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歲以上老人乘飛機,要出具健康證明,這個健康證明中要求檢查那些項目。
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乘機時應提前一周左右進行體檢,確保身體健康,適合乘機。內體檢應在容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著重檢查心電圖、血壓、呼吸道等項目。雖然民航局沒有對乘機人員的年齡作特別要求,但由於航空飛行可能會誘發老年人的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各航空公司也對老年人乘機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乘坐飛機,須持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適合乘坐飛機的證明。老年人若沒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可以搭乘飛機旅行。但患有上述疾病搭乘飛機時,專家認為,可以試著爬一層樓台階看看,若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狀況時,應該就無妨;但仍應該請醫師評估。老人乘機注意盡量選擇大型和中型的客機,不要坐小型客機。近期內曾動過手術的人,或者患有出血性胃潰瘍、中耳炎者,不適宜搭乘飛機。
謝謝採納!
⑵ 民航Ⅰ類體檢標准飛行員體檢標準是什麼
民航Ⅰ類體檢標准飛行員體檢標准:
1、無下列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或可能因履行職責而加重的疾病或功能障礙:
(1)心理異常;
(2)先天性或後天獲得性功能及形態異常;
(3)可能導致失能的活動性、隱匿性、急性或慢性疾病;
(4)創傷、損傷或手術後遺症;
(5)使用處方或非處方葯物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6)惡性腫瘤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良性腫瘤;
(7)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移植。
2.無下列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精神疾病的明確病史或臨床診斷:
(1)精神障礙;
(2)精神分裂症;
(3)物質濫用或物質依賴;
(4)人格障礙或行為障礙;
(5)情感障礙;
(6)嚴重的神經症。
3.無下列神經系統疾病的明確病史或臨床診斷:
(1)癲癇;
(2)原因不明或難以預防的意識障礙;
(3)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及其並
發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4.無下列循環系統疾病的明確病史或臨床診斷:
(1)冠心病;
(2)嚴重的心律失常;
(3)嚴重的心臟瓣膜疾病或心臟瓣膜置換;
(4)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
(5)收縮壓/舒張壓持續高於 155/95mmHg,或伴有症狀的低
血壓;
(6)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循環系統疾病。
5.無下列呼吸系統疾病或功能障礙:
(1)活動性肺結核;
(2)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氣胸;
(3)胸部縱膈或胸膜的活動性疾病;
(4)影響高空呼吸功能的胸廓塌陷或胸部手術後遺症;
(5)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
(6)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呼吸系統疾病、創傷或手
術後遺症。
6.無下列消化系統疾病或臨床診斷:
(1)肝硬化;
(2)可能導致失能的疝;
(3)消化性潰瘍及其並發症;
(4)膽道系統結石;
(5)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消化系統疾病或手術後遺
症。
7.無下列傳染病或臨床診斷:
(1)病毒性肝炎;
(2)梅毒;
(3)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
(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陽性;
(5)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傳染性疾病。
8.無下列代謝、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疾病:
(1)使用胰島素控制的糖尿病;
(2)使用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葯物控制的糖尿病;
(3)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代謝、免疫和內分泌系統
疾病。
9.無嚴重的脾臟腫大及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血液系統
疾病。
10.無下列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或臨床診斷:
(1)可能導致失能的泌尿系統結石;
(2)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婦科
疾病及手術後遺症或功能障礙。
11.〔妊娠〕
申請人妊娠期內不合格。
12.無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骨骼、關節、肌肉或肌腱的疾病、
損傷、手術後遺症及功能障礙;其身高、臂長、腿長和肌力應當滿
足履行職責的需要。
13.無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疾病。
14.無下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或功能障礙:
(1)難以治癒的耳氣壓功能不良;
(2)前庭功能障礙;
(3)影響交流的言語功能障礙;
(4)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耳、鼻、咽、喉、口腔疾
病或功能障礙。
15.進行純音聽力計檢查時,每耳在500、1000和2000赫茲(Hz)
的任一頻率上的聽力損失不超過35分貝(dB);在3000赫茲(Hz)
頻率上的聽力損失不超過50分貝(dB)。如果申請人的聽力損失超
過上述值,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方可合格:
(a)在飛機駕駛艙噪音環境中(或模擬條件下)每耳能夠聽
清談話、通話和信標台信號聲;
(b)在安靜室中背向檢查人 2 米處,雙耳能夠聽清通常強度
的談話聲。
16.無下列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眼及其附屬器的疾病或功能
障礙:
(1)視野異常;
(2)色覺異常;
(3)夜盲;
(4)雙眼視功能異常;
(5)其他可能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眼及其附屬器的疾病、手
術或創傷後遺症。
17.(a)每眼矯正或未矯正的遠視力應當達到 0.7 或以上,雙眼
遠視力應當達到1.0或以上。對未矯正視力和屈光度無限制。如果
僅在使用矯正鏡才能達到以上規定時,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方可
合格:
(1)在履行職責時,必須佩戴矯正鏡;
(2)在履行職責期間,備有一副隨時可取用的、與所戴矯正
鏡度數相同的備份矯正鏡。
(b)為滿足本條(a)款的要求,申請人可以使用接觸鏡,但
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接觸鏡的鏡片是單焦點、無色的;
(2)鏡片佩戴舒適;
(3)在履行職責期間,應當備有一副隨時可取用的、與所戴
矯正鏡度數相同的備份普通矯正鏡。
(c)屈光不正度數高的,必須使用接觸鏡或高性能普通眼鏡。
(d)任何一眼未矯正遠視力低於 0.1,必須對眼及其附屬器
進行全面檢查。
(e)任何一眼有影響安全履行職責的改變眼屈光狀態的手術
後遺症不合格。
18.每眼矯正或未矯正的近視力在 30-50 厘米的距離范圍內應當
達到0.5或以上,在100厘米的距離應當達到0.25或以上。如果僅
在使用矯正鏡才能達到以上規定時,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方可
合格:
(1)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備有一副隨時可取用的矯正鏡;
(2)矯正鏡必須能同時滿足 17 條和本條的視力要求,不得使
用單一矯正近視力的矯正鏡。
⑶ 70-80的老人乘坐飛機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常規的檢查項目包括:
1.五官科:包括視力、色覺、聽力、鼻子、口腔和咽喉。
2.內 科:包括血壓、營養和發育情況、呼吸道和肺、心血管、肝、脾、精神神經狀況。
3.外 科:身高體重、皮膚和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肛門和生殖器等。
4.X光胸透:主要檢查心、肺、腹部的器質性疾病。
5.抽血化驗:檢查生化項目和乙肝「兩對半」。
如果是平時身體狀況較好,沒有重大疾病的老人是沒有坐飛機年齡限制的,一般在70歲以下的老人都可以乘坐飛機,只要出具健康證明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年齡限制也不是唯一的,比如乘坐東航的飛機,80歲以下的健康老人都可以不用開具健康證明。如果超過80歲,則需要有成人陪同,並且需要一份由三級甲等醫院開具的健康證明。某些航空公司會要求老年人填寫乘機申請單和體檢報告,具體情況需要跟航空公司進行咨詢才能夠了解。
注意事項:
1)在為老人訂購機票時,最好選擇設施條件和保健條件較好的客機,可以更周到的照顧老人。
2)如果老人在半年內有乘坐過飛機,那麼最好保留機票和登機牌,這樣在下次再次乘坐時,只要拿出這一份證明就可以省去健康證明的麻煩了。
⑷ 坐飛機體檢都檢查什麼呢
指導意見:
一般老人乘坐飛機之前需要做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急性病的檢查,只要乘坐飛機之前在醫院做完檢查,並有醫院開具的「適合乘坐飛機旅行」的診斷書就行。
⑸ 坐飛機體檢嗎檢查些什麼
不體檢
⑹ 70歲以上老人坐飛機規定體檢
法律分析:一般老人乘坐飛機之前需要做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急性病的檢查。如果這些方面沒有問題,一般不會影響老人乘坐飛機。
法律依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 第十四條 旅客應在承運人或其銷售代理人的售票處購票。
旅客購票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公安機關出具的其它身份證件,並填寫《旅客定座單》。
購買兒童票、嬰兒票,應提供兒童、嬰兒出生年月的有效證明。
重病旅客購票,應持有醫療單位出具的適於乘機的證明,經承運人同意後方可購票。
每一旅客均應單獨填開一本客票。
⑺ 坐飛機體檢主要檢什麼
沒聽說過坐飛機要體檢、要健康證。有肝病的能坐飛機。
通常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宜坐飛機。
坐飛機不要體檢,只要到機場安全檢查就行!
⑻ 民航招飛的體檢具體指標是什麼
給你空軍招飛體檢的標准,你可以參考參考,但是民航的標准會比這個松一些
招飛體格檢查的項目及其注意事項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招飛體格檢查的項目及其注意事項。希望參加招飛體檢的學生有足夠的思想准備和心理准備。
(一) 眼科
眼科檢查一般按項目的不同,分別有明室和暗室進行。第一次進入眼科檢查在明室進行。檢查遠視力、近視力、色覺和外眼。第二次進入眼科檢查隱斜,在眼科暗室進行。第三次進入眼科,在明室先查散瞳前遠視力,然後點散瞳葯,在暗室查屈光間質、屈光度、眼底。
視力檢查 這里只介紹遠視力檢查。遠視力檢查使用空軍環形視力表雙裸眼視力分別在1.0以上。檢查視力時,受檢學生坐在指定位置,面向視力表,左手持遮眼板蓋住左眼,檢查右眼。右手向前平伸,五指並攏,看準醫生指示視標的缺口方向,打出手勢,然後速回到原來的位置。檢查左眼時則用右手拿遮眼板蓋住右眼,用左手打手勢。視力表中視標缺口共分八個方向,分別是正上、正下、正右、正左、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缺口方向要看準,手勢要大,指示方向也要准確。檢查中不許打開遮眼板。精神過度緊張可引起視力減退,可在檢查前做些輕微活動,使身體放鬆。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都可引起視力降低,應盡量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
視力不良主要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影響視力的其它因素還有照明度,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缺氧、眼疲勞、晶體、玻璃體混濁、眼外傷、眼底病等。青年學生在短時間內視力有一定的變化,有時好時差的情況。一般來說眼內肌調解能力較強,有較輕的屈光不正仍能保持較好的視力。但年齡較大後調解能力降低,視力逐漸變差。因此,雖然雙側視力都在1.0以上,但屈光度數超過一定的數值也不能作為飛行員的培養對象,一些視力欠缺者,雖然經復查勉強達到1.0,最終也會在散瞳後因屈光度超出標准被淘汰。
屈光度是眼球對光線的聚合,高中物理課已學過光的折射。平行光線進入眼睛經聚合,焦點落在視網膜前稱近視,落在視網膜後稱遠視,光線不能聚合為一個焦點稱為散光。人的眼睛對光線聚合過程要比凸透鏡原理復雜得多。人的屈光度取決於光線進入眼睛到達視網膜的距離、屈折面(角膜面、晶狀體前後面)和屈折體(前房液、晶體、玻璃體)及屈光面間的距離。檢查屈光需散大瞳孔後在暗室進行。電子驗光沒有散瞳驗光精細、准確,體檢條件除對視力有規定外,對屈光度也有嚴格規定,視力好屈光度超過標准也不合格。
隱斜檢查 用來檢查眼外肌不平衡程度。隱斜視即眼外肌不平衡。顯斜視即常說的"斜眼"。隱斜視和顯斜視沒有本質的區別,但由於有正常的融合機能控制,仍能保持雙眼單視,不顯出偏斜。融合機能一旦受到干擾,就會出現視物偏斜。在疲勞時表現復視(視物成雙)、注意力差、視物不清等情況。在飛行中會出現目測不準、判斷錯誤,影響飛行。我國招飛體檢對隱斜度數規定較嚴格,三次檢查以查出最高度為准,除了未掌握操縱要領的情況以外,不再進行復查。
受檢者通過隱斜計的雙目鏡,用雙眼注視前方之光源(一眼可見光點、另一眼可見條形光線),調整旋鈕,使光點與光線重合,隱斜計所指數字即隱斜度,內外隱斜和上下隱斜各檢查三次。檢查時一定要雙眼注視前方之光源;調整點和線重合後不要再反復校正。如向一個方向旋轉旋鈕點和線間距離越來越大時,則向反方向旋轉。
色覺檢查 眼睛除了視覺功能外尚有色覺功能,即顏色的辨別力。色盲、色弱是對某種顏色辨別能力喪失或降低。在飛行中將對帶有顏色的標志物、標志燈、警告信號燈辨別不清,一些地面工作也將受到限制。色盲、色弱者不要隱瞞和迴避這一生理缺陷。色覺檢查通過辨認色覺圖中的數字、字母、圖案來進行。一個人一個人地進行檢查,檢查時使用不同地色覺圖。
(二)耳鼻喉科
本科檢查內容分別在三個檢室內進行,分別檢查耳鼻喉口腔、耳氣壓機能、聽覺、嗅覺和前庭機能(轉椅試驗)。耳腔、鼻腔和口腔稱為一般檢查,其它項目為專項檢查。一般檢查先進行,專項檢查與其它科檢查穿插進行。一般檢查時學生坐在醫生對面,醫生將燈光通過額鏡聚合於耳腔、鼻腔內分別觀察外耳道、鼓膜、鼻腔內各種結構,然後檢查口腔、牙齒。
耳氣壓機能檢查 耳咽管的通氣機能也稱為耳氣壓機能。中耳和外耳是通過鼓膜劃分的。中耳和外耳在氣壓平衡時才能保持正常聽力。當我們坐汽車下山時,常感到耳內不舒服,聽力也下降,這就是中耳和外耳氣壓不平衡的緣故。當鼓膜內外壓力一致時,聲波振動鼓膜的外耳道一側才能感覺到聲音。如果鼓膜內外壓力一致,但聲波同時振動鼓膜兩側也感覺不到聲音。當打炮時,如果張大嘴巴,這時耳咽管口開放,鼓膜內外側同時受炮聲振動,可以防止對鼓膜的損傷。打哈欠時可能聽不到任何聲音也是這個道理。當人的耳咽管由於某種原因不通暢時,就失取了調解壓力的能力。當飛機下降高度時(特別是在4000米以下),外界氣壓逐漸變大,壓迫鼓膜造成聽力下降,有的造成氣壓性損傷,更為嚴重者可能造成鼓膜破裂,耳氣壓機能不良者不能當飛行員,檢查耳據氣壓機能時要配合醫生做捏鼻鼓氣動作,平時要注意預防感冒,不吸煙,不喝酒。
轉椅試驗 是檢查前庭機能的試驗。人的前庭機能參與人的定向和平衡,前庭機能低下容易出現錯覺,前庭功能敏感則容易出現暈動症,就是常說的暈車、暈船、暈機。通過轉椅檢查可初步了解是否存在暈動症,平時多做一些有關的鍛煉可使前庭的敏感性降低,有利於這一檢查順利通過。檢查時,受檢者坐在轉椅上,系好安全帶,上身從坐正,頭放在頭托槽內,雙手握緊扶手,兩腳置於踏腳架上,閉住雙眼,隨節拍器聲音左右擺頭。擺頭時從左-中-右-中-左……連續不間斷,不停頓。在掌握擺頭要令後,開動電動轉椅,以兩秒種一圈地轉速旋轉,轉45圈後停止旋轉,數秒種後睜開眼睛,解開安全帶後雙腳踏地,回到原來坐位上,觀察半小時。
轉椅檢查前克服恐懼心理,樹立信心。身體不適和發燒應該主動向醫生反映,延期檢查。剛吃過飯(飽腹)或飢餓時不宜進行檢查。旋轉開始後不久可出現眩暈(翻轉感覺),這是正常現象,應該堅持做下去。擺頭時要按照節拍器的節奏進行,不能忽快忽慢。觀察期過後出現嘔吐也應該向醫生報告。
嗅覺檢查 和某些動物比較,人的嗅覺要差得多。人的嗅覺和味覺是相輔相成的,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捏住鼻子吃蘋果然後再吃蘿卜,其感覺是很相似的。但不捏鼻子感覺就差遠了。嗅覺的意義不僅僅是氣味的辨別,鼻腔疾病,顱腦疾病常常與嗅覺發生聯系。嗅覺檢查時兩側分別進行。被查者閉上眼睛,用右手食指壓迫右側鼻翼使右鼻孔閉塞。檢查者任選一種葯瓶,將葯瓶口對准被查者左鼻孔,距離約1.5厘米,令被檢查者用左側鼻孔吸氣辨認是何種氣味。換另一葯重復上述過程;然後用右側鼻孔重復上述檢查。檢查時如果鼻涕較多,應先擤掉鼻涕。如果鼻子不通氣,應向醫生說明情況,噴葯後再檢查。
聽力檢查 聽力是人接受信息的一種方法,也是語言能力的基礎。正常人聽力喪失後,漸漸地也會喪失語言的能力。從小喪失聽力,那麼就不會學說話。聽力下降,多數是中耳的炎症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噪音對鼓膜的傷害。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噪音污染將越來越嚴重。家庭音響、耳塞錄音機使用不得當,也將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人對聲音的感覺除了強度外還有頻率(音調)。通過聽力計,檢測人對各種頻率的純音感知最低強度,以了解奪沒有聽力減退。聽力檢查在安靜的房間或隔音室內進行。被檢查者戴上耳機,右手握住開關,拇指對准按鈕,注意傾聽耳機內聲音,當聽到耳機內發出聲響(輕微)後即按動按鈕,然後松開,注意聽下次響聲。一般先左耳後右耳。檢查時應保持絕對安靜,注意力應高度集中,仔細傾聽耳機內的聲音,因為每個頻率檢查開始時強度很小,聲音極為細微。耳機內聲音不定時發出,當確實聽到後再按動按鈕。
另外,在檢查中,要如實回答醫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欺騙醫生,自己經常暈車不實說,以為可以矇混過關,經常暈車的人轉椅試驗過不了關,隱瞞病史終究被淘汰。要配合好醫生的檢查,讓張大口時盡量把口張大,讓咬住牙時後邊的牙齒一定要咬住。往嘴裡噴葯時不要將葯吐出來。醫生交待的防病、治病措施一定要照辦,不然有可能在高考後的復查時被淘汰。
(三)外科、皮膚科
本科檢查包括外科和皮膚科兩大部分。外科檢查又分為測量和全身檢查。學生先在更衣室內脫光衣服,然後進入檢測室進行測量,包括體重、身長、坐高、腿長、臂長、胸圍、肺活量、握力等。身材過於高大、過於矮小、坐高超標、腿長、臂長不足都不利於飛行而被淘汰。我國青年18周歲時四肢基本停止發育,但坐高,體重將有所增加,體格條件已充分考慮到這一情況,身體測量的標准既嚴格又合理。學生在測量完畢後進入檢測室,檢查體質。體質的評價是外科的重要內容。體質是機體發育和各個器官機能狀況的總稱,主要從三個方面衡量:首先是體型,主要是骨骼發育。再就是體格,泛指肌肉、脂肪。最後是各臟器的功能。總的來說偏重於外部的形態。體質不良表現為身體瘦弱,肌肉鬆軟無力,骨骼纖細,頸細長,兩肩下垂,胸廓異常,肘關節過伸,身長和體重不成比例。外科檢查另一重點內容為四肢關節。脊柱。四肢關節要對稱,長度符合標准,功能要正常。脊柱無側彎、生理彎曲正常,活動不受限。肛門、外生殖器、皮下組織、淋巴結、疝氣都屬外科範圍。外科檢查還包括脊柱和四肢的運動試驗,頸部和腰部的屈、伸、側彎、旋轉;上肢肩、肘、腕、指關節各方向運動;髖及下肢的下蹲、行走、下蹲走、原地屈膝跳等。體檢前學生要洗澡、換衣服,在做身體測量時要按工作人員的要求擺好體位,站立,坐姿要端正。測量身長時腳跟不能離地,測坐高時不要有意挺腰。人的身長確定之後,腿長和坐高之和等於身長,坐高增高時腿長就相應變短,坐高超標和腿長不足都要被淘汰。
皮膚科主要檢查皮膚病。皮膚病本身對飛行沒有直接危害。但是一些頑固的皮膚病將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傳染性皮膚病極易引起傳染和蔓延。
(四)內科
內科檢查在外科、眼科、耳鼻喉科一般檢查後進行。學生進入內科檢查室後,先脫掉棉衣等較厚的上衣,靜坐5-10分鍾。將右臂衣袖挽至肘以上13厘米,詢問有關的內科病史後將血壓計膠囊縛好測量血壓,然後測量脈搏。學生仰卧在檢查床上,解開衣扣松開腰帶,兩腿自然彎曲,先聽診心肺後觸摸肝脾,觸摸肝脾時學生要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將腹部鼓起來,呼氣時腹部凹下去,然後改立位觸摸腎臟。
內科檢查前盡量不做體力活動,精神放鬆,以免引起血壓波動,脈搏增快,心雜音增強。測血壓時全身放鬆,不要用力和握拳。聽診心臟時呼吸要自然,不要說話。觸摸肝脾時要聽醫生的指令呼吸,腹肌不要用力。有的同學為了順利通過內科關,檢查前偷偷服葯,這是不可取的,服葯後血壓低於正常標准,脈壓差超出標准都不會合格,葯物對其它檢查項目也有影響,千萬不要這樣做。血壓高的人平時經常頭痛、頭暈。血壓低也可以有上述症狀,飛行中還會眼黑、暈厥等,這是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夏天當我們蹲或坐時間長時,猛然站立會出現眼黑或者摔倒,也是這個原因。有的同學當飛行員心切,心情過於緊張,引起血壓高和心率快。飛行是特殊的職業,遇事過分緊張就不能當飛行員。心臟雜音較強不一定是心臟病,但不能排除心臟病變的可能,在招飛體檢和條件下不可能人人做進一步的檢查,被淘汰的學生也不要背上思想包袱。還有的學生在聽診時發現奪較多的期前收縮,這也不符合飛行員的要求,要知道前期收縮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但一經發現,只要超過標准便不能合格,不進行復查。肝臟大的原因很多,如瘦弱、營養不良、肝病、環境和空氣污染等。肝大並不一定是肝炎或肝臟有病。
(五)神經科
在不少人看來,神經科是比較神秘的,這是大家對神經科不了解的緣故。要知道,人的一切活動(包括自主活動和不自主活動)都是由神經精神支配的。神經疾病和精神疾病又是截然不同的,僅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聯系。就拿"語言"來說吧,人的語言表達在大腦"語言運動中樞"支配下,有關肌肉和器官巧妙配合,共同運動而完成。但語言意思混亂超出一般邏輯,出現誇大,妄想等則屬於精神病范疇。不少人把行為不正常認為"神經病"是大錯特錯的。應該說大多數學生神經精神都是正常的,個別人神經系統可能存在潛在疾病,必須與醫生配合才能得以發現。
神經精神科檢查的內容比較多,比較廣泛,包括神經,精神病史和家族史,本人的反應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記憶力、表達能力、情感、肌肉、運動、反射、病理征、感覺、共濟運動、植物神經系統等。人的感覺很復雜,前面介紹了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前庭覺。人還有痛覺、溫度覺、觸覺、位置覺等一般感覺和形體覺、兩點辨別覺、重量覺等等復雜的皮層覺。神經精神科檢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通過交談了解病史和部分檢查內容。二是通過全身系統的檢查發現有關的體征。檢查時學生要裸體或只著短褲。心情要平靜,不要緊張。敘述和回答有關問題要誠實、坦白,既不要有意誇大,也不要故意隱瞞、迴避。說話要負責任,病史回答以第一次為准。檢查時做好各種配合,不要躲閃。體檢後不要在其他同學中傳播具體內容。
(六)輔助檢查
招飛體檢除了上述檢查外,尚有輔助檢查。輔助檢查分常規項目,即每個人都必須查的,如化驗、心電圖、心功能、胸部X線透視、胸部X線攝片、B超、腦電圖。非常規檢查一般根據各科醫生需要臨時申請。常規輔助檢查項目除抽靜脈血和采耳血有輕度疼痛外,其他都是無痛苦無損傷檢查。
化驗檢查 化驗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澳抗等。澳抗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最早發現於澳大利亞,簡稱為澳抗。澳抗陽性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標志,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並不是得了乙型肝炎。化驗留標本一般在體檢第二天起床之後進行。尿便標本要自己留,血液標本由工作人員採集。化驗的前一天晚上將尿道口洗干凈,以免污染尿標本,早晨起床後留取中段尿20-30毫升。留取方法:先尿出一部分尿,然後再用標本瓶接取。用木桿留取新鮮大便3-4克,其餘放水沖掉。抽靜脈血和采耳血統一進行。
上站體檢的學生應多飲開水,防止身體缺水,致使尿液、血液濃縮。大便標本一定留夠量,不然很快乾燥無法化驗。化驗的前一天晚上不要進食糖果或水果罐頭。抽血時如感到頭昏,無力等應坐下休息,以防摔到受傷。
心電圖、心功能檢查 心電圖檢查和心功能檢查可以分開檢查,也可做完心電圖,緊接著做心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是將心臟本身的微電活動通過皮膚接到機器中放大並記錄下來,用以分析心臟活動情況。檢查前不要做體力活動,禁止服葯,消除緊張情緒。仰卧檢查床上,解開上衣扣,充分暴露胸部,全身放鬆,平靜呼吸。心功能檢查是分析在運動之後,心臟有無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律紊亂等情況。檢查時右上臂縛好血壓計膠囊,拔出聯接的線頭,右手握住充氣膠囊,按照節拍器的節奏做上下階梯運動3分鍾。立即卧床測量運動後1分鍾血壓,描記2分鍾心電圖,然後再測3分鍾後血壓。做心電圖時全身一定要放鬆,肢體不要亂動。運動試驗時要按節奏進行,既不能快、也不能慢。檢查完畢立即穿好衣服,防止感冒。
X線檢查 常規X線檢查只做胸透和胸片。其它X線檢查根據各科需要在照胸片時一塊兒進行。X線醫生結合每個人胸透、胸片情況綜合分析肺、心臟、胸膜、膈肌疾病。一些胸膜增厚,粘連影響膈肌活動度,使呼吸功能受限。肺部鈣化點過多,過大和膈肌粘連有可能引發氣胸。這些情況做地面工作沒有什麼危險,但當飛行員不行。X線檢查時要按要求擺放各種體位,做深呼吸運動,在拍片的一剎那則不能動,屏住呼吸。
B超檢查 B超檢查基本原理是超聲波可以穿透皮膚,在遇到內臟時將有部分聲波反射。根據這個原理檢查內臟器官人位置、大小、質地、新生物。招飛體檢中要探查肝臟、膽囊、脾臟、左右腎臟。做B超前需要禁食禁水8小時。工作人員會通知受檢學生禁食禁水的時間。
腦電圖檢查 腦部不同部位的生物電反映到相應位置的頭皮,將這種比心電活動還要微弱的電活動放大並記錄稱為腦電圖。癲癇俗稱羊角瘋,在大發作時口中發生像羊叫的聲音,然後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瞳孔散大。癲癇是對飛行危害最大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做腦電圖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各種誘發試驗發現癲癇病。
做腦電圖檢查前要洗凈頭發和頭皮油脂,避免電極接觸不良,為防止偽差,做前不能空腹,不能服睡眠葯,要有充分的睡眠。描記過程中肢體不要亂動,也不要打瞌睡。
⑼ 第一次坐飛機搞什麼體檢
不用體檢,但如果自己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醫院量血壓和做心電圖。只要沒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