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腫瘤標志物全套指的是什麼能說明什麼
化驗患者血液或體液中的腫瘤標志物,可在腫瘤普查中早期發現腫瘤, 並觀察腫瘤治療的療效以及判斷患者預後。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為原發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⑵癌胚抗原(CEA)為消化系統腫瘤、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⑶糖類抗原125(CA125)為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⑷糖類抗原153(CA153)為乳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⑸糖類抗原19-9(CA19-9)為消化系統腫瘤的標志物;⑹糖類抗原724(CA724)為胃癌、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⑺糖類抗原242(CA242)為消化系統腫瘤的標志物;⑻糖類抗原50(CA50)為消化系統腫瘤、乳癌、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⑼CYFRA21-1(Cy211)為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為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等腫瘤的標志物;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為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為胚胎細胞癌、滋養層腫瘤(絨癌、葡萄胎)等腫瘤的標志物;⒀甲狀腺球蛋白(TG)為甲狀腺癌的標志物;⒁鐵蛋白(SF)為消化系統腫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狀腺癌、鼻咽癌等患者體液中升高;⒃鱗狀細胞抗原(SCC)為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等腫瘤標志物。目前臨床上檢測的腫瘤標志物絕大多數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因此,腫瘤標志物有動態檢查和多項聯合檢查更有價值。那麼對於眾多的腫瘤標志物,臨床上如何選擇呢?不同的腫瘤會一些相對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如CA153常出現在乳腺癌;CEA常出現在腸癌、胃癌;CA19-9常出現在腸癌、胰腺癌;CA125常出現在卵巢癌等等。臨床醫生會根據不同的腫瘤檢查不同的標志物。同一種腫瘤或不同類型的腫瘤可有一種或幾種腫瘤標志物異常;同一種腫瘤標志物可在不同的腫瘤中出現。為提高腫瘤標志物的輔助診斷價值和確定何種標志物可作為治療後的隨訪監測指標,可進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合理選擇幾項靈敏度、特異性能互補的腫瘤標志物組成最佳組合,進行聯合檢測。一般來說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腫瘤診斷的正確率。如對於乳腺腫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對於肺腫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對於肝腫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對於上消化道腫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對於腸道腫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對某些單頂標志物如原發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狀腺癌TG在腫瘤檢查中也具有重要價值。腫瘤標志物檢查的臨床意義?由於絕大多數腫瘤標志物可同時存在於惡性腫瘤及某些良性腫瘤、炎症、甚至正常組織中。所以,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比較差,也就是說腫瘤標志物高不一定是腫瘤造成的;結果正常在某些情說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時,AFP、CA19-9、CEA等腫瘤標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樣,如原發性肝癌AFP的陽性率僅達75%到90%,也就是說至少還有1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患者的AFP為陰性。因此,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志物升高的臨床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中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志物持續升高,那麼應該提高警惕,但也不必過分擔憂,需要進一步通過CT、B超、MR或最先進的PET/CT等手段檢查,必時須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腫瘤標志物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麼緊張了。總之,各種腫瘤標志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以為自己患了癌症,而應該提高警惕,做進一步檢查和觀察。但對於已確診的腫瘤治療後,那麼腫瘤標志物檢查的意義就非常大了,如腫瘤標志物的升高往往預示著腫瘤的復發或治療效果不理想,可提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大多數腫瘤標志物臨床醫師都認識較深入,但對甲狀腺癌治療後用甲狀腺球蛋白(TG)作為其療效及復發轉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應引起高度重視。目前對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認識上存在兩大誤區。誤區之一是有腫瘤標志物異常就認為有惡性腫瘤。誤區之二是腫瘤標志物正常就認為無惡性腫瘤。因為大多腫瘤標志物缺乏特異性,許多良惡性病變均可導致其異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腫瘤。另外有些確診為腫瘤患者其腫瘤標志物在正常范圍,這可能與其產生腫瘤標志物水平較低或基因不表達有關。因此,對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要正確分析,動態檢測的臨床意義更大。盡管臨床上對高危人群體檢中也能發現早期腫瘤患者,但腫瘤標志物的檢查結果在診斷中只有輔助診斷價值,應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而腫瘤標志物對腫瘤療效評價及復發轉移檢查意義更大一些。
2. 腫瘤標志物的體檢常見腫瘤標志物
常見的體檢項目可分為如下幾種:①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於等於3.45微克/升。最初在結腸癌患者中發現CEA升高,後來發現,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②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發現的腫瘤標志物,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約87%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高達20微克/升以上。③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正常值小於4微克/升,在前列腺癌中陽性率高達30%~86%,其升高水平與腫瘤密切相關。④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人血中濃度小於5微克/升,如患絨毛膜上皮癌,睾丸和卵巢的胚胎性惡性畸胎瘤者,HCG可升高,且血、尿中的HCG的含量多少與預後相關聯。
3. 什麼是腫瘤標志物健康體檢需要檢查嗎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是由腫瘤組織自身產生,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生化物質。主要有胚胎抗原、糖類抗原、天然自身抗原、細胞角蛋白、腫瘤相關的酶、激素以及某些癌基因等。
簡單說這些物質只有腫瘤組織會產生,正常組織不會產生或者很少產生,如果腫瘤標志物升高代表可能有腫瘤。
至於健康體檢需不需要,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如:年齡,有沒有腫瘤家族史等,如果你年齡偏大且有腫瘤家族史而經濟條件又允許,建議你查一下。
4. 腫瘤標志物篩查包括哪些項目普通人有必要做嗎
在生死面前擁有生存希望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想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那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實施癌症預防措施,預防檢查、早診措施治療、科研攻關也記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癌症對個人和國家都是重要的事情。那你能檢查所有的癌症嗎?不是應該做所有的癌症早體項目嗎?是不是只要定期檢查就能發現癌症?針對一系列問題,北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北京新里行腫瘤醫院院長杜鵬,要求他說明癌症早體的知識。
婦科檢查可以檢測早期宮頸癌和子宮瘤。利用b超成像技術,可以清楚地發現全身大部分器官是否有腫塊和病變。胃鏡最好一年確認一次。有胃炎可以很好地預防癌細胞的生長。張慶每兩三年可以確認一次。當然,人們不能每年都去醫院進行全身檢查,但如果連續十幾天一個月有什麼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檢查治療。自己的身體自己重視,只有自己的健康才能照顧家人!
5. 腫瘤標志物檢查有哪些呢
?由於癌症患病率持高不下,現在人們是談癌色變,都希望能找到一種方法可以預防癌症,遠離病魔的折磨。防癌檢查就是現在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只要定期在做相關檢查,就能防患於未然。那麼,
根據民眾體檢中心的健康管理專家提供方法,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血液檢查:檢測血液各項腫瘤標志物指標是檢查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能夠發現各種惡性腫瘤。
甲胎蛋白(AFE):檢測肝臟腫瘤標志物,是排查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的主要方法。
癌胚抗原(CEA):檢測胃、廣譜、腸道、直腸、胰膽等腫瘤標志物,篩查早期胃癌、直腸癌、結腸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
癌抗原(CA-125):檢測卵巢腫瘤標志物的方法,用於卵巢、胃腸、結腸、子宮內膜等早期癌症篩查。
癌抗原(CA-15-3):檢測乳腺腫瘤標志物,用於早期乳腺癌的篩查。
細胞角蛋白(CYFRA21-1):檢測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標志物,主要篩查早期非小細胞癌和N母細胞腫瘤等癌症。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檢測小細胞肺癌以及神經母細胞腫瘤標志物,用來篩查早期小細胞癌、腎臟神經母細胞瘤和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等。
TCT檢查:又稱為宮頸超薄細胞學檢測,主要用來篩查宮頸癌變。
乳腺鉬靶:這是現在檢查乳腺癌最先進、精準的儀器,可以發現深部的微小乳腺癌早期症狀,在北京只有少數體檢機構鉬靶檢測儀,民眾體檢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肛門指檢:肛門指診是確定直腸癌的有效方法,大約70%左右的直腸癌都能夠通過這種方法發現。
便常規檢查:通過對糞便的各種化驗結果可以准確分析出十分有大腸腫瘤。
的答案了,想知道癌症離你有多遠的話就去正規體檢部門做個檢查吧!
民眾體檢倡導引領未來式體檢,打造專業健康管理品牌理念,為體檢顧客提供人性化的科學服務流程,從體檢預約、體檢過程到體後的健康體檢評估報告、後續跟蹤服務,都贏得了京城來百姓的良好口碑。民眾體檢熱情美麗的護士為顧客提供最溫馨的服務,還有資深專家指導提供的營養健康早餐,為健康體檢顧客營造一種家的親切感!
點擊免費咨詢,與在線專家交流
責任編輯:sj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6. 讓你讀懂腫瘤標志物,你一定要知道
近年來,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就診時,往往已經錯過治療最佳時期,治療腫瘤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因此,每年定期體檢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參加腫瘤預防體檢,還是做早期的篩查診斷,以及在中後期的治療過程中,「腫瘤標志物」檢查總是一直伴隨著我們,是不是每次檢驗報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別想知道它們代表著什麼,以及對於你的健康它們意味著什麼呢?所以,下面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
一、腫瘤標志物(TM)到底是什麼?
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機體對腫瘤細胞發生反應升高的一類物質,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類和糖類,醫學上稱為腫瘤標志物,英文名稱是TumorMarker,通常簡稱TM。這樣說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它們就是人體的一些指數,當這些指數超出正常范圍時,可能與腫瘤相關。
TM存在於細胞、組織、血液或體液中,可通過生物化學、免疫學等方法進行檢測。目前在臨床中,TM主要用於腫瘤患者的輔助診斷、預後判斷、療效觀察、監測腫瘤有無復發、指導後續治療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癌的機會也會增加癌症早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但往往後果很嚴重。因此,定期體檢尤為重要,在其對身體健康還未造成損害時進行治療,出現癌症的概率會減少很多。
溫馨提示:
在防癌體檢中,腫瘤標志物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人體內產生的一些特殊物質,這些物質在癌症患者體內含量明顯超過正常人,通過抽血測定其含量就可為癌症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腫瘤標志物與影像學、細胞學、內外科、彩色多普勒、CT等檢查相配合,能夠增加診斷的准確率,可以起到很好的篩查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7. 腫瘤標志物四項是什麼意思
1. 之所以叫做腫瘤標志物,是因為腫瘤可以較正常組織產生更多的此類物質,而且有一定的特異性。
2. 也不是任何腫瘤都有自己的標志物,仍有很大一部分腫瘤缺乏特異性的標志物,這也是目前全世界腫瘤研究的熱點問題。
3. 腫瘤標志物,其本質仍然是體內產生的蛋白、激素等物質。因此,正常組織在異常情況下也可以產生。因此臨床上對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是一個提示作用,確診是依賴於組織病理活檢的。
4. 那為啥叫他腫瘤標志物呢?是因為早期發現的時候認為這些蛋白是腫瘤特異的,隨著人們認識問題的深入,才發現它們也並不特異。但是大家已經叫順口了,也就沿用了下來。
5. 常見的腫瘤標志物包括
1.甲胎蛋白AFP——肝癌和精原細胞瘤(生殖細胞腫瘤);
2.糖類抗原
CA125——卵巢癌
CA19-9——胰腺癌
CA15-3——乳腺癌
CA72-4——胃癌
CA50——消化系統癌變
3.降鈣素——髓性甲狀腺癌
4.癌胚抗原CEA——直結腸癌
5.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絨毛膜上皮細胞癌、葡萄胎
6.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癌
7.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鱗狀細胞癌
8.組織多態性抗原TPA——膀胱癌、肺癌。
你可以看到,這些標志物對於那麼多腫瘤來講,仍然是很有限的。
8. 腫瘤標志物檢測是什麼
什麼是腫瘤標志物?
簡單來說,當體內出現癌症病灶時,在血液和尿液中會出現健康時幾乎不會出現的特殊蛋白、酵素、荷爾蒙。體檢中檢測的這些特殊物質被稱為腫瘤標志物。
一般在日本高端體檢中,基本都是通過高精度的血液和血清檢測,來排查這些腫瘤標志物的。
CA19-9
對胰腺癌、膽囊(膽管)癌、卵巢癌特別敏感,會出現強烈高值。胃、唾液腺、支氣管、前列腺、結腸、直腸、卵巢等部位癌症發生時,也可能出現高值。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良性婦科疾病等,也會出現高值。
抗P53抗體
對癌症的早期發現起到關鍵作用的腫瘤標志物。結合其他腫瘤標志物檢測項目,可提高癌症的檢出概率。
PIVKA-Ⅱ
對肝癌有特殊反應,癌症發生時會出現高值。當身體缺少維生素K,或出現肝臟疾病時,也會有類似反應。
Pro-GRP
肺癌(小細胞癌)的腫瘤標志物之一。
CYFRA
對消化器官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診斷非常有用。
CA15-3
乳腺癌標志物,卵巢、子宮、胰腺癌發生時也會上升。
SCC
血清腫瘤標志物。出現宮頸部、肺、食道、頭頸部、尿路、性器官、皮膚等部位的鱗狀細胞癌症時,會出現高值。
ST439BCA225
均為乳腺癌腫瘤標志物。
9. 癌胚抗原(CEA)測定是檢查什麼病的呢
癌胚抗原就是腫瘤標志物檢測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
TM)是指在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所產生的、或者由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癌胚抗原(CEA)一般為消化系統腫瘤、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
所以說如果CEA檢測值超標可能會是罹患了與消化系統相關的腫瘤
但是腫瘤標志物檢測並不是很准確的,而且也不能確定究竟是哪一種癌症
,原發病灶在哪裡。要想詳細的了解身體內有沒有腫瘤
最好的方法還是做防癌體檢
這個是集
全面體檢
腫瘤標志物檢測
癌症易感基因篩查
還有PET-CT全身掃描
於一體的檢測
能夠准確告知身體有沒有癌症,以及原發病灶在哪裡,現在癌症已經在第幾期了
甚至是綜合評估罹患腫瘤的風險。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