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檢驗區別
在人體中,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別名]血色素,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
血紅蛋白儀能綜合反映人體血液攜帶氧的能力,在營養評定中,通過測定血紅蛋白了解人體營養狀況,以及是否處於貧血狀況。測試指標主要為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體積Hct
血紅蛋白儀的臨床意義同紅細胞計數,但在各種貧血時,由於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含量不同,二者可以不一致,如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數降低很少有時甚至升高。
因此,血紅蛋白分析儀對貧血類型的鑒別有重要意義。這是一項非常普及的化驗項目,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判斷你是否貧血,它常包含在血常規檢查項目里同時測定。[參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 女:110--150g/L(11.0--15.0g/dL) 新生兒:170--200g/L(17.0--20.0g/dL)
而成人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主要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在高血糖的作用下發生緩慢連續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物,其主要形式為HbA1c,
正常生理條件下,非酶促糖化反應產物的生成量與反應物的濃度呈正比。由於蛋白質濃度保持相對穩定,糖化水平主要決定於葡萄糖濃度,也與蛋白質與葡萄糖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由於葡萄糖可自由透過紅細胞膜,血紅蛋白的半衰期為60天,
糖化血紅蛋白儀這時候對血液中這種被葡萄糖傳過細胞膜的血紅蛋白的濃度測定前6-10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參考值:HbA1c 4%~6%,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輕症、Ⅱ型、「隱性」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指標
2.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檢查一樣嗎求答案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0%,這中間被診斷的不到25%,大多數人是在身體檢查或是看其他疾病時發現血糖異常的。因此,不要認為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身體就是健康的。每年做一次還是很重要了。對於血糖方面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後血糖、尿糖、眼底等。這中間,不少網友問題比較多得就是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檢查是否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下面民眾體檢中心專家為您介紹一下這兩個項目的區別:血糖檢查可以分為空腹和餐後兩種,此項測試可以反映出即刻血糖情況,也因為是即刻的,准確度會有問題,一天不同時間點的數值都會有所區別。這項檢查對於進行胰島素治療的人作用更大一些,可以通過檢查監控血糖變化,增減葯量。糖化血紅蛋白檢查是血糖控制的金標准。此項檢查是反映您近八到十二周血糖情況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可與血紅蛋白A(血紅蛋白在血中存在的主要形式)緩慢發生不可逆的糖化作用,從而生成糖化血紅蛋白。血糖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水平,且在某種程度上說,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呈正相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健康人體內的波動范圍很小,僅0.1%—0.2%。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檢測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即能有效預測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並發症及微血管並發症的發生。也就是說:瞬時血糖高,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率未必就高;而糖化血紅蛋白值越高,患者發生糖尿病各種並發症的危險就越大。更多血糖監控方面問題,請點擊下面按鈕咨詢了解。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3. 對於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哪個更有意義些
空腹血糖反應的是即刻血糖值,而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是反映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因此對於正常人,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比起空腹血糖,對於體檢的意義應該會更大些。
要根據當時情況來看,一般像這兩個檢查結果的話,都是在正常范圍內的,我如果想確診的話不是通過這兩個來確診。我建議最好是到醫院去做下糖耐量檢查,才能夠明確診斷,是不是由於他的這個疾病導致。
4. 糖尿病人血糖尿糖 評定指標是什麼詳細點
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是監測糖尿病的三個重要指標。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健康體檢時只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小於7.0毫摩爾/升,就表明沒有糖尿病。後來一些住院病人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後血糖很高。醫生發現,空腹血糖受損的時候,通常糖尿病已經達到一定程度,胰島的功能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餐後血糖的重要性被發現了。 糖化血紅蛋白代表三個月的平均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一般不超過6.2%。糖化血紅蛋白越高,表示血糖和血紅蛋白結合得越多,也就表示糖尿病的病情越嚴重。這個指標是評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壞的「金指標」。但是由於它是血糖長期升高的結果,需要三個月左右的反應時間,所以如果一個病人糖化血紅蛋白控制不好,肯定病情不好。如果控製得好,還要看他空腹和餐後血糖的變化。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控制情況的監測指標,不是診斷糖尿病的指標。
5. 糖化血紅蛋白的與血糖區別
血糖是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的血液中的單糖,通常僅指葡萄糖。血糖測試結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新標准和治療監測的「金標准」隨著人們對糖尿病知識的逐步了解,多數人已意識到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並常常把二者的測定值作為控制血糖的標准。其實不然,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干擾不大。因此,國際糖尿病聯盟推出了新版的亞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確規定糖化血紅蛋白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監控「金標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紅蛋白就不可能達標。
6.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是糖化血紅蛋白大於多少
要說糖化血紅蛋白,醫生並不陌生,很多糖尿病患者也不陌生,這原本就是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一個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范圍是多少糖分是血液中的單糖,它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通常只有葡萄糖。葡萄糖檢測結果反映了即時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測定通常能反映病人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隨著人們對糖尿病知識的逐漸了解,大多數人都認識到了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並經常以兩者的測定值作為血糖控制的標准,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和治療監測的新標准。
事實上,空腹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准,而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指標。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反映特定時刻血糖水平的指標,易受飲食、糖代謝等因素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能穩定、可靠地反映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並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影響較小。為此,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了新版《亞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確規定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監測的國際公認「金標准」。若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紅蛋白不能達到標准。
7. 我聽說糖尿病人需要定期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但是未免太麻煩了吧,不知道這兩個指標哪個更重要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五駕馬車」之一,而血糖監測不僅包括了自我血糖監測,還包括糖化血紅蛋白的定期檢測,兩者任何一個都不可或缺。自我血糖監測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用攜帶型血糖儀檢測血糖,可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動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長期血糖水平,是評價「長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標,定期去醫院檢測糖化能夠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指導。
8. 血糖正常標準是什麼
一般人正常空腹血糖為3.6-6.1mmol/L,在餐後一個小時一般不超過8.8mmol/L,餐後兩個小時一般不超過7.8mmol/L。低於2.8mmol/L就屬於低血糖了。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她的血糖的正常值空腹血糖一般不超過5.1mmol/L,餐後一個小時血糖不超過10.0mmol/L,餐後兩個小時血糖一般不超過8.5mmol/L。
如果血糖超過正常值,建議使用偌邁青汁茶促進能量代謝,有助於降糖。青楚了解這些問題也要積極的注意血糖正常值,然後積極應對。
1、下頓飯少吃點兒、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數(GI)較低的食物由於對於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需讓自己的體重減輕5~10%,就能夠顯著地改善血糖情況。所以,只要適當地減少熱量攝入,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另外,選擇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食物(即不會引起血糖迅速或過度升高的食物)也有助於血糖達標。由於一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會因人而異,所以為了弄清楚某種食物對您的血糖究竟有怎樣的升高作用,您有必要多測幾次血糖來進行比較。例如,如果您想知道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燕麥片和全麥餅干對血糖的影響情況,就要分別檢測進食這兩種食物前和進食後兩小時的血糖值,然後比較兩者升高血糖的能力。
2、增加活動量或進行更多的運動鍛煉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煉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鍾,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葯物治療。
9.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糖達標的三個標準是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均達標。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視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而忽視了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事實上,如果僅空腹和餐後血糖達標,而沒有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就證明血糖控制仍未達標。 臨床研究一般以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6.1-7.9為標准,也就是說凡檢查的人正常值只要維持在這樣的范圍之內,就可以定論其正常值標准了。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能反映采血前三個月的年個斤微億 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壞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標。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7.0%作為治療達標的標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寬標准(7.0%-7.5%),中青年人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關並發症可減少20%。 只有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毫摩爾/升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7.0毫摩爾/升之間,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目標,即不僅要控制基礎狀態下的空腹高血糖,還要控制負荷狀態的餐後高血糖,這兩個血糖都控制好了,糖化血紅蛋白才能降到理想水平,進而延緩和防止多種並發症的發生。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微柱法離子交換層析、親和層析、高壓液相、免疫凝集、離子捕獲法、電泳法等。主要生產廠家包括美國Bio-Rad的SD10、Primus、日本TOSOH的G7、英國DREWSCIENTIFIC、德國SIEMENS公司的DCA Vantage,挪威小旋風糖化Nycocard Reader II等等。 准確率最好的是高壓液相法(HPLC),最適於普及的是挪威小旋風糖化Nycocard Reader II。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及評價標准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4.06.0%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對照表: 糖化血紅蛋白描述4%--6%正常值<6.0%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6%--7%控制理想(正常值)7%--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慢性並發症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
10. 評判糖尿病是以葡萄糖測定GLU測定值還是以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值為准
摘要 糖尿病需要化驗空腹血糖或者是餐後兩小時血糖的糖化血紅蛋白。血中葡萄糖含量超過正常值,連續3次檢測結果為准,早上空腹查血糖,正常值在5.9mmol/L-6.1mmol/L,現在新標準是在7.1mmol/L下,為正常,如果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