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周歲的嬰兒體檢,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嬰兒體檢常需要做的檢查項目有身高、體重、牙齒發育、囟門情況、聽力、心肺聽診、四肢情況等,一般去當地的衛生院體檢比較好。 在三周歲以下的兒童,都有每年的公共衛生體檢項目,這樣可以監測孩子的情況,有利於身體健康。
Ⅱ 一歲兒童體檢都要檢查什麼項目
1歲以內寶寶的體檢項目主要有: 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發育情況。
1歲以內的寶寶影響身高體重的更常見的原因是喂養、疾病、睡眠等因素。
有時,雖然寶寶的身高、體重按照月齡來說是正常的,但已經幾個月沒有增長或長得不夠,生長曲線偏離了正常曲線。
智力篩查用於評估寶寶的智力發育水平
聽力篩查的目的主要是發現可疑聽力異常。對於聽力損失,越早發現,及早進行干預,對寶寶的未來說話能力影響就越小。
血紅蛋白、微量元素檢測一般會在寶寶8~9個月大時進行,主要是看寶寶有無貧血、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有無血鉛高。缺鋅、缺鐵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消化功能、智力發育等都會有不利影響。
Ⅲ 寶寶1歲體檢需要檢查什麼項目
寶寶在1歲的時候要進行第7次體檢,把醫生給的資訊與指示寫下來,並將所有的重要資料(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疫苗接種、檢查結果、疾病、用葯等)記錄在小冊子里。這時期的寶寶吃喝拉撒睡瑣瑣碎碎的事沒有那麼多了,加上年輕的爸媽積累了一年的經驗,當你們再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比過去鎮定很多。
體檢項目: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血鉛評價。
如果超過1周歲,寶寶還沒有出牙,就是出牙延遲了。這有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家長要按醫生的指導及時補鈣。
具體檢查有:
1、牙齒檢查:1歲的寶寶一般已經出6—8顆牙齒了,醫生會查看寶寶出牙狀況,了解寶寶是否患有齲齒,並指導家長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3)一歲八個月寶寶體檢做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寶寶體檢提前准備
體檢前一天晚上,最好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干凈的衣服。
體檢時最好穿寬松舒適的衣服,便於穿脫。在寶寶體檢後,要把自己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及時向醫生說明,有關寶寶的生長發育、智力行為、睡眠和飲食等方面的問題均可向醫生詢問。
同時要認真記錄下醫生的指示,以免忘記。將寶寶的體檢手冊、醫生的指導意見冊、寶寶的疫苗手冊裝入一個固定的檔案袋內,體檢時隨身攜帶,方便醫生參考寶寶之前的體檢情況。
Ⅳ 兒童體檢,要檢查些什麼項目
各年齡段的兒童,除了常規的內外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檢測外,還要進行生長發育方面的檢測,如兒童生長評價、聽力篩查、視力篩查、骨密度檢查、微量元素檢測等。0-6歲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一些在生活中易被忽視的兒童疾病(如 弱視 、 脊柱側彎 等)通過體檢都可以發現,而這些問題的治療必須在低齡期進 行 。專家同時強調,家長應了解孩子每個階段檢查的重點。
體格 口腔 聽力內科必檢
有一些項目每次體檢時都必須檢查 體重,以此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以及孩子的營養狀況。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在家經常為孩子測量身高體重,去體檢時就沒必要再檢查了。 孩子在0-6歲時生長發育較快,適時檢查可以幫助保健人員對孩子的體格進行前後對比,做出評價,衡量孩子的營養狀況。
口腔檢查 、聽力檢查和內科檢查也是0-6歲兒童每次體檢必檢的項目。 及時的口腔檢查可以有效幫助孩子防 齲齒 、 牙 齦炎和錯頜畸形。對於嬰幼兒來說,口腔檢查還可以判斷孩子出牙的情況。聽力篩查的重點為3歲以前的嬰幼兒,尤其是具有聽力高危因素的嬰幼兒。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復查;42天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力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另外,內科檢查就是觀察孩子的心肝 脾 肺 腎功能是否正常,主要是聽心率、 腹部壓痛 等。
智力篩查時間因人而異
關注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同樣重要。 ,對孩子進行智力篩查的時間因人而異。據介紹,0-6歲兒童的智力檢查包括兒童常規智力篩查和高危兒智力監測兩方面。兒童常規智力篩查是在兒童定期體檢過程中,在8~12月齡時進行一次智力測查。但是如果是高危新生兒,應在兒童定期體檢中監測2-4次,建議監測時間:第一次:4-5個月;第二次:8-9個月;第三次:1歲-1歲半;第四次:2歲-2歲半。
專家指出,對高危新生兒進行智力監測,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便早期干預,使這些孩子的智力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視力四歲後半年查一次
北京市衛生局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在去年全市體檢的447436名0-6歲戶籍兒童中,4-6歲視力低常兒童11463人。
專家指出,孩子滿四周歲以後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查視力了。 有些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眼病,等察覺後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建議家長半年或者一年給孩子檢查一次眼睛,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因此,家長應教會小孩認視力表,每半年至少檢查視力一次。
添加 輔食 後需關注 微量元素 血紅蛋白
在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數據中,0-6歲兒童常見的疾病還包括 貧血 。 ,孩子滿6個月以後,每年一次的大體檢一定要做一次血紅蛋白測定,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 貧血 。
嬰幼兒時期, 佝僂病 也是需要預防的重點。 ,孩子滿8個月後,家長可為孩子做一次微量元素檢測,以了解孩子輔食添加的狀況,以免孩子出現 營養素 缺乏的情況。
Ⅳ 寶寶八個月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寶寶八個月需要體檢的項目:
1、牙齒檢查:9個月的寶寶一般已經出2—4顆牙齒了,醫生會查看寶寶出牙狀況,了解寶寶是否患有齲齒,並指導家長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2、評價發育智能:9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手膝爬,可以從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種體位和姿勢之間可以較好的轉換,扶著東西可以站並邁步。
有取放意識,能夠拇食指捏取小物體,會蓋瓶蓋、套杯等,可以清晰地發「爸 媽」音,能夠理解語言和動作聯系,可以執行簡單的指令,能認識身體部位,模仿家長肢體動作。
3、微量元素檢查:微量元素主要檢查血液中鈣、鐵、鋅、硒、銅、鎂和血鉛等的含量。寶寶出生後,前半歲由母體帶來的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較為充分的,因此不必做微量元素檢查。
半歲後以後,母體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盡,寶寶又開始添加輔食,就很可能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的現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檢查並遵醫囑適當補充。
(5)一歲八個月寶寶體檢做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寶寶八個月需要注意的地方
消化系統
8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所以要做到少食多餐,盡量吃得清淡一些。還有,從冰箱拿出來的食品,最好不要直接給寶寶食用,需要加熱後才好。
由於寶寶還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要避免過於辛辣、較硬、較冷等不易消化的食品。最要注意的是魚(魚刺)、湯圓(外冷內燙,且易噎著)等易被扎、易噎類食物。
輔食
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開發盡量多的食物品種,以保證營養平衡。在做寶寶輔食時,保證衛生是最重要的。在寶寶長牙的時期,輔食中添加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蝦皮、海帶、動物肝臟、雞蛋黃、魚、綠色蔬菜等,這時可以用輔食代替1-2頓奶。
寶寶8個月時,已經長了幾顆小牙了,這個時候應該逐步給寶寶從米糊過渡到米粥,同時,在粥里可以加點菠菜類的含鐵高的蔬菜。飲食應注意營養與衛生。寶寶從8個月起,母乳開始減少,所以這個時候必須給寶寶增加輔食,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Ⅵ 一歲半體檢哪些項目
一歲半寶寶常規體檢內容包括: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囟門閉合情況,抽血檢查血常規及微量元素。此外,醫生還會看出牙情況,詢問寶寶動作發育等,常規內外科檢查,體格檢查,若是男寶寶還會看陰莖,看腿紋是否對稱,若不對稱會建議行髖部B超,評估戶外運動時間是否充足。 另外,醫生還會詢問寶寶平時飲食情況,會給寶寶一些營養建議。
孩子一歲半的常規體檢項目主要包括身高、體重、頭圍,檢查孩子脖子、耳朵、眼睛、牙齒、胸腹部、生殖器等,也可以給孩子聽診肺部和心率,檢查大便和血常規。還可以給孩子選做發育、運動的測定,如果體檢結果都在正常范圍內,就不需要擔心。一歲半的孩子生長發育比較快,已經可以吃很多食物,可以多給孩子吃牛奶、豆製品、牛羊肉、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喝鮮榨果汁、多吃營養的粥類食物,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均衡。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促進鈣的吸收,增強體質。
Ⅶ 寶寶一歲體檢有哪些項目體檢前需要做什麼准備
寶寶在1歲的時候要進行第7次體檢,把醫生給的資訊與指示寫下來,並將所有的重要資料(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疫苗接種、檢查結果、疾病、用葯等)記錄在小冊子里。這時期的寶寶吃喝拉撒睡瑣瑣碎碎的事沒有那麼多了,加上年輕的爸媽積累了一年的經驗,當你們在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比過去鎮定很多。
體檢項目: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血鉛評價。
如果超過1周歲,寶寶還沒有出牙,就是出牙延遲了。這有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家長要按醫生的指導及時補鈣。
Ⅷ 寶寶體檢都應該檢查什麼項目
每個兒童的健康牽掛著父母的心。如果兒童開展定期的體檢,那樣可以掌握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的狀況。兒童的體檢項目與成人的體檢項目或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兒童的體檢項目主要傾向於評估兒童發育的情況。
檢驗方面,血常規是主要檢查血液中的血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的數量變化和分布情況,有助於掌握是否有感染、有血液性的疾病、貧血等等。肝腎功能的檢查,也是作為一項基本的指標,入園的小朋友涉及到乙肝5項的檢查,在其中一項微量元素,如今也成為一項檢驗指標。除此以外,還要依據發覺的問題,開展更進一步的專項檢查,例如內分泌檢查、過敏原檢查、骨齡測量等等。
Ⅸ 寶寶一周歲體檢查什麼項目
一歲小孩進行體檢通常主要就是進行身高體重的檢查,同時也要觀察一下孩子皮下脂肪的厚度,觀察一下牙齒的具體情況來評估一下患者的營養狀態。
同時也需要進行認知水平方面的測試,看一下是否有智力方面的異常,也需要進行心肺方面的聽診。
如果出現有異常的情況,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胸片或者是心電圖,心臟彩超的進一步檢查從而來進行診斷。
一歲半的寶寶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胸圍、頭圍、五官還有微量元素,並且要注意血液中的含鉛量,如果鉛超標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另外還需要給寶寶做非正式的智力發育和神經發育及聽力、視力的評估,這個就基於醫生的體格檢查和日常生活習慣的詢問而作出評估。另外還要依據兒童出生是否有基礎病史再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則需要復查心臟彩超,如果出生有新生兒窒息或顱內出血,就需要做大腦核磁共振和運動發育評估。所以兒童體檢必需依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檢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