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個月嬰兒中性細胞低,淋巴細胞高!
病情分析:您好!
寶寶的血常規檢查結果,淋巴細胞比率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降低,提示病毒感染。
指導意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幼兒急疹剛好,病毒在體內還沒有完全清除。建議多飲水。
2. 10個月寶寶需要做體檢么做的話費用大概是多少
一般的體檢時間是:滿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一歲,我們這邊一般一百多塊錢吧,多的時候也就是200多
3. 四個月的寶寶,體檢要查些什麼項目
頭圍:四個月大的男寶寶頭圍約在38-44cm左右,女寶寶約在38-43cm左右,只要在生長曲線3%-97%的范圍內都屬正常值。
身高:四個月的寶寶比剛出生時高約10cm左右,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生長曲線不要掉太多即算正常,例如原本是97%,掉到10%就要注意了。
體重:四個月的寶寶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之後每個月約多0.5kg,6個月-1歲再多約2kg,故到了一歲約為出生時的3倍了。
追視:這時寶寶的眼球會跟著顏色鮮明的定點跑,如果醫生拿著紅色的紙片左右移,寶寶的眼球也會隨之左右移,這個動作要在寶寶四個月大之前就完成,如果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父母就得留意了。而這時寶寶可以看到約2公尺-3公尺遠的距離。
聽力:這時寶寶會跟著聲音的來源轉頭,只要在耳朵邊發出聲音,他就會尋找聲音的來源。而醫生還會繼續追蹤耳道有無發炎的現象。
脖子:醫生會摸摸寶寶的脖子,看有無斜頸、淋巴結腫大等異常情況。
脊椎:四個月的寶寶坐著的時候已經不會搖頭晃腦了,他會直視前方,而躺著的時候,抓住寶寶的雙手拉起,上半身已經會順勢的挺起,頭同樣的也會直視前方。
心跳:醫生會聽聽寶寶的心跳速度及規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圍,以及有無心臟雜音。
4. 寧波寶寶10個月上哪體檢
:您可以去婦兒醫院掛兒保科,然後進行兒童體檢。兒童體檢每天都有開設,但是周末人較多,建議您合理安排時間。
5. 請教,寶寶10個月體檢骨鹼性磷酸酶250,佝僂
病情分析:你好,孩子的前
囟門
閉合時間一般是18個月作用,所以孩子目
前囟門
情況是正常的。
骨鹼性磷酸酶
越高,說明缺鈣越嚴重。孩子目前導致此病的原因是生長過快,不是嚴重的疾患。指導意見:建議:注射的針劑主如果補充鈣的合成轉化的。孩子目前是生長發育快,導致體內鈣的相對不足。所以須要積極地補充。
6. 怎麼給10個月寶寶測量身高和體重
身高自己用尺子測量就可以,體重的話可以給寶寶買嬰兒秤,也可以買大人的那種稱
7. 健康體檢都檢查哪些
一、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
每1~2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壓等。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二、中老年:
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檢查項目由醫生酌情決定,但每次都應檢查血壓、心電圖、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
由於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或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者,應檢查尿糖及血糖。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保健指導。參加體檢者自己應准備一個健康體檢手冊(或由醫院制備),每次都應認真填寫。
三、老人體檢
已婚婦女除進行上述檢查外,還應定期(每年1次)檢查子宮和乳腺,以便早期發現婦女多發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從事與有毒有害物質密切接觸工種的職工,還應定期專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職業病。
四、兒童:
1、生長發育檢測。包括稱體重、量身高、測頭圍等,出生6個月內的孩子每月查一次;6個月到1歲的孩子每2個月查一次;1歲到2歲的孩子每3個月查一次;2-3歲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3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查一次。
2、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微量元素、血鉛等檢查。
3、五官科檢查。對先天的語言發育障礙、聽力損傷、斜視等疾病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4、性器官檢查。
5、骨科檢查。
(7)10個月寶寶體檢查哪些擴展閱讀:
體檢作用:
健康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疾病和影響健康危險因素。疾病是在損害性因素下發生內部調節機制紊亂的異常生命活動。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可以對抗和抵制其異常活動,避免出現症狀時的痛苦
健康體檢為受檢者提供檢查結果的客觀描述和健康隱患的提示,對疾病的進一步檢查屬於診治疾病的醫療體檢范疇。
定期健康體檢,從視觸叩聽檢查的結論中,發現新的異常體征;
定期健康體檢,從常規化驗數據的量變中,查出身體質變的信息;
定期健康體檢,隨著年齡的增長,補充新的項目、新的內容,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8. 兒童體檢都查什麼項目
兒童保健、兒童體檢主要服務對象是0-18歲孩子,分別針對嬰幼兒期(0-3歲)、學齡前與學齡兒童(3-12歲)、青少年(12-18歲)開展。在此列出以下項目有助於各位父母育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常規體檢時間分別是:
1.一歲以內——1個月、3或4個月、6個月、8或9個月、12個月;
2.一歲到三歲——每半年一次,即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
3.三歲以後——每年一次。
以上體檢時間是針對兒童常規體檢時間劃分的,對於異常兒童應該增加體檢次數。
主要的體檢項目包括:
1.生長發育測量和評價——評估兒童的生長情況如身高、體重,這是兒童營養狀況評價的重要指標,也是篩查內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
2.一般問診——全面了解兒童在生長、發育、疾病等方面的既往情況;
3.體格檢查——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初步了解兒童健康狀況和發育情況;
4.視力測驗——篩查兒童的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等問題,呵護兒童眼健康;
5.聽力測驗——利用耳聲發射原理篩查外耳道至耳蝸聽力通道的聽力問題;
6.骨密度檢查——判斷骨骼的營養狀況。為兒童佝僂病及其他骨骼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並能協助營養的指導;
7.ASQ年齡階段問卷——篩查兒童在語言、大運動、精細運動、解決問題能力、個性-社交5個方面的情況,全面了解兒童的神經心理發育情況,為進一步評估提供依據;
8.M-CHAT-R兒童孤獨症篩查量表——篩查兒童有無自閉症風險,有助於自閉症的早期發現、為早期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9.CBCL兒童行為量表——發現兒童可能存在不良行為,為早期行為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10.血常規——為營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11.兒童膳食結構及行為分析——發現兒童在膳食行為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指導兒童日常膳食結構和行為。
希望這些檢查項目能夠給各位父母提供幫助!
9. 十八個月的寶寶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寶寶18個月時)
醫院檢查
1~2
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並應進行全面體檢。醫院除了檢查身高、體重、頭圍以外,還會檢查頭部、脖子、耳朵、眼睛、牙齒、腹胸部、生殖器。檢查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的情形,看耳朵是否有感染的症狀,眼睛是否斜視,牙齒是否變黃變黑,牙齒的排列及咬合是否正常、心肺處有無雜音及心跳頻率、是否有肝臟或臟脾異常腫大、是否有疝氣。此外,還需要查大便和血紅蛋白,因為1歲半的寶寶,很容易貧血或感染蛔蟲。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爸爸叫寶寶把書或其他物品遞給媽媽,寶寶能照做,證明寶寶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的話了。
小貼士:這時候寶寶頭部的前後囟門都應閉關了,如果尚未關閉的話,一定要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