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1周寶寶體檢什麼

1周寶寶體檢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8 20:27:17

㈠ 寶寶一周歲體檢查什麼項目

一歲小孩進行體檢通常主要就是進行身高體重的檢查,同時也要觀察一下孩子皮下脂肪的厚度,觀察一下牙齒的具體情況來評估一下患者的營養狀態。

同時也需要進行認知水平方面的測試,看一下是否有智力方面的異常,也需要進行心肺方面的聽診。

如果出現有異常的情況,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胸片或者是心電圖,心臟彩超的進一步檢查從而來進行診斷。
一歲半的寶寶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胸圍、頭圍、五官還有微量元素,並且要注意血液中的含鉛量,如果鉛超標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另外還需要給寶寶做非正式的智力發育和神經發育及聽力、視力的評估,這個就基於醫生的體格檢查和日常生活習慣的詢問而作出評估。另外還要依據兒童出生是否有基礎病史再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則需要復查心臟彩超,如果出生有新生兒窒息或顱內出血,就需要做大腦核磁共振和運動發育評估。所以兒童體檢必需依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檢查項目。

㈡ 寶寶一周歲體檢要注意什麼了

一周歲嬰兒的體檢內容:
●自寶寶上次體檢後的生長發育情況評估,包括身高、體重、頭圍等。在嬰兒生長的第二年,他生長發育的速度將會有所減慢。
●自寶寶上次體檢後,他生長、行為、飲食習慣及健康的問卷。大體上講,這些問題將會因寶寶所處的具體家庭情況不同而異,比如家庭是否遭遇任何變故或處於任何重大壓力之下;寶寶的兄弟姐妹們(如果有)如何與他相處;家庭是否有任何兒童監管計劃等等。另外,醫生或護士也還有可能想了解一下你是否有任何問題或擔心。
●一個非正式的身體、智力發育及聽力、視力的評估。之所以說是非正式的,那是因為這個評估只是基於醫生的檢查和詢問而做出的。
●如果嬰幼兒有患貧血症的危險,就需要做一個指血化驗(這個化驗無論是以血球容量計還是以血紅蛋白計都是可以的)。這項化驗很多時候在12個月至4歲的嬰幼兒體檢中是常規項目。
●血液化驗,通常是取指血,對於9~12個月大的嬰幼兒,這種化驗可以用於篩查鉛元素。
●一種對於肺結核高危嬰幼兒的曼托化驗,這種用於測定結核菌素敏感性的皮下試驗非常簡單(隨著最近肺結核病的再次出現,這種化驗的重要性也更為明顯),也可以在寶寶15個月大的時候再做。

㈢ 寶寶一歲體檢項目

一歲寶寶的體檢項目有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腹圍、上臂圍、坐高、上部量,下部量等。

還有檢查口腔,牙齒萌出的數量,聽力反應,語言發育,動作肢體協做,心肺腹望觸聽診,脊柱四肢及肛門的檢查。

化驗檢查有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微量元素等。

並對寶寶的發育情況作出相應的評估。如果存在異常,家長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給於相應的治療。

㈣ 一周5寶寶體檢做哪些

體重: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體重為2.5~4.0kg。生後頭3個月嬰兒體重增加最快,每月約增750~900g;頭6個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倍。健康嬰兒的體重無論增長或減少均不應超過正常體重的10%,超過20%就是肥胖症,低於平均指標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良或其他原因,須盡早去醫院檢查。
身長:嬰兒在生後頭3個月身長每月平均長3~3.5cm,4~6個月每月平均長2cm,7~12個月每月平均長1~
1.5cm。在1歲時約增加半個身長。小兒在1歲內生長最快,如喂養不當,耽誤了生長,就不容易趕上同齡兒了。
頭圍:1歲以內是一生中頭顱的發育最快的時期,測量頭圍的方法是用塑料軟尺從頭後部後腦勺突出的部位繞到前額眼眉上邊。小兒生後頭6個月頭圍增加6~10cm,1歲時共增加10~12cm。頭圍的增長,標志著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
體檢進行時
第1次體檢(出生後第42天)
此時,孩子體格發育有以下特點:
視力: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肢體:其小胳膊、小腿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
微量元素:寶寶在6個月以內,每日需要鈣600mg,而他從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攝取到300mg左右的鈣。寶寶從出生後第15天就可以開始服用魚肝油和鈣片,易溶於水的鈣劑吸收效果較好,要注意選擇,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寶寶滿月後可以抱出去曬太陽,讓皮膚內的維生素D源轉變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生殖器:男嬰的睾丸應降入陰囊。
第2次體檢(寶寶4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俯卧時,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胛成90度。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視力: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聽力: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口腔:此時孩子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4個月的孩子從母體帶來的微量元素鐵已經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鐵的攝入,就容易出現貧血,要給孩子多吃蛋黃、豬肝湯、肝泥等含鐵豐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鐵劑葯物。
微量元素:這時的孩子要繼續補鈣和維生素D,而且要添加新鮮菜汁、果泥等補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C。他們的食物有盡量少加鹽,以免增加孩子肝、腎的負擔。
第3次體檢(寶寶6個月時)
動作發育:會翻身,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視力:身體能隨頭和眼轉動,對鮮艷的目標和玩具,可注視約半分鍾。
聽力:注意並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能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牙齒:6個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長了2顆牙,有些還沒長牙,要多給孩子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如麵包干、餅乾等練練咀嚼,磨磨牙床,促進牙齒生長。由於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有些孩子會出現咬奶頭現象。
血液: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補充不及時,就易發生貧血。須分析貧血的原因,是飲食原因還是疾病造成的。盡早糾正貧血。在家時,注意觀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膚粘膜是否蒼白,如是,應考慮到貧血,並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骼:6個月以後的孩子,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缺鈣會形成夜間睡眠不穩,多汗,枕禿。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方顱,肋骨外翻,應讓孩子每天都有戶外活動的時間,同時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第4次體檢(寶寶9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夠坐得很穩,能由卧位坐起而後再躺下,能夠靈活地前後爬,扶著欄桿能站立。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視力:能注視畫面上單一的線條。視力約0.1。
牙齒:小兒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月齡減去4~6。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骨骼:每天讓孩子外出堅持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同時還應繼續服用鈣片和維生素AD滴丸。
微量元素:最好檢查一下體內的微量元素,此時孩子易缺鈣、缺鋅。缺鋅的孩子一般食慾不好,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第5次體檢(寶寶1周歲時)
動作發育:這時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來,能扶著東西行走,能手足並用爬台階;能用蠟筆在紙上戳出點或道道。
視力:可拿著父母的手指指鼻、頭發或眼睛,大多會撫弄玩具或注視近物。
聽力:喊他時能轉身或抬頭。
牙齒:按照公式計算,應出6~8顆牙齒。乳牙萌出時間最晚不應超過一周歲。如果孩子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就要尋找原因,它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
第6次體檢(寶寶18個月時)
1~2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體檢的時候,孩子已經18個月了。
大小便: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下台階時,他就往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會聽懂簡單的話,並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
這時候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引起醫生的關注,醫生可能就會在這次體檢的時候提醒你。
蛔蟲症: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1歲半的孩子活潑而好動,但其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教訓孩子時,應避免過猛的牽拉動作。
第7次體檢(寶寶2周歲時)
動作發育:能走得很穩,還能跑,能夠自己單獨上下樓梯。能把珠子串起來,會用蠟筆在紙上畫圓圈和直線。
大小便:完全能夠控制。
牙齒:乳牙20顆已出齊,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聽力:大約掌握了300個左右的詞彙,會說簡單的句子。如果孩子到2歲仍不能流利的說話,要到醫院去做聽力篩查。
第8次體檢(寶寶3歲周歲)
動作發育:能隨意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礙、走S線等動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會折紙、捏彩泥。
視力:孩子到3歲時,視力達到0.5,已達到與成人近似的精確程度。此時寶寶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3%的兒童發生弱視。孩子自己和家長一般難以發現。在3歲時如能發現,4歲以前治療效果最好,5~6歲仍能治療,12歲以上就不可能治療。
牙齒:醫生會檢查是否有齲齒,牙齦是否有炎症。
現在城市已經普遍設立了兒童保健卡,在0~3歲間進行8次體檢。如果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你有些什麼疑惑或擔心時,你可以撥打社區兒童體檢科的電話,請兒童保健醫生做專業的分析和判斷,這樣不僅能對孩子的營養保健有個及時的指導,還能及早發現病症,予以治療。
每月應檢查的項目
稱體重
一般規律是:出生時平均3千克,前半年每個月增長0.6千克,後半年每個月增長0.5千克,以後每年增長2千克,具體可用歲數×2+8(千克)的公式來推算。孩子的體重在此計算值的上下10%之內,均屬正常;超過20%為肥胖,低於15%為營養不良。
量身高
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長50厘

㈤ 一周歲的嬰兒體檢,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嬰兒體檢常需要做的檢查項目有身高、體重、牙齒發育、囟門情況、聽力、心肺聽診、四肢情況等,一般去當地的衛生院體檢比較好。 在三周歲以下的兒童,都有每年的公共衛生體檢項目,這樣可以監測孩子的情況,有利於身體健康。

㈥ 一歲內寶寶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在寶寶一周歲內,需要給寶寶進行必要的體檢,主要是檢測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那麼,在一周歲內寶寶的體檢項目都有哪些呢? 1歲以內寶寶的體檢項目主要有: 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發育情況。1歲以內的寶寶影響身高體重的更常見的原因是喂養、疾病、睡眠等因素。有時,雖然寶寶的身高、體重按照月齡來說是正常的,但已經幾個月沒有增長或長得不夠,生長曲線偏離了正常曲線。這種情況也是需要干預的。如果你的寶寶是混合喂養,或是剛剛開始添加輔食,你需要格外留意他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後,多數是可以追上正常發育速度的。 對於頭圍的變化,如果有明顯停止增長的情況,有可能和寶寶的智力發育相關,醫生會建議同時要密切監測寶寶的智力水平發育。當然,囟門的閉合與否也會對頭圍生長速度有影響。 皮膚、牙齒、囟門,有無佝僂病體征、肺心腹等體格檢查。如果醫生發現可疑或異常,比如有心臟雜音、肝脾腫大、齲齒等,會建議你帶寶寶到相應科室做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 聽力篩查的目的主要是發現可疑聽力異常。對於聽力損失,越早發現,及早進行干預,對寶寶的未來說話能力影響就越小。中國很多醫院都會在寶寶出生後給他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你的寶寶沒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可能是因為他耳道內有羊水、胎脂等殘留物,醫生會建議你一個月後帶寶寶去醫院復查。如果仍有異常,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去耳鼻喉科做進一步詳細檢查。 有的大寶寶耳道內耳垢比較多,也會造成聽力篩查未通過。這時,你需要帶寶寶去耳鼻喉科去掏耳朵,同時看看鼓膜有無紅腫、穿孔等,然後復查。中耳炎也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寶寶的中耳炎好後,也要回醫院再去查一下聽力。 智力篩查用於評估寶寶的智力發育水平,一般安排在寶寶8~9個月大時檢查。如果你的寶寶是高危兒,比如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或是有宮內窘迫、生後窒息缺氧史,媽媽孕期有嚴重的貧血、高血壓、妊高征等,那他第一次智力篩查一般會提前到3個月大時進行,並且會在8個月大和12個月大時分別再做一次。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在某一方面發育較正常同齡兒童有明顯落後,也可以隨時帶寶寶去醫院做智力篩查。 智力篩查結果異常有可能是正常發育晚、平時早教鍛煉過少,也可能是由於一些影響智力的疾病。醫生一般會結合其他檢查(比如52項神經運動檢查和其他神經系統的檢查),以及有無高危因素等綜合判斷,然後建議你給寶寶做早教、定期監測智力,或是帶寶寶去看神經內科。 血紅蛋白、微量元素檢測一般會在寶寶8~9個月大時進行,主要是看寶寶有無貧血、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有無血鉛高。缺鋅、缺鐵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消化功能、智力發育等都會有不利影響。醫生會建議你調整寶寶的飲食,必要時給他服用補充劑。血鉛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而且造成的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某些醫療機構還可以用嬰幼兒視力篩查儀做視力篩查,以及做超聲骨密度檢查、52項神經運動檢查等。視力篩查主要用於篩查弱視、散光、近視、遠視等。你的寶寶一般要到4歲大左右才會指認視力表,視力篩查儀則能更早地發現問題,因為有些視力異常治療黃金期是在3歲以前。超聲骨密度也叫骨強度,主要反映骨骼中的鈣水平,可以輔助判斷體內鈣含量是否充足。

㈦ 寶寶1歲體檢需要檢查什麼項目

寶寶在1歲的時候要進行第7次體檢,把醫生給的資訊與指示寫下來,並將所有的重要資料(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疫苗接種、檢查結果、疾病、用葯等)記錄在小冊子里。這時期的寶寶吃喝拉撒睡瑣瑣碎碎的事沒有那麼多了,加上年輕的爸媽積累了一年的經驗,當你們再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比過去鎮定很多。

體檢項目: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血鉛評價。

如果超過1周歲,寶寶還沒有出牙,就是出牙延遲了。這有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家長要按醫生的指導及時補鈣。

具體檢查有:

1、牙齒檢查:1歲的寶寶一般已經出6—8顆牙齒了,醫生會查看寶寶出牙狀況,了解寶寶是否患有齲齒,並指導家長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7)1周寶寶體檢什麼擴展閱讀;

寶寶體檢提前准備

體檢前一天晚上,最好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干凈的衣服。

體檢時最好穿寬松舒適的衣服,便於穿脫。在寶寶體檢後,要把自己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及時向醫生說明,有關寶寶的生長發育、智力行為、睡眠和飲食等方面的問題均可向醫生詢問。

同時要認真記錄下醫生的指示,以免忘記。將寶寶的體檢手冊、醫生的指導意見冊、寶寶的疫苗手冊裝入一個固定的檔案袋內,體檢時隨身攜帶,方便醫生參考寶寶之前的體檢情況。

㈧ 寶寶一歲體檢有哪些項目體檢前需要做什麼准備

寶寶在1歲的時候要進行第7次體檢,把醫生給的資訊與指示寫下來,並將所有的重要資料(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疫苗接種、檢查結果、疾病、用葯等)記錄在小冊子里。這時期的寶寶吃喝拉撒睡瑣瑣碎碎的事沒有那麼多了,加上年輕的爸媽積累了一年的經驗,當你們在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比過去鎮定很多。
體檢項目: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血鉛評價。
如果超過1周歲,寶寶還沒有出牙,就是出牙延遲了。這有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家長要按醫生的指導及時補鈣。

㈨ 嬰兒體檢有哪些項目

指導意見: 嬰幼兒的基本健康檢查包括:.體重、身高和頭圍的測量,及時接種疫苗.皮膚檢測。心肺檢查,耳鼻喉檢查.腹部檢查,檢測運動機能、語言發展和智力發展。都是一些常規的檢查!了解寶寶飲食和營養的情況;檢查寶寶的皮膚、耳朵,進行心肺的聽診、腹部觸診並測試寶寶的反應

㈩ 一周歲寶寶體檢,都體檢哪些項目

一周歲寶寶體檢,都體檢哪些項目啊?親,寶寶一周歲體檢跟平時六個月或者九個月的時候體檢項目是一樣的,都是量量 身高 體重,看看鹵門閉合沒有

閱讀全文

與1周寶寶體檢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慰問老人家庭基本情況表格 瀏覽:650
怎麼查詢養老斷繳的具體月份 瀏覽:187
交了25年養老保險退休 瀏覽:632
南方老人家哪個月份去北京 瀏覽:172
老人家上天堂的時候留下眼淚 瀏覽:27
銀杏葉片能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922
體檢的尿檢主要測什麼 瀏覽:759
江津富硒長壽 瀏覽:656
怎麼讓父母早起 瀏覽:565
女孩重陽節出生取名 瀏覽:5
70歲男視力衰退食慾下降 瀏覽:183
長壽什麼島外面有猴子 瀏覽:158
推薦子女孝順的詞語 瀏覽:518
在江蘇怎麼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645
嘲明敬老院 瀏覽:239
福州養老保險減免政策 瀏覽:733
復方丹參片老年痴呆 瀏覽:665
廣州養老保險轉入 瀏覽:605
和父母並戶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20
孝敬父母感恩詞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