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生體檢項目有哪些
腹部
檢查出膽囊、肝臟、胰腺、脾臟、腎臟是否有病變。主要檢查八大部位,包括肝臟、肝內膽管、總膽管、膽囊、腎臟、肝門靜脈、胰腺、脾臟及其它。檢測脂肪肝、肝硬化、肝膽結石、不明原因腹痛等疾病。
前列腺B超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前列囊腫、前列腺膿腫、前列結核、前列腺結石等。
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是利用圖形描記與心臟搏動有關的電位變化,藉以判斷是否有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梗塞、不整脈、心囊炎、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臟變化等異常情形。
(1)學生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一、走出亞健康人群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的患病年齡都在年輕化。據統計,在龐大的亞健康人群中,70%以上都是年齡在28~45歲的青壯年,因此年輕不是保險櫃,只有體檢才是早期發現多種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二、為健康全面把關
體檢時有醫生和儀器檢查,化驗等是有機結合體,互為補充,全面的篩查身體的狀況,預防疾病的發生。
三、發現小毛病後面的大隱患
主觀感覺沒有疾病並不可靠,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不等於健康,沒有病。很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可能都沒有任何的不適,或自覺症狀微,正因如此,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主觀感覺,感覺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通過體檢及早發現疾病
B. 常規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1 )外科 通過體格檢查,檢查皮膚、甲狀腺、脊柱四肢、乳腺等重要臟器基本情況,發現常見外科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見疾病
(2)血常規(五分類) 通過檢測血液細胞的計數及不同種類細胞、成分的分類來反映身體狀況,如:貧血、感染等。
(3)內科 通過視、觸、叩、聽檢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的基本狀況,發現常見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常見疾病
(4)尿液分析 可提示有無泌尿系統疾患:如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血紅蛋白尿,腎梗塞、腎小管重金屬鹽及葯物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腎或膀胱腫瘤以及有無尿糖等。
(5)一般健康檢查 通過儀器測量人體身高、體重、體脂肪率及血壓,科學判斷體重是否標准、血壓是否正常、體脂肪是否超標
(6)口腔科 口腔常規檢查,全面了解口腔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口腔科常見疾病
(7)耳鼻喉科 通過對耳、鼻咽、扁桃喉等器官的常規檢查,初步篩查常見疾病
(8)胸部正位片 有無肺炎、肺氣腫、肺結核、肺癌及心臟、主動脈、縱膈、橫膈疾病等
(8)心電圖 利用圖形描記與心臟跳動有關的電位變化,有助於判斷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臟病變。
(10)眼科 檢查視力、辨色力、眼瞼、淚囊、結膜、眼球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11)腎功二項 主要用於了解腎功能異常,痛風,尿酸偏高等,可為調整飲食提供依據
(12)肝功能二項 檢測肝功能是否受損
(13)空腹血糖測定 評價人體在正常情況下糖代謝是否正常,評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達標。血糖是診斷糖代謝紊亂的較常用和較重要指標
另外,根據不同年齡階段主要的檢查項目是不一樣的,
一、成年男性:主要篩查體脂肪率、血脂、血糖、微量元素、甲狀腺、肺功能、B超、骨密度、前列腺、經顱多普勒、腫瘤篩查等。
二、成年女性:主要檢查婦科、子宮及附件、乳腺檢查、B超、骨密度、腫瘤篩查,有性生活的女性30歲以後,建議每年做一次宮頸剖片。(沒有性生活的女性,不能做宮頸剖片檢查)。
三、老年人:主要檢查骨密度、心電圖、B超、X光檢查、心血管檢查、眼底、動脈硬化、血糖、血脂、血流變和腫瘤篩查等。
C. 中學生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檢查、體脂肪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11項、腎功3項、血脂二項、心肌酶二項、空腹血糖、微量元素7項、內科、外科、眼科檢查+裂隙燈、眼底、耳鼻喉、口腔、心電圖、腹部彩超。
初中生在體檢過程中是不允許戴隱形眼鏡進行推薦的,而在體檢過程前後,初中生一定要遵守學校的安排。
常規體檢在生活中很重要的,成人也好學生也好,都是需要進行體檢的,給大家介紹幾種檢查套餐:
肺癌檢測:項目包括內科、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定量(CEA)、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胸部正側位。
鼻咽癌檢測:項目包括男外科/女外科、耳鼻咽喉科、EB病毒抗-VCAIgA。
胃幽門螺桿菌檢測:項目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呼氣試驗),13碳-尿素呼氣試驗陽性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它與胃部炎症、消化性潰瘍、胃癌的發生密切關聯。
(3)學生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中學生體檢注意事項:
1、受檢考生應當按照學校的安排,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所在區縣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或大中型醫院進行體檢,到達體檢場所後,服從工作人員指揮,遵守紀律,並保持體檢場所整潔、安靜;受檢考生不得讓他人冒名頂替參加中考體檢,一旦被校方院方發現且核實,後果自負。
2、體檢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以免摘取困難並易損壞。凡平時戴普通眼鏡的考生,體檢時一定要將眼鏡帶來,供矯正視力用。
佩戴義眼者應向體檢醫生講明。不要臨時點滴眼葯水,以免影響裸眼視力檢查。最好不要戴助聽器,不要帶貴重物品。若有配戴助聽器者,應在聽力檢查前取下,以免影響聽力檢測結果。
若有攜帶貴重物品者應向工作人員講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丟失。體檢前應避免做劇烈運動,以免影響血壓測量結果。如有劇烈運動者,應向體檢醫生說明。體檢學生正在吃飯。
3、體檢過程中,考生不要向體檢醫生詢問體檢結果,以免影響醫生的工作。如有問題,學生不得糾纏體檢醫生,可以通過向帶隊老師反映,協調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青少年健康體檢須有新模式
D. 小學入學體檢項目有哪些
體檢前注意事項:
1.體檢前一天孩子要休息好,讓其保持最舒適和飽滿的精神狀態,飲食也要清淡。
2.患病期間正在患病期間,則不能進行體檢,可以等完全康復後再體檢。
3.體檢當日早晨需要孩子空腹,抽血完畢後給孩子補充些溫水和食物。
4.給孩子穿寬松舒適且方便穿脫的衣服,保證溫度適中,切勿穿過緊的內衣。
體檢時注意事項:
1、鉛含量鉛是人體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影響著智力和骨骼的發育,造成消化不良、貧血,破壞腎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體內有0。01微克鉛的存在,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因此,鉛測定是兒童體檢的重中之重。
2、血色素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鐵。
缺鐵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響認知能力,造成孩子行為怪異、多動。
3、鋅、鈣、鎂體內的鋅低於正常1/2水平的孩子有80%存在嚴重發育遲緩,因此,孩子要想長高,鋅的攝入量很重要。鈣、鎂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輔相成促進發育。
鈣缺乏、高血鈣都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鈣不能隨便補充,必須檢測後遵照醫囑補充。
4、骨齡測定主要是根據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潛力和發展。據科學研究顯示,孩子出現骨齡發育提前趨勢,會嚴重影響他的身高、體型,致使他16歲就不再長個兒。
因此,體檢時骨齡測定也必不可少。
介紹一下需要檢查的項目。
1、一般檢查 包括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並判斷是否肥胖或消瘦。
2、采血 民眾體檢中心擁有獨立的采血大廳,抽血安全、方便、無菌、無交叉感染。
3、血常規 包括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22項。通過血液分析可發現有無貧血、血小板減少、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
4、肝功兩項 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可以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無肝臟受損。
5、膽紅素組合(三項) 即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主要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助於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的診斷。
6、內科檢查 包括既往病史、心率、心律、心音、心界、肺、腹部、肝臟、膽囊、脾臟、精神及神經、腱反射等,可以檢查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有無異常。
7、外科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外*、*、乳腺、男士前列腺等,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直腸、乳腺、男士前列腺、外*等有無異常。
8、眼科檢查 檢查視力是否正常,有無屈光不正、色盲等。
9、口腔檢查 檢查有無齲齒及其它牙齒疾病,口腔黏膜及口腔腺體有無異常。
(4)學生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體檢是體格檢查的簡稱,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針對症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
如果以症狀為中心和主訴、以疾病診治為目的的體檢,稱之為「醫療性體檢」。
辦理入職體檢、入學、入伍、駕照、出國、結婚、保險等手續時的體檢,是以某項特定工作或行為的體檢,稱之為「通過性體檢」。
為了了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的體檢,稱為健康體檢。
E. 學生體檢時都有哪些項目要全的!
1《血常規》
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英文縮寫 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1(0~1%)
淋巴細胞 L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M 0.03-0.08(3%-8%)
2《尿常規》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3《乙肝五項》
乙肝五項(俗稱二對半),是檢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學標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體(HBsAb)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體(HBeAb)
乙肝核心抗體(HBcAb)
4《肝功能》
包括膽紅素(Bilirubin)、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轉氨脢(SGOT,SGPT)、膽道酵素(r-GT Alkaline Phosphatase)、血清氨(Ammonia)、凝血脢時間等,不同項目的檢查,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
5《胸透》
6《聽力》
7《嗅覺》
7《視力》
8《肺活量》
9《血壓》
10《身高,體重》
11《平衡能力》
等等吧
F. 入學體檢有哪些項目
招生學校在開學三個月內將對新生進行體格復查。
不符合體檢標準的,經有關部門批准,招生學校可以將新生退回。
因此,考生在體檢時應實事求是,不要弄虛作假或存有僥幸心理,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G. 小學生體檢都體檢哪些項目
體檢項目
(一)病史詢問。
(二)體檢項目。
1.內科常規檢查:心、肺、肝、脾;
2.眼科檢查:視力、沙眼、結膜炎;
3.口腔科檢查:牙齒、牙周;
4.外科檢查:頭部、頸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膚、淋巴結;
5.形體指標檢查:身高、體重;
6.生理功能指標檢查:血壓;
7.實驗室檢查:
(1)結核菌素試驗*;
(2)肝功能**:谷丙轉氨酶、膽紅素。
註:「*」小學、初中入學新生必檢項目;
「**」寄宿制學生必要時到符合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的體檢項目。
其他項目應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所要求開展的檢查項目或根據地方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增補,涉及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必須在醫療機構內完成。
H. 高中生的學生常規體檢包括哪些項目
青少年套餐(女)一般檢查、體脂肪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11項、腎功3項、血脂二項、心肌酶二項、空腹血糖、微量元素7項、內科、外科、眼科檢查+裂隙燈、眼底、耳鼻喉、口腔、心電圖、腹部彩超、紅外乳透適用於12-25歲左右的青少年,是一款青少年的體檢較全面套餐,可監控基本健康指標及微量元素等情況,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有一定指導意義。
I. 青少年常規體檢項目有哪些
你好,你現在體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稱為健康體檢,主要檢測影響在學校學習的心、肝、肺、腎等重要器官的疾病,傳染病,神經、精神系統的疾病。可以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辨色力、視力、五官、內科、外科、胸透、肝功二項、乙肝一對、尿蛋白、尿糖等。必要時查心電圖、B超、血糖及胸片、淋病、艾滋病。
健康體檢的程序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驗,包括血常規、血生化、血免疫、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項目,和腹部超聲檢查。還有不需空腹的內、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中醫等臨床科檢查,心電圖、胸部透視、骨密度等輔檢科檢查,當然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選做其它項目。