陳先生患的是早期糖代謝功能紊亂,情況不是太嚴重,今後要戒煙、酒;要控制飲食,多吃魚類,吃飯前先喝點不含澱粉的湯,每天60克高嘌零食品即可;每天最多食用6克鹽;生活要有規律,適當地進行一些運動。

在聽完黃顯專家的解讀後,陳先生心裡的那塊「石頭」算是落了地。類似於陳先生這樣的市民有很多,記者隨機在蘇北、東方醫院調查時發現,有八成市民對體檢報告是「一竅不通」,有一成市民表示大概能看懂部分內容,另有一成從事與醫學相關工作的市民表示差不多能看懂。

個別指標不合格不代表一定有病

采訪中,專家黃顯告訴記者,很多人在看到體檢報告上的數據超出或低於正常值的范圍時,就以為自己生病了。其實,體檢報告上的某些指標雖然超過了正常值,但還應綜合抽血結果、B超、心電圖等多項檢測及本人病史,才能有最終結論,不能光靠一個指標來確定。

華先生體檢報告甲胎蛋白AFP結果為8.32,參考范圍則為<8.0,針對該結果,黃顯表示,甲胎蛋白AFP是體檢中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如果明顯增高則極可能是肝癌,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而妊娠婦女AFP增高,則是生理現象。

黃顯拿出另一份體檢報告,指著其中的乙肝表面抗體、抗原等內容告訴記者,體檢「陰性」不代表你就一定健康,同樣「陽性」也不等於有病,一旦出現異常也不必太恐慌,一般「小三陽」則表明體檢者比較健康。

此外,該體檢報告顯示: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為0.45(參考值為0.5-0.7),球蛋白為33.3(參考值為20-33),肝囊腫為18*16mm。對此,黃顯分析,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了一些,說明抵抗力較差,要加強鍛煉;球蛋白偏高,那麼今後要少吃垃圾食品,三餐飲食要有規律;肝囊腫情況不算嚴重,但以後要進行2個月的定期檢查,此外,酒要少喝。

此外,東方醫院張醫師也表示,健康體檢是面對一個大多數人群的初篩,是存在誤差性的。有些指標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標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動態水平上,體檢測到的只是它在那一個瞬間的數值,因此僅僅根據體檢結果是不能直接下結論的,需要重復檢測,或輔助於其他指標、其他檢測,共同診斷。

專家:要重視體檢結果

黃顯告訴記者,導致體檢者體檢指標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盡相同,醫生無法根據一次的體檢結果,就確定體檢者是疾病患者。一般來說,醫院會建議體檢中指標異常人員進行復查,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做出詳細的分析,並制訂治療方案。那麼,體檢報告中沒有出現異常狀況,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專家提醒,實際上,即便結果在正常范圍內,也不能完全排除身體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對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服葯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過一段時間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於『臨界值』的項目,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運動調整仍無法緩解,應立即就醫。」黃顯對記者表示了他的看法。

此外,作為一份體檢報告,不能將體檢報告看作最終的結論。黃顯表示,通常給體檢者帶來提示性、參考性的建議,有利於避免或盡早發現病情。而且,每年體檢報告單最好都作為私人健康檔案的一部分進行存檔歸類,這樣可以提前預知未來5-10年內患某種慢性病的幾率。

■個案解讀

■白細胞偏高

近日,有市民咨詢,前段時間做了血常規檢查,結果白細胞11.1,比正常范圍高一點,尿常規檢查也是白細胞偏多,不知問題是否嚴重?

蘇北醫院黃顯專家表示,白細胞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被稱作「免疫」細胞,能夠抵抗病原入侵,在疾病免疫上起著重要作用。如果白細胞偏高,說明免疫細胞正在發生作用,以抵抗細菌干擾。換句話說,白細胞高是細菌感染的表現,這也是使用抗菌素治療的指標。

黃顯專家進一步解釋,正常情況下,白細胞除了在血液里,還存在於淋巴系統、脾以及身體的其他組織中,但尿液里是不該有白細胞的。如果尿里查出了白細胞,可能是泌尿系統有炎症,會有尿頻、尿急等症狀,可使用喹諾酮類的抗菌素葯物。此外,從中醫角度講,泌尿感染乃下焦濕熱,可以用一些清濕熱的中成葯。

■谷丙轉氨酶升高

一份體檢報告顯示,谷丙轉氨酶高達80,是正常最高值的兩倍,該患者懷疑自己患了肝炎,此外他原來就有中度脂肪肝,不知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

對此,黃顯專家進行了答疑,谷丙轉氨酶是衡量肝臟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升高了,說明肝功可能受到了影響。 在常見的因素里,各類肝炎都可以引起谷丙轉氨酶的升高,這是由於肝臟受到破壞而造成的。但是,如果它仍在正常值兩倍以下的范圍內,除了肝炎,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比如脂肪肝、喝酒、情緒波動、勞累,以及食用某些食物、葯物等。

黃顯表示,事實上,脂肪肝及早治療,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就此任之發展,輕度可能發展成中度、重度,甚至會導致肝硬化。建議除了使用降脂肪肝、降血脂的葯物,還要戒煙酒,飲食清淡,少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

■血紅蛋白小於110克/升

市民費女士表示,她曾做過剖宮產,當時失血較多,以後出現貧血,血紅蛋白從最低的60多升到107,但還是頭暈、沒勁、腿發軟,血壓、血糖都有點偏低,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專家黃顯表示,正常情況下,抽血檢查時血紅蛋白應該在110~160克/升,費女士的指數為107,顯然是貧血。女性貧血和很多原因有關,如營養不足、經期失血過多等。因此,對付貧血,除了補充鐵制劑,還要飲食均衡,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此外,有的人營養足夠、經期出血也不多,但還是貧血。黃專家表示,這就要看是不是消化吸收的問題,不少女性屬脾胃虛寒,吃的東西不少,但吸收差,建議在用補血葯前,先要健脾開胃。

■乙肝表面抗體呈陽性

近來,有市民表示,做了乙肝五項檢查,結果第2、4、5三項都是陽性,醫生說現在是恢復期,該市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是否會進行傳染?

專家表示,乙肝五項檢查的第2項是乙肝表面抗體,如果它呈陽性,就說明該體檢者已經產生了抗體。但是,如果第4、5項也呈陽性,這說明該體檢者曾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感染過乙肝病毒,但由於自身免疫力強,自身產生了抗體,現正在恢復中。

類似這樣的情況,專家表示,不僅不需要任何治療,也不必擔心傳染他人。但是,乙肝抗體並不是終身享有,即便是自身產生的抗體比注射疫苗產生的抗體相對穩固一些,但也不能保一輩子,每年定期檢查乙肝五項必不可少。一旦乙肝表面抗體轉陰,仍要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

體檢結果拿到手後,市民金先生發現他的血常規檢查中,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但只超出正常值一點,不知道是否有問題?

專家表示,淋巴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當絕對值高時,人體免疫力就會低下,這個時期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大多提示是病毒感染,如感冒、扁桃體炎等,可以使用雙黃連、清熱解毒、病毒唑等抗病毒的葯物;如果查出淋巴細胞百分比只是高一點,自己又沒有任何症狀,就不用管它,因為自身的免疫力也可能將病毒消滅。但是,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嚴重超出正常值,要警惕淋巴細胞白血病,它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廣泛的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主要是不成熟淋巴細胞浸潤其他組織器官,導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現為正常造血細胞顯著減少。確診一般需要做骨髓穿刺等相關檢查。

■乙肝「大三陽」

有市民反映,在體檢中乙肝五項,結果第1、3、5都是陽性,但是查肝功,則轉氨酶正常,不知道是否算是「大三陽」,今後能消除嗎?

專家表示,這的確是大三陽,說明該市民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目前的傳染性比較強,要切斷血液、母嬰、性交等傳播途徑,尤其建議家人接種乙肝疫苗。

該專家還表示,如果轉氨酶在正常范圍內,說明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沒發展成肝炎。現在,抗病毒葯物需要在轉氨酶水平高的情況下進行治療,如果肝功正常,先暫時觀察,否則治療效果不好。一般而言,病毒高、轉氨酶高(轉氨酶大於80而且NDA水平大於10的5次方),才進行抗病毒治療。

此外,轉氨酶像人體其他生理指標一樣,總是處於動態的過程,如果檢測時正好處於谷值(即較低的數值),就掩蓋了真實水平。因此,轉氨酶不能一查了之,要定期檢測。必要時可做個肝臟穿刺,進一步確診肝臟組織是否正常,以決定是否開始抗病毒治療。

⑷ 要入職體檢但是來了月經

入職體檢是專項體檢之一,旨在通過體檢保證入職員工的身體狀況適合從事該專業工作,在集體生活中不會造成傳染病流行,不會因其個人身體原因影響他人。入職體檢有相對固定的體檢項目與體檢標准,選擇專業體檢中心能保證體檢質量。但由於入職體檢內容較為簡單,所以不能完全代替健康體檢。 體驗項目: (一)一般項目 1.抽血 化驗 (均使用一次性真空負壓采血管) 2.血常規18項 檢查有無貧血、炎症、血液病等。紅細胞數目(RBC)、白細胞數目(WBC)、血小板數目(PLT)、血紅蛋白(HGB)、中間細胞數目(Mid#)、淋巴細胞數目(Lymph#)、粒細胞數目(Gran#)、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血小板體積(MPV)、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紅細胞壓積(HCT)、血小板分布寬度(PDW)、血小板壓積(PCT)、淋巴細胞百分比(Lymph%)、粒細胞百分比(Gran%)、中間細胞百分比(Mid%)共18項檢查結果 。可以發現貧血、炎症、止血異常、血液病和肝、脾的病變及臨時性感染。 3.肝功能 谷丙轉氨酶(ALT)檢查肝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4.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檢查體內有無乙肝病毒感染 5.血型 血型檢查 (二)科室項目 1.心電圖 檢查心臟最常用的方式。心電反應性疾病檢查尤其對心律失常是最准確的診斷方法,對心肌缺血和其他非循環系統疾病,如低血鉀和甲亢也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2.胸透 心、肺、膈疾病檢查 3.以下任選一項 A.內科 心、肺、肝、脾、膽囊、神經系統檢查等 B.眼科 視力、眼瞼、結膜、眼球、色覺、眼底、裂隙燈檢查等。其中通過裂隙燈檢查可以發現全身其他部位病變所引起的眼底變化。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三)實驗室檢查 乙肝五項 (由乙肝表面抗原調換) 確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是否對乙肝有免疫力,提示病毒是否復制。 只是簡單的體檢啦,哪有脫光這么誇張~~跟體檢醫生說一下你來月經了,應該沒事。

⑸ 體檢後怎樣讀懂報告單

體檢結論提及內容要重點關注
拿到體檢報告後,首先應了解本次體檢都有哪些檢查項目,然後再看體檢結論。體檢結論包含疾病的診斷(如糖尿病)、陽性體征(如麥氏點有壓痛)及陽性檢查結果(如尿蛋白陽性)等,體檢結論上沒有提及的項目表示在本次檢查正常。體檢發現問題,若是需要緊急處理的情況(如發現腫瘤等),體檢中心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受檢者單位負責人或受檢本人。否則,體檢醫師會根據異常結果的嚴重程度,用不同的詞語給出相應的指導建議。如建議「到××科門診進一步就診或復查」,就應到醫院相應的科室進行復查或診治;如建議「必要時」或「隨診」、「定期體檢」,則表明異常程度不很嚴重,如果無不適症狀,定期體檢就可以了,目前不需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另外,要看懂體檢報告,還須知道報告中一些符號的含義。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有無時,一般用「(+)」表示陽性,用「(-)」表示陰性,用 「(±)」表示「弱陽性」。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多少時,則用「具體數值」的形式報告,並附有正常參考值范圍。但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所使用的正常參考值可能略有差異,一般用「↑」或「H」等表示「數值高於正常」;以「↓」或「L」等表示「數值低於正常」。
指標接近正常值不能大意
健康體檢面對的主要群體是健康人群,所以檢查結果正常或接近正常者最為常見。那麼,如何看待那些接近正常值上、下線指標的實際意義呢?下面我們將用體檢中最常做的指標舉例說明。
血常規檢查 重點關注白細胞(WBC)計數、血紅蛋白濃度(Hb)、血小板計數(PLT)三項指標,白細胞增多常見於感染、嚴重創傷、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白細胞減少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損傷以及某些血液病等。血小板減少常見於脾功能亢進、血液系統疾病、病毒感染等。血紅蛋白濃度減少可見於各種疾病導致的貧血。
肝功能檢查 常用指標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等。臨床中轉氨酶降低的意義不大,增高可見於各種急慢性肝病、膽道感染、膽石症、心臟病、嚴重感染等。其中,脂肪肝、酒精及葯物是健康體檢中導致肝臟功能指標輕度升高的常見原因。此外,感冒、劇烈活動、體育鍛煉、月經期時,轉氨酶也可暫時升高。所以轉氨酶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炎,不必太恐慌,但需到肝病科或消化科門診檢查肝功能異常的原因。
腎功能檢查 主要指標有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明顯升高提示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障礙,應到腎內科門診進一步診治。此外,心衰、休克、燒傷、失水、大量出血、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也可引起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升高,糾正或治療原發病後,腎功能指標可以恢復正常。
血脂分析 主要指標有膽固醇總量(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前三項指標明顯升高者應到內分泌科門診就診;輕度升高,尤其合並脂肪肝、肥胖者,關鍵在於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有氧運動、控制體重,暫不需葯物治療,定期復查血脂。血脂水平減少可見於甲亢、重症貧血、肝硬化、吸收不良綜合征等,應注意營養均衡,糾正或治療原發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腫瘤標志物檢查 體檢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25、CA19-9、CA242、CA724)、CYFRA21-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如指標明顯增高,癌症可能性就很大,應做進一步的檢查。輕度升高,也不能置之不理,需隔一兩個月去醫院復檢,如仍持續升高,應考慮癌症的進展;如一直沒有明顯變化,一般是良性病變。癌症術後患者,如指標持續增高,需考慮復發的可能性。
外科體檢 主要項目包括乳腺、甲狀腺、前列腺、肛門等,若發現結節、增大等病變,需進一步檢查。
婦科體檢 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婦科超聲和婦科查體。TCT檢查提示有重度炎症、鱗狀細胞學異常時,需到婦科門診進一步診治;若提示輕或中度炎症,則定期體檢復查即可。婦科超聲最常見的是子宮肌瘤,若無症狀及生育要求,可婦科門診隨診觀察;5cm以下無回聲的卵巢囊腫,可以在下次月經干凈後復查,除外生理性囊腫;子宮內膜息肉,無月經量改變且小於1cm的可以隨診觀察。
影像學檢查 一般包括胸片及B超檢查(包括腹部、甲狀腺、膀胱、前列腺、乳腺等),發現佔位性病變,應進一步檢查除外惡性腫瘤的可能。診斷明確的囊腫、錯構瘤、血管瘤、息肉(直徑小於1cm)及結石,若無症狀,可不予處理,但需定期體檢。
妥善保管體檢報告單有用處
除了篩查一些重大疾病外,體檢還可以發現一些潛在的健康隱患,受檢人按指導建議對某些疾病進行早期的干預治療,比如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就有可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體檢報告的用處很多,通過對比歷年體檢結果,觀察指標的動態變化,就可及時發現病情的進展。如B超檢查提示膽囊息肉一次比一次大,當息肉大於1cm,應趕在惡變前切除息肉。體檢報告還可以作為診斷依據之一,看病時有用。因此,無論體檢結果有無問題,都應妥善保存好自己的體檢報告。有些體檢中心還提供為受檢者體檢資料電腦存檔的服務,對連續體檢兩次以後的體檢結果跟蹤分析,並定期進行體檢後隨訪。

⑹ 體檢報告怎麼看月經期的體檢報告時不是不準的以下為報告中異常問題,謝謝!

月經期一般不查尿常規,這樣採集的樣本會容易被污染,所以你尿常規的結果以及結論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可以這么說,應該是浪費了一次尿常規檢查。同理,血常規也受月經影響,也可能出現輕微異常情況。 體檢結論中建議擇期復查是對的,但是,你大可寬心一些,因為現在的檢查結果既不能說明有問題,也不能說明無問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體檢常識:如何讀懂你的體檢報告

體檢進行的一些化驗項目主要包括:葡萄糖、肌酐、尿酸、谷丙轉氨酸、總膽固醇、甘油三脂等。很多人想知道化驗單上的指標代表了什麼?該怎樣看化驗報告?為此我們專門編輯了這篇文章,以期對大家有所幫助。

尿酸

認識尿酸

簡單來說,尿酸就是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老廢物,正常情況下,我們的人體內大約含有一千到一千二百毫克尿酸,每天大約有六百毫克產生及排出體外,所以體內的尿酸量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況;但萬一有某些原因破壞了這種平衡狀態,也就是說,這些老廢物若在血液中因某些原因異常增多現象,就形成了所謂的「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下列可能因素有:攝取富含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尿酸的合成增加、腎臟排除尿酸受阻、腸道排除尿酸受阻、體內酵素異常、疾病或化學治療、遺傳基因、葯物(利尿劑)的使用等。 事實上,高尿酸血症是導致痛風的元兇,我們可以說高達九成七以上的痛風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但是必須經一段時間的高尿酸血症後,痛風才會發作;相對的,並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均會發生痛風,多數人終其一生只有持續高尿酸血症而已,會出現痛風的大約佔三分之一。

全血粘度增高

血液粘度增高會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減慢,最後導致血流停滯,直接影響臟器血液供應,導致疾病。

全血粘度降低

從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來看,主要與紅細胞比積的減少有關,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粘度兩大類。

1、病理性低血粘度:主要是幾種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腦中風、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等。這些疾病的特點是血液粘度降低與紅細胞比積的減少成平行關系,是機體失血後組織內水分向血管內轉移而使血液稀釋的結果。因此,這類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種貧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現有低血粘度,但這類血液粘度降低與出血無關,而與慢性消耗性病理過程有關。因此,這類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生理性低血粘綜合征:這一類型的特點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現於人體正常生理過程的某一階段。例如,婦女在月經期以及妊娠期所見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屬於此類型。

看了這篇文章後你應該就能對檢查報告有所了解,在以後的體檢中,自己在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就能夠第一時間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況。

⑻ 體檢報告解讀流程是什麼

1、體檢報告解讀的方法
許多職工參加健康體檢後對體檢結果非常關心,但對體檢報告單上的各項指標及結果卻摸不著頭腦,為了方便職工更好地解讀體檢報告,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針對報告中常見的一些異常結果、大家咨詢較多的一些項目作一個簡明的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廣大職工看懂報告,正確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2、實驗室檢查
三大常規
⑴血常規其中主要看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
紅細胞:一般情況下測定血紅蛋白和紅細胞二者的意義基本相同,其減少往往提示有貧血,可見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一般標準是:血紅蛋白9-12克為輕度貧血、6-9克為中度貧血、3-6克為重度貧血、3克以下為極重度貧血。我們一般人體檢中常見的多為輕度貧血,多見是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則可見劇烈吐瀉、高熱大汗等導致脫水的情況下,還有就是長期缺氧的情況下。
白細胞:正常值是4000—10000。全身各部位的感染都可導致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增高;減少則可見病毒感染、放射線等所致。
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增高可見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見某些疾病的一個表現,如類風濕病活動期。減少可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有些生理現象如女性月經期。
如果三系(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明顯減少則提示有可能血液再生障礙。
⑵尿常規尿常規是腎臟疾病檢查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其中有重要意義的有紅細胞、白細胞及蛋白。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鏡檢<3個/HP。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急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癌、血友病等,也可見於女性經期或經後期留取標本污染;正常人尿中可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鏡檢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增高:見於急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結核等。正常人尿檢蛋白陰性,如檢查為陽性,見於各種急慢性腎臟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腎移植術後等。此外,葯物中毒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也可見陽性,有時發熱的病人尿檢中可見少量蛋白。

⑼ 體檢報告中尿常規的指標異常代表著什麼意思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通常也會做一些體檢,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自己的安全。那麼我們自己在體檢了之後,也會發現有一些人的體檢報告,當中有尿常規指標出現異常這樣的一些問題。那麼我們會發現,對於尿常規出現異常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去引起我們自己的重視。並且有些人想要了解尿常規異常到底代表著什麼,這樣的一項指標,其實是需要去注意一些判斷的。

而且這個時候盡量能夠去做一些額外的篩查,來保證自己的情況。如果像這樣的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的話,對於自己的生活狀態來說,也是非常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並且尿常規的檢查能夠包含許多腎部的疾病,如果我們自己身體出現異常的話,也可以通過尿檢看出來。

閱讀全文

與月經期在體檢報告上是看哪個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調節自己的父母 瀏覽:394
長壽婆柯南 瀏覽:937
地質測量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43
老人胯骨錯位多久能恢復 瀏覽:588
弟弟對父母不好對嬸叔好怎麼辦 瀏覽:312
臨沂市養老保險賬戶余額怎麼查詢 瀏覽:972
萊蕪事業單位27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702
從醫院辭職後能拿多少養老金 瀏覽:311
常熟70歲可以繳社保嗎 瀏覽:10
什麼養生補氣安神定志 瀏覽:901
13歲小孩50度的散光遠視要緊嗎 瀏覽:902
天津老年痴呆症醫院好 瀏覽:617
養女長大後能孝順嗎 瀏覽:412
2016年以後退休工資 瀏覽:337
吉林市社保50歲退休條件 瀏覽:268
手抄報重陽節百度 瀏覽:832
孔子孝敬親長最難的 瀏覽:920
棗陽80以上老人一月多少錢 瀏覽:862
老年人腿癢用什麼葯 瀏覽:788
老年人買菜為什麼只有現金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