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檢驗尿能查出什麼
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份,尿檢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證據。
尿糖(GLU)、 尿蛋白(PRO)、尿膽紅素(TBIL)、 尿膽原(URO)、尿相對密度 也稱尿比重(SG)、尿酸鹼度(pH)等等。
『貳』 尿常規檢查查什麼
尿常規檢查是醫院中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基本指標之一。尿常規檢查在各級醫院實驗室中都可以開展,並且是最簡單易行、無痛苦、迅速的檢查手段。
在許多情況下,醫生經常要求患者去做尿常規檢查,並且要求患者經常復查尿常規實驗結果,其目的是用以了解腎臟的一般情況和改變,其他臟器的疾病對腎臟功能有無影響,葯物治療對腎臟有無影響,觀察治療效果等。因此尿常規檢查是需要經常觀察的一項指標。
尿常規檢查一般應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和尿沉渣檢查三項內容。現在由於許多醫院多使用半自動或自動尿分析儀,所以尿常規結果可同時提供8至10項測定數據,這些數據一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比重、酸鹼度、尿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紅細胞(潛血)和白細胞。個別儀器還包括對尿中排除維生素干擾的定性檢查。
『叄』 尿常規檢查的是什麼
尿常規檢查主要包括分析尿中白細胞、紅細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鹼度等。當你拿到尿常規報告時,主要看「+」和「-」。如果全是「-」,你就該樂了,說明一切正常,「+」說明有問題。 白細胞: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泌尿內科張琳琪教授說,尿常規白細胞如果出現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或結石、結核等。如果病人有典型的尿頻、尿急、尿痛症狀,基本可以判斷為尿路感染。對於反復發作的慢性尿路感染,用葯前最好做個尿細菌培養。根據培養出的致病菌和葯敏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治療。 紅細胞:正常人尿中沒有紅細胞(或偶見),如果尿常規出現紅細胞,並超過3個+,提示有泌尿系炎症、結石、腫瘤、腎炎等。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查出尿中紅細胞,要看是否在月經期,以避免假陽性。 尿蛋白:尿蛋白+是腎炎、腎病綜合征的標志。不過你別怕,嚴重尿路感染、劇烈運動也會出現尿蛋白。張琳琪教授說,檢驗報告中+的多少和尿中蛋白的量有一定關系,要想明確診斷,還需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診斷屬於哪一種腎病,還可以判斷病情輕重。 以上檢查結果都是電腦根據尿中化學反應做出的結果分析,醫院將它列印出來,貼在報告單上。許多醫院還開展了尿沉渣檢查,即取一滴尿液放顯微鏡下觀察,看有無紅白細胞、上皮細胞、各種黴菌等,通過這種形態學的診斷,與電腦結果相互參照,使診斷更加准確。
『肆』 體檢中,尿檢主要檢查什麼內容
體檢時尿液常規檢查,可以了解腎臟的濃縮、稀釋功能,及酸鹼調節功能,還可以了解有無感染、出血等。常規檢查中包含以下幾項:1、尿液pH值,它可以了解尿液的酸鹼度變化。2、尿液的白細胞數,如果白細胞數目升高,間接提示泌尿道存在感染。3、尿液紅細胞數,如紅細胞數目增高,則提示泌尿系統存在出血,需要進一步檢查出血原因。4、尿液的比重,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尿液稀釋或者尿液濃縮的情況。5,尿液膽紅素,它可以了解膽紅素是否升高,是否有全身膽紅素代謝障礙。6,尿液的亞硝酸鹽,當尿液中存在感染時,尤其是腸屬桿菌引起的感染時,可以將亞硝酸鹽還原為陽性,間接提示尿液中存在腸屬桿菌的感染。7,蛋白質,當尿液中蛋白質升高,則可能與感染或者腎臟損傷有關,需要進一步測量尿蛋白的定量,以排除腎臟損害。
『伍』 尿常規檢查主要是查什麼
尿常規檢查,主要是判斷有沒有白細胞,酮體,尿蛋白,尿糖,潛血的情況,通過做尿常規檢查,如果出現明顯的白細胞,說明有細菌性的感染,如果出現尿蛋白加號,可能是有腎部疾患,尿糖加號,有可能是有合並糖尿病的現象,如果尿中出現潛血,有可能是腎炎的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如果尿中出現酮體,大多見於急性胃腸炎,腹瀉或者嘔吐症狀比較明顯引起的。
『陸』 體檢時的尿檢主要是測什麼呢
體檢驗尿主要是通過尿液的常規檢查,包括尿液性狀,酸鹼值,以及當中紅細胞,白細胞,膽紅素,亞硝酸鹽,蛋白質的含量,以及尿液比重來辨別患者體內是否存在泌尿系統或者是腎臟方面的異常,具體的操作上主要是通過專用測驗杯接一點排出的尿液,送至化驗室進行檢查。地/址--
-
-
--
-2020/09/28 11:30:00nbb
『柒』 何謂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檢查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尿中含有尿黃素,故呈黃色。尿色素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恆定,因此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常見的尿色異常有:食物和葯物因素(核黃素、利福平、呋喃唑酮、大黃等)可使尿呈黃色;血尿,可呈淡棕紅色或紅色;血紅蛋白尿,呈濃茶色或醬油色;膽色素尿,呈深黃色;乳糜尿,呈乳白色。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多數是清晰透明的,排出後不久變為混濁。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物種類、服用的葯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尿中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上皮細胞。
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鏡檢每高倍視野不大於3個。
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後鏡檢每高倍視野不大於5個。
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mg,最多100~150mg,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
(7)比重。尿液比重約在1.010~1.025之間。在機體缺水狀態下,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反之,尿量增多,尿比重減低。尿比重主要反映腎臟的濃縮功能。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g,最多不超過0.9g,尿糖定性為陰性。
急性尿路感染的尿液可混濁,有腐敗氣味。尿蛋白常無或少量,多為微量至一個加號(+),如果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200mg,則不符合急性尿路感染的診斷。尿沉渣中紅細胞稍增多(鏡檢2~10個/高倍視野),僅小部分患者血尿明顯,極少數患者可有肉眼血尿。
尿白細胞常顯著增加。臨床醫生如初步診斷尿路感染,白細胞尿(膿尿)往往是其診斷依據。
慢性腎盂腎炎尿中可有微量蛋白,但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般不會超過2g。尿白細胞常不多,甚至可以無白細胞尿(膿尿),偶可出現白細胞管型。但當其急性發作時,則如急性尿路感染一樣,會出現膿尿,尿中甚至出現許多白細胞,並可有少量紅細胞。
『捌』 尿常規檢查是檢查什麼有什麼內容能檢查出什麼呢
尿常規檢查主要是通過尿液的檢查來判斷出體內有無相關疾病,比如可以檢查出尿液中是否有紅細胞以及紅細胞的數量,如果鏡下尿液中紅細胞含有10個/L則稱為鏡下血尿,如果尿液檢查顯示尿液中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則可以診斷為泌尿系感染,可能是因為上尿路感染或者下尿路感染。而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含有大量細菌說明患者患者患有細菌性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尿液檢查提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以及酮體說明患者患有糖尿病,並且血糖控制不是很穩定,則應該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所以尿常規檢查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方式,對於泌尿系的疾病具有很好的輔助診斷作用,建議患者出現泌尿系疾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尿常規。
『玖』 體檢,尿檢是查什麼
一般來說入職體檢時,尿檢都是查尿常規。尿常規項目檢查主要包括尿液顏色、尿液透明度、紅細胞、白細胞、細菌、管型、酵母菌、結晶、上皮細胞、尿膽原、尿膽紅素、尿酮體、尿蛋白、亞硝酸鹽以及尿隱血、尿葡萄糖、尿比重、尿ph值等項目。如果患者出現尿常規檢查異常,有可能還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來評估病情明確原因以更針對性治療。
『拾』 尿常規檢查項目有哪幾項
近幾年來腎病患者在年輕人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專家建議,20歲以上的年輕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尿常規檢查就是腎臟檢查其中的一個項目。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陌生,尿常規檢查項目都是查哪幾項? 下面就由南京遠大腎病醫學研究院專家為您說明這個問題。1、酸鹼度,正常的ph值在6左右,成酸性
2、尿蛋白,當尿蛋白>150mg/24h時稱蛋白尿,
3、尿比重,正常值為1.015-1.025
4、紅細胞,正常人紅細胞是0-2個/hp,若紅細胞多於3個/hp,稱為鏡下血尿,每升尿中含血液>1ml成為肉眼血尿
5、白細胞,正常人有少量的白細胞0-5個/hp,若>5個/hp,稱鏡下膿尿
檢驗尿常規只是針對普通人來說,而對於腎病高危人群則應檢測尿微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南京遠大腎病醫學研究院是國內最專業的腎病專科醫院之一,醫院擁有數十名名國內知名腎病專家,多項腎病治療技術和各種先進醫療設備,本著「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宗旨,大力開展腎病普查活動、努力建設人才隊伍、不斷加強基礎建設,持續引進先進治療技術,使得南京遠大腎病醫學研究院成為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重點腎病專科醫院,先後被部級、省級、市級衛生部位評為「百信放心示範醫院」「腎病重點專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