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體檢要查尿酸的指標不
公務員體檢腎功三項,主要指的是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酸這三項指標。
肌酐和尿素氮是體內的小分子的毒素,經過腎臟的排泄。因此如果腎功能出現異常,會表現為肌酐和尿素氮的同時升高。但是假如患者肌酐正常,而僅僅表現為尿素氮的單獨升高,往往可能提示存在著營養不良、進食過多的蛋白質、消化道出血。另外存在腎前性因素比如腎臟灌注不足,都可能會導致尿素氮的單純升高。尿酸升高除了常見的腎臟病因素以外,還可能表現為痛風。痛風的患者往往表現為尿酸升高,可能與體內尿酸代謝出現問題有關系。
2. 體檢報告
從網上看到的 你看看有沒有幫助 僅供參考~~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有或無時,即為定性檢驗的結果,一般用「(+)」表示陽性;用「(-)」表示陰性;用 "(±)」表示"弱陽性";用"(-)"表示"陰性"。
體檢報告中+和-兩個符號的意思
「陽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檢查結果異常」。例如:尿常規化驗時,尿蛋白「陽性」或「(+)」,則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見於腎臟疾病/心力衰竭/發熱性疾病和泌尿系統感染等,即檢驗結果異常,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體(縮寫為HbsAb或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可中和乙肝病毒,抵禦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對半」檢驗結果為表面抗體「陽性"或「(+)」,則說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隱性感染史,目前處於恢復期;還可能是接種過乙肝疫苗的結果。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產生抗體,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見,這個目的「陽性」是好的。
體檢報告中其他符號的意思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多少時,即為定量檢驗的結果,則用「具體數值」的形式報告,並附有結果的正常參考值范圍,但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所使用的正常參考值可能略有差異。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數值高於正常」;以「LOW、L」等表示「數值低於正常」。
一般情況下,超出正常參考值范圍都可能屬於異常,如血常規里的白細胞(WBC)計數為定量檢驗結果,正常成人參考值范圍為(4~10)×10⒐/L。白細胞增多常見於嚴重創傷、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減少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損傷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對於異常的檢驗結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驗報告單上還會用特殊的字體或符號(如「*」或「!」)給予著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面對一份厚厚的體檢報告,其中的數據、圖表、專業名詞、英文縮寫常常讓人一頭霧水。那麼對體檢報告中的陽性、異常結果我們怎樣來正確理解?我們就此咨詢了解放軍二五四醫院體檢中心主任付志剛,請他幫我們一起解讀體檢報告的秘密。
正確認識體檢的兩個要素
一次陽性別害怕
專家觀點:一些體檢者看到體檢報告有陽性結果就擔心不已,精神過度焦慮是沒有必要的。健康體檢是面對大多數人群的初篩,有些指標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標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動態水平上,體檢測到的是它在那一個瞬間的數值,因此僅僅根據體檢結果是不能夠直接下結論的,需要重復檢測,或輔助於其他指標、其他檢測,共同診斷。
以高血壓為例,人的血壓是波動的,體檢時的血壓即使高,也不能確定為高血壓病,需要重復檢查幾次;同樣,一次空腹血糖超過7mmol/L,也不能診斷為糖尿病,而需要復查及進一步做餐後兩小時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才能確診。
沒有異常不等於沒問題
有一些體檢者看到自己的各項指標都沒有超出正常范圍,就以為萬事大吉。
專家觀點: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雖然沒有達到致病程度,但也為健康敲起了警鍾,比如空腹血糖6.1~7mmol/L的人。對於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葯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過一段時間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於臨界值的項目,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運動調整仍無法緩解,應去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特別提醒一個注意:連續保存體檢資料
縱向比較有利於疾病的早期發現。如某位病人在一家醫院做體檢,發現肝上有個小結節,醫生說可能是鈣化灶,不用管它。這個病人第二年體檢時把去年的結果帶給醫生看,進行對比,體檢中心的醫生說,這個結節明顯變大了,很可能是新生物,建議她進一步檢查。最終確定,果真是個癌變組織。
本版撰文 新報記者 邱華艷
體檢報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醫生主觀診斷的部分,包括內外科、耳鼻喉眼的檢查,比如聽診、耳鏡、視力檢測等,這個部分多數醫生會直接告訴你結果。
再一個部分是醫技科室藉助設備完成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如心電圖、血壓等,影像學檢查,如B超、胸片或胸透等,CT、核磁等在一般常規的體檢中很少應用。這個部分的報告結果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有陽性結果,檢驗醫生會提供一些建議性文字,給出進一步處理的意見。
最復雜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實驗室診斷,也就是化驗室出的報告的這個部分。
體檢報告最常見的異常情況
●心電圖
T波異常:這是心電圖中最常見的異常情況,提示心肌缺血,可能與冠心病、高血鉀、高血壓或檢查前過度疲勞有關,有參考價值,不做診斷依據。
建議:去心血管專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心臟病變。
●腹部B超
脂肪肝
建議:輕度脂肪肝通過低脂飲食、適度運動和限制飲酒會減輕,中度及以上需要治療,同時定期做B超追蹤觀察。
腎囊腫:2/3以上見於60歲以上老人。
建議:小的、無症狀的腎囊腫一般不需要處理,多發或有並發症的腎囊腫需要到泌尿外科或內科進一步治療。
膽囊息肉
建議:到普外或肝膽外科咨詢診治。
●婦科B超
子宮肌瘤
建議:肌瘤小且無症狀可以不處理,隨訪觀察,定期復查。如有症狀,或肌瘤大於兩個月孕者,可手術治療。
卵巢囊腫
建議:良性佔多數,與月經周期有關。視病情手術切除。
實驗室檢查
血糖(Glu):檢測糖尿病的依據。可有生理性增高,如餐後1~2小時、情緒緊張等;也可見生理性減低,如飢餓、運動、應用過量胰島素等。
建議:一般體檢多為空腹血糖,為增加准確性應同時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
尿素氮(BUN):檢測腎功能的主要指標。生理性增高見於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年齡偏大、腫瘤等,病理性增高可見於腎臟疾病、幽門梗阻、長期腹瀉、劇烈嘔吐、尿路結石、前列腺腫大、腫瘤等。
建議:偶爾一次尿素氮輕度升高,不一定有臨床意義,可以復查。如果連續多次升高則應引起重視,建議到腎內科進一步詳查。
尿酸(UA、URIC):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輕度尿酸增多因高蛋白飲食所致,不需要治療;明顯增高則可導致痛風、痛風性腎病等。
建議:偶爾一次尿酸增高,不一定具有臨床意義,最好復查,持續增高則應結合臨床進行處理。
總膽固醇(Tc、CHOL):持續性總膽固醇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甘油三酯(TG):生理性增高常見於高脂飲食、肥胖等,病理性增高見於高脂蛋白血症、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脂類危險因素。
建議:血脂影響因素很多,偶爾一次檢查發現總膽固醇輕度增高不一定有臨床意義,如連續多次升高,應引起重視,建議結合其他脂類指標及臨床進行綜合評估,同時減少脂肪攝入。
高密度脂蛋白(HDLC):好膽固醇,它的降低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但增高未必被證明對冠心病有額外保護作用。
建議:建議結合其他脂類測定及臨床進行綜合評估。
甲胎蛋白(AFP):肝癌普查及診斷的主要指標。
建議:體檢中如果發現甲胎蛋白輕度升高,建議復查,如果連續多次持續升高,應引起高度重視,並結合其他檢查指標及臨床進行綜合判斷。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腫瘤標志物,有長期吸煙史及良性消化道疾病時也會升高。
建議:偶爾一次檢查輕度升高,不一定是惡性腫瘤,可以復查。如果連續多次升高,應引起重視。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陽性大家通常稱為「大三陽」,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常同時伴有乙肝病毒DNA陽性,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演變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HBsAg、HBeAb、HBcAb呈陽性稱為「小三陽」,為乙肝病毒攜帶,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急性或慢性感染後期,傳染性比「大三陽」小。「大三陽」、「小三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體內乙肝病毒的數量和活躍程度,說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攜帶乙肝病毒;
HBeAb、HBcAb呈陽性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HBsAb、HBeAb、HBcAb呈陽性為乙肝病毒感染後恢復期;
僅HBsAb呈陽性為注射乙肝疫苗後或過去感染乙肝後已恢復,已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3. 血化驗哪些指標與尿酸有關
1般認為,血中尿酸超過360微摩爾/升,視為高尿酸血症.臨床上,當血尿酸超過390微摩爾/升,才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當血尿酸超過420微摩爾/升時,高尿酸血症已10分明確.意見建議:大多數痛風病人的血尿酸值均超過420微摩爾/升.就會出現疼痛症狀.要禁用高嘌呤食品,限制嘌呤食品,減少外源性核蛋白,以下降血清尿酸水平並增加尿酸的排出.酒,飲料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干危險因素,所以要盡可能少用.
4. 尿酸多少是正常
尿酸正常值是多少?如果血尿酸的范圍420-520μmol/L之間,且沒有合並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可以考慮暫不服葯,先通過調整飲食、喝茲豐草茶、運動的方法,堅持六個月後復查血尿酸。
尿酸高吃什麼葯最好
1.對於尿酸過高的患者來說,最好可以選擇吃一些減少尿酸生成的葯物。嘌呤醇和非布司對治療尿酸高這一症狀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2.還有一些葯物也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尿酸含量。如立加利仙和苯溴馬隆這類的葯物也是可以幫助人降低尿酸的。
5. 尿酸正常值是多少
尿酸的正常值是多少
高尿酸是痛風的前奏,如果血尿酸水平高且持續時間長,患痛風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提醒:高尿酸患者應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食物。
平時應該多吃一些時令蔬菜或者是新鮮水果,保持適當的運動,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6. 尿酸正常值是多少
尿酸的正常值是多少
高尿酸是痛風的前奏,如果血尿酸水平高且持續時間長,患痛風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提醒:高尿酸患者應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食物。
平時應該多吃一些時令蔬菜或者是新鮮水果,保持適當的運動,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7. 尿酸偏高的幾項指標是哪些額
脲酸高值超過430以上都算是偏高了的,具體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核實為好。
多吃一些清淡點的食物,不貪吃、不多吃,不喝酒酒,不抽煙。
不吃油膩,高糖高熱量的食物,特別油炸,紅燒、燒烤之類的盡量少吃。
多保持愉快的心情,有空參加一下戶外拓展啊之類的,都是可以的。
8. 體檢查血時,尿酸的代號是多少為什麼體檢單上沒有找到尿酸的數值
尿酸的英文縮寫是:血清尿酸 UA
UA的參考范圍:
正常男性:150-380μmol/L(或是2.4-6.4mg/dl),女性:100-300μmol/L(或是1.6-5.0mg/ml)。一般男性大於420μmol/L(7mg/ml)女性大於350μmol/L(6mg/ml)可確定為高尿酸血症。
9. 尿酸鹼度指標代表什麼意思
尿酸鹼度(即PH值)反映的是腎臟調節體液酸鹼平衡的能力。
正常新鮮尿呈弱酸性,pH在4.5~7.9之間,尿液PH值受食物種類影響很大,蛋白質類食物可使尿液呈酸性,而蔬菜水果類食物可使尿液呈鹼性。
尿液酸鹼度直接影響腎結石的發生,因為不同PH值對形成結石鹽類的溶解度影響很大。比如,尿液的PH值越低,尿酸的溶解度越差,越容易形成尿酸結石。而感染性結石或鈣鹽類結石,其尿PH值越高,越容易形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