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規定哪些重大疾病是免費治療的
目前我國沒有規定重大疾病是免費治療的。
重大疾病是指醫治花費巨大且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一般包括: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進行重大器官移植的手術、有可能造成終身殘疾的傷病、晚期慢性病、深度昏迷、永久性癱瘓、嚴重腦損傷、嚴重帕金森病和嚴重精神病等。
從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保險公司將產品定名為重大疾病保險,且保險期間主要為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階段的,該產品保障的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
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種疾病外,對於本規范疾病范圍以內的其它疾病種類,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同時,上述疾病應當使用本規范的疾病名稱和疾病定義。
(1)哪些體檢檢出來的病是不用醫治的擴展閱讀:
1、新政策
2012年9月4日,衛生部表示,對於目前國內的一些重大疾病,衛生部將通過與新農村醫療措施,來使重大特大疾病的補償水平達到90%左右。
據悉,此次列入的疾病有重性精神病、結核病、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終末期腎病(尿毒症)、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6種重大疾病納入保障范圍。
2、重大疾病的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是指:
(1)穿衣:自己能夠穿衣及脫衣;
(2)移動:自己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
(3)行動:自己上下床或上下輪椅;
(4)如廁:自己控制進行大小便;
(5)進食:自己從已准備好的碗或碟中取食物放入口中;
(6)洗澡:自己進行淋浴或盆浴。
『貳』 體檢報告單上的哪種病,其實可以不急著治療
很多的人在體檢後拿到體檢表,發現上面診斷出的各種病,就開始非常慌張,急著去醫院復查治療!但是,其實體檢單上面有三種疾病,如果被診斷出來,是不需要去醫院治療的,因為這些疾病並不是什麼非常危險的疾病,不會危害到我們的生命健康!其中第一種不用去看的疾病就是心臟早搏!
最後一種不需要去看的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其實看名字我們就會知道,這種疾病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它帶有慢性、淺表性這樣的字眼,說明它們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只不過是由於人體的消化不良所導致的,只要我們平時注意休息,注意飲食,就能夠避免這種疾病!
『叄』 體檢後才發現的病,哪些病根本不需要治療
體檢都會有病的,沒有人能夠完完全全健康。如果不是實質性的病就沒必要太在意。而且現在的體檢結構有些不太正規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常人一樣,就算你身體里的病再多,你不說別人又不知道,當然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心態放好,每天過得開心一點,有助於治療,所以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現在也在悄悄轉移目標鎖定年輕人,加上現今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許多年輕人都背負著重重壓力,心靈上的困惑得不到釋放加重內分泌不調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身體疾病.
盆腔積液之後,必須先搞清楚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如果是不正常的,我們再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盆腔積液就會消除。水能防病,水能療病!心想,人若是覺得全身不舒服時,冷天泡個熱水澡,熱天泡個涼水澡,象魚兒戲水那樣扭動全身,舒筋活絡,身體如果沒有問題,可能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沒事加強鍛煉,最好做一個鍛煉日程,每天都在估計時間做至少30分鍾的有氧運動,跑跑步,游泳都行。
『肆』 我兒子上初三,體檢時查出是色盲,這個病對他今後會有什麼影響能不能治療的
你好,色盲是一種遺傳病,屬於X隱性遺傳。是不能治療的,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只是以後工作可能很多專業可能從事不了,比方說醫學。
『伍』 體檢的時候查出哪幾種病,其實是可以不用管的
經常的體檢是確保我們健康的主要方式。及時體檢,及時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對我們非常有幫助。但你需要去治療嗎?不是這種情況。所以讓我們來看看什麼疾病不需要治療。
1.如果在體檢中發現了乳腺增生
說到子宮肌瘤,我害怕女性朋友的潛意識。然而,在大多數子宮肌瘤的情況下,它是良性的。一般腫瘤不是重大症狀。
因此,即使治療也沒有症狀,也沒有治療,即使治療也選擇保守的葯物治療,特別是對於那些關於男性的女性朋友,已經測試的大多數肌瘤都接近萎縮,如果它們沒有惡化它需要治療。
體檢是一種檢查身體的方法。如果您在獲得結果後看到這些疾病,您將不會有一個大問題來帶來我們的身體。
『陸』 做完體檢哪哪都是病,查出哪些病,不治也可以
現在定期體檢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各大企事業單位及院校等正規單位都會給員工進行體檢。如果單位沒有此項福利,個人也可以在很多商業化的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價格按套餐走,十分劃算。
第三,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可變化的幾率不太大,基本不會轉移,也不會增長。只要大小在一厘米以下就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在1~4cm就需要到醫院定期檢查。
體檢是對我們的身體狀態有一個大致上的了解和掌握,如果有患病的風險,我們需提前從生活和飲食健康上著手,多進行改善就可以提前預防真正的疾病。
『柒』 專業醫護人員請進!體檢測出乙肝大三陽,血液各指數如下,請問需不需要治療
正確認識乙肝——一種普普通通的疾病
乙肝在亞非國家相當普遍,我國也是高發區之一,重視這一疾病的防治理所當然,但是如何重視、怎樣看待這一疾病倒是值得深究的問題。實際上,乙肝是一種常見的普通疾病,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每個人花三十元,注射三支乙肝疫苗,沒有得乙肝的人就不會再得,五十年後我國就沒有多少新發的乙肝病例了;現有乙肝病例,絕大多數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大約80%左右),即便是不吃一片葯,多半預後良好,可以平安度過一生;發病狀態的乙肝患者,適當給予廉價而有效的治療,病情大都可以控制;乙肝的傳染性雖普遍存在,但是只對嬰幼兒、兒童構成威脅,只要他們都注射了乙肝疫苗,乙肝病毒難有威脅。那些少數的、真正的急性乙肝90%都會痊癒,不留下後患。以下進一步闡述乙肝為何是一種普普通通的疾病。
1.乙肝在我國非常普遍、常見,這與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國民身體素質、遺傳特點及對乙肝病毒的易感性有關。根據乙肝的發病特點、症狀體征看,很可能該病自古就有,長期以來該病給人類生活帶來不少影響和危害,但是這些危害是有限的,絕非滅頂之災。從全世界來看,西歐美國屬乙肝低發區,日本、東歐為中發區,我國及東南亞為高發區,我國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約占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各民族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各不相同,其中藏族最高(約占總人數的 27%),漢族居中等(大約15%),維吾爾族最低(大約2%),目前全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一億三千萬以上,根據目前「約定俗成」的慣例,這些人都被戴上乙肝的帽子,這頂帽子很可能是再也摘不掉了。乙肝的這種高發比例,並非今天才有,數十年前(從表面抗原這項指標問世後)我國幾次普查結果均大致如此,乙肝的病例數,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加而增加,源於乙肝病情發展而奪去生命的情況是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這三種病變十分嚴重,但是,真正發展到這步天地的乙肝畢竟只是極少數,一千個乙肝患者約有2—3位最終會發生肝癌,15位最終發展成肝硬化,1.2—2位會發生重型肝炎,其餘900多位患者可以安度一生。目前全世界乙肝人數愈三億,從未聽說過乙肝爆發流行,從未聽說過由於乙肝引起過某國、某民族、某地區人口壽命降低、死亡率上升,東南亞國家乙肝發病率超過中國,但卻看不到人家三天兩頭在治療、也從未聽到這些國家不斷涌現出治療乙肝的這葯那葯,東南亞人口壽命還在不斷延長。乙肝是一種普通的疾病,和高血壓、支氣管炎、腎炎等等一樣,多數患者都可穩定於「亞健康」狀態,只有少數患者向危機生命的重症狀態發展。
2.乙肝的傳染性不象人們想像的、傳說的那樣可怕,其傳染性雖然廣泛存在,但其傳染性的危害是有限的,不會造成爆發和流行,傳染性的最大受害者、傳染性威脅的最大人群是胎兒、嬰幼兒和兒童,乙肝病毒對成人難以構成威脅。乙肝病毒的傳染威力的大小和被感染者的年齡呈反比,被感染者的年齡越小,傳染成功的幾率越高,胎兒在孕婦子宮中被感染,稱為乙肝病毒的宮內感染,宮內一旦感染,幾乎百分之百地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並且這種病毒感染往往根深蒂固,很難去根;新生兒分娩時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不及時給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病毒也可長驅直入,留下終生的隱患;反過來看,一個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僅有不到5%的人會被感染成功,絕大多數的成人完全可以憑借自身正常的免疫機制,「御敵於國門之外」,及時清除和消滅乙肝病毒,使其沒有藏身之地。我國如此眾多的乙肝來源於何處?基本都是自幼感染,途徑是母嬰或父嬰垂直傳播,也有少部分通過醫療途徑(輸血、輸液、鑲牙、針灸等等)被傳染。
3.乙肝患者中絕大多數為病毒攜帶者和輕度的肝炎,預後良好,多半可以平安度過一生。我國乙肝人數雖多,但80%以上為病毒攜帶者和輕度肝炎,他們大多病情平穩或緩慢發展、肝臟病變靜止或輕微,本人身體沒有什麼不適,如果不進行查體(招工、入學、參軍、獻血等),根本就發現不了,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平安度過一生。從目前各種權威性的研究結果看,病毒攜帶者和輕度的慢性肝炎預後多是良好的,他們最終可能死於和肝病無關的一些疾病,因此屬於這兩種情況的患者應該盡量保持原有的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力求心理平衡、心態穩定,切忌亂用葯物治療。
4.的確有少數患者向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於肝癌方向發展,其客觀原因是遺傳因素、機體免疫狀態低下、病毒基因變異、疊加新的肝炎病毒等等;主觀原因是患者自己折磨自己和胡亂用葯。客觀因素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主觀因素卻是人為造成的,可以杜絕。所謂患者自己折磨自己,主要是指患者不能正確對待這個疾病:過於緊張者,寢食不安、惶惶不可終日,身心被受煎熬;過於樂觀者,放任自流、酗酒縱欲,不加理會。再加上胡亂用葯、輕信廣告、旁人引誘,今天用這葯、明天用那葯,恨不能把天下治乙肝的葯物用個遍,如此看來,病情加重,一半原因是客觀造成的,另一半原因卻是人為造成的,本來沒有什麼的普通疾病,經人為的胡亂折騰,也變成了纏綿不愈、病情惡化的頑疾。
5.目前治療尚缺突破,但是預防措施卻是十拿九穩,如果把預防放到首位,強制實施乙肝的計劃免疫,我國乙肝的發病率將迅速下降,再過50年,乙肝「王國」 的帽子將被摘掉。回顧近百年的傳染病史,20世紀初,天花、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等等肆虐,各種葯物都難以奏效,最終這些疾病逐漸滅絕,靠的不是治療,而是預防,各種疫苗的問世加上強制性計劃免疫的實施,徹底鏟除了這些禍害,目前的乙肝也是一樣,根除它的絕招就是乙肝疫苗的普種,這不單是理論上可行,而且實際操作也是相當容易,每人只需花30元錢,打上三隻疫苗,以後就不會再得乙肝了。遺憾的是迄至目前,社會上下對乙肝預防的意義認識不足,雖然乙肝疫苗被納入計劃免疫,但是並非強制性的,從全國情況看,三分之二的人群尚未接種乙肝疫苗,但是對於乙肝的治療卻格外熱中,治療葯物不斷涌現,治療費用一路攀升,治療效果卻始終不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捨本逐末、本末倒置的行為,如果不把乙肝的預防放在首位,預防工作不到位,再過50年,我國乙肝人數,仍然會居高不下,浪費的資金會更加驚人。
6.乙肝在廣大百姓和患者心目中,猶如瘟疫;一旦發現自己乙肝澳抗為陽性,驚慌失措,東奔西跑,花冤枉錢胡亂治療,幾乎成為一種定式,為什麼會這樣?多分誇大乙肝的危害、威脅,過度渲染乙肝的傳染性,無端限制乙肝患者升學、工作等等前程是導致這些異常的根本原因。乙肝是頑疾,也是普通的疾病,但是我國處理和對待該病的方式,以及媒體宣傳的內容值得反思和深究,發達國家,如日本、新加坡;發展中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以及我國的香港、台灣地區,乙肝發病率也不低,患者眾多,但是他們對待和處理乙肝的方式和態度和我國有所不同,別國很少在媒體上渲染該病的可怕和恐怖,乙肝患者一般都在正常工作和學習,升學和工作並無特別限制,更見不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治療,在香港,合法的、批準的治療乙肝的葯物只有幾種,台灣也是如此,葯物雖少,但發病率卻在逐年下降,為什麼?一是預防工作做得好,乙肝疫苗接種率高;二是沒有亂七八糟的治療葯物,患者可以避免額外的葯物性肝損害。我國也有同樣例證,我國藏族同胞,四人中就有一人為乙肝,即沒聽說藏族同胞東奔西跑地治療,也沒聽說藏民人均壽命受到過肝炎的威脅。攜帶乙肝病毒是我國國民常見、普遍的現象之一,必須實事求是看待這個問題,根治這一現象的唯一辦法就是舉國上下強制性普種乙肝疫苗,萬不可治療上步歐美後塵,在乙肝這個問題上形成「窮國高消費」的局面,我國乙肝市場極其火暴,洋葯土葯多如牛毛,只可惜廣大患者勞民傷財,卻總也看不到光明。這與我國目前存在對乙肝諸多認識的誤區和誤導有關,因此,很有必要還乙肝以本來面目,讓所有患者知道真相,把乙肝當作一種普通的疾病看待,而不是一種「瘟疫」。
『捌』 全身體檢能查出哪些病
做全身體檢並不是說將所有的體檢項目都檢查一遍,而是根據所 選擇的體檢套餐而做相應的體檢項目,因此檢查的出的疾病也不同。 一般全身體檢只能檢 測出一些常見病症,起到初步篩查的作用,而不能真正檢測出隱病狀態及重要的健康風險因 素,如易感因子、癌症、腫瘤風險因子。必須依靠「全身深度體檢」才能檢測出來。「全身深 度體檢」是依靠深入的探測手段,即由基因、生物、分子等各類檢驗構成的功能醫學實驗室 檢驗,其應用的是國際尖端技術設備。 下面介紹一款體檢套餐(精英套餐男)能夠檢查的疾病: 一、內科疾病,項目:內科檢查;檢查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有無異常。 二、骨質疏鬆,項目:骨密度;判斷有無骨質疏鬆及疏鬆程度。 三、甲狀腺疾病,項目:甲狀腺功能三項;檢查甲狀腺的基本功能,判斷是否有甲狀腺功能 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或其它異常。 四、泌尿系感染疾病,項目:尿常規;檢查有無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急慢性腎病及其它與 腎臟有關的代謝障礙性疾病,糖尿病的輔助檢查。 五、肝臟疾病,肝功十一項;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無肝臟受損。 六、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項目:類風濕因子;主要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 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 七、心腦血管疾病,項目:血脂四項;血脂濃度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密切,此檢查有助於診 斷動脈硬化症,冠心病及腎病綜合症的診斷。 八、男外科疾病,項目:男外科檢查;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 肛門、直腸、前列腺、外生殖器等有無異常。
『玖』 體檢查出這9種「病」,多數不用治
每年體檢總能查出一些小毛病
不少人為此惴惴不安
其實檢查單上有些看著嚇人的名詞
不少都不用怎麼治
非要治?也行!
但真的沒必要
甲狀腺結節
95%都是良性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檢查。 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李志輝介紹——就算是甲狀腺癌,大多數也是很「溫柔」的,生長很緩慢, 可以幾年、十年潛伏在人體內 ,也相對穩定、「聽話」。甚至部分低危險組的患者,可以長期觀察而不需手術。
宮頸糜爛
只是名字嚇人
要怪就怪這個醫學詞語太嚇人。「糜爛」一詞給人很不好的聯想,還容易和宮頸癌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只是醫學史上一個命名的「失誤」。
如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正式取消 ,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健康 管理中心李喬介紹——「宮頸糜爛」大部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需要結合宮頸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 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無需特殊處理了。
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次體檢下來,10個女性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乳腺增生會不會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葯才能治好增生?」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 不用治療!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外科陳潔醫生介紹—— 乳腺增生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導致乳腺癌。 乳腺增生常表現為經期前或情緒不佳時,乳房有脹痛感、出現腫塊,但生理期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子宮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無事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不過,此「瘤」非彼「瘤」, 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
據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王薇介紹—— 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 每3-6個月復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宮肌瘤患者准備妊娠時, 若肌瘤直徑≥4 cm,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
盆腔積液
3厘米以下不用治
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頤介紹,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 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 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於 3cm 也不必大驚小怪。
肝臟鈣化灶
一般無需治療
肝臟鈣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可能與先天發育、鈣磷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肝臟創傷癒合過程中組織纖維化,形成瘢痕,鈣鹽沉積形成。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劉暢醫生介紹—— 肝臟鈣化灶既不會自行消退,也很少繼續發展 ,一般沒有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無需治療。
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 ,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 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鑒別。
骨刺
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其實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騙了。骨刺就是骨質增生, 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骨刺會長在各種地方,比如頸椎、腰椎、膝關節等處。
如果只是體檢發現的骨刺,生活中並無不適症狀,不痛不難受,就不用緊張。 但如果因為骨刺,引起了骨性關節炎,那就需要進一步治療。
心臟早搏
沒症狀不用治療
心臟在正常跳動時,如果提前出現一些跳動,就像是演奏舞曲節奏亂了點,這種情況被稱為「心臟早搏」。
很多人認為查出「心臟早搏」往往會和心臟病聯系起來,其實, 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症狀。
據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劍雄介紹——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數的早搏不會引發心臟病,偶爾出現心慌或者心臟「咯噔一下」,不用太過緊張。但如果經常有類似不適,還是盡快去醫院的心內科咨詢下醫生比較好。
慢性淺表性胃炎
就是消化不良
據調查顯示,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 。在醫院,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這么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白楊介紹——
實際上,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療。
如果飯後出現飽脹、消化不良時, 吃點多酶片、多種益生菌即可緩解,並不需要擔心。
如果你體檢出以上疾病
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處理
不過
具體情況還是因人異議
要注意養成 健康 的生活習慣
重視每年的 健康 體檢,監測身體變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