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體檢項目具體有哪些
公司體檢項目:
1、抽血化驗 (均使用一次性真空負壓采血管)
2、血常規18項
檢查有無貧血、炎症、血液病等。
3、肝功能
谷丙轉氨酶(ALT)檢查肝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4、血型檢查
5、胸部透視
也就是常說的X光檢查,主要是肺部健康狀況進行檢查。這里要提醒那些計劃懷孕或已經懷孕的人群,不要做胸透,這對孩子對健康有副作用。
6、內科檢查主要是醫生進行按壓、聽診檢查心、肝、肺、脾、腎、膽囊進行系統檢查。
7、外科檢查醫生通過看、觸摸檢查皮膚、脊椎等是否有病變。
8、血尿常規血尿常規檢查。
(1)體檢微量元素主要針對哪些職業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忌采血時間太晚
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9: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雖仍為空腹)。所以受檢者應該盡早采血,不要輕易誤時。
二、忌體檢前貿然停葯
采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葯應區別對待。如高血壓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壓葯,是保持血壓穩定所必須的,貿然停葯或推遲服葯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
三、忌隨意舍棄檢查項目
體檢表內設定的檢查項目,既有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基本項目,也包括一些針對惡性疾病和常見疾病的特殊檢查項目。有些檢查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有特殊意義。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陳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體檢醫生判定受檢者健康現狀的重要參考依據,據此制定干預措施,對疾病的轉歸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入職體檢
2. 一般體檢有哪些項目體檢一般檢查哪些項目
體檢常見的項目有哪些?
常見的體檢項目可以有驗血、做心電圖、照肺,給身體的重要器官(如心、肝、肺)來一個大檢查。
內科
(心、肺、肝、脾、神經系統等) 通過物理檢查,排除內科疾病或發現內科疾病的徵兆。
外科
(皮膚、嵴柱、四肢、甲狀腺、乳房、肛門、外生殖器等) 通過觸診及物理檢查,以了解外科系統的基本情況。
眼科
(視力、辨色力、外眼、眼壓、眼底、裂隙燈檢查等)。
眼睛是將外界狀況傳遞至大腦的重要工具,要了解其是否正常,必須進行視力檢查;通過眼底攝影檢查,了解眼底、血管是否有病變;如:糖尿病引發眼底病變、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等。
口腔科
10項(唇、頰、齒、齒齦、牙周、舌、齶、腮腺、頜下腺、顳下) 通過物理檢查,排除口腔科疾病或發現口腔科疾病的徵兆。
耳鼻咽喉
7項(聽力、外耳、內耳、鼻腔、鼻中膈、咽部、喉部等)
主要檢查部位包括:耳、鼻、鼻咽、口咽、喉等部位。耳:耳膜破裂、中耳炎……等。鼻:鼻竇炎、鼻中膈彎曲、扁桃腺病變…等。喉:息肉、結節、喉腫瘤……等。
在這方面與多睦健康合作的高端體檢您可以進行了解下哦!
3. 一般體檢有哪些項目 分別包括哪些內容
1、一般項目:入職體檢中的一般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視力、血壓
電測聽、肺功能等。
2、內科:入職體檢項目中的內科,主要是:心、肝、脾、血壓、腎臟。
3、心電圖
B超。
4、血常規21項: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21項檢查。
5、乙肝五項
6、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能及時檢查出結石、結核等。
7、肝功能
8、胸透。
4. 微量元素是不是可以檢查身體的所有營養
微量元素檢查不準,不靠譜。國家相關早就出文了,建議你關注一下。大人小孩子都一樣。
早在2013年,國家衛生紀委通知:除了針對兒童疾病必須的檢查,不得將微量元素作為體檢項目進行檢查,特別是對 6 個月以下的寶寶。
一、嬰幼兒、青少年不應該做微量元素檢查嗎?
首先明確的告訴大家孩子真沒必要做微量元素檢查。
6 個月以下的寶寶,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微量元素是足夠的;
6 個月以後,及時添加了營養豐富的輔食,也不會缺乏;
稍大一點的孩子,不偏食,有葷有素,營養均衡,都不會缺乏。
所以只要孩子們飲食均衡,生長發育正常、進食正常,都不會缺乏微量元素。並且目前的檢測方法,其實不能真實准確的反應人體微量元素的含量。
二、常見的微量元素檢查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以頭發為標本進行檢查
不過由於頭發生長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頭發中檢測到的微量元素只能反映人體幾周前的情況。
此外,頭發與外界接觸,容易受環境污染,比如是否沾了灰塵,頭發是否干凈,有無殘留的洗發水等,都會影響檢測結果,所以臨床參考價值也很有限。
2、血液檢測包括了指尖血和靜脈血。
指尖血的創傷小,但採取過程由於擠壓,會混入一些破碎的細胞和組織液,即使是從第二滴血開始採集,結果也會存在誤差。
靜脈血相比指尖血似乎更能准確反映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值。但實際上測出的微量元素血液值並不等於身體內的含量。因為微量元素不只存在於血液中,它們在血液里的水平,也不代表身體內的含量。
比如鈣質主要沉著於骨骼,血液中鈣含量只佔全身的1%,因此血液中的鈣含量,不代表相應組織內的含量;再比如鐵主要分布於紅細胞內,參與血紅蛋白攜氧,而血液檢測出的是血清游離鐵水平,不代表紅細胞內狀況。
所以即使採集靜脈血測量微量元素,對嬰幼兒營養狀況評估也是沒有意義的。不建議大家花錢去做這個檢查。
所以說,國家都說不準了,還檢查什麼,當然了,你可以檢查一下作參考。
希望可以幫到你。
5. 員工體檢十二項都包括哪些項目
1.團體基礎套餐:包括一般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功2項、膽紅素組合(3項)、腎功3項、血脂2項、空腹血糖、內科、女外科、眼科檢查、耳鼻喉、口腔、腹部超聲、胸部透視、心電圖、婦科檢查+巴氏、紅外乳透。
2.團體中層套餐:包括一般檢查、體脂肪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2項、膽紅素組合(3項)、空腹血糖(GLU)、腎功3項、血脂4項、心肌酶2項、腫瘤2項、微量元素四項、內科、女外科、眼科檢查+裂隙燈、眼底、耳鼻喉、口腔、腹部超聲(黑白)、胸部正位、肺功能、十二導聯心電圖、婦科檢查、女性TCT檢測、紅外乳透。
3.團體高層套餐:包括一般檢查、體脂肪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2項、膽紅素組合(3項)、蛋白組合(4項)、腎功3項、血脂4項、空腹血糖、心肌酶四項、腫瘤2項、女性腫瘤2項、微量元素7項、內科、外科、眼科檢查+裂隙燈、眼底、耳鼻喉、口腔、腹部彩超、盆腔彩超、胸部正位、頸椎正側位、骨密度、肺功能、心電圖、婦科檢查、TCT檢測、紅外乳透。
每個公司的員工年齡、職業、工作環境都不相同,所以沒有絕對統一的體檢項目組合,可根據公司情況適當增減已有套餐的項目。上面舉例的體檢套餐是民眾體檢中心為組織職工團體檢查精心制定的套餐。
6. 微量元素五項是什麼 - 百度
正常值范圍:
鈣: 1.55~2.10μmol.L
鐵: 7.52~11.82μmol.L
鋅: >1歲 58~100μmol.L、 3~歲 62~120μmol.L、<15歲76.5~140μmol.L
銅: 11.8~39.3μmol.L
鎂: 1.12~2.06μmol.L
無症狀不需檢測微量元素
就正規微量元素檢測的流程,昨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研究員馬冠生表示,一般情況下,家長是不用帶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測的,除非孩子出現明顯消瘦、偏食等臨床症狀。
馬冠生說,微量元素檢測不應成為常規體檢項目,只要家長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就可以了。此外,如果家長擔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失某些微量元素,也應該到社區醫院等醫療機構的相關科室去咨詢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千萬不要盲目相信某些廠家的說法」。
在他看來,如果想知道孩子營養是否均衡,其實健康體檢中的血紅蛋白檢測就已足夠,「血紅蛋白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貧血,而貧血是目前兒童可能出現的症狀」。
7. 老年人體檢項目重點有哪些
你好,中老年人體檢項目檢查血脂、血糖、血流變、肝腎功能、心電圖、內臟彩超、胸片等檢查項目,內外科、五官科等檢查,如果有問題再進一步檢查。
8. 用人單位的常規體檢包括哪些項目
用人單位的常規體檢項目:
1、一般形態:主要檢查身高、體重、胸圍差、腹圍臀圍等,評估營養、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
2、內科:主要檢查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反射等項目;
3、外科:主要檢查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肛門、疝氣等;
4、眼科:檢查視力、辨色、眼底、裂隙燈,判斷有無眼疾;
5、耳鼻喉科:檢查聽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
6、口腔科: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齒的檢查;
7、婦科:已婚女性的檢查項目,根據需要行宮頸刮片、分泌物塗片、TCT等檢查;
8、放射科:進行胸部透視,必要時加拍X光片;
9、檢驗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血生化、血清免疫、血流變、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檢查;
10、輔診科:包括心電圖、B超、TCD、骨密度等項檢查。
(8)體檢微量元素主要針對哪些職業擴展閱讀
體檢注意事項:
一、心電圖檢查
檢查前應安靜休息5分鍾左右,不能在跑步、飽餐、冷飲或吸煙後進行檢查,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心電圖異常,從而影響對疾病的判斷。作飽餐試驗及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檢查前,還應於檢查當日禁食。
二、腦電圖檢查
在檢查前1天要洗頭,且不能使用發油。檢查前24小時要停止服用鎮靜劑、興奮劑及其他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葯物,以避免檢 查時形成假象,影響檢查結果的判斷。
腦電圖檢查必須在飯後3小時內進行,如檢查前不能進食者,則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口服50克糖粉液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以防因低血糖而影響檢查的結果。
三、甲狀腺碘試驗
檢查時必須是空腹,檢查前不能服用含碘制劑或吃含碘量豐富的食物,如海帶、海蜇、紫菜等。
四、腎圖檢查
檢查前一定要排空小便,不得飲茶和咖啡,不能服用利尿劑。
9. 查微量元素的意義
微量元素的臨床意義
一、鋅元素的生理意義:鋅是細胞生長、蛋白質合成、酶的產生和免疫系統所需的金屬礦物質。鋅與很多酶的活性有關,參與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的合成和降解。鋅與多種維生素代謝有關。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
1、缺鋅的臨床表現與疾病
內科:慢性腹瀉和不易癒合的口腔潰瘍及消化道潰瘍病,易患感冒,易發生各種感染。貧血、腎臟病、急性心肌梗塞、類風濕關節炎、痤瘡、動脈硬化、血栓性脈管炎、冠心病、糖尿病等與缺鋅有關。
外科:手術刀口及創傷傷口不易癒合。
婦產科:孕婦缺鋅易發生流產、早產、胎兒畸形;易導致新生兒先天性鋅缺乏。乳母缺鋅則受哺嬰兒生長緩慢。女性青春期可出現原發性閉經、乳房發育緩慢、成人繼發性閉經。
兒科:兒童缺鋅,味覺功能、消化功能、食慾明顯下降,智力下降,嗜睡、發育停滯;吃紙、土、煤等。
2、缺鋅的臨床表現與疾病
男性科:易患性機能障礙、睾丸萎縮、精子形成和活力失常,引起繼發性不育症及第二性特徵缺乏。
皮膚科:缺鋅可導致脫發、皮膚乾燥無光,易生粉刺,嘴角潰爛、多發性肢端皮炎、皰疹樣皮炎、銀屑病等。
眼科:缺鋅視覺減退,甚至造成終身視力障礙等現象。
腫瘤科:研究證實,患有食管癌、肺癌、前列腺癌、食道癌、乳房癌、淋巴細胞白血病等癌症病人的血液中,鋅的水平都比較低。試驗證明,鋅對接觸化學致癌物的大鼠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3、缺鋅的防治
含鋅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海產品、核桃、花生、牡蠣、菠菜、黃豆、蘑菇、排骨、魚、牛肉、雞蛋、芝麻、白菜、花萊、蒜、葡萄、梨、芭蕉、,蝦等。
補鋅的葯物:硫酸鋅片、硫酸鋅糖漿、葡萄糖酸鋅
4、高鋅及鋅中毒
血鋅增高見於:甲亢、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溶血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症、精神分裂症、乳腺癌及接觸鉛的工人等。
鋅中毒發生於治療中過量塗布或服用過量鋅劑及鋅容器儲存食品時,以及工業污染。中毒的表現為惡心、嘔吐、急性腹痛、腹瀉和發熱。
二、鐵元素的生理意義:鐵與體內許多酶的活性有關,參與能量代謝、造血及免疫功能。體內的鐵約72%以血紅蛋白、3%以肌紅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餘則為儲備鐵。
1、缺鐵的臨床表現與疾病
內科:缺鐵可導致貧血、食慾不振,體重增長減慢;肌肉運動能力、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患關節炎、十二指腸炎,粘膜萎縮,舌乳頭萎縮。還易患上呼吸道和皮膚粘膜感染,且不易康復。
婦產科:婦女由於月經和懷孕(胎兒生長需要大量鐵元素)也會造成缺鐵,缺鐵者面色蒼白、虛弱、疲勞、頭痛、呼吸急促。
兒科:兒童缺鐵導致貧血、注意力下降。缺鐵還對兒童的消化、循環、肌肉、內分泌、皮膚粘膜、免疫等功能,甚至對精神、智能和體格發育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缺鐵嬰兒可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反應慢、較笨拙、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下降。
皮膚科:易發牛皮癬,口角炎等。
2、與鐵元素有關的疾病
降低:缺鐵性貧血、感染性貧血、失血過多、妊娠及嬰兒生長期、尿毒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營養不良、鉤蟲病、慢性感染、糖尿病、腦血管肌病也可見血清鐵含量降低。
增高:溶血性貧血、再障、巨幼紅貧血、血紅蛋白增多症、含鐵血黃素沉著症、血色素沉著症、傳染性肝炎及肝壞死、鉛中毒、VB6缺乏導致利用減少等。
3、缺鐵的防治
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血液,動物肝臟、烏賊、黃魚、大豆、豆製品、蛋黃、紫菜、海帶、黑木耳、蘑菇、菠菜、蔥、大蒜、芹菜、油菜、西紅柿、葡萄乾、杏、桃、紅棗、菠蘿等。
補鐵的葯物:琥珀酸亞鐵、硫酸亞鐵、補充維生素C、少飲濃茶、咖啡
三、銅元素的生理意義:銅參與幾十種酶的組成和活化,影響機體的生物轉化、電子傳遞、氧化還原、組織呼吸等。銅與機體免疫力及清除自由基也有關系,並參與造血過程,影響鐵的吸收,運送和利用。
1、缺銅的臨床表現和疾病
內科:缺銅會出現大腦組織萎縮、神經原減少、運動失調、小細胞低色素貧血、關節炎、嗜睡等。銅可使老年人筋骨強壯,防止心臟病,銅有抗肝臟腫瘤作用,能調節心博。
兒科:兒童缺銅出現臉色蒼白、長期腹瀉、消瘦,發育遲緩,影響智力。嬰兒缺銅導致骨、神經組織和肺發育不正常。
皮膚科:缺銅會出現皮膚和頭發變性,脂溢性皮炎白癲風、毛發退色症、牛皮癬等。
2、與銅元素有關的疾病
降低:肝豆狀核變性,肝臟代謝障礙、肝硬化、營養不良、腦組織萎縮、腎病綜合征所致低蛋白血症、小兒缺鐵貧、腎移植後、2型糖尿病等
增高:甲亢、結核、惡性腫瘤、、感染性肌病、毛發褪色、神經衰弱、嬰兒骨病、白血病、再障、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慢性感染等
3、缺銅的防治
含銅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貝類,豆製品,核桃、栗子、茶葉,牡蠣、蘑菇、可可、牛肉、鴉、鵝肉、西紅柿、菜花、棗等。
補銅的葯物:1%硫酸銅、葡萄糖酸銅
四、鈣元素的生理意義:鈣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份,並在肌肉應激,神經沖動傳遞,心動節律維持,血液凝固,細胞黏著等生理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鈣還參與血凝過程,並對一些酶系統起激活作用,此外,鈣還是各種生物膜的一部分,是維持細胞內膠質完整性所必須的。
1、鈣元素的臨床意義
缺鈣會妨礙鐵和其它礦物質的吸收,只有鈣供應充足,孕婦體內胎兒鈣儲存及骨胳鈣化和牙才能形成,兒童才能正常發育,成年人才能抗老防衰,老年人才能延年益壽。鈣可防止結腸癌,直腸癌、降低血脂、預防血管硬化、抗血管栓塞。
若長期缺鈣,兒童易患佝僂病(軟骨病);孕婦因滿足不了胎兒的需要,易造成新生兒鈣質不足,母體易患骨質疏鬆,甚至牙齒脫落;中老年人易患骨質增生、肩周炎、骨質疏鬆症。
缺鈣的防治
2、與鈣元素有關的疾病
降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佝僂病、骨質疏鬆、肌肉痙攣、慢性腎衰、腎移植或進行血液透析者、維生素D缺乏、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謝性鹼中毒、新生兒低鈣血症等。
升高: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維生素D過多症、代謝性酸中毒、腫瘤等
3、含鈣豐富的食物
牛奶及奶製品,乳酪、蜜糖、乳酸、杏、肝臟、蘿卜、豆類及其製品、瓜子、芝麻、小白菜、蝦皮、海產品、榛予、橄欖、花生、骨頭湯、柑桔、山楂、芥菜、棗等
4、缺鈣的治療
改善飲食、增加戶外活動、服用鈣劑、適量補充維生素D
五、鎂元素的生理意義:鎂對很多酶系統,特別對與氧化磷酸化有關的酶系統的生物活性極其重要,是維持心肌正常功能和結構所必須的。當心臟缺血性損傷時,有維持心臟節律的作用,另外鎂有抑制氟中毒的作用,並可控制膽固酵的不正常沉澱。
1、鎂元素的臨床意義
鎂在抑制大腦皮層、解除精神緊張、焦慮狀態方面及維持正常血壓、擴張血管、緩解腦充血和降低高血壓、降低血脂、預防血管硬化、抗血管檢塞等方面都有明顯效果,並有抗衰老、增強體質、控制周期性偏頭痛等作用。
缺乏:厭食、惡心、嘔吐、嗜睡以及虛弱是典型的早期症狀,繼而感覺異常、易怒、注意力下降、抽搐、痙攣、心律不齊;缺鎂可導致鈣、鉀等電解質紊亂。
過量:導致低鈣血症,神經系統紊亂,甚至發生心臟完全傳導阻滯或心搏停止。
2、缺鎂的防治
含鎂豐富的食物:紫菜等海產品及蜜糖、菠菜、大豆製品、新玉米、花生、胡蘿卜、黑棗、香蕉、黃花菜等。
缺鎂的治療:以食療為主、氧化鎂、氫氧化鎂、硫酸鎂
六、鉛元素的生理毒性:鉛毒性主要累及神經、血液、造血、消化、心血管和泌尿系統。對兒童智能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1、鉛中毒的臨床診斷標准
高鉛血症: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為100~199ug/L
輕度鉛中毒: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為200~249ug/L
中度鉛中毒: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為250~449ug/L
重度鉛中毒: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為 ≥ 450ug/L
成人鉛中毒:靜脈血鉛水平為 ≥ 400ug/L
2、鉛中毒的臨床危害
鉛中毒能使兒童多器官、多系統受損,其臨床經過緩慢、隱匿,具有不可逆性。由於兒童血腦屏障不成熟,中樞神經系統相對脆弱,對鉛毒特別敏感。因此,常表現容易激動、多動、注意力短暫、攻擊行為,或反應遲鈍、嗜睡、運動失調,以及學習困難、智能發育落後等。此外,還可表現食慾減退、腹瀉、腹痛、便秘、貧血、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以及體格發育障礙等多系統受損症狀。鉛毒還能導致鈣、鋅、鐵等各類營養素丟失,造成相關酶系統紊亂、失活,引發疾病。
急性鉛中毒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口中金屬味、腹絞痛、大便帶血、劇烈頭痛,極度疲乏。
亞急性鉛中毒臨床表現為顯著貧血、頭昏、氣促、乏力、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明顯降低。可導致泌尿系統炎症,血壓變化,死亡,孕婦胎兒死亡等。
慢性鉛中毒臨床表現以神經系統症狀為突出、神經亢奮至衰弱、多發性神經炎、中毒性腦病,其次是消化系統症狀,早衰等。
3、鉛中毒的防治
定期檢測血鉛水平,盡量少在含鉛量高的環境中停留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少吃含鉛量高的食物如:帶子、蟹肉、鴨掌、蝦肉、黃海、萵筍、芹菜、冬筍等。
驅鉛口服液,如:千果花口服液、千牽口服液等;二巰基琥珀酸(DMSA);依地酸二鈉鈣和二巰基丙醇聯合驅鉛,同時應保護肝腎功能並監測微量元素水平
七、鎘元素的生理毒性:鎘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會造成嗅覺喪失症、牙齦黃斑或漸成黃圈,鎘經呼吸被體內吸收,積存於肝或腎臟造成危害,尤以對腎臟損害最為明顯。還可導致骨質疏鬆和軟化。
1、鎘中毒的臨床表現
鎘在人體內的理想含量為零,人體內的鎘都是出生後從外界環境中吸取的,主要通過食物、水和空氣經呼吸道及消化道進入體內蓄積下來。吸入含鎘氣體可致呼吸道症狀,經口攝入鎘可致肝、腎症狀。
急性中毒。經呼吸道中毒早期表現咽痛、咳嗽、胸悶、氣短、頭暈、惡心、全身酸痛、無力、發熱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肺水腫或化學性肺炎,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經消化道中毒潛伏期短,通常經10~20分鍾後,即可發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伴有眩暈、大汗、虛脫、上肢感覺遲鈍、甚至出現抽搐、休克。
慢性中毒。引起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質,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雖多屬正常,但腎小管的回收功能卻減退,並且尿鎘的排出增加。另外可導致肺氣腫、貧血、嗅覺喪失、骨質疏鬆及前列腺癌。
2、鎘中毒的防治
遠離污染環境、不用鍍鎘器皿存放食品,特別是酸性食品、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
3、鎘中毒的治療
對症治療,防止肺水腫和腎損害;增加鈣和磷酸鹽的攝入,供給充足的鋅和蛋白質;慎用依地酸二鈉鈣排鎘
總之,微量元素在人體中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被認識和重視,其缺乏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尤為重要,微量元素檢測對指導營養、預防疾病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在兒童生長發育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營養是兒童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據文獻報道反復呼吸道感染、佝僂病、身材矮小患兒出現多種微量元素失調,如果能把微量元素檢測納入常規體檢,對那些缺乏微量元素的兒童也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兒童如果出現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反復感冒、口腔潰瘍、貧血、佝僂病、身材矮小等症狀時,都可能與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調有關。微量元素的不平衡,可以致機體的免疫功能的障礙,易致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生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腸炎等。
據我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介紹,兒童缺乏微量元素,會影響兒童的免疫系統的功能和生長發育。 目前,微量元素對健康的作用,特別是對寶寶的正常發育和抗病能力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重視。微量元素與孩子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小孩缺鈣會出現多汗、易驚嚇、頭發稀黃,嚴重的還會出現骨骼病變,在飲食上應多吃些牛乳、貝殼類;缺鋅會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所以應多吃些豬肝、蛋黃等;缺鐵可造成缺鐵性貧血,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製品及肉類,並注意補充維生素C;兒童缺鎂容易感到疲勞,免疫力下降。獲得鎂的最好辦法是多吃綠色蔬菜、胡蘿卜、麵粉等,常喝硬水。兒童缺銅也可導致貧血、發育遲緩等。富含銅的食物: 河蝦、牡蠣、穀物、動物肝臟、魚類、乳品、蝦皮、蓮子、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