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多久做一次體檢合理
寶寶體檢時間如下:1.在醫院剛出生的新生兒體檢一次;2.新生兒出院後,社區醫生會上門訪視;3.一歲以內共體檢4次,分別是3個月、6個月、8個月、12個月;4.一到三歲共體檢4次,分別是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5.三到六歲每年體檢一次。如果寶寶出生時有高危因素,或者有生長發育偏離的情況,需要遵醫囑增加隨訪次數。
2. 嬰兒出生多久進行體檢好呢
新生兒室出生一周後就要第一次體檢,以後每月體檢一次。
3. 小嬰兒多久就要體檢一次為什麼
很多寶媽在生下孩子之後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其實,寶寶出生以後只不過是結束了孕期的生活,緊跟著的就是另一種和寶寶相處方式的開始而已。並且,媽媽們會逐漸發現,寶寶在肚子里的時候媽媽其實更輕松,因為照顧寶寶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除了寶寶的吃喝拉撒,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了,因此寶寶需要定期去體檢,這樣就能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
如果不清楚的話出院的時候可以問問醫生,這樣在寶寶需要體檢的時候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了。至於什麼時候體檢,跟著寶寶的體檢手冊進行就好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4. 寶寶一般多大做體檢
一般寶寶出生醫院就應該做個全面的身體檢查,排除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其次 寶寶滿月以後或是42天去體檢,然後3個月,半歲,8個月,12個月都需要去體檢的,以後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
5. 寶寶出生後應多久體檢一次,包括哪些項目
出生後42天就要去體檢了,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24個月,36個月。體檢有個小本本的啊上面會寫得很清楚的。體檢大致就是身高體重頭圍這三項是每次都要檢的,根據年齡時間段有些還要抽血量測骨密度。
6. 寶寶時隔多久就體檢一次
一般寶寶42天,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12個月、1歲六個月、2歲、2歲六個月,3歲、4歲、5歲,要做體檢。定期檢查有一定的好處。我的寶寶現在五個月了,他42天做完檢查後,我也是三個月時沒帶他檢查,當時就是感覺寶寶一切正常,身高體重發育都能算上游,結果後來四個多月時,自己感覺寶寶有點缺鈣,出現了枕禿及搖頭等現象,我才給寶寶補的鈣和魚肝油,這不今天五個月了帶他去檢查,測了一下微量元素,缺鈣,其他發育很好,我們就是補鈣晚了。通過這個事,我的體會就是該查的時候就查,可能寶寶一切正常,看似檢查是多餘的,但總比因為沒檢查耽誤了好,畢竟寶寶還小,需要細心呵護。祝寶寶健康成長! 查看更多39健康網名醫解答http://ask.39.net/
7. 新生兒出生後多久需要體檢
新生兒檢查
48小時後的檢查
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個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的個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8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頭部:觀察新生兒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囟門的緊張度、有無血腫。
眼睛: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
耳廓: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良好,耳廓直挺。
頸部: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胸部: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呼吸動作是否協調,頻率應在30~45次/分,有無呼吸困難。用聽診器聽肺部的呼吸音。
腹部:先看有無胃蠕動波和腸型,然後用手輕輕撫摸,感覺是否腹脹及有無包塊。臍部有無臍膨出,殘端有無紅腫及滲液。
臀部: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以了解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生殖器及肛門:注意有無畸形,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測量身高及體重:這是了解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42天新生寶寶的體檢
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體重最好是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時候進行,並盡量給寶寶脫去外衣褲、鞋帽等。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身高: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寶的頭圍大小也像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范圍,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的寶寶肯定大腦發達,比別的寶寶聰明。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寶寶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而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
胸圍: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寶寶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煉及營養有關。所以,新媽媽要經常給寶寶做被動操,鍛煉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擴胸運動可以促進寶寶胸肌發達,帶動胸廓和肺的發育。
評價發育智能:了解寶寶的智能發育是否在正常水平。醫生會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能發育情況,如果有疑問,會通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能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能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8. 應該多久給寶寶體檢一次啊
一般在一歲以內是每三個月體檢一次,在1--3歲每半年體檢一次,3歲以上每年體檢一次就可以了,如果寶寶長的不好,可以增加體檢次數。
9. 寶寶 多久 需要體檢
你好 寶寶首次體檢一般出生後一個月左右,後期可以一個月 兩個月或是四個月做一次常規體檢 如果是有需要特殊體檢需要另外安排
10. 小孩子多久需做一次全面體檢
定期給孩子做健康檢查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早期發現孩子生長異常、身體缺陷和疾病,方便家長盡早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干預 嬰幼兒和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高峰期,無論是體格、動作機能還是智能都會在此期間發生飛躍性的 變化。為了及時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需要對孩子定期 進行體格以及智能檢查。如果能定時給孩子做全面的身體檢査,觀察孩子的發 育狀況,了解孩子的骨骼、肌肉、智力的發育狀況,就能及時 發現一些潛在的疾病,從而進行良好的治療。
給孩子做體檢,基本的原則是根據孩子的體質強弱來 判斷,如果孩子的身體比較弱得話,那每兩次體檢間隔時間 應該稍微短一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也增強,那麼每兩次間隔的時間就可以稍微長一些。一般來說,6個月以內嬰兒最好每月體檢一次,至少不 超過2個月。
這個時期對嬰兒的喂養所涉及的內容是比較多 的。7〜12個月的嬰兒每兩三個月進行一次體檢比較好。1〜3 周歲的孩子每年要進行至少兩次身體健康的檢查。3周歲以 上的孩子要每年進行最少一次的身體檢查。一般的健康檢 查包含發育狀態檢查、發展狀態檢查、疾病或異常檢査、生 活狀態檢查等。
生活狀態包括保育方法、營養供給方法、游 戲方法、環境的安全措施以及接觸孩子的方式等。通過診察 孩子的身體或進行專門的檢查,再配合父母的說明並加以 記錄等方法,來了解以上的各種狀況。要提醒父母們的是,給孩子做體檢不能忽略生殖系統 的檢查。先天性的生殖器發育不良是孩子常見的一種疾病, 在男孩子所患上的疾病包括隱睾、包莖、尿道上裂或下裂 等;而在女性中則是肛門陰道的萎縮、陰唇連接、兩性同體 為多見。
去體檢時最好選擇孩子最願意配合的時間去醫院。一般來說早晨比較好,因為這時候孩子吃得飽、睡得足,較容 易配合檢查,而且這時醫院也不會像中午那樣門庭若市。有 的孩子認為醫院是個很恐怖的地方,一去醫院就害怕,家長 就需要找找問題的根源。例如,有的孩子害怕躺在檢查床 上,你可以帶上毛毯或毛巾被鋪在孩子身下。
體檢前告訴醫 生孩子可能會有些緊張,這樣醫生檢查時就會放慢節奏。體 檢過程中媽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也會緩解孩子的緊張情 緒。有的父母雖帶自己的孩子作了定期體檢,可是資料沒 保存好,或體檢時忘了帶以前的體檢資料,或體檢地點流 動,這都不利於系統觀察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
一次的體 檢結果不能確定孩子的生長狀況,只有多觀察比較幾次, 才能了解一個孩子生長的趨勢。所以,父母一定要將每次 孩子體檢記錄和病史資料妥善保存,每次體檢都要將過去 的資料帶給保健醫生,以便分析參考。體檢的醫生也最好 相對固定,0至18歲的孩子定期體檢非常重要,它可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一般正常情況下,6個月以內的嬰兒,應每月體檢1次;6個月——1歲的,每2月1次;1——3歲幼兒每半年1次;3——18歲每年1次。 我國母嬰保健法規定0-7歲的兒童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以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正常情況下: 0-1歲,每年至少體檢4次;1-3歲,每年至少體檢2次;4-7歲,每年至少體檢1次; 故兒童系統保健又稱4-2-1體檢。有出生高危因素的,6個月以內,應每月體檢1次;6個月——1歲的,每2個月1次;1——1.5歲的,每3個月1次; 1.5——2歲每半年檢查1次。
兒童體檢重在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體格和智力發育異常,除了一些常規檢查外,骨密度、微量元素、智力水平、聽力檢測等,也是兒童體檢的重點項目,大一點的兒童還要檢查肝炎、視力低下、肥胖症、沙眼、腸寄生蟲、貧血、營養不良等問題,兒童體檢有什麼好處?
1、測量兒童生長發育的各項指標,可及時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是否符合正常指標,並可根據這些指標進行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的評定。
2、可及時發現兒童體格發育異常,及時查明原因,進行矯正或治療。
3、微量元素檢測,可診斷和發現很多兒童健康問題。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有助於診斷和治療缺鐵性貧血以及缺鋅、缺鈣、缺銅、缺鎂等所致的各種病症,如食慾不振、少白頭、佝僂病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4、全身系統檢查,可及時發現兒童生理缺陷和某些疾病,及時進行矯治,如弱視力,聽力低下,語言不清和「口吃」等,及早發現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疾病,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等,及時發現智力缺陷,及早查明原因,給予對症治療與干預。
5、兒童體檢,還可發現父母在喂養、護理嬰兒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給予個性化指導,如,如何添加輔食,何時斷奶,如何開展早教等。
6、兒童體檢還可預防「成人病」。專家表示,很多成人病,如肥胖症、高脂血、冠心病等,其實都始於兒童期,如果從小孩時就開始注意預防,可大大降低成年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