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體檢哪個反映是血脂

體檢哪個反映是血脂

發布時間:2022-08-31 11:26:14

1. 體檢項目中的血脂六項和血常規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做健康體檢時,有一項叫血脂,血脂到底是檢測什麼的呢?下面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血漿中所含脂類統稱為血脂[zhī],血漿脂類含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體內脂類代謝的情況。食用高脂肪膳食後,血漿脂類含量大幅度上升,但這是暫時的,通常在3~6小時後可逐漸趨於正常。檢測定血脂時,常在飯後12~14小時采血,這樣才能較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實情況。由於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關,因此這兩項成為血脂測定的重點項目。 短期飢餓也可因儲存脂肪的大量動員,而使血脂含量暫時升高。這就不難理解您到體檢中心做健康檢查時,醫護人員要求在進完晚餐後,不要再吃其它東西,空腹12小時後再抽血了。

2. 血脂在體檢單上哪一項代表血脂

一般主要看
lyz6總膽固醇(CH): 3.0-5.2mmol/L;

甘油三酯(TG): 0.4-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 0.8-1.9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 1.9-3.8mmol/L;

3. 體檢項目中哪一項是看血脂是否高的

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外其他項目高了都表示血脂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對人有益的膽固醇,其他都是無益的。

4. 體檢項目中血脂檢查指的是什麼

我們在做健康體檢時,有一項叫血脂,血脂到底是檢測什麼的呢?下面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血漿中所含脂類統稱為血脂[zhī],血漿脂類含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體內脂類代謝的情況。食用高脂肪膳食後,血漿脂類含量大幅度上升,但這是暫時的,通常在3~6小時後可逐漸趨於正常。檢測定血脂時,常在飯後12~14小時采血,這樣才能較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實情況。由於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關,因此這兩項成為血脂測定的重點項目。 短期飢餓也可因儲存脂肪的大量動員,而使血脂含量暫時升高。這就不難理解您到體檢中心做健康檢查時,醫護人員要求在進完晚餐後,不要再吃其它東西,空腹12小時後再抽血了。

5. 血脂高的指標是什麼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健康體檢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可檢查後各種化驗單卻很難看明白,雖然體檢報告上會給出某項檢查是否正常的結論,許多人還是很想弄明白各種數據代表什麼意思。下面就人們常做的血脂化驗來教你看懂化驗結果。

在我國,不管哪家醫院,正式檢測的血脂指標只有4項。你的血脂高不高,需不需要治療,用什麼樣的降脂葯最合適,都是由這4項血脂指標決定的。這4項指標就是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一般情況下醫院只測TC、TG和HDL-C三項。LDL-C則是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計算公式是LDL–C=TC–HDL-C-TG/2.2。只有當TG>4.5mmol/L時,醫院才會直接測定,因為這時的計算結果會有較大偏差。

甘油三酯的正常值是<1.7mmol/L,甘油三酯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就會增加。當甘油三酯>10mmol/L時,還有誘發急性胰腺炎的危險,應該及時治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正常值是>1.0mmol/L,<0.9mmol/L就算過低。過低的人容易得冠心病和腦中風。現在研究發現,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增加0.4mmol/L,得冠心病的危險就可降低2%~3%,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是高一點好。

判斷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不正常就不那麼容易了,需要結合許多臨床情況綜合判斷。現在判斷總膽固醇正常不正常有三種標准,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請見附表。

名詞解釋

1.無易患因素者:

是指年齡45歲以下,不吸煙,沒有患高血壓,直系親屬中也沒有患冠心病的人,這種人不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對他們的血脂要求就松一些。化驗單上標明的正常值就是針對無易患因素者的,其他人員不能套用。

2.有易患因素者:

是指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吸煙,有高血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0.9mmol/L)或直系親屬中有早發冠心病家庭史(男55歲以前,女65歲以前就得了心肌梗死)。具備以上兩條就屬有易患因素者。這種人比較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對血脂的要求要嚴一些。

3.有心血管病者:

是指病人已經患了冠心病、腦中風或者有明顯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或者患有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這種人很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很容易再次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對他們的血脂要求更嚴。

判斷血脂正常不正常,其實也不難,就這些內容,現在你能看懂血脂化驗單了嗎?

6. 請問血液的哪一項檢測是查血脂的

病情分析:一般的醫院檢驗科有血脂分析這一項檢查項目,就是檢查血脂的,血流變裡面也有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指標的,不過沒有血脂分析檢查的全面。 意見建議:建議你平時低鹽飲食,少吃油膩食物和動物內臟,多吃蔬菜水果,加強體育鍛煉,戒煙戒酒,定期體檢,發現異常指標及時到醫院診治,祝你好運!

7. 除了驗血之外,哪些症狀表示自己有高血脂

高脂血症的症狀之一是整天頭暈,容易犯困、犯困。尤其是中午以後困,半夜醒的人,更要提高警惕。高血脂的另一個標志是手腳生瘡,小黃腫瘡會在腳後跟、大腿、肘部隆起,表面光滑。這些手腳發黃的腫瘡可能會提醒身體膽固醇上升了。另外,腿痛、抽筋不一定是缺鈣的信號,也是血脂偏高的信號。身體上有黃色斑塊或結節。如果臀部、手背、膝關節、肘關節或其他關節出現黃色、橙色、棕紅色斑塊、皮疹或結節,則說明體內血脂異常。臉上手上都有黑點。如果臉上或手上突然出現很多黑點,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號。醫生提醒,患者可能會誤以為這些黑點是老年斑,其實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老年斑比這些黑點顏色淺,面積小。黑點長出來,病人的記憶力也可能下降。

此外,多吃大麥、燕麥等高纖維食物,可以幫助身體排泄膽固醇,降低血脂。另外,據醫生說,高血脂患者睡前不能吃太多。吃飽飯後,血液會集中在腸道內,心腦血管系統的血流量會減少,容易引起腦梗塞、心肌梗塞。輕度高血脂通常不會引起不適,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視。患者劉女士說:「如果我兒子不帶我去體檢,我都不知道我有高血脂症。現在知道自己能吃什麼,少吃什麼,開始經常出門了。」現在她每天在小區的院子里散步兩次,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醫生說,沒有症狀不代表血脂不高。輕度高脂血症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如果不加控制,可能會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所以在醫院定期檢查血脂是很有必要的。醫生說,高脂血症嚴重時,患者會出現頭暈、失眠、健忘等症狀。如果出現這樣的症狀,他們應該立即去醫院。

8. 我們體檢中血脂四項檢查一般是指哪四項

我們體檢中血脂四項檢查一般是指哪四項?
血脂四項指的是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9. 請問,體檢時,在血清和靜脈血檢查報告單中,哪幾項是代表血脂的

指導意見:
代表血脂的是膽固醇,甘油三值,高可以致病人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腦血栓,冠心病等,所以要積極控制,建議:1.控制飲食----低脂清淡飲食,少食蛋黃魷魚,動物內臟,海鮮,肥肉,動物油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2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10. 做了一次體檢,想知道血脂血糖程度,可是不知道看什麼指標,

血漿中的脂類物質稱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膽固醇酯和非酯化脂肪酸等。血漿脂類含 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 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因此,血脂含 量可以反映體內脂類代謝的情況。食用高脂肪膳食後,血漿脂類含量大幅度上升,但暈只是暫時的,通常在3 ̄6小時後可逐漸趨於正常。枚測定血脂時,常在飯後12 ̄14小時采血,這樣才能較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實情況。由於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關,因此這兩項成為血脂測定是的重點項目。

短期飢餓也可因儲存脂肪的大量動員,而使血脂含量暫時升高。這就不難理解您到醫院檢查血脂時,醫生要求您在進完晚餐後,不要再吃其它東西,空腹12小時後再抽血了。

正確認識血脂
所謂高脂血症就是一般人常說的「高血脂」,醫學上的定義是指由於脂肪代謝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的疾病。脂質不溶或微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環,因此「高血脂」是通過高脂蛋白血症表現出來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是血漿中主要血脂成分。
雖然大量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至今為止,對於高血脂的標准尤其是適合於中國的標准尚存在激烈爭論。美國國家膽固醇宣教計劃和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提出以下列標准作為高血脂的標准:血漿總膽固醇(TC)≥220mg/dl,血漿總甘油三脂(TG)≥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40mg/dl。國內一些醫生將上述標准用於國人,顯然沒有考慮到我國與西方在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社會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有偏高、偏寬松的缺點。甚至西方國家一些醫生也認為上面的標准過於寬松。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醫學家布朗就明確提出血漿總膽固醇的正常上限應為150mg/dl。我國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血漿總膽固醇≥180mg/dl其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危險就大大增加,並據此作為中國人的正常血脂上限。
既然高血脂是重要的發病因素,那麼血脂是否越低越好呢?答案亦是否定的。國外的一些調查發現,血漿總膽固醇太低,死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我國的調查顯示當血漿總膽固醇≤140mg/dl後,老年人預期壽命並沒有增長。雖然血脂低於一定程度死亡率不降反升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機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這與「水至清則無魚」是同樣道理。
另外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脂與血液中的蛋白質分別結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而低密度脂蛋白則是促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一個「罪魁禍首」。如血中膽固醇增多僅是由於高密度脂蛋白較多引起的,就不一定是壞事情,無需採取什麼治療。相反,即使血清總膽固醇不是很高而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應積極地治療。
許多人一旦被查出血脂過高,往往十分緊張又不知所措,急於服用一些降脂葯物,結果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出現副作用,其實高脂血症在一定意義上屬於「生活方式病」或「現代文明病」。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調整生活方式才是治療高脂血症的基礎。調整生活方式的關鍵在改變飲食習慣和適度鍛煉兩個方面。 適當節制飲食首先要使熱量代謝達到負平衡。20-40歲成人每日需攝取三千卡熱量,隨後每增加10歲,分別遞減5%-30%。每日飲食所含的熱量應以接近或略低於此標准為宜,同時注意科學地選擇食品種類。少食高糖食品,多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膳食中的膽固醇幾乎全部來自動物源性食物,其中以禽卵、動物腦髓、內臟中膽固醇最豐富,炸雞腿、三明治等含膽固醇也較多,應少吃或不吃。而一些蔬菜象洋蔥、竹筍,以及諸如柚子、酸棗、刺梨、香蕉、柑桔、山楂等種類的水果具有調整血脂代謝、延緩動脈硬化的保健作用,經常食用益處多多。 節制飲食只有一種相對消極的方法。如果能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降血脂的效果會更好。據測定,較長時間的有氧鍛煉(如慢跑、長距離步行)比較適於降低血脂。
高血症在臨床上可分為兩類:(1)原發性,屬遺傳性代謝紊亂,相對後者少見。(2)繼發性,常見於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飲酒、甲狀腺機能減退症、腎病綜合征、膽道阻塞、口服避孕葯等。對於前一類,一般認為應該在調整飲食、鍛煉的基礎上比較積極地使用葯物治療。而對於後一類,通常應該以調整生活方式、治療基礎為主,但在上述方法效果不顯著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物。(健康報)

血脂包括哪些成份,在血漿中以什麼形式存在?
血脂系指血漿或血清中所含的脂類物質,有外源和內源之不同。外源來自食物,特別是動物性食物;內源主要由肝臟、小腸粘膜等組織合成。血脂僅佔全身脂質的一小部分,血脂水平的變化極大,一般在餐後3~6h漸趨穩定。測定血脂水平應於餐後12~14h為宜。血脂主要包括:
(1)膽固醇(簡寫為Ch),約占血漿總脂的1/3,有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兩種形式,其中游離膽固醇約佔1/3,其餘的2/3與長鏈脂肪酸酯化為膽固醇酯。
(2)甘油三酯,又稱中性脂肪(簡寫為TG),約占血漿總脂的1/4。
(3)磷脂(簡寫為PL),約占血漿總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腦磷脂、絲氨酸磷脂、神經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4)游離脂肪酸(簡寫FFA),又稱非酯化脂肪酸,約占血漿總脂的5%~10%,它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脂類本身不溶於水,它們必須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並隨血流到達全身各處。在正常情況下,超速離心法可將血漿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種。區帶電泳法也可相應地把血漿脂蛋白分為CM、前β(Pre�β)、β及α脂蛋白4種。血漿各種脂蛋白中蛋白質與脂質含量(重量%)
電泳法CMPre�ββα超速離心法CMVLDLLDLHDL蛋白質0 2~0 55~102545~50甘油三酯80~9550~70105膽固醇2~710~154530磷脂6~710~152030游離脂肪酸0002

什麼是血脂,什麼叫脂蛋白?
血漿中所含脂類統稱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少量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磷脂、膽固醇和膽固醇酯及非酯化脂酸(游離脂酸、自由脂酸)。血脂的來源有二:一是外源性的,即消化道吸收來的;二是內源性的,即由體內組織動員或由肝臟合成而來。在正常情況下,它易受食物成分及體內代謝的影響。糖尿病時由於脂類代謝紊亂,血脂一般都是明顯升高。
脂類是以脂蛋白的形式進入血漿,並從血漿中移去。所以脂蛋白是血脂運輸的形式。血漿中有許多脂蛋白,由於其結構和密度的差異,常用超速離心法和電泳法把血漿脂蛋白分為四類。用超速離心法可把血漿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用電泳法可把血漿脂蛋白分為以下四類: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α-脂蛋白。乳糜微粒的功能是轉運外源性脂肪;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轉運內源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轉運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轉運內源性膽固醇和磷脂。

什麼是血脂,與肥胖有何關系?
血脂是指血漿中所含脂類的統稱,主要包括有:①甘油三酯及少量甘油二酯與甘油一酯;② 膽固醇和膽固醇脂;③磷脂,主要是磷脂醯膽鹼,還有溶血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神經磷脂等。④非酯化脂肪酸,即自由脂肪酸。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動范圍均較大,也就是說正常人之間血脂含量的差異也很大,單憑一兩種血脂成分的高低來判斷病理變化,似乎顯得說理不夠。盡管血脂只佔全身脂類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變化卻可基本反映體內脂類代謝的狀況。在膳食改變,劇烈運動及患病情況下,血脂都會有較大的變動。高脂肪飲食時,血脂含量明顯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時後逐漸恢復正常,因此,臨床上測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時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實際水平。
因血脂的變化,主要與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及機體動用脂肪庫的情況有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體脂肪代謝方面的情況。有人在做肥胖與正常人的血漿脂類含量對比中,證明肥胖人群的血脂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組,但超出正常含量范圍者只佔30%左右,比非肥胖者高1倍以上。另外,還證明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含量呈上升趨勢。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肥胖人群的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高脂血症發病率高的原因。因此,預防身體「 發福」,及肥胖者積極減肥,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害怕血脂增高,近年來,人們甚至拒食脂類食物,這是很不公平的。就拿膽固醇來說,除了有與動脈粥樣硬化有密切關系的LDL膽固醇外,還有能轉化為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HDL膽固醇,在機體內產生重要作用。HDL如轉化成膽汁酸鹽,有助於脂肪的消化吸收;轉化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發揮對物質代謝的調節作用;轉化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發揮其對生育及物質代謝的調節作用等等。這種膽固醇主要來自脂肪食物中,也就是說合理攝入「肥肉」,還是很有必要的。

閱讀全文

與體檢哪個反映是血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給老年人買點什麼有趣 瀏覽:183
合肥靈活就業者參保女退休年齡 瀏覽:274
老年人三尖瓣中度返流 瀏覽:26
奶奶不在拉沒回去是不孝順嗎 瀏覽:541
衡量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指標是什麼 瀏覽:310
魚療養生館前景怎麼樣 瀏覽:979
梅州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瀏覽:968
社保不同地方交的退休怎麼辦 瀏覽:97
體檢的肛檢怎麼做 瀏覽:473
水泥廠車間工人退休年齡 瀏覽:102
遼寧2o13年養老保險交費標准 瀏覽:497
佛山三水戶口父母如何遷入 瀏覽:683
你好孝順呀 瀏覽:56
重陽節的來歷15字 瀏覽:755
河南省養老保險轉移 瀏覽:159
描寫重陽節的話語 瀏覽:2
到退休年齡單位應該給補償嗎 瀏覽:304
90歲支架手術 瀏覽:933
長壽區最高和最低海拔多少 瀏覽:168
養老金上調和文憑有關系嗎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