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剛買的貓需要做什麼檢查
貓瘟病毒抗原檢測
一歲以下的貓容易感染,感染率70%,死亡率50%;半歲以下的貓咪死亡率是80%。貓瘟的潛伏期是2-9天,未發病之前很難判斷,所以建議在回家之前做一個貓瘟病毒抗原檢測。
3、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可以判斷貓咪體內是否有炎症或者感染,並分析原因,針對用葯;還能判斷貓咪是否貧血以及貧血類型。
4、糞便檢測
糞便檢測貓咪是否有腸道炎症,以及小貓體內是否存在寄生蟲。
5、伍德氏燈檢查
貓癬是幼貓多發的皮膚疾病,伍德氏燈檢測貓咪是否有真菌攜帶。在伍德氏燈下貓癬表現為圓形熒光藍色,並且伴有掉毛。
6、耳道檢查
耳蟎的傳染性極強,犬貓之間會相互傳染。新買回來的小貓,最好檢查耳蟎或者馬色拉菌。
7、營養評估
很多買回來小貓都會營養不良,不用太擔心,回家調整飲食,做到營養全面,半個月後就好了。不需要買一大堆的保養品。關鍵是主食,貓咪主食吃的好,生病一定少。
B. 貓咪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1、血常規檢查五分類、血塗片、生化全項、糞便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耳道分泌物檢查、全身臨床檢查、腹腔B超、X光兩張、內分泌
2、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貓瘟病毒檢查
3、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三:
4、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貓瘟病毒檢查、貓艾滋病毒檢查、血常規檢查五分類、血塗片、貓三聯抗體檢測。
C. 貓咪體檢都要做哪些項目
1、血常規檢查五分類、血塗片、生化全項、糞便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耳道分泌物檢查、全身臨床檢查、腹腔B超、X光兩張、內分泌
2、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貓瘟病毒檢查
3、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三:
4、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 、神經學檢查、貓瘟病毒檢查、貓艾滋病毒檢查、血常規檢查五分類、血塗片、貓三聯抗體檢測。
D. 貓咪體檢項目有哪些
先給貓做個觸檢,就是摸摸看看,然後量體溫,做糞便樣本檢查,如果考慮驗尿也行。根據貓的體重和年齡階段,考慮要不要做血常規和生化等等其它進階項目。
什麼弓形蟲之類的,是醫院創收的好方法。
1、關於全面體檢
抱得萌貓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醫院做個全面體檢,包括便檢、血常規、耳道檢查等。若貓咪滿一個月,可以順便做個體外驅蟲再抱回家。
2、剛到新家時
貓咪屬於比較敏感和慢熱的動物,盡量給它時間去熟悉新環境,為它准備一個舒適的小窩,讓它感覺到安全和溫暖很重要。待貓咪長大,可以准備一個大小合適的寵物航空箱,帶著它出行比較方便,空運也可以用。
貓咪愛咬線,電源線、數據線、耳機線、各種線,咬的時候要警告制止,次數多了它就知道線不可以咬,同時寵友們要注意收好線,尤其是容易飄動的毛線團,帶著針的線頭等。
此外,千萬不要小瞧貓咪的跳躍能力,建議在貓咪到家之前做好封閉陽台,包括住在一樓的寵友!當它想要躍窗而出,去玩耍或去見上帝時,你是根本攔不住的。
3、關於驅蟲
貓咪驅蟲分為體內驅蟲和體外驅蟲兩種。嚴格來說,寵物貓應該每年至少進行1次體內和體外驅蟲。
4、體內驅蟲
一般等貓咪長到兩個月以上至三個月左右時,可以進行體內驅蟲,選擇拜耳或廣譜等寵物驅蟲葯。貓咪還要預防弓形蟲,建議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成年不出門的貓可以一年一次。
5、體外驅蟲
一月齡的貓咪就可以首次體外驅蟲了,專用葯分為滴劑與噴劑兩種,可以選擇福來恩、滅蟲寧等品牌。使用時,可以給貓咪帶上一個伊麗莎白圈,防止它去舔舐。
6、關於用量
一般情況下,2-6月齡的貓咪,每個月都要驅蟲1次。而6月齡以後的貓咪,每個季度驅蟲1次。等到寵物貓成年,則可以延長到半年驅蟲1次。【值得提醒的是,貓咪的具體驅蟲時間,還應該根據貓咪身體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比如外出的情況、食物來源情況等,所以在驅蟲的時候應該聽取寵物醫生的安排,及時給貓咪驅蟲才是關鍵哦。】
7、關於疫苗
給貓咪注射疫苗不用過於著急,要先在家適應兩周,並且等他滿9周齡才可以去。
首年免疫需要注射3針貓X聯+1針狂犬,每針間隔2~3周。通常注射貓三聯,它是預防貓瘟熱、貓杯狀病毒感染和傳染性鼻氣管炎。可以選擇荷蘭英特威、美國富道等常用品牌。
之後每年注射1針貓X聯+1針狂犬。注意,疫苗是隔11個月一打,狂犬是一年一打。
E. 新手接到貓貓需要到醫院做哪些檢查
新手接到貓貓需要到醫院做貓瘟、寄生蟲、耳蟎檢查。如果小貓咪感染到了貓瘟,就應該進行及時的治療,這樣痊癒的可能性才會比較大。寄生蟲和耳蟎是常規的檢查,是每一隻貓貓都需要進行的。做完檢查之後,醫生就會幫貓貓做一個驅蟲和清理耳朵的工作,讓貓貓更加舒服。
總結
養一隻小貓咪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但小貓咪也是很可愛的,會給你關心與愛,讓你感覺自己不再孤單。
F. 貓咪體檢很重要,給貓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你知道嗎
一:
體表檢查、耳道檢查、寄生蟲檢查、皮膚檢查、神經學檢查
根據貓咪個體的合作態度,以及醫生的技巧,整個檢查需要2到10分鍾。大多數情況下,
寵物醫生可以無需幫助地完成所有檢查,但如果貓咪掙扎地厲害,受到驚嚇,乃至具有進攻性,還是需要一些主人的協作。
當貓咪熱或者受驚嚇時,她們只能通過腳來排汗——汗腺只分布在貓咪的腳墊(腳掌)上。所以當你看到檢查台上的濕腳印,不要緊張,那是貓咪在出汗。
G. 如果給貓咪做一次全面的體檢,一般都檢查那些項目,大約需要多少錢呢
一般6歲以下的貓咪建議做的體檢項目:血常規/生化/X光,就基本可以覆蓋了。費用看地方,像上海我常去的那家醫院,這套是370元。
6歲及以上的貓咪建議做的體檢項目:血常規/生化/X光/全腹彩超/SAA,增加了全腹彩超和SAA,幫助及時發現微小病變。上海我常去的那家醫院這套是700元
H. 貓常規體格檢查包括哪些
幼貓體檢推薦套餐
大體上,幼貓並不需要做血液生化和X線片等造影檢查,除非已經有疾病傾向或特殊需求,比如特殊貓種。
所以先做這些體檢項目吧:
● 基本體況檢測
● 血常規檢測
● 寄生蟲檢測
● 傳染病檢測
● 疫苗抗性檢測
預估價格:200~800元
新成年貓,體檢這樣做
如果新貓進家就已經成年了,需要做這些體檢:
● 基本體況檢測
● 寄生蟲檢測
● 傳染病檢測
● 疫苗抗性檢測
● 血常規檢測
● 生化檢測
● X線片檢測
預估價格:500~800元
其中,如果不確定貓是否免疫過,應該做疫苗抗性檢測,看看身體里是否有有效抗體。生化檢測根據貓健康情況,不一定做全項,但是肝、腎功能這兩項肯定是跑不了的。
I. 貓買回來要做什麼檢查
新的貓咪可以做7項檢查。
1.貓瘟。
貓瘟病死率達50%以上,有7-14天潛伏期,潛伏期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貓瘟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未接種疫苗的12-16周齡幼貓,患病死亡率高達50%-90%。
貓瘟發病急,常見症狀嘔吐、腹瀉(血便)會導致嚴重脫水(虛弱、昏迷),還可能並發三體炎。同時由於病毒感染,貓咪免疫力降低,易繼發其他感染(細菌、皰疹、杯狀等)。然而貓瘟有7-14天的潛伏期,且潛伏期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加之傳染率又極高。
因此,新貓,特別是幼貓進家,十分有必要進行貓瘟排查。
檢查說明:
常規醫院可做膠體金測試板檢查,也可以送檢專業實驗室做PCR。
通常情況下,測試板+血常規,再結合臨床症狀,即可確診。
實驗室檢查可能發現白細胞降低,主要原因是因為貓瘟病毒能抑制骨髓產生正常的白細胞。
病毒大多寄生在腸粘膜隱窩細胞,後期可能會出現便血,並且腸道恢復緩慢。
如果是剛到家的新貓,需要密切觀察食慾情況、飲水情況、精神狀態,如任何一個出現異常(精神不振、食慾不佳、嘔吐腹瀉),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有條件,也可在家備一些測試板(測試板樣本為糞便)。
2.耳道分泌物。
當貓咪出現耳垢增多、撓耳甩頭時,警惕耳蟎!耳蟎是貓咪最常見耳道寄生蟲,可通過近距離接觸傳染。由於大部分小貓生活的衛生環境不是很好;加上多數為群養/籠養,導致新入家小貓普遍存在耳道問題。耳蟎除了會造成貓咪耳朵異常瘙癢之外,也會破壞耳道正常的皮膚黏膜結構,長期黏膜損傷可能會引發中耳炎等耳道疾病。此外,除耳蟎寄生,耳道問題還可能伴隨馬拉色菌感染。
為了避免疾病惡化和久治不愈的情況,建議做耳道分泌物的檢查。
檢查說明:
檢測方法主要以顯微鏡鏡檢為主(棉簽取耳道分泌物),輔助檢耳鏡檢查。
當貓咪頻繁出現搖頭、撓耳朵、撓臉的臨床症狀時,提示貓咪可能存在耳道問題。
當外耳道已有蠟樣分泌物或較乾燥的褐色分泌物時,有蟎蟲和馬拉色菌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如有條件,家中可常備洗耳液。
3.皮膚檢查。
輕度貓癬可自愈,但幼貓抵抗力低,極有擴散風險,且貓癬可傳染給人或其他動物。對於幼來說,皮膚問題主要集中在貓癬上。貓癬病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該病可能會傳染人,並伴有劇烈瘙癢。
檢查說明:
臨床檢查中,發現有疑似貓癬的病灶,會通過刮片後鏡檢排查是否有真菌,以伍德氏燈輔助檢查。
如果發現貓咪皮膚出現結痂,伴有銅錢樣脫毛、皮屑較多,則疑似貓癬,可前往醫院檢查。
建議多曬太陽,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補充維生素時,請使用寵物用復合維生素B;人用善存片劑量大,可能引發維生素中毒。
4.便檢。
長期寄生蟲感染會導致貓貓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讓其他疾病有機可乘。
體內寄生蟲通常肉眼不可見,但若存在寄生蟲感染,可能引發貓咪長期軟便甚至血便、腸道機械性破壞,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
且貓咪體內主要寄生蟲(如蛔蟲),也有傳染給人的風險。
檢查說明:
普通醫院通過灌腸采便(也可以主人自己攜帶半小時內新鮮糞便),做顯微鏡鏡檢。
幼貓常見寄生蟲有:蛔蟲、球蟲、賈滴鞭毛蟲、毛滴蟲、鉤蟲等。
若貓咪出現持續軟便(排除換糧應激影響)、大便帶血、食慾旺盛但體重/體型增加不明顯,就建議進行便檢檢查排查寄生蟲。
家中可備留采便管,將採集的新鮮糞便送往醫院檢查。
5.體格檢查。
腎臟大小、膀胱充盈程度、腸管內容物等(異物可能被摸到,胃腸內有液體或氣體,胃毛球或糞結導致的腸梗阻等)。
大小、質地、是否引發疼痛等。
若淋巴結腫大,提示貓咪可能存在感染。
可觸診的淋巴結有:下頜淋巴結(整容削骨的地方);髂內淋巴結(大腿根)。
如果眼結膜潮紅,提示可能有結膜炎(常見皰疹病毒感染、細菌感染、);
口腔粘膜蒼白,提示貧血(常見生理性貧血,一般成年後即可恢復正常);
牙齦處紅腫可能處在換牙期或有輕微口炎。
觸診四肢肌肉及胸廓肌肉,評估肌肉豐滿程度,反映營養狀況。
6.血常規。
(1)紅細胞,反映貓咪是否存在貧血。
(2)血紅蛋白,反映紅細胞攜氧能力。
(3)紅細胞壓積,反映單位體積內紅細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網織紅細胞,提示貧血為再生性貧血或者非再生性貧血。
(5)白細胞,反映感染、炎症。
(6)血小板,初步判定是否存在骨髓抑制,凝血異常等。
7.其他針對性檢查
部分常見的品種貓(如布偶、折耳、緬因等)可能需要做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檢查。如:B超,x光,肥厚性心肌病基因、多囊腎基因檢測等,已確定有無先天性遺傳病的存在。
J. 新買貓做哪些檢查
新買的貓做的檢查:血常規、貓瘟檢查、杯病檢查、皰疹檢查、寄生蟲等檢查。新買的貓咪一般做這些比較基礎的檢查,如果有發現問題,可以選擇增加其他檢查,如生化、胰腺炎等等。新買的貓咪可以買益生菌來提高抵抗力和調理胃腸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