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體格檢查的次數為
1)新生兒:應在出生2、7、ll、28天進行體檢,共4次。
2)嬰兒期:應在3、6、9月齡和滿1周歲時各檢查一次,共體檢4次。
3)1—3歲兒童每半年檢查一次。
4)3—7歲兒童每年檢查一次。
② 幼兒每幾個月應進行一次體格檢查
一般的生後第一年每三個月體檢一次,時間應該為3.6.9.12個月里各檢查一次,出生後第二年到第三年了每六個月檢查一次,一般是身後的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各檢查一次,三歲以上的兒童每年檢查一次,我們稱之為4-2-2-1體檢的程序。
定期健康檢查的時間呢,可以因人而異,對於體重連續三個月不增長或下降的兒童的,均應作為體弱兒進行管理,並根據體弱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定期體格檢查。其實一個月以內的,每月檢查一次也是提倡的定期健康檢查呢,包括詢問寶寶的病史,生長發育史,既往史,體格測量及其評估,全身各個系統的檢查常見病及生長發育相關疾病的輔助檢查診斷和檢測,包括一些喂養的指導。
寶寶的定期體格檢查呢,是非常重要的,家長的一定不能忽視,一定要按照體檢醫生的要求呢,帶寶寶定期去檢查,及時發現生長發育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③ 根據幼兒健康檢查制度,幼兒體檢應多久進行一次
您好!
問題分析:一般寶寶出生後,都是會有一個專門體檢跟打疫苗的本子,上面都是有寶寶體檢跟打疫苗的時間和順序的。
康復指導:一般都是42天、三個月、六個月、一歲、一歲半、兩歲體檢一次的。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④ 嬰兒出生28天以後,應該多久體檢一次
我個人覺得如果嬰兒出生了,28天以後這個時候最好是能夠3個月就去檢查一下身體。
⑤ 0 - 3歲寶寶體檢都需要檢查什麼多久體檢一次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0-3歲寶寶體檢都需要檢查什麼?多久體檢一次?
其實就是國家要記錄每一個新生兒的發育情況,健康情況以及相關的數據。而這一般都是免費的。至於多久體檢一次,則根據新生兒的出生月份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說一下。
總結
這是國家層面給的惠民政策。畢竟新生兒的身體狀況和發育情況也關乎未來社會勞動力的品質如何。這也是國家的大政方針,孩子是你的,更是國家的。
⑥ 身體體檢各個年齡段多久檢查一次
1、 兒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出生6個月到一歲左右的小孩子,每三個月都要到社區醫院進行一次體檢,主要是包括血常規檢查、五官檢查和骨骼方面的檢查,根據體檢的結果判斷出孩子的成長狀態。
2、 青壯年體檢次數大概一年做了一次,或者每兩年做一次就可以了,由於青壯年身體狀態比較好,所以體檢次數也不用太多。已婚婦女每一年都要到醫院做一次子宮或者乳腺方面的檢查。
3、 中老年人體檢的次數應該有所增加,由於老年人身體免疫力低下,所以每半年要體檢一次,主要是檢查是否出現了糖尿病、高血壓或者冠心病,老年性疾病發病率比較高,所以應該定期體檢。
⑦ 給孩子進行定期檢查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定期健康檢查的檢查次數和時間一般是:1歲以內查4次,分別在生後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1~3歲,每半年檢查1次;3~7歲,每1年檢查1次。如有問題,應根據醫生要求增加檢查次數。通常,在孩子生後3個月內,就應帶孩子到當地的兒童保健部門進行健康檢查,為孩子建立一個健康檔案。
⑧ 小孩多久做一次體檢合理
寶寶體檢時間如下:1.在醫院剛出生的新生兒體檢一次;2.新生兒出院後,社區醫生會上門訪視;3.一歲以內共體檢4次,分別是3個月、6個月、8個月、12個月;4.一到三歲共體檢4次,分別是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5.三到六歲每年體檢一次。如果寶寶出生時有高危因素,或者有生長發育偏離的情況,需要遵醫囑增加隨訪次數。
⑨ 小嬰兒多久就要體檢一次為什麼
很多寶媽在生下孩子之後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其實,寶寶出生以後只不過是結束了孕期的生活,緊跟著的就是另一種和寶寶相處方式的開始而已。並且,媽媽們會逐漸發現,寶寶在肚子里的時候媽媽其實更輕松,因為照顧寶寶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除了寶寶的吃喝拉撒,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了,因此寶寶需要定期去體檢,這樣就能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
如果不清楚的話出院的時候可以問問醫生,這樣在寶寶需要體檢的時候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了。至於什麼時候體檢,跟著寶寶的體檢手冊進行就好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⑩ 幼兒體檢時間多久一次
小兒體檢的頻率,一般6個月以內每1~2個月一次,6個月之後每2~3個月一次。
嬰兒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迅速。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可早期發現問題,早期干預。嬰兒一般6個月以內每1~2個月一次,6個月之後每2~3個月一次。主要檢查以下內容:
(1)缺鐵性貧血:生後第一次健康檢查時應做Hb篩查,以後每3個月檢查一次。3個月齡後若Hb<110mg/L,應積極治療。正規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轉入專科診治。
(2)中耳炎:嬰兒患中耳炎可影響聽力,但嬰兒中耳炎易被醫生和家長忽略,嬰兒出現發熱、不安、食慾下降時要注意檢查雙耳。
(3)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體格檢查時應注意有無雙下肢不等長、內收肌緊張,或不站,或站不穩等症狀,骨盆X線攝片檢查可幫助確診。
(4)發育異常:嬰兒期應常規進行發育能力篩查。篩查結果異常或可疑但無條件進行確診時,應及時轉診到專科。
(5)視力:應常規用「選擇注視檢測卡」進行視力篩查,早產兒是重點檢查對象。結果異常或可疑者應轉診到專科。
(6)聽力:新生兒聽力篩查可疑者,42天應復查,若仍未通過,及時轉專科診治。有聽力損害高危因素的嬰兒(如有中耳炎病史、使用耳毒性葯物史),每6個月進行一次聽力檢查。及早為已確診聽力異常的嬰兒佩戴合適的助聽器,能促進嬰兒早期語言正常發育。
(7)泌尿、生殖系統:嬰兒期泌尿系感染易被忽略。嬰兒期至少作一次尿常規檢查,特別是遇到不明原因發熱時,應除外嬰兒泌尿系感染;體檢注意除外隱睾和鞘膜積液。
(8)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有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同時有可疑臨床表現的嬰兒,確診需作骨X線與相應血生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