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徵兵體檢初檢和初審是什麼
初檢項目包括外科,內科,五觀(視力),透視,肝功,尿檢,心理測試等。此次體檢工作實施一縣一站制,所有體檢站工作人員、體檢醫生必須持證上崗,體檢站實行封閉式管理,杜絕無關人員進入。
初審初檢:應征青年持《審核表》,本人身份證(戶口簿),畢業證書(高校在校生持學生證)等相關證件,按兵役機關通知要求參加地市級徵兵辦公室組織的初審初檢,合格者確定為送檢對象並張榜公示。
(1)初審和正式體檢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檢前3天請保持正常飲食,忌酒,限高脂、高蛋白飲食。避免使用對肝,腎功能有影響的葯物,避免劇烈運動。檢查前一晚早點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22:00之後禁水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檢查結果。
體檢當日著裝宜簡單、寬松,女士不宜穿連衣裙、連衣褲、連褲襪,不要佩戴金屬飾物。
抽血、肝膽胰脾B超、做完後方能進食飲水。做盆腔B超需先憋尿,待膀胱充盈方可檢查。
B. 徵兵預檢跟體檢有什麼不同
法律分析:區別不大。初檢是徵兵入伍體檢工作的第一道環節,也是進入部隊的基本條件之一。一般初檢能過的體檢也能過,二次體檢主要為了防止第一次檢查有遺漏的地方未檢查出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十四條 在徵集期間,應征公民應當按照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兵役機關的通知,按時到指定的體格檢查站進行體格檢查。
應征公民符合服現役條件,並經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兵役機關批準的,被徵集服現役。
C. 初審初檢和體格檢查有啥區別
初審初檢和體格檢查是不同的呀,初審初檢是大范圍的,粗略的體格檢查是專項檢查呀。
D. 初審初檢和體格檢查是分開來的嗎
法律分析:當兵的初審初檢主要包括:1、體格檢查。徵兵開始時,縣、市徵兵辦公室應當根據徵兵任務,有計劃地安排應征公民的體格檢查工作。應征公民的體格檢查,由縣、市徵兵辦公室統一組織,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具體負責,可以指定體檢醫院,也可以統一抽調醫務人員組成體檢組,設立體檢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應征公民按時到指定醫院或者體檢站進行體格檢查。送檢人數,由縣、市徵兵辦公室根據上級賦予的徵兵任務和當地應征公民的體質情況確定。2、政治審查。應征公民的政治審查工作,由縣、市徵兵辦公室統一組織,公安機關具體負責,有關單位予以協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民(居民)委員會和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和公安派出所,應當按照徵兵政治審查工作的有關規定,根據縣、市徵兵辦公室的安排和要求,對體格檢查合格的應征公民認真進行政治審查,重點查清他們的現實表現。縣、市徵兵辦公室對准備批准服現役的應征公民,應當逐個進行政治復審,嚴格把關,切實保證新兵政治可靠,防止把不符合政治條件的人征入部隊。
法律依據:《徵兵工作條例》
第十六條 應征公民的體格檢查,由縣、市徵兵辦公室統一組織,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具體負責,可以指定體檢醫院,也可以統一抽調醫務人員組成體檢組,設立體檢站。
第十七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應征公民按時到指定醫院或者體檢站進行體格檢查。送檢人數,由縣、市徵兵辦公室根據上級賦予的徵兵任務和當地應征公民的體質情況確定。
E. 徵兵初檢和復檢的區別
1、兩者面對的人群不一樣
初檢面對的是所有徵集對象,而復檢則是面對的極少部分初檢出現不確定的人群。
2、流程以及檢查項目不同
初檢的時候項目以及流程相對比較的復雜,而到了復檢的時候則檢測的項目更加具有針對性且流程也相對簡單。
(5)初審和正式體檢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徵兵體檢的結果將全部自動輸入信息化體檢系統。系統已經預制各類兵種對身體素質的不同要求,根據體檢情況分析,自動生成結果,將不同身體狀況的兵員分類到相應的兵種內。
體檢結束後,還將進行復檢和抽檢。體重或其他檢查暫時不合格的學生也不要著急,後面還有復檢的機會。近幾年都曾出現過,在正式定兵之前,有部分「邊緣兵」通過努力達到合格線的例子。
比如去年曾有個小夥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參軍夢想,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努力減掉了20斤,成功入選。還有一些如轉氨酶偏高或感冒、發燒的同學,也可參加復檢。
一些特殊兵種的兵員還將在市體檢中心的組織下,按三分之一比例進行抽檢,再次核對身體情況。比如進藏兵在內科的心臟檢查方面更加嚴格,海軍則需要再次檢查耳科平衡項目等。
F. 當兵初檢和第二次體檢區別
一、當兵第二次要體檢什麼
1、骨、關節、滑囊、腱鞘疾病或損傷及其後遺症,骨、關節畸形,習慣性脫臼,脊柱慢性疾病,慢性腰腿痛,不合格。
2、頸強直,不能自行矯正的斜頸,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結核性淋巴結炎不合格。
3、顱骨缺損、骨折、凹陷、顱內異物存留等,顱腦外傷後遺症,顱腦畸形,顱腦手術史,不合格。
11、鼓膜內陷,鼓膜粘連、萎縮、瘢痕、石灰沉著,陸勤、水面艦艇人員、坦克乘員合格。
12、鼓膜輕度內陷,鼓膜瘢痕或石灰沉著不超過鼓膜的三分之一,耳氣壓功能及鼓膜活動良好,潛艇人員、空降兵合格。
13、鼻畸形,慢性副鼻竇炎,重度肥厚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息肉,中鼻甲息肉樣變及其它影響鼻功能的慢性鼻病,不合格。
14、不影響副鼻竇引流的中鼻甲肥大,中鼻道有少量粘液膿性分泌物,輕度萎縮性鼻炎,陸勤人員、空降兵、坦克乘員合格。
15、慢性扁桃體炎,影響吞咽、發音功能難以治癒的咽、喉疾病,不合格。
二、入伍流程是怎樣的
1、 兵役登記,適齡青年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兵役登記站進行兵役登記,本人沒法在規定的時間親自前往登記,可委託他人進行登記。
2、 確定預征對象,鄉鎮、街道或企事業單位想縣徵兵辦推薦適齡青年為預征對象,由縣徵兵辦進行審核。
3、 預征對象的管理,由鄉鎮、街道和縣人民武裝部對預征對象進行管理教育。
4、 確定應征青年(報名),由鄉鎮街道和縣徵兵辦從預征對象中確定應徵人員,稱為應征青年。
5、 初檢、初審,由鄉鎮、街道武裝部對應征青年進行身體初檢、政治初審,並將初檢、初審的結果上報縣徵兵辦。
6、 體格檢查,由縣徵兵辦統一組織應征青年進行體格檢查。
7、 政治審查,由縣徵兵辦組織對體檢合格人員進行政審。
8、 審批定兵,由縣徵兵辦根據體檢政審雙合格人員情況,擇優定兵。
9、 發放服裝,在新兵起運前2—3天發放服裝。
10、交接新兵,由縣徵兵辦在新兵起運之前1天集中與接兵部隊進行交接。
11、新兵起運,根據鐵路運輸計劃,在規定的時間起運。
G. 初審初檢和體格檢查有啥區別
法律分析:徵兵初檢和初審和體檢和政審區別不大,一般初審能過復審都能過,但是復審不過還是一樣當不了兵。初檢是徵兵入伍體檢工作的第一道環節,也是進入部隊的基本條件之一。很多參加過徵兵入伍體檢的人都知道,這些體檢項目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體檢是為了篩除有嚴重生理缺陷的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H. 你好!當兵初審初檢和體檢有什麼區別
區別不大,初檢是徵兵入伍體檢工作的第一道環節,也是進入部隊的基本條件之一。很多參加過徵兵入伍體檢的人都知道,這些體檢項目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一般徵兵入伍體檢的初檢項目主要有以下幾種,需要進行入伍的可以留意一下。
1、體重身高:量體重、脫鞋量凈身高。
2、視力:讓你遮住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看視力表,藉此檢查你的視力情況。
3、聽力:你距離醫生幾米遠,他用最小的聲音說話(通常是幾個單詞),你仔細聽,然後回答他所說的是什麼就行了。注意觀察醫生的口型,一般就能回答正確。
4、鼻腔口腔、內科(B超、心電圖、X光這些)。
5、外科:衣服脫光,再看有沒有雞胸、文身、刀疤,是否平足之類的,此過程中會檢查肛門、陰部,然後會讓你做快走、慢走、快跑、慢跑、跳等動作,藉此觀察你腿腳是否殘疾、是否有高低腿、是否靈活自如。
6、體能素質測試:如俯卧撐、單杠屈伸臂(也就是單杠引體向上)、仰卧起坐、跳遠等等之類的。
I. 徵兵送檢情況和體檢情況有什麼區別
徵兵工作,主要有以下程序:
一是網上報名:
報名者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填寫報名信息。報名截止後,網上報名系統將自動擇優選擇初選預征對象。
二是初審初檢:
報名通過的,持畢業證書、居民身份證等相關證件,按兵役機關通知要求參加初審初檢,合格者確定為送檢對象,不合格者取消應征資格。
三是體檢政審:
送檢對象根據兵役機關通知,按規定參加體格檢查、綜合素質考評和政治審查。
四是批准入伍:
對體檢政審合格人員,按照規定組織綜合評定和排序,本著擇優定兵的原則,由縣(市、區)徵兵辦公室批准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