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入職前體檢報告包括哪些
1)抽血化驗。
2)血常規:血常規有18個項目,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對象是否有炎症,血液病或者貧血等等。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小板數、血紅蛋白等等18項指標。根據這些檢查結果,可以判斷,參加入職體檢的對象是否有血液病或者肝脾方面的病變等。
3)肝功能:谷丙轉氨酶檢查肝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4)血型:參加入職體檢對象的血型檢查。
以上四項入職體檢項目,乃是實驗室檢查項目。接下來的,是屬於科室項目:
1)心電圖:這是檢查參加入職體檢者心臟是否健康,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另外,對於心肌缺血和其他非循環系統疾病,心電圖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胸透:對參加入職體檢者心、肺、膈疾病的檢查。
3)內科:主要是針對參加入職體檢者的心、肺、肝、脾、膽囊、神經系統檢查。
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基本上,入職體檢項目就以上這些。另外,不少人質疑,國家在08年實施的文件《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中,有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在入職體檢項目中,強查乙肝血清指標。而且《就業促進法》也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已傳染病原感染者為理由,而拒絕錄用員工。那為何在上面的入職體檢項目中,還有肝功能檢查呢?
其實是這樣,在入職體檢項目中,目前員工入職體檢不查乙肝了,不過入職體檢項目中還是包括了肝功能的檢查,這和乙肝並沒有什麼關系。所以對此有疑問的朋友大可放心。 據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朋友透露,即便現在如此規定,在員工入職體檢項目中,用人單位不得強行檢查乙肝,但是依舊有不少企業會要求在員工入職體檢項目中加入「兩對半」的檢查。
B. 一般入職體檢報告有哪些
體檢報告一般在完成體檢後當天下午或者第二天可以拿到,需要前往體檢中心領取,也可以付一定郵費郵寄到家。體檢報告包括體檢所有項目的檢查結果,主要有:
(1 )外科 通過體格檢查,檢查皮膚、甲狀腺、脊柱四肢、乳腺等重要臟器基本情況,發現常見外科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見疾病
(2)血常規(五分類) 通過檢測血液細胞的計數及不同種類細胞、成分的分類來反映身體狀況,如:貧血、感染等。
(3)內科 通過視、觸、叩、聽檢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的基本狀況,發現常見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常見疾病
(4)尿液分析 可提示有無泌尿系統疾患:如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血紅蛋白尿,腎梗塞、腎小管重金屬鹽及葯物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腎或膀胱腫瘤以及有無尿糖等。
(5)一般健康檢查 通過儀器測量人體身高、體重、體脂肪率及血壓,科學判斷體重是否標准、血壓是否正常、體脂肪是否超標
(6)口腔科 口腔常規檢查,全面了解口腔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口腔科常見疾病
(7)耳鼻喉科 通過對耳、鼻咽、扁桃喉等器官的常規檢查,初步篩查常見疾病
(8)胸部正位片 有無肺炎、肺氣腫、肺結核、肺癌及心臟、主動脈、縱膈、橫膈疾病等
(8)心電圖 利用圖形描記與心臟跳動有關的電位變化,有助於判斷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臟病變。
(10)眼科 檢查視力、辨色力、眼瞼、淚囊、結膜、眼球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11)腎功二項 主要用於了解腎功能異常,痛風,尿酸偏高等,可為調整飲食提供依據
(12)肝功能二項 檢測肝功能是否受損
(13)空腹血糖測定 評價人體在正常情況下糖代謝是否正常,評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達標。血糖是診斷糖代謝紊亂的較常用和較重要指標
C. 體檢報告有哪些項目做體檢前要准備些什麼
入職體檢項目大概包括:身高/體重、眼科、血常規、乙肝五項、血象生化、內科、外科、血壓、B超、心電圖、尿常規、神經內科、牙科、耳鼻喉、胸透等。
乙肝大小三陽或某些臟器疾病、傳染性疾病等可能會被單位拒絕,但各個單位會有不同,和工作性質也有關。無法統一說明。
體檢前三天注意清淡飲食,避免房事。
前一天不要飲酒,晚八點後不要進食,保持心情舒暢,不要緊張。
體檢當天早上空腹,體檢前一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D. 體檢報告有哪些
血壓、脈搏、身高、體重、五官(視力還有看看有沒有色盲等)、內科(看看有沒有肝之類的問題,有沒有腫瘤、心藏等)、胸透、血液檢驗、心電圖等,具體的還得看看有沒有什麼其它的想針對的。
E. 一份完整的體檢報告組成包括哪些
您好。
體檢報告是指對身體進行檢查,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在一次體檢中,當檢驗數據高於或低於參考值時,有時有確診價值,有時可能只是一個警訊。
體檢報告有匯總分析,終檢醫生進行簡評,發給體檢客人後由客服醫生進行一對一的體檢報告講解,告知客戶需要注意的飲食及鍛煉方法。
常規體檢包含的項目:
1. 血壓
成人的理想血壓應該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當在安靜狀態下,不同時間,連續兩次測量血壓值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時,就可以稱為高血壓。
2. 血脂
一般人的血脂水平標準是:總膽固醇低於5.72mmol/L(220mg/dl)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低於4.16mmol/L(160mg/dl)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高於1.04mmol/L(40mg/dl)正常,甘油三酯低於1.70mmol/L(150mg/dl)正常。
3. 血糖
正常時空腹血糖<5.6mmol/L,當空腹血糖在5.6-6.1mmol/L時,屬於糖耐量異常;當空腹血糖≥6.1mmol/l時,應引起高度重視。
4. 血常規
白細胞:正常人白細胞計數在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為4000-10000個。如果數值偏低或偏高都有問題。
紅細胞:紅細胞太低,可能會貧血,紅細胞多了也不好,會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暢。
血紅蛋白:主要是攜帶氧氣,每100升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120~160克,女性約110~150克。優秀的運動員則可以達到170-180克。
血小板:正常情況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萬個。當血小板過少時,止血困難,當然血小板過多,也易形成血栓。
5. 尿常規
尿常規化驗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比重、有無蛋白、有無白細胞等。
6. 乙肝兩對半
-+---注射過乙肝疫苗有免疫,+--++①④⑤陽性,俗稱「小三陽」,傳染性弱,+-+-+①③⑤陽性,俗稱「大三陽」,HBV病毒復制性強,+---+急性HBV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傳染性弱。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F. 體檢報告要檢哪些項目
健 康體檢項目包括化驗(肝功、血脂、血糖、血常規、尿常規等)、胸片、心電圖、腹部彩超、內外科等,通過這些項目的檢 查,可以查出一些常見的疾 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脂肪肝、肝囊腫、腎結石、膽結石、膽囊息肉、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瘤、白內障初期、眼底出血、鼻中隔偏曲、慢 性咽 炎等。
普通的健 康 體 檢對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腎癌、甲狀腺癌等疾病只能提供部分診斷信息,不能完全檢 查出這些疾 病,想要得到確切診斷,還需要做進一步檢 查,如果做體 檢的人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不舒 服,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檢 查項目,進一步的進行檢 查。如檢查中發現甲狀腺結節,可以做甲狀腺 彩 超和甲狀腺功能來判斷結節的大小及性 質
G. 健康體檢報告一般檢查哪些項目
1、是否有腸道傳染性疾病,比如霍亂、傷寒、副傷寒。
2、有無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影響工作。
3、有沒有肺結核。
4、有沒有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通常的檢查項目包括內科、外科,內科要詢問家族遺傳病史,聽診心肺,觸診肝、膽、脾。
H. 高端全面體檢都包括什麼
腸鏡檢查 資料顯示,35~50歲年齡組的癌症病死率非常之高。其中,大部分的大腸癌均起源於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息肉存在時間越長,息肉越大,形態越不規則,發生癌變的幾率就越大。專家建議:50歲以上的人,應該進行腸鏡檢查,發現息肉並切除的人,一年後要復查。沒有問題的,可每隔2~3年檢查一次。骨密度檢查 骨質疏鬆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某些患者會出現全身骨痛、無力,特別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續性疼痛,容易誤判為腰椎的問題。人體30多歲後骨質開始流失,機體對骨質中主要成分鈣質的吸收能力逐漸減弱,一旦骨折的時候,身體就已經流失了1/3以上的骨質。 專家建議:女性絕經以後,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男性發生相對要晚些,70歲以後要常規檢測骨密度。腦部CT
腦梗死的前兆一般表現為胸悶、頭暈、睡眠不好等,許多人會誤以為是亞健康的表現。CT可檢查腫瘤、腦梗死,但常規體檢中缺乏腦部檢查,由於費用的限制,很少有人選擇進行腦部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