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檢兵體檢的先後順序
法律分析:1.為了順利參加徵兵體檢,第一步是在當地村或社區民兵營長處登記,這是一個任命登記。2.第二步,在每年8月5日之前,在正常情況下,村裡的營長或社區民兵會通知你在全國徵兵網站上進行網上登記。3.第三步:報名符合徵兵條件後(具體條件請向網路查詢),進入初始體檢(徵兵體檢一般分為三次,初始體檢、復檢和到達軍營後的核驗)。這通常是由鄉鎮或街道組織的。4.第四步:通過初試後,大約半個月左右,你會被通知參加全市統一復試。通過考試的人將進入政治考試,通過政治考試的人將被視為新兵候選人。5.作為應征者,第五步是分配武器,但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要求。一些特殊的手臂可能需要再次進行特殊的身體檢查。6.正常情況下,徵兵體檢類似於我們每天在醫院做的體檢,但要求更嚴格,比如紋身的大小和位置,一些特殊的武器也有特殊的檢查,比如空軍的抗眩暈測試。7.正常情況下,應先填寫登記表,然後是視力檢查、耳鼻喉科檢查、外科檢查、醫學檢查、血壓檢查、血液檢查和照片存檔。如果有許多檢查員,根據現場指揮官的分組檢查,檢查過程可能會有所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兵役登記制度。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滿十八周歲的男性公民,都應當在當年六月三十日以前,按照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兵役機關的安排,進行兵役登記。經兵役登記並初步審查合格的,稱應征公民。
第十四條 在徵集期間,應征公民應當按照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兵役機關的通知,按時到指定的體格檢查站進行體格檢查。應征公民符合服現役條件,並經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兵役機關批準的,被徵集服現役。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准》
第一條 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8cm以上,合格。
條件兵身高條件按有關標准執行。
第二條 體重符合下列條件且空腹血糖<7.0mmol/L的,合格。
(一)男性:17.5≤BMI<30,其中:17.5≤男性身體條件兵BMI<27;
(二)女性:17≤BMI<24。
BMI≥28須加查血液化血紅蛋白檢查項目,糖化血紅蛋白百分比<6.5%,合格。
(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Ⅱ 入職體檢流程 做入職檢查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入職體檢流程各體檢機構不同,
同一體檢機構不同單位來做體檢有的也有自己的一套程序,
一般都是早上空腹去,先在前台領表、交費、抽血、彩超、胸透等一項一項做下來。
最後再把體檢表交回前台。
Ⅲ 高考體檢的項目順序
體檢的主要程序包括:各縣市區招生辦制訂體檢日程安排---各報名點組織考生參加體檢---體檢醫生按體檢項目和工作操作規程對考生進行體檢---主檢醫師做出總檢結論---體檢醫院負責將體檢表匯總後交考生所在報名點---各報名點對考生體檢表進行復查,檢查是否有漏填、漏檢或體檢結論不明確的,若發現問題可由報名點通過縣市區招生辦與體檢醫院(體檢站)聯系復查。[1]
主要檢查項目(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體檢主要檢查七個方面項目,它們是:眼科,包括視力、色覺、眼病;內科,包括血壓、發育情況、心臟及血管、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腹部臟器等;外科,包括身高、體重、皮膚、面部、頸部、脊柱、四肢、關節等;耳鼻喉科,包括聽力、嗅覺、耳鼻咽喉等;口腔科,包括唇齶、口吃等;胸部透視;肝功能檢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1.心臟聽診:心臟收縮期雜音按六級劃分,考生卧位安靜時聽診肺動脈瓣膜區達到三級,其他瓣膜區達到二級,改變體位反復聽診心臟雜音確屬生理性者,可作「正常」結論。
2.期前收縮每分鍾6次以上應立即做下蹲試驗,運動後早搏消失,或偶有1~2次,心電圖正常,可作「正常」結論。
高考體檢
如每分鍾仍在6次以上,做「不正常」結論(以體驗當日測量為准)。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確無心病變者可做「正常」結論。
3.聽診測量血壓時舒張壓以變音為准,由於精神緊張,血壓超過18.66.12kpa(140.90毫米汞柱),同時伴有心率快的受檢者,囑其休息一刻鍾至半小時測第二次,選其中低值,記入體檢表,如仍不正常,適當休息,多測幾次,但必須以體檢當日血壓為准。
4.肝、脾檢查以平卧位平靜呼吸為准。
5.色覺檢查用《俞自萍色盲本》或衛生部編印的色覺檢查圖,必須由專科護士或醫師檢查。
6.單顏色識別能力檢查(單種顏色分別認識能力):1)醫生從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的導線或採用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的字母、數碼、幾何圖形、信號燈中任選出一種讓考生識別。在5秒鍾內講出顏色名稱;2)醫生任意講出一種顏色名稱讓考生在5秒鍾內從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導線或從紅、黃、綠、 藍、紫各種顏色的字母、數碼、幾何圖形、信號燈中准確找出該顏色的導線、字母、數碼、幾何圖形、信號燈。以上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將能認出的顏色在其名稱上作「 」符號,記入體檢表(識別彩色圖案及彩色數碼能力正常者不必檢查此項)。
7.視力檢查統一採用標准對數視力表,用5分記錄法記錄檢查結果,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於4.8者,需用矯正鏡片測視力,矯正不到4.8者應查眼底。眼底僅見近視特徵無其他異常者,增加鏡片度數遠視力即有所提高。可將實際檢查矯正視力及矯正度數,記入體檢表。視力仍達不到第二部分第12條要求者選報文科專業。
考高體檢視力測試
8.測聽力:用耳語,左右耳分別進行,測聽距離5米。9.嗅覺:用醋、酒精(如果沒有酒精,可改用白酒)、水三種,全能辨別為正常,能辨別1~2種為遲鈍,三種全不辨別者為喪失(體檢時患感冒者,約定一周後復查)。
注意原則
注:衛生部、教育部全國高校體檢工作會對體檢強調了如下原則:
①凡影響在高等學校學習的心、肝、肺、腎等重要器官的疾病從嚴,傳染病從嚴,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從嚴,一般性疾病從寬的原則。
②關於肝功能檢驗,堅持對考生「普通檢驗、標准放寬」。檢查項目為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ALT(轉氨酶)兩項。但自2013年起教育部已經明確規定不檢查肝功能。
③色盲及色弱應稱為色覺異常,是生理缺陷、不是疾病,這項檢查應稱為色覺檢查。經百萬人統計,現已明確,色覺異常者只是不宜從事以顏色作為技術標準的某些專業如:化學、化工類及生物學、醫學、農林等類中必須從事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細胞或在其專業學習中有類似課程的。能夠區分和識別紅、黃、綠、藍、紫各單種顏色是不影響從事財會、管理類、體育、計算機、機械製造等等專業的。
Ⅳ 去體檢中心做身體健康體檢具體的流程是如何的
確定好體檢中心,然後電話聯系,預約時間和項目,攜帶身份證參加體檢,然後在官網查詢體檢結果,也有體檢報告。
Ⅳ 體檢的正確順序是什麼
沒有順序的。
去了以後分幾個組查。
內科或者外科或者聽力嗅覺或者視力色盲或者耳鼻喉或者精神科,都有可能是先去查的項目。
不想去這簡單。
內科:去之前先運動一下,讓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外科:不太好辦,除非你體重或者身高不合標准,或者有傳染性皮膚病及腋臭等。
聽力嗅覺:都可以假裝
視力色盲:同上
耳鼻喉:不太好辦
精神科:太簡單了。
我是體檢大夫哈。
Ⅵ 一般全身體檢流程
一般全身體檢流程:詢問病人的患病史、家族史與個人史,檢查血壓以及人體主要臟器心、肝、脾、肺、腎等,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初步診斷。對檢查者進行甲狀腺、淋巴結、乳腺、脊柱、四肢關節、泌尿生殖器、肛門等的情況進行視診、觸診等檢查。
檢查前禁忌:注意不要攝入過多食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檢查時要求:由於肛診可能會帶來不適感,所以病人應該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
全身體檢對人的身高、體重、血壓等的檢查,它包括內科系統、外科系統、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婦科、彩超室、檢驗科、病理科等一系列的檢查。
系統的全身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病症:了解有否缺鐵性貧血、排除血癌(白血病)及炎症及血小板、了解腸道情況排除困俐、腸炎、了解血尿,揭示腎炎、了解有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明確了是否存在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的感染、指導各型肝炎治療等。
Ⅶ 我想去做一個全身體檢,步驟應該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些什麼
全身體檢步驟:
1、內科檢查
血壓測量:檢查血壓,判斷是否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一般檢查:對全身狀態的概括性觀察,觀察發育體型、營養狀態、語調語態、面容表情、皮膚毛發等,判斷個體發育情況,可能有貧血、黃疸。
2、肺部檢查
觀察胸廓有無畸形,兩側呼吸動度是否對稱,注意呼吸節律與頻率。由上而下,兩側對稱部位比較,注意呼吸音的強弱,有無異常呼吸音、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如有異常呼吸音、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可以輔助診斷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
3、心臟檢查
觀察心尖搏動的位置以及有無異常搏動。觸診檢查有無震顫、有無心包摩擦感。叩診按先左後右、由外向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心界的叩診。
注意事項:
1、不合宜人群:孕婦、新生兒。
2、檢查前禁忌:注意不要攝入過多食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3、檢查時要求:由於肛診可能會帶來不適感,所以病人應該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
(7)體檢先後順序是什麼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檢查的內容全面系統;
2、檢查的順序應從頭到足;
3、遵循全身檢查的內容和順序形成自己的體檢習慣;
4、檢查時面對具體病例應注意原則的靈活性;
5、一般檢查順序;
6、邊查邊想,正確評價,邊問邊查,核實補充;
7、掌握檢查的進度和時間。
Ⅷ 體檢的時候有什麼先後順序之說嗎
先抽血,先做B超,抽血需要空腹,B超得憋尿,然後在驗尿
Ⅸ 體檢流程是什麼
別再花冤枉錢了,要做的體檢項目就這些!
說實話,要做全面體檢有幾百項,花費可能上萬元,不可能一次性檢測完。一般是根據年齡階段推薦檢測項目。
大致流程如下:挑選體檢套餐——繳費、預約體檢日期——體檢日憑身份證領取體檢表——餐前項目檢查——吃早飯——餐後項目檢查(一般檢查完一項後,醫生會提示接下來做的項目)——領取體檢報告回執單等待結果——領取體檢報告。
體檢應該做什麼,從來就沒有標准答案。
一方面根據年齡,其次也根據自身身體情況來選擇,無法一概而論。如果有條件,體檢前跟醫生聊一聊,適當的增加某些項目。
當然啦,基本的體檢要求還是有原則可循的。適合你的體檢差不多會有以下三個部分:
1.基礎體檢項目
此部分針對全人群,盡量不要少。
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
內外科:內臟觸診、皮膚、淋巴加、脊柱等
血液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
尿常規
糞常規
超聲檢查:肝、腎、膽、胰、脾
幽門螺桿菌檢查:一次檢查確認感染情況即可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
2.女性可增加乳腺、婦科檢查。
3.50歲以上人群增加項目:
腸鏡:篩查結直腸癌
胃鏡
骨密度
低劑量肺CT:長期吸煙者
PSA:男性前列腺癌篩查,可做選擇項
4.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包括:高血壓人群、冠心病人群、糖尿病人群、慢性乙肝患者、高尿酸血症人群、肥胖人群等,此類人群的身體檢查需要「量身定製」,建議咨詢醫生。
5..體檢前注意事項
關於體檢前的注意事項,網路上有很多,並且,體檢預約成功後一般都會有提示,不再浪費時間討論。
最令人焦慮的應該是體檢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字、箭頭,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嚴重的疾病提示,這個就需要咨詢專業人士了,切勿相信網友提供的答案。
6..關於具體花費
各地都會有相應的價格標准,差別不會太大,再說了,身體健康才是無價的,體檢花費的幾百塊錢還是有必要的。
最後分享一點: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一直在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方式,因為諸多因素限制,單純依靠醫院體檢會有很多不便,造成體檢不及時、漏診、誤診的情況;有些人甚至幾年都不體檢,直到身體有異常才回去檢查。
現在已經有了居家健康管理的方式,像一些基礎的檢測,比如尿常規,通過智能尿檢馬桶蓋,在家上個廁所就能自動提取尿液檢測,藉助雲健康數據平台,手機就能查看尿檢報告,十分便捷。
未來還會增加更多的檢測項目,智能尿檢馬桶蓋的普及,將進一步實現居家身體指標檢測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這些常規體檢,對於疾病的預防非常有必要,建議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