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三個月嬰兒體檢什麼影響

三個月嬰兒體檢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07-23 18:15:54

Ⅰ 寶寶三個月體檢可以不做嗎

最好是去做,可以給醫生看一下,有沒有要補鈣呀,看看抬頭等,對寶寶健康是有利無害的。不能因為大人沒時間或別的而不去給寶寶體檢。

Ⅱ 嬰幼兒三個月體檢項目

嬰兒滿三個月去醫院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檢查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囟門大小、抬頭情況、對光線和聲音的反應等等內容,這些檢查指標可以反應寶寶的營養狀況、運動發育是否正常、智力發育是否正常。

Ⅲ 寶寶滿三個月了必須要做體檢嗎

當嬰兒3個月時很多父母都會帶寶寶去醫院進行體檢的,而有些父母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帶寶寶去體檢,但是又不安心,所以就想了解下,嬰兒三個月必須體檢嗎?以下內容就是對這個問題進行的分析。
嬰兒三個月必須要進行體檢的,因為通過體檢能夠及時的了解寶寶的身體發育、生子發育情況,還可能及早識別到一些異常現象出現,這樣就能及早的採取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能讓寶寶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寶寶體檢時一般會做下面幾個項目 :
1、身高、體重:寶寶體檢時一般都會量身高、稱一下體重。因為從寶寶的身高、體重中能夠了解到寶寶的骨骼發育,也能了解到寶寶的營養情況。
2、頭圍:三個月寶寶體檢時還會來測量頭圍。因為通過測量寶寶的頭圍,可以了解到寶寶的腦容量的大小,還能了解寶寶腦部發育的情況。
3、視力:三個月寶寶體檢時還會測視力,因為通過視力檢查,能夠發現寶寶的視力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要及時矯正。另外體檢時還需要檢查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Ⅳ 嬰兒三個月,今天去體檢然後做了個心臟彩超,醫生說沒事等過一年再復查一下竇管部內徑略窄6MM這項

您好,以下不花錢的信息 建議在正規醫院專家治療後 僅供參考 希望對您有一點點微薄的幫助 醫院治療和以下信息同時進行,不耽誤病情 118、關於心臟病的問題? 問118:您好!我是心臟病患者,請問該怎麼念經? 答118: · 首先要知道,心臟病的形成,有兩種情況: · 一種是先天性的,實際上就是孽障所為...,讓你出生在心臟不好的家族裡,從小就帶著這個病或者到某個時候爆發出來,這就是前世的惡因 開始在受報了; · 第二種,心臟不注意保養,總發脾氣,血壓高,在人間做了很多很多虧心事情,也會得心臟病。意識不正,心臟就會產生超負荷的壓力。 · 所以心臟不好的人要注意: 1. 首先要改正自己的習慣,自己不能太小氣,要想開一點,不生氣的人心臟才會好; 2. 不要著急,著急的人對心臟也會有影響; 3. 要多念《心經》,因為心境能舒緩你的心。念了《心經》,就能達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然後不停地在安撫你的心。所以最好《心經》念 21遍,尤其對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念到49遍,他的心會越來越想得開,心胸會越來越開闊。 · 還有自己要明白一些道理: 1. 心臟不好要制怒,就是克制自己的脾氣; 2. 吃東西不要吃的太辣,因為太辣的食物也會引起你的心臟負擔加重; 3. 自己要經常放鬆,經常看看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對心臟也有好處,把菩薩的光照進你的心。 · 心臟不好的人的每日功課: 1. 《大BEI ZHOU》念7遍起,症狀嚴重的最好21遍、甚至49遍; 2. 《心經》21遍起、甚至49遍; 3. 《解結咒》29遍; 4. 《禮佛大懺悔文》3遍起; 5. 最好的方法是還要放生,要懂得慈悲,放下萬緣,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 · 不管是前世帶來的,還是今世做錯的,都需要好好懺悔,才能慢慢慢慢減輕心裡的壓力。好好念禮佛大懺悔,懺悔做錯的事情,求菩薩原 諒,心裡的負擔才會沒有,這樣,才會越修越好,心也會放得寬。 · 可以吃點丹參片,對預防和治療心臟病均有好處。 ——玄學問答

Ⅳ 寶寶剛滿三個月,必須要做體檢項目嗎

現在女性生孩子都是需要在醫院裡面生的。因為在醫院里生孩子可以有效避免各種危險的發生,極大減少生產時的危險出現。在醫院里生產的女性都會被醫生告知,寶寶出生3個月後需要體檢。那麼三個月寶寶需要體檢嗎?

其實三個月的寶寶最好是去做體檢,因為小寶寶的身體到底是不是健全的。作為父母,僅僅憑借自己的肉眼觀察是很難確定的,帶寶寶做體檢,就可以通過科學的監測方法,檢查出寶寶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利於寶寶健康的成長。

三個月去醫院檢查需要檢查體重、身高,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是否良好;還需要測量一下頭圍的大小,看看寶寶的腦部的發育情況,看看顱骨是不是發育良好,這也是評價寶寶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准;檢查寶寶視力,確定寶寶的眼睛健康。如果小寶寶的眼睛會隨著物體位置的改變而轉動,那麼就是比較正常的;也需要檢查聽力。如果小寶寶能夠看向有聲音的方向,並且能夠留神聽東西,就算是正常的。

總而言之,三個月的寶寶是需要體檢的,認真做一下體檢,對保證寶寶健康成長很有好處。

Ⅵ 三個月寶寶體檢標准體重身高

我認為這個沒有統一的標准,因為寶寶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他的身高體重,所以我認為家族遺傳是很重要的

Ⅶ 三個月嬰兒體檢時,有必要檢查骨密度嗎

三個月大的嬰兒需要有規律的身長、體重、鹵門、皮下脂肪、頭圍等一般體質;還需要進行肺部和心臟聽診。兒童生長迅速,很容易缺乏鈣和維生素D,所以需要檢測骨密度,無輻射,方便快捷,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檢查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情況,做評估,自我發展和可愛寶貝的發展篩查,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孩子3個月了,在母體的吸收應該足夠了,所以你不必檢查骨密度,這不是缺鈣,至於更多的不需要測試智力,做自己的孩子有麻煩都不知道,為什麼讓醫生去醫院看病的孩子,檢查的步驟是把胳膊拔出來,摔斷一條腿,看看是否有任何反應,所以我覺得不用檢查,我的孩子在時間內沒有檢查,等了6個月,做微量元素去了。

兒童骨密度檢查不是強制性的,如果兒童身體虛弱,或嚴重缺鈣,可以做骨密度檢查來監測缺鈣情況,也可以評價補鈣的療效。骨密度是用X射線和一定量的輻射測量的。但沒有年齡限制。如果需要,您可以查看。專家指出,微量元素檢查不能判斷嬰兒是否缺鈣,因為血鈣主要受激素影響,當血鈣不足時,甲狀旁腺會分泌激素溶解骨骼中的鈣。因此,如果你想知道嬰兒是否缺鈣或補鈣的效果如何,那麼對嬰兒進行骨密度檢查是相對可靠的。

Ⅷ 寶寶三個月體檢後說佝僂病早期症狀對她今後的發育有多大影響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為佝僂病。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僂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僂病使小兒抵抗力降低,容易合並肺炎及腹瀉等疾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因此,必須積極防治. 多跑幾家醫院.

Ⅸ 三個月的寶寶要體檢嗎

首先是掛號費,各個醫院按等級不同。 嬰兒常規體檢:10元; 包括:身長,體重,頭圍,胸圍,囟門閉合狀況,營養狀況,喂養指導,基本動作如翻身、趴、爬等。 血常規:18元; 聽力(可選):18元。 嬰兒出生後3個月時首次進行體檢後,有的保健室還每個月給嬰兒體檢1次。比較忙的保健室則在嬰兒6個月時才作第2次集體體檢。 如果一次就檢查30個或40個嬰兒,然後再聽取每個嬰兒的情況並作相應的指導,這是很困難的。大體上只能以客觀檢查為重點,因為不能檢查每個嬰兒的新陳代謝情況,只能進行體重和身高的「客觀檢查」,並根據過去多年來使用的相同月齡嬰兒的平均體重表與每個嬰兒的體重作比較。由於該表忽略了每個嬰兒的個性,對太郎呀、和子呀沒有什麼意義。 食量大的太郎,其體重一定比「標准」重;而食量小的和子,其體重一定比「標准」輕。嬰兒是食量大還是食量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於嬰兒的代謝功能。想把食量小的嬰兒轉變成食量大的嬰兒,把食量大的嬰兒轉變成食量小的嬰兒,是不可能的。 就是給嬰兒同樣的營養,有的嬰兒體重就重,有的嬰兒卻並不那麼重。這一點從外表也能夠看出來。只要不是營養過剩,外形很胖的嬰兒一定是體內水分儲存得多,肌肉很鬆弛,沒有彈性。如果僅以「標准體重」來衡量,這樣的嬰兒也可算作「優良兒」了。 體重輕或重,只要不是嚴重的營養失調(最近在城市裡已幾乎絕跡,就不會影響健康。體重輕的,或許會很健康;體重重的,或許不健康。要確定這一點,必須由醫生根據母親所敘述的營養方法、飲食情況、鍛煉情況、睡眠情況等做出診斷。因此,在集體體檢中,醫生僅根據體重就說「你的嬰兒沒有達到標准體重,應該再多吃些代乳食」的說法,用不著去聽。特別是在半斷奶時,能夠吃雞蛋和魚,只是吃不了太多,牛奶只吃180毫升就足夠了的嬰兒,即使想讓他吃得更多,他也不會接受的。 如果說「你的嬰兒盡管才6個月,但體重卻達到了11個月嬰兒的程度,這太好了」,就要引起注意,這種情況大都是嬰兒食量大而吃得過量所致。預防肥胖最好從嬰兒時期開始。6個月時,體重在9公斤以上的嬰兒,如果全天奶量超過1000毫升時,一定要減量,每天的代乳食也不能超過100克(咖啡杯的2/3)。可盡量用水果去滿足嬰兒的食慾,並應更多地進行室外活動。 在集體體檢中,常常被勸說要停止喂母乳。但給6個月的嬰兒吃母乳,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什麼時候停吃母乳)。我雖不贊成不動腦想辦法讓嬰兒吃代乳食,嬰兒一哭就喂母乳的作法,但也不反對在母乳下奶很好,嬰兒半斷奶也很順利的情況下給嬰兒吃母乳。此外,保健醫生也可能勸告母親夜裡給嬰兒吃母乳不好。但如吃母乳可防止嬰兒長時間的夜啼時,就繼續讓嬰兒吃母乳,因為再沒有別的好辦法了。如果因母親偷懶不帶嬰兒去室外進行空氣浴,而使嬰兒夜裡睡不安穩,那就要讓嬰兒去室外進行鍛煉。 通過集體體檢,常可發現嬰兒的肋骨下部呈西洋吊鍾式擴張,胸部正中塌陷,往往被說成是佝僂病。但由於近年來奶粉中加有維生素D,母親也經常服用復合維生素,可以說沒有真正的佝僂病。雖然不是佝樓病,但有的嬰兒胸部確實有問題,吃了許多維生素D也不見好,這用不著擔憂。隨便給嬰兒亂用維生素D是不行的(吃多了反而有害,維生素過剩症),應盡量帶嬰兒多去室外做上肢運動。

Ⅹ 寶寶三個月做體檢醫生說舌頭短有什麼影響

舌系帶俗稱舌筋,讓孩子張開口撬起舌頭時,可以看到一薄條狀組織連在舌和口底之間,這就是舌系帶。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但少數孩子的舌系帶發育不正常,可出現舌系帶過短(俗稱攀舌)的現象,臨床表現為舌頭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頭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兒童的長,而且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V字形),還可能影響哺乳或與下前牙摩擦,發生潰瘍。孩子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不能舔到上齒齦或伸過上唇,年齡稍大後則影響正常發音。對於舌系帶過短的問題,不少家長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嬰兒舌系帶短不正常 有的家長發現嬰兒舌系帶比較短,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舌頭的活動不靈活,就認為不正常。其實,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在新生兒期,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發育過程中,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正常兒童2歲以後舌尖才逐漸遠離舌系帶。所以,嬰兒時期舌系帶多成緊張狀態,可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這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不應認為不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鬆弛,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系帶就不短了。 孩子發音不準就是舌系帶過短所致 有些家長把孩子發音不準歸結為舌系帶過短,只要孩子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就帶孩子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發音不準、吐字不正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惟一原因。舌系帶過短,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對整個發音不起主要作用。造成發音不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齶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後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此外,3~歲以前的小兒詞彙量逐漸增多,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故也常常有發音不準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較復雜的音。這是因為他們剛學會說話不久,而且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不成熟,或是在學說話過程中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 比如孩子出生後一直聽著方言長大,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准,孩子學普通話可能就會有發音不準的現象。專家認為,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語言環境、智能發育、發音程度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一般在4~8周歲逐步完善。因此,對發音不準不必過分擔心,小兒有一定的自我糾正能力,4歲以後會逐漸吐字清楚,部分正常小兒要到入學以後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過來。 舌系帶過短手術越早越好 有的家長擔心舌系帶過短會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執意要讓醫生早做手術,認為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要縫針、出血少。殊不知,過早手術(2~6個月大時),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這樣有的孩子必須做第二次手術。而且,手術中孩子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也容易合並感染。另外,強迫手術給孩子心理上帶來的影響會更甚於身體上所受到的傷害。那麼,舌系帶過短何時手術為宜呢?大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年齡以4周歲半到5周歲手術效果較好,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而且對孩子以後的發音、認字不會有影響。

閱讀全文

與三個月嬰兒體檢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打光棍怎麼辦 瀏覽:382
養老金採集指紋時間 瀏覽:803
節食減肥會老年痴呆嗎 瀏覽:520
單位欠費我的養老保險 瀏覽:151
中老年人夏天棉綢套裝 瀏覽:199
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瀏覽:400
韓國留學體檢費用大概多少錢 瀏覽:489
農村80歲老人多少養老錢 瀏覽:470
老年痴呆吃那些中成葯 瀏覽:854
念數字治病老年痴呆 瀏覽:643
端午節慰問敬老院發言 瀏覽:68
老年人看護設備有哪些 瀏覽:449
中葯養生美容配方有哪些 瀏覽:610
重陽節的習俗不包括 瀏覽:903
退休按社保還是工齡 瀏覽:94
腦梗老人血壓高有什麼症狀 瀏覽:945
養老金每個月交多少 瀏覽:352
中國父母如何對待孩子 瀏覽:810
60歲的男人穿什麼內褲 瀏覽:704
為什麼是長寧養生谷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