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體檢報告幾項通俗意思是什麼
解讀乙肝化驗單 (2002年12月19日)
李躍旗 主任醫師 解放軍302醫院門診部主任,對各類肝炎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擅長重型肝炎及其並發症的診治,利用中西醫結合抗病毒、抗纖維化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左圖)
毛遠麗 主任醫師 解放軍302醫院臨床檢驗中心主任 熟練掌握臨床化學各種檢測技術,熟悉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病方面的臨床試驗室診斷方法和進展。(右圖)
觀眾朋友們,您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乙肝化驗單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為什麼很多肝病患者往往都看不懂自己的化驗單呢?
李躍旗:肝病比較復雜,肝病的化驗單也非常多,不同化驗單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很多病人(尤其是新病人)確實對檢查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毛遠麗:乙肝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血液生化檢驗(肝功檢查)。2、病毒標記檢測(乙肝五項)。肝功檢查常用的項目主要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這三項主要反映的是肝臟的合成功能。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受損的情況。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紅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的代謝功能。
乙肝五項檢查
表面抗原(HBsAg) 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抗-HBs) 是否有保護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е抗體(抗-HBe) 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體(抗-HBc) 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毛遠麗: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通過HBV-DNA檢測反映出肝臟內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以及是否在進行復制。做這種檢測應該到大醫院進行,這樣可以使結果更加准確。
李躍旗: 大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體(抗-HBc) +
這種情況通常反映病毒復制是比較活躍的。
小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體(抗-HBe) +
核心抗體(抗-HBc) +
對於小三陽病人應該進行DNA檢測,如果是陽性那麼就反映病毒的復制是活躍的,如果檢測為陰性那麼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復制是不活躍的。
主持人:很多病人認為加號多就說明是得了肝炎,這種觀點對嗎?
毛遠麗: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病原學的檢查(兩對半檢查)只是反映出病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復制,至於是否發病還是要根據肝功能檢查的結果才能確定是否得了肝病,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肝細胞受損的情況。
主持人:肝功檢查出現了哪些異常就說明得了肝炎呢?
毛遠麗:比如轉氨酶升高說明肝細胞受損,可以說就是肝功能不正常了,也就是得了急性肝病,對於慢性肝病來說可能就處於活動期。膽紅素升高(有了黃疸)說明肝功能處於一種破壞的狀態。
主持人:出現了大三陽或小三陽就說明病毒存在於體內了,如果肝功沒有異常,病毒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
李躍旗:感染乙肝病毒引起肝臟損害的主要機理是容易引起機體的免疫紊亂,乙肝病毒本身對肝臟的直接損害非常弱,很多病人有病毒存在而且病毒復制非常活躍,但是肝臟卻沒有任何損害,這種病人我們稱之為病毒攜帶者,這種攜帶的狀態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可以終身不犯病。有一部分病人攜帶病毒後可能會引起肝臟的損害,因此臨床上對於攜帶病毒而沒有肝臟損害的人不需要進行更多的治療。病毒攜帶者尤其是大三陽和DNA陽性的患者,病毒復制非常活躍,傳染性也是非常強的,但是乙肝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血液傳染,一般的接觸傳染性是比較低的。
主持人:乙肝化驗單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就說明應該進行治療了?
李躍旗:乙肝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肝臟出現炎症、受到損害,尤其是損害比較重的時候(出現黃疸或其它症狀),化驗指標轉氨酶高或膽紅素異常,這時就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毛遠麗:應該把病原學檢查和肝功能檢查區分開來,一旦發現了病原學異常(大小三陽)就應該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但是也不用過分緊張,因為病毒攜帶是有可能終身健康攜帶的,只有在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下才需要進行積極的治療。
主持人:去除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李躍旗:目前完全清除乙肝病毒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完全清除率大約只有10%左右。目前治療乙肝的葯物非常多,我們主張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千萬不要根據廣告去吃葯,這樣不僅得不到好的治療,甚至還會引起肝臟的炎症,加重對肝臟的損害。
主持人:治療的最佳時期是什麼?
李躍旗:抗病毒治療的最佳時期就是在肝臟有炎症(轉氨酶高)時,這時就反映機體的免疫對病毒有一定的作用,這時用一些抗病毒的葯物效果就會非常好。如果肝臟處於一個很穩定的狀態,這時用抗病毒的葯物效果確實不是很理想。總之什麼時候需要治療以及用什麼葯物患者應該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葯。對於那些不需要用葯的病毒攜帶者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定期監測,3-6個月進行肝功監測,每年做一次B超,用這種方式監測肝臟損害是否出現,一旦出現損害就一定要進行治療。
主持人:長期攜帶乙肝病毒是否會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有什麼預防的方法?
毛遠麗:乙肝病毒攜帶者有可能轉成慢性肝炎,最後發展為肝硬化。預防的方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行定期的復查。
李躍旗:慢性肝炎患者只有20%,甚至不到20%會發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形成肝癌的發生率也不超過20%。
主持人:山西胡女士 35歲 我乙肝五項都是陰性,肝功也正常,但膽紅素偏高,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毛遠麗:進行肝功檢查的前提是在已經有了病毒感染的情況下進行的,膽紅素偏高並不是說一定就得了乙肝了,其它的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都可以造成膽紅素代謝的障礙,因此單純的膽紅素升高還應該查其它的原因,看看是如何引起的再進行對症治療。
主持人:天津鄭先生 25歲 我是大三陽患者,我妻子剛剛懷孕,到醫院檢查HbsAg和HBc兩項為陽性,請問對胎兒有沒有影響?
李躍旗:妻子HBsAg和HBc兩項為陽性,如果在以前沒有疫苗的時候,孩子100%會被傳染,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當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首先要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緊接著就要注射乙肝疫苗,通常80%-90%的乙肝病毒是可以被阻斷而不會感染乙肝,還有10%的情況(宮內感染)如何進行感染阻斷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主持人:山西張女士 38歲 我丈夫查乙肝五項,二、四、五項陽性,請問這是乙肝嗎?需要治療嗎?
毛遠麗:二、四、五項陽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抗體陽性,是不需要治療的,因為二項陽性(表面抗體陽性)說明具有了抗感染的能力,四、五項陽性說明確實感染過乙肝,但是現在病情正在恢復。患者應該堅持定期檢查,要隨時看看肝功能是否有異常,平時還要注意保肝。
李躍旗:首先要檢查確定一下有沒有病毒,我建議這位患者查一下DNA,在少數情況下三個抗體陽性如果DNA陽性說明仍然有病毒,但是這個幾率非常小。另外還需要判斷肝臟是否有損害。
主持人:重慶劉女士 35歲 我哥哥是慢性乙肝病人,最近一次檢查轉氨酶居然到200以上,家裡人很擔心,是不是轉氨酶越高病情就越重呢?
毛遠麗:可以這么說。因為轉氨酶本身就存在於肝細胞里,轉氨酶越高說明肝細胞損傷越重。
李躍旗:轉氨酶高只是反映肝細胞的炎症比較重,但是並不反映肝功能的損害比較重。
本期要點
1、 乙肝化驗包括肝功檢查和病毒檢測
2、 有乙肝病毒並不代表有肝臟損害
3、 肝功是否正常決定治療的必要性
4、 切勿盲目用葯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lm/560/31/73609.html
B. 考研復試中的體檢(肝功能抽血)是什麼意思
體檢一般都包含一般檢查、抽血、胸透
一般檢查就是 身高體重血壓之類的
抽血的話,主要是為了檢驗有沒有乙肝,因為乙肝傳播性太大,如果有的話,不建議入學,因為學校都是大食堂,有乙肝的同學在的話,其他同學被傳染患乙肝的幾率非常大
胸透主要看有沒有胸部問題,有沒有陰影。
C. 體檢報告上哪一些項目是用物質的量來表示的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有或無時,即為定性檢驗的結果,一般用「(+)」表示陽性;用「(-)」表示陰性;用 "(±)」表示"弱陽性";用"(-)"表示"陰性"。
體檢報告中+和-兩個符號的意思
「陽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檢查結果異常」。例如:尿常規化驗時,尿蛋白「陽性」或「(+)」,則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見於腎臟疾病/心力衰竭/發熱性疾病和泌尿系統感染等,即檢驗結果異常,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體(縮寫為HbsAb或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可中和乙肝病毒,抵禦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對半」檢驗結果為表面抗體「陽性"或「(+)」,則說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隱性感染史,目前處於恢復期;還可能是接種過乙肝疫苗的結果。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產生抗體,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見,這個目的「陽性」是好的。
體檢報告中其他符號的意思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多少時,即為定量檢驗的結果,則用「具體數值」的形式報告,並附有結果的正常參考值范圍,但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所使用的正常參考值可能略有差異。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數值高於正常」;以「LOW、L」等表示「數值低於正常」。
一般情況下,超出正常參考值范圍都可能屬於異常,如血常規里的白細胞(WBC)計數為定量檢驗結果,正常成人參考值范圍為(4~10)×10⒐/L。白細胞增多常見於嚴重創傷、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減少常見於病毒性感染、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損傷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對於異常的檢驗結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驗報告單上還會用特殊的字體或符號(如「*」或「!」)給予著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面對一份厚厚的體檢報告,其中的數據、圖表、專業名詞、英文縮寫常常讓人一頭霧水。那麼對體檢報告中的陽性、異常結果我們怎樣來正確理解?我們就此咨詢了解放軍二五四醫院體檢中心主任付志剛,請他幫我們一起解讀體檢報告的秘密。
正確認識體檢的兩個要素
一次陽性別害怕
專家觀點:一些體檢者看到體檢報告有陽性結果就擔心不已,精神過度焦慮是沒有必要的。健康體檢是面對大多數人群的初篩,有些指標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標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動態水平上,體檢測到的是它在那一個瞬間的數值,因此僅僅根據體檢結果是不能夠直接下結論的,需要重復檢測,或輔助於其他指標、其他檢測,共同診斷。
以高血壓為例,人的血壓是波動的,體檢時的血壓即使高,也不能確定為高血壓病,需要重復檢查幾次;同樣,一次空腹血糖超過7mmol/L,也不能診斷為糖尿病,而需要復查及進一步做餐後兩小時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才能確診。
沒有異常不等於沒問題
有一些體檢者看到自己的各項指標都沒有超出正常范圍,就以為萬事大吉。
專家觀點: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雖然沒有達到致病程度,但也為健康敲起了警鍾,比如空腹血糖6.1~7mmol/L的人。對於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葯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過一段時間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於臨界值的項目,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運動調整仍無法緩解,應去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特別提醒一個注意:連續保存體檢資料
縱向比較有利於疾病的早期發現。如某位病人在一家醫院做體檢,發現肝上有個小結節,醫生說可能是鈣化灶,不用管它。這個病人第二年體檢時把去年的結果帶給醫生看,進行對比,體檢中心的醫生說,這個結節明顯變大了,很可能是新生物,建議她進一步檢查。最終確定,果真是個癌變組織。
本版撰文 新報記者 邱華艷
體檢報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醫生主觀診斷的部分,包括內外科、耳鼻喉眼的檢查,比如聽診、耳鏡、視力檢測等,這個部分多數醫生會直接告訴你結果。
再一個部分是醫技科室藉助設備完成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如心電圖、血壓等,影像學檢查,如B超、胸片或胸透等,CT、核磁等在一般常規的體檢中很少應用。這個部分的報告結果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有陽性結果,檢驗醫生會提供一些建議性文字,給出進一步處理的意見。
最復雜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實驗室診斷,也就是化驗室出的報告的這個部分。
體檢報告最常見的異常情況
●心電圖
T波異常:這是心電圖中最常見的異常情況,提示心肌缺血,可能與冠心病、高血鉀、高血壓或檢查前過度疲勞有關,有參考價值,不做診斷依據。
建議:去心血管專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心臟病變。
D. 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經過體檢,根據考生的身體狀況可做出三種體檢結論;
(1)合格
表明考生的身體狀況符合普高及中等職業類學校(中專、技校、職高)各專業和工種的要求,考生可隨意選擇報考,不受任何限制(報考軍校、警校須另參考軍校、警校體檢標准)。
(2)合格,專業受限
表明考生的身體狀況具有《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體檢標准》「二、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錄取的專業」中所列條款或「五、報考師范專業的補充規定」或「六、其他補充規定」中所列條款或《技工學校招生體檢標准及執行細則》「二、執行細則」中所列條款;
或《北京市技工學校部分專業(工種)試行體檢標准》中的所列條款,考生不宜選報此條內所列的專業或工種。
若考生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體檢標准》「二、有下列疾病者,不宜錄取為住宿生」中所列條款,不宜選報普通高中的住宿生。
(3)不合格
表明考生的身體狀況具有《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體檢標准》「一、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錄取」中所列條款或《技工學校招生體檢標准及執行細則》「一、標准」中所列條款或《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體檢標准》「一、下列疾病者,普通高中不宜錄取」中所列條款,這部分考生不宜選報中等職業類學校或普通高中。
E. 體檢報告解讀是什麼意思
體檢報告解讀指的是幫你解讀你的體檢報告,分析體檢指標是否存在異常,會給出體檢建議。如果你需要體檢報告查詢解讀的話可以使用一些體檢報告解讀軟體,例如康康在線這款APP,一鍵上傳就自動幫你解讀,異常指標清清楚楚顯示,給出改善方案,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
F. 體檢報告解讀流程是什麼
1、體檢報告解讀的方法
許多職工參加健康體檢後對體檢結果非常關心,但對體檢報告單上的各項指標及結果卻摸不著頭腦,為了方便職工更好地解讀體檢報告,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針對報告中常見的一些異常結果、大家咨詢較多的一些項目作一個簡明的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廣大職工看懂報告,正確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2、實驗室檢查
三大常規
⑴血常規其中主要看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
紅細胞:一般情況下測定血紅蛋白和紅細胞二者的意義基本相同,其減少往往提示有貧血,可見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一般標準是:血紅蛋白9-12克為輕度貧血、6-9克為中度貧血、3-6克為重度貧血、3克以下為極重度貧血。我們一般人體檢中常見的多為輕度貧血,多見是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則可見劇烈吐瀉、高熱大汗等導致脫水的情況下,還有就是長期缺氧的情況下。
白細胞:正常值是4000—10000。全身各部位的感染都可導致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增高;減少則可見病毒感染、放射線等所致。
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增高可見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見某些疾病的一個表現,如類風濕病活動期。減少可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有些生理現象如女性月經期。
如果三系(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明顯減少則提示有可能血液再生障礙。
⑵尿常規尿常規是腎臟疾病檢查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其中有重要意義的有紅細胞、白細胞及蛋白。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鏡檢<3個/HP。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急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癌、血友病等,也可見於女性經期或經後期留取標本污染;正常人尿中可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鏡檢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增高:見於急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結核等。正常人尿檢蛋白陰性,如檢查為陽性,見於各種急慢性腎臟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腎移植術後等。此外,葯物中毒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也可見陽性,有時發熱的病人尿檢中可見少量蛋白。
G. 體檢知識
1、電測聽
2、視力
3、免疫系統
4、生殖系統(較重要)
5、婦科陰道鏡(含圖文報告)
6、B超(子宮附件)
7、婦科3項(婦檢、白帶常規、宮頸病理塗片)
8、血常規十九項
9、腎功能3項(重要)
以上建議還不全面,望採納
H. 體檢報告中的TG、TC、CREA分別是什麼意思
TC:血清總膽固醇 ,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英文簡寫為 TC,
血清總膽固醇是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肝臟是合成和貯存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指臨床上將血總膽固醇增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
TG即Triglyceride,甘油三酯,血脂的一種,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縮寫TG)是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大部分組織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產物供給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還可以進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組織中貯存。
CREA 即renal function tests 腎功能檢查,
是研究腎臟功能的實驗方法。常用尿液顯微鏡檢查和化學檢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學檢查等指標來衡量腎功能的變化。常用的測定項目有:尿樣、尿比重、尿沉渣鏡檢、尿素氮、肌酐、非蛋白氮定量以及酚紅排泄實驗等。很多環境污染物,例如鉛、汞、鎘、鉻、砷、烴類溶劑、石油產品等,均可引起腎臟損害,腎功能檢查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I. 請問我的體檢報告是什麼意思
參考:
項目 單位 參考范圍
谷丙轉氨酶 ALT IU/L 0-40
尿酸 UA umol/L 140-430
葡萄糖 GLU umol/L 3.9-6.1
甘油三脂 TG umol/L 0.4-1.8
總膽固醇 T-CHOL umol/L 2.8-5.69
谷丙轉氨酶(簡稱ALT)升高在臨床是很常見的現象。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該臟器是不是正常,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ALT升高肝臟功能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常見的因素里,各類肝炎都可以引起ALT升高,這是由於肝臟受到破壞所造成的。一些葯物如抗腫瘤葯、抗結核葯,都會引起肝臟功能損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會引起肝功能短時間損害。
AL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漿內,其胞內濃度高於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細胞壞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ALT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肝功能損害最敏感的檢測指標。但它並不具器官專一性,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它的增高。明顯升高見於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度升高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動期、肝癌、肝膿腫,心梗、心肌炎、心衰等也可輕度升高。因此對ALT升高的評價應密切結合臨床。部分ALT升高與脂肪肝、飲用酒精有關。臨床常用的保肝葯物較多。但有些葯物治療效果可以但容易反復,致使一些肝臟疾病長期不能治癒,大量的肝細胞遭受破壞。如何保護肝細胞,是保護肝臟功能的關鍵所在。
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心臟和骨骼肌中。肝細胞或某些組織損傷或壞死,都會使血液中的谷丙轉氨酶升高,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轉氨酶異常,必須加以鑒別
1、病毒性肝炎這是引起轉氨酶增高最常見的疾病,各類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導致轉氨酶升高。2、中毒性肝炎多種葯物和化學制劑都能引起轉氨酶升高,但停葯後,轉氨酶可恢復正常。
3、大量或長期飲酒者谷丙轉氨酶也會升高。
4、肝硬化與肝癌肝硬化活動時,轉氨酶都高於正常水平,應該積極治療。 5、膽道疾病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時,常有發熱、腹痛、惡心、嘔吐、黃疸、血膽紅素及轉氨酶升高。
6、心臟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氣短、浮腫。心臟檢查有陽性體征及心電圖異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傷寒、結核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都有轉氨酶升高的現象,但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臨床表現,並可藉助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此外,急性軟組織損傷、劇烈運動,亦可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所以你需要到醫院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檢查,才能找出原因,及時處理。
怎樣看尿液常規報告單
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 馬駿龍 主任醫師 叢玉隆
尿液常規分析是我們經常做的一項檢查。大多數醫院都用尿液分析儀檢測,檢測項目目前有10項、11項或12項,並且報告的格式不統一,既有「+」(陽性)、「-」(陰性),又有數字,檢驗項目的單位也不一樣。到底該怎麼閱讀尿檢報告呢?
尿常規項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腎病類、糖尿病類、泌尿感染類以及其他疾病類。
腎病類項目
酸鹼度(pH)、比重(SG)、隱血或紅細胞(BLD、ERY)、蛋白質(PRO)和顏色(COL)。正常參考值分別為:4.6~8.0、1.005~1.030,陽性、陰性,淡黃色至深黃色。這些指標的改變可能提示有腎功能損害。
糖尿病類項目
酸鹼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體(KET)。這些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診斷相關並發症和機體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損害,如是否出現酮血症等。正常情況下,尿糖和酮體為陰性。
泌尿感染類項目
白細胞(WBC)、隱血或紅細胞、亞硝酸鹽(NIT)、顏色和濁度(TUR)。當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時,尿中往往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尿液顏色或濁度也發生改變,亞硝酸鹽有時也會為陽性。化學檢測尿白細胞和隱血或紅細胞只起過篩作用,臨床診斷以鏡檢結果為准。
其他疾病類項目
主要是酸鹼度、比重、膽紅素(BIL)、尿膽原(URO)、顏色及其他指標。膽紅素和尿膽原兩項指標反映肝臟代謝血紅素的能力和數量。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為弱陽性。以上指標增高時,往往提示黃疸,尿液顏色呈黃綠色。
尿液常規分析化驗單上一些項目後面出現「+」或「+++」……或數字,表明程度不同,這在醫學上叫陽性結果;相反,「-」就稱陰性結果。在閱讀報告時,要客觀地分析報告,因為有許多干擾因素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如飲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擾物等。當尿常規檢查出現異常時,請不要太緊張和太憂慮;同樣,當出現和臨床表現不一致的檢驗結果時,也不要盲目樂觀。一定要配合臨床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和分析,以免延誤疾病的診斷。
怎樣看懂尿常規檢查報告單?
尿液常規檢查是健康體檢的重要項目,它不僅可反映泌尿系統疾病,對糖尿病、黃疸肝炎、膽道梗阻等多種疾病的篩選也有重要意義。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規檢查一般無蛋白,或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並持續出現多見於腎臟疾病。但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偶然出現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時需追蹤觀察明確原因。
2.尿糖(GLU)
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相關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由於尿中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響尿糖結果,故查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
3.尿紅細胞(RBC)
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紅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為鏡下血尿;大量紅細胞時,稱「肉眼血尿」,可見於泌尿系統炎症、感染、結石、腫瘤等,應加重視,並立即到泌尿專科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4.尿白細胞(WBC)
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白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白細胞尿,大量白細胞時,稱膿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5.尿上皮細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細胞臨床意義不大;大量出現時,如能排除陰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慮泌尿系統炎症存在。此時,如加做尿上皮細胞形態檢查,可確定上皮細胞的來源。
6.尿管型(KLG)
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性病變的標志。
7.尿潛血(ERY)
正常情況尿潛血試驗陰性。尿潛血陽性同時有蛋白者,首先考慮腎臟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進一步做腎功能檢查;如尿蛋白陰性應到有關專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質。一般認為,下尿道出血因紅細胞未被破壞,潛血可不明顯。
8.尿膽原(UBG)、尿膽紅素(BIL)
尿膽原和尿膽紅素陽性,多提示有黃疸存在,有助於黃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9.尿亞硝酸鹽(NIT)尿亞硝酸鹽主要用於尿路感染的過篩試驗。新鮮尿時亞硝酸鹽呈陰性,如標本放置時間過久或有細菌生長繁殖可呈假陽性。
為何兩家醫院化驗結果不一樣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博士 張國華
有些人總希望通過對多個醫療單位的化驗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以確定自己是否健康。但是,有時會出現在一家醫院化驗正常,可在另一個醫院卻不正常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也是最常見的原因,是體檢者未仔細閱讀「體檢須知」,留取標本不當,以致使同一個人兩次檢測的標本實際上並不相同。例如,抽血前是否禁食,空腹對測定結果影響很大(如血糖、血脂等);抽血前是否處於安靜狀態,因有些項目,如轉氨酶等在劇烈運動後會升高;留取的尿液是否是晨尿,因清晨第一次尿與平時的隨機尿檢查結果相差較大。
其次,體檢者兩次體檢時的身體狀況不一致。如體檢者是否服用了葯物,有些葯物會影響測定項目(如轉氨酶、肌酐等),或女性體檢者是否處於月經期等。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兩家醫院的測定方法不同,使用的儀器不同造成結果有差異。另一種可能就是醫務工作者責任心不強,張冠李戴,弄錯了標本。
如果出現兩家醫院的檢驗結果不一致時,體檢者不必驚慌,可要求醫務人員作出合理的解釋,並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正確留取標本,配合他們找出原因,還自己身體狀況的本來面目。
J. 體檢報告中,「代檢」二字啥意思
體檢報告中代檢二字,說明體檢報告時,通過體檢中心直接發放到體檢的實驗室中檢測。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按照檢測中心實驗室的依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